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卓晶 刘 君 王应宽*
1)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100125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506室,E-mail:wzjeditor@126.com;wangyingkuan@163.com
2)新华网100162 北京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星光影视园10号,E-mail:ldwjz@163.com
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便捷渠道。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贮存、全球化的传播体系、开放性的传播空间、跨媒介的传播形式以及廉价易得的特点,业界迅速诞生了大批电子期刊[1]。因此调查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现状并进行分析,将对中国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出版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英国杂志Nature由Nature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出版发行,是著名的国际性科技期刊,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量的读者。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Nature网站(nature.com)每个月有600万的用户访问Nature出版集团的在线数据库,包括Nature网站的新闻与评论(news and comment)、工作招聘(NatureJobs)以及Nature的教育网站(Scitable.com)[2]。
美国的Science为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期刊。该杂志除向世界各地发布有关科学技术和科技政策的重要新闻外,还发表全球科技研究最显著突破的研究论文和报告[3]。无论是年刊载的文章数还是影响因子,均与英国的Nature不相上下。
PLoSONE的出版商科学公共图书馆(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网址:http://www.plos.org/),是目前国际上致力于开放存取出版最具代表性且已经在学术界取得广泛影响的出版机构。在PLoS系列期刊中,PLoSONE是最年轻(2006年创刊)也是刊载论文量最大的。2010年刚有IF,就达到4.4(指2009年的IF)[4],2011年影响因子为4.4; 2012年影响因子为4.1[5]。PLoSONE开创了开放存取期刊快速成长的成功先例。
表1 Nature、Science及PLoSONE 2012年影响因子[6,7]
鉴于Nature、Science及PLoSONE在国际上的广泛影响力,以及在科技期刊领域的成功运行模式,本文对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站首页的信息密度、栏目设置、学科分布、作者国别进行了统计,从信息深度、信息报道角度、信息传播速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三个科技期刊的网络出版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
科技期刊的信息密度,是指在有限的版面内所刊载科技信息量的多少,即篇均页数、篇均密度和信息量,它是评价刊物编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密度越大,期刊的信息量就越多[8],就更容易吸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群,扩大期刊传播范围。本文以网站首页的链接数、论文总数、文献总量等为指标统计了3个期刊网站的信息密度。
随机抽取3天的网站首页相关指标,取其平均值。调查结果显示,Nature和Science更注重网页信息总量,表现为网站首页的链接数明显高于PLoSONE网站首页(表2);免费获取论文全文的篇数、免费摘要的篇数和文献数量以PLoS ONE最多,这与PLoSONE实行的开放存取策略密不可分。PLoSONE以开放存取为主要的网络出版策略,网站主要以研究论文为主,这与Nature和Science网站的出版策略完全不同:Nature和Science网站重视网站首页信息数量,对研究论文以部分开放,多数付费为主,这与二刊多年经营的品牌效应和拥有数量庞大的订阅用户密不可分。
表2 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站首页的信息密度统计表
出版周期决定了承载的信息量大小,周期越短,信息更新越快,信息密度就越大。Nature和Science均为周刊,较同类科技期刊而言,出版周期短。而PLoSONE采用即时出版,无明确的出版周期。只要稿件通过了审查,就可以在每个工作日在线发表,专业而快速。这种时新性的加入相对于传统出版而言无疑具有重磅的吸引力[9]。此外,Nature和Science网站每日更新首页上端图片消息和最新消息(Latest news)约3条,而PLoSONE网站更新的消息平均每日1条,但recent栏目变动较大,几乎更新所有研究论文。
