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党”的症结

2014-03-28 14:30:26辰目
传媒 2014年19期
关键词:标题党新闻出版效果

今年以来,新闻单位和新闻出版广电管理部门就行业陆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校正和规范。这其中对新闻敲诈、对以曝光相威胁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打击和治理,情况有明显好转。但与此相关连,还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悬疑新闻”与“标题党”的不正之风,仍在影响着新闻正常作用的发挥,扭曲了新闻媒体应有的形象,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和谐因素。

就“悬疑新闻”而言,它的标题制作与内容报道都呈现出一种“悬而未决、疑似非似”的状态。于是,当被报道的事件后来被证明是真实的话,那么我的“悬疑”就算落了地,我的“先声夺人、抢夺眼球”的设计就有了着实的效果;如果后来被证明是虚假的话,那么我当时存“悬”取“疑”就是预测了其中的两种可能性。你不能说“悬疑新闻”在做假,你只能认定我的“悬疑”报道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并且留有“伸缩性”的空间。不过,考虑到本刊这次的策划界限,我们只取其中的标题悬疑部分,比如《男子疑因嫌母丑拒见探亲母亲》《湖北武汉或建世界最高双子塔》《传云南小学生用江水泡饭 校长称是生活习惯》等。因为它和“标题党”均属同类项,至少也是“标题党”的一个重要分支。至于“标题党”呢?工夫主要用在“标题”上,尤其是网络上的不少标题更是肆无忌惮、随心所欲,以小说大、以偏概全的标题举不胜举。

究竟如何看待这种“标题党”现象呢?要说“标题党”人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效果,不能算错。因为搞新闻的同志都知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有神,为之一振;眼睛无光,没有印象”嘛!问题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向和效果都错了。如果是一位负责任、有作为的编辑人,在内容完成,即重大报道或重要调查报告改好以后,往往在标题上不遗余力、挖空心思,目的是使内容达到尽可能最佳的传播效果,如当年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新闻评论《别了,司徒雷登》,再如新华社穆青等关于焦裕禄事迹的报道,总标题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其中几个小标题分别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而“标题党”人的出发点就经不起考量,要传播的事件本身就是哗众取宠、很不靠谱的内容,又想获得丰厚的眼球经济效益,于是就在标题的煽情、造势方面大肆炒作、不及其余,如此产生的效果只能是负面影响了。

本刊这组文章旨在批评“标题党”及“标题党”人,强调了这种不良、甚至恶劣的做法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突破了新闻的道德底线。尤为甚者,它同时践踏和破坏了新闻的价值性原则:即新闻报道及其标题在我们这个社会都是在为人民服务,都应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舍,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标准。换言之,“标题党”的做法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我们所需要考量的是,媒体的作派是诚信的吗?监督是善意的吗?目的是为了使我们这个社会更美好呢,还是不管美好不美好,反正媒体的小局部利益有保证就行,或者这条新闻能够获得一己私利就行。如是我们就能看出,在全体新闻出版人(包括数字编辑、网络编辑等)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多么必要和重要!

猜你喜欢
标题党新闻出版效果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互联网新媒体中“标题党”现象探析
东方教育(2016年21期)2017-01-17 18:52:48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声屏世界(2016年10期)2016-12-10 21:20:45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1:50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的若干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49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5:12
杜绝网络“标题党”向传统媒体渗透
今传媒(2016年6期)2016-07-02 00: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