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2014-03-28 15:01张世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善言杨伯峻性善论

张世友,樊 艳

(重庆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重庆 401331)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直被无数学者推崇,他去世后,儒家学派主要分为八派,其中孟子学派对后来儒家文化的革新和发展所起作用最为巨大,尤其孟子吸取儒家思想的精华,以其理论为胚胎,通过剖析儒家伦理教育思想,构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性善论”道德教育体系,进而使其能够屹立于先秦时期教育文化之林。

一、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整个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中心内容之一,它作为一种伦理教育学说一直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过,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并非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具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良心本心论

孟子在《告子上》中对“心”有“良心”和“本心”两个特别涵义的界定。孟子认为:“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1]“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2]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之心既是良心的体现,又是本心的体现。良心时刻存在于心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滋养和教育。假如没有仁义礼智之心,亦会导致良心的缺失,以至于最后良心得不到滋养,善念也随着时光而被磨灭。本心是人固有之,是人自己天生的意识存在。人内心天生即具有潜在向善的可能性,道德根据就在心中,心善因为性善,性善因为心善。

(二)赤子之心论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3]。又说:“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4]。“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5]。在孟子看来,大人和小人在社会生活中是以仁、义、礼、智“四端”为区别,一个人从小就有仁义的良心、礼智的本心,保证赤子之心的存在,就能成为大人。良心、本心得到扩充,赤子之心得到保持,君子在言行上就能无愧于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6]。不愧于天、不怍于人,才能有“不葬其亲”到“孝子仁人之掩其亲”[7]的行为结果。一句话,赤子之心人人存在,做事才能无愧于心,尽于人心,这是君子在道德行为上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天爵人爵论

孟子曰:“有天爵有,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爵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8]。在孟子眼里,是“天”赐予人类“心”之物,即“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9]。心是天赋予的,心在于思,思在于得,得在于“四端”的修炼。人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这“四端”均是天赋予,具有自然之理。进一步说,仁义礼智的本心被扩张,就懂得了人的本性(即善性),懂得人善的本性,说明人自己道德本性被滋养,也就懂得了天道。所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10]。而人一旦能够“尽心、知性、知天”,就能做到“存心、养性、事天”。也就是说,一个人修养到了“天爵”,“人爵”会随之而来,“天爵”和“人爵”相互一体,正是仁义礼智扩充的具体体现。

二、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的题中要义

“性善论”学说一直为儒家所提倡。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又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1]。在孟子看来,人的恻隐、羞耻、辞让、是非之心相对应的是仁、义、礼、智之“四端”,而这“四端”亦正是其“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的题中要义。

(一)仁,人心也

从仁义礼智“四端”的顺序来看,仁居首位。孟子曰:“仁,人心也”[12]。仁是人的心,是良心、本心的体现,要发挥“仁”的教育主体作用,必须把握自己的良心本心,躬行践履,求其放心。孟子始终把“仁”教的范围限定到对心的修养和扩充上,固“圣人,与我同类”[13]。圣人和普通人是同类人,人与人也是同类人,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有仁心,同理,人也有仁心。既然“仁”德根于心,那么道德善行的根据就在心中。正所谓:“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14]。又说:“仁,人之安宅也”[15]。在孟子眼里,“仁”就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道德居所。诚如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6]“仁”是生长在道德智慧的土壤中,需要我们耐心的浇灌、培育。“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17]。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需要持久行仁,永存善性,并通过道德的自我内化,外化到自觉的德行践履中,进而达到由内到外的气质变化。

尤其对于统治阶级而言,“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去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18]。孟子认为,统治阶层的“仁”和“不仁”,不仅关系着江山社稷的存亡,也是民众道德品行的标杆,所谓“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由此,统治阶级必须充分发挥自身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发掘和激发人内在的“仁”道,才能把“仁”教形成的风尚推广到社会,循序渐进,积善成德,达到以教立人,以德服人的效果。

(二)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中,“义”教紧随“仁”教之后。孟子曰:“义,人之正路也”[19]。“义”教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正确道路。那么,何为义呢?孟子的解释是:“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与其所为,义也”[20]。可见,孟子正是站在伦理道德的思想和治理国家的立场上,对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1]进行了进一步发展和诠释。在他看来,人的一生会碰见诸多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有对事情进行选择的问题。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禽兽,很大程度是因为人有“义”。特别是作为有道德的人,必须以行道为己任,志行高尚,并能对高尚的“义”进行扩充。正所谓:“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22]。就像他在拜见梁惠王期间,顺着惠王以“利”为重的政治主张大做文章,宣传“义”教时所言的:“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23]很明显,孟子在这里已经把“义”教思想上升到了对整个国家思想教育的层面,而他的这种“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4]的气概,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亦开辟了新的篇章。