由此可见,Nature和Science在网站首页的链接总数和更新速度上更胜一筹,从信息密度上抓住读者眼球;PLoS ONE信息密度相对不足,更新不快,主要靠完全的开放存取、为读者提供免费全文,服务内容相对单一,在当今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要想争取更多的读者和点击量,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科技期刊信息广度,主要表现为学科领域内选题范围的宽广。它是一个横向的概念范畴,表现为期刊覆盖该学科领域内及交叉学科科技成果的能力[8]。本文统计Nature、Science和PLoSONE三个期刊网站的栏目分布、学科分布和作者国别分布以探讨三个网站的信息广度。
对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站首页的标题进行归类,统计各网站设置的不同栏目信息数量。从表3可见,Nature网站以快报(比例为33%)和新闻评论(比例为27%)为主,兼顾评述文章、研究论文,采用多种媒体形式如视频、博客等丰富网站内容,还提供各类服务,如工作招聘信息、会议通知等,侧重新闻性和服务类的综合。这根源于Nature兼顾学术期刊和科学杂志的定位,即所刊载的科学论文要求具较高的新闻性和广泛的读者群[10]。Science网站的风格以互动性强的博客(比例为29%)为主,研究论文和快报为辅,由编辑提出话题供专家、作者和读者探讨,侧重博客、快报等浅阅读与研究论文的深阅读相结合。PLoSONE网站首页有“in the news”、“most viewed”、以及“recent”栏目,但主要是研究论文为主的深度阅读;博客内容在首页下方显示有其博客every one图标,需要点击进入第二层次阅读。
表3 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站首页各栏目信息数量统计结果
统计Nature、Science和PLoSONE网站首页文章或新闻消息涉及的学科分布(表4),Nature、Science涉及的学科较PLoSONE广泛,但三个科技期刊网站有一个共同点,即关注大众实时关心的时政话题。
其中Nature与Science网站首页的信息均以生命科学为主,只是比重略有不同;涉及的学科大体一致。Nature网站的统计结果与任胜利等[11]统计Nature1997年发表的879篇论文的学科分布趋势较为一致,只是网站增加了时政类新闻。
PLoSONE以接收所有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著称,但从网站首页的学科分布看,目前涉及的学科还比较少,仍以生命科学为主。但PLoSONE工作人员称将不断拓展其学科范围。
作者国家分布范围广、国际化程度高的期刊更易获得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读者点击。2013年4月12日所统计的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站首页刊载信息的作者数量及国别分布见表5。Nature和Science网站文章的作者以英美作者为主;PLoSONE网站作者以美国作者数量较多,达33.1%,位列第二的中国大陆作者比例达到16.5%。Nature、Science和PLoSONE网站首页文章的作者分别分布在13个、11个和15个国家或地区。
从国际化策略上看,三个著名的科技期刊都比较重视接收不同国家作者的国际稿件,不错过争取更广范围内读者点击的重要环节。
表5 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站首页文章的作者国家或地区的分布统计
从上述的统计结果可见,Nature、Science的风格更为类似,同时注重科学研究论文的发表与新闻信息的发布;相较而言,PLoSONE网站则以科研论文报道为主。Nature和Science采取部分开放获取策略,部分新闻或消息可以免费阅读,同时兼顾多个学科,具有较广泛的信息分布,在吸引受众方面具有先天优势;PLoSONE采取的是完全开放存取策略,无疑对读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果将发表的论文加工整理,拓展新闻或消息类以及服务类等信息,加大信息广度,相信其网站将会倍加受到欢迎。
科技期刊论文信息的深度,表现在刊载论文内容的厚度和纵深感上。也就是说,从纵向上深入挖掘某一个选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体现出文章的创新性[8,12]。
Nature、Science及PLoSONE三个国际期刊的研究论文、新闻消息等,读者均可以随时评论,并将评论刊载在文章之后,由此加强纵向深入的阅读。Nature对信息深度的把握最为典型,其出版的专刊(Specials),每一期都有不同的主题:2013年3月28日主题“关注出版的未来(the future of publishing)”、2013年3月2日主题“科学研究领域的女性(Women in Science)”以及2013年4月的主题“不可重复的科学研究中遇到的挑战(Challenges in irreproducible research)”等,主要探讨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大家普遍关注的现象,引领当前学术讨论的热点问题,并且纵深对某一问题进行剖析,力度大,深度高[13]。
Science每月一期的专刊主题更倾向于科学研究领域的专业问题,如2012年7月的专刊主题为“艾滋病在美国(AIDS in America)”等。有意思的是Science专刊中,2013年5月出版了一期主题为“Exoplanets”的专刊,而这一主题正是Nature2011年2月专刊的主题;2013年3月出版的专刊“Cancer Genomics”,是Nature2011年3月专刊的主题。由此可见,Nature和Science具有相似的经营模式,潜在的竞争激烈。
Nature和Science的竞争还体现在网站专刊的刊载数量上(表6),Nature的专刊数量为最,Science紧跟其后。以专刊为系列的科技论文研究,挖掘的信息深入、系统,内容丰富、详实,信息量大,学术影响力较大,体现了国际学术大刊的学术创新。PLoSONE在专刊领域尚属空白,但其论文发表后的评审制度,为深入的学术探讨、反复论证提供了交流平台。
表6 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站专刊的刊载数量比较