(三)礼,门也

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中,“仁”、“义”之后是为“礼”教。何为“礼”呢?《孟子·万章下》讲:“夫义,路也;礼,门也。唯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说视。’”在孟子看来,义是大路,礼是大门。唯有君子在大路上行走,君子能从大路上行走,靠的是大门的进出,而大门正好是“礼”。不仅如此,孟子还认为,“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25]意思是说,乐道忘势是弘扬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只要你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一定的层次,贤王也会对臣下以礼相待,进而对贤能之士礼数有加,并当成真正的朋友而平等对待。同理,领导人好善忘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亦能乐道忘势,不逢迎拍马,屈从权贵。正所谓:“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26]。正是由于礼义的规范,才能使“仁”在道德思想教育实践中更加具体化。否则,“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27]。一句话,如果没有“礼义”之教,就不能有“仁”之“恭”、“义”之“敬”,也不能使之向善,便有了“贼”。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必须先修其身,君子“反求诸己”,心思结合,才能培养自身德行。

(四)智,譬则巧也

就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四端”而言,仁是内心的修养,义是道路,礼是大门,智则是仁义道德修养的具体呈现。能为智者是人们所向往的,因此,必须正确使用智,不然就会陷入其他的偏颇之路,为人们所厌恶。“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28]。但是,究竟怎样才能合理进行“智”教?怎样才能合理发挥人之智呢?孟子认为:“智,譬则巧也”[29]。意思是,“智”教是顺其人性的善之道,探取其中自然的规律,运用其中的技巧加以发挥。如古之贤人中,禹之“智”用于治水、武王之“智”用于平天下。不管是“大智”和“小智”,只要能适应“善道”,躬行践履,都是真正的“智”。正所谓:“唯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30]。只有智者才能以小国的身份服事大国,进而安天下,王天下。至于说,在“智”教的榜样的选择上,孟子的要求是追寻古往今来的圣人的足迹,学习他们的诗歌,钻研著作,“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31]。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为人,才能吸取其中的智慧,以智教人,并不断的践履“仁义礼智”的统一性,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

三、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层次、多子系统组成的思想体系,其重点阐述的仁、义、礼、智“四端”教化,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有助于促成人们道德认识水平的提升

孟子在讨论“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时,坚持认为:“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32]。又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33]。人只有舍其“非礼之礼,非义之义”[34],才能做一名“以仁存心,以礼存心”[35]的君子。可见。在孟子眼里,以“仁”、“礼”存心,始终是人们对自我思想是否符合伦理要求而产生的评判标准,它通过是对人内心本质认识的挖掘,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充人们先天的德性和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不仅如此,孟子还反复强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扩充的本源,其对应的“四端”人皆固有,并且此之“四端”作为人的一种自我监督力量,可以端正人心,去恶向善,并激发人们从内心建立从崇高的品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和情操的陶冶,进而使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并提高到新的道德认识水平[36]。

(二)有助于促成人们“大丈夫”人格的形成

对现实生活中的人而言,生存是每个人基本的,但是活着不仅仅只是为了单纯的活着而活着,在道德情操上面还有更有价值的东西存在,“仁义”的大丈夫之心操守比生命更加重要。“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37]。一个人有生的欲望,但是活着要更有尊严,务必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以人民为重,以气节为重。这种舍生取义是“大丈夫”的道德形象,正是“仁义礼智”在道德教育中人格完善的价值体现,它表达了我们民族为正义而不畏牺牲的崇高个人价值取向和以国家为重的高尚的道德精神,也就是孟子所言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8]。

(三)有助于促成人们善言善行的统一

“仁义礼智”是道德的善端,人们心中的美德。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思想肯定教育主体的认知性。也强调道德教育践履,注重个人善言善行的统一。孟子认为:“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39]。言近旨远是善言,善言是善心的流露,善言存于心,充分体现了个人德性、品性和修养。但善言充其量只是对“仁义礼智”道德教育思想的开端,善行才是完成“仁义礼智”四端的根本所在。善,表现为一种适当的行为;但是外在所做的一定要有内心真诚的意愿和力量来配合才能叫做行善[40]。正如孟子所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41]。善行乃是最高德行,心善才会有言善,言善才会有行善;善言是成于内,善行行于外,即善言必须见之于善行才能真正具有性善的德性。一句话,学以致用,学之思之、言之行之,善学善思、善言善行,才能集真、善、美于一身,培养人们优秀的道德品质。

[1][2][4][5][8][9][12][13][17][37][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告子章句上[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03、200、207、208、209、208、206、201、211、205.

[3][15][28][34][35][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离娄章句下[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45、151、151、143、152.

[6][10][25][33][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尽心章句上[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40、233、235、234.

[7][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滕文公章句上[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01.

[11][41][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公孙丑章句上[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59、61.

[14][20][22][26][31][39][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尽心章句下[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59、266、266、258、261、267.

[16][21]李浴华,马银华,译注.论语·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25、28.

[18][19][27][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离娄章句上[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4、129、122.

[23][30][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梁惠王章句上[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23.

[24][32][38][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滕文公章句下[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05、105、116.

[29][战国]孟 轲,著;杨伯峻,译注.万章章句下[A].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80.

[36]孙 悦.孟子的德性践履思想及对其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伦理与改革,2008(3):110.

[40]傅佩荣.孟子的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猜你喜欢
善言杨伯峻性善论
哲理漫画
“善言”与“善行”
善言者,非俱贤
攘鸡
“客气”词义的源流演变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天论”的哲学分疏
《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