由于最优秀的研究来自广阔的视角,Nature和Science除了报道研究论文之外,也提供及时更新的新闻、评论、综述、网站聚焦等更广泛的科学界关心的主题。通过丰富的栏目内容和启发性的网上互动讨论,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研究工具来跟踪学科的迅速发展,并引发读者对科学、政治、道德等方面更深层的思考[14]。
为了让报道的信息角度多样新颖,Nature和Science的编辑们努力地对论文标题反复推敲修改。如Science首页标题“A Deeper Look at Drug Resistance”,而点击后展现出来的论文原标题为“Community-Wide 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 Drives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A Model-Based Analysis”。从标题的改变可见其简洁和引人阅读的新闻性。Nature中原文标题为“Chief executive of Chinese regenerative-medicine company makes highest bid”,更改后为“Crick DNA Nobel medal gets 2 million at auction”,具有吸引读者阅读的新闻标题特质。而从PLoSONE的调查结果看,网站首页标题与点击进入的标题基本一致,未发现有将原文标题更改的情况。
对某一个选题,同时使用图片、视频、播客、博客等多媒体手段,从不同角度体现出科技论文的创新性,这样的科技报道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术影响力较大。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站无疑将多种媒体形式并用,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见图1)。
图1 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站首页使用的多种媒体形式
科技期刊信息传播速度,表现为信息传播方式的快捷与传播的时效性[8]。Nature、Science及PLoSONE均具有自己独立的网站,利用互联网传播科技信息确保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快捷。Science和PLoSONE把科技文章通过社会化媒体如Facebook、Twitter等发布出去,实现了科技成果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
三种国际科技期刊都非常重视科技信息传播的时效性,Nature和Science均为周刊;PLoSONE为即时出版,减少了出版时滞,相对于同类科技期刊而言具有明显竞争优势[15,16]。在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快速流动的今天,谁能最快抓住读者的眼球,谁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Nature、Science及PLoS ONE网络出版的特点:
(1)科技性与新闻性兼备是拓展网络出版市场的基石[17]。
这一点在Nature和Science中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在PLoSONE网站中也已初露端倪。较传统科技期刊网络化,尤其是中国科技期刊的网络化相比,加入新闻性的即时因素,开办或用好自己的网站,把作者投稿中的科技成果,用简讯、快讯等形式,提前在网站进行报道。这不仅能第一时间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加大科技成果的影响力,也起到很好的预告作用。这是中国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中必上的一课。
(2)社会化媒体、多媒体手段提高科技报道的质量。
Nature、Science和PLoSONE三种期刊网站都不同程度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如博客、播客、图片、视频等,并尽可能与社会化媒体合作,进行网站内容的宣传。无论是互动性强的博客,声音播报的播客,或者视频图片,甚至社会化媒体的介入,不仅为传统的科技期刊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活力,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更广、更快地传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科技成果。视频、音频的科技报道,让实验过程的展示更完整、更逼真[17]。
(3)注重大标题和小标题的生动性、简洁性。
Nature和Science的编辑们以独特的视角改变发表论文的标题,使网站首页的阅读更具有趣味性、大众性和科普性。网络时代,标题是读者能看到的第一眼信息,标题的抓人力不够,读者不点开标题,就无法实现科技成果的传播。多用动词、名词,少用虚词、形容词和副词,让标题反应的意象动起来。
(1)吸收多学科背景、尤其是新兴科技背景的人才进入编辑队伍,提高编辑队伍综合素质,扩宽报道领域。
Nature和Science目前报道的科技信息学科范围较广,PLoSONE也有拓展学科范围的趋势。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尤其是新兴科技的迅速出现和崛起,要求研究新技术的编辑人才既要与新科技领域的作者良好沟通,更多的约稿发表新兴科技作品,也要专业而快速的修改这些作者的文章。其次,从政治性、伦理学、人类学等角度,加编者按,写评论,更多挖掘作品的价值,吸引更有层次的读者,同样要求编辑人员具有复合的学科背景和综合的业务能力。最后,要求网络化时代的编辑熟知社会化媒体和多媒体形式、具备一定的新闻专业素养和强大的编辑能力。
(2)建设实践能力强、跨学科的作者队伍,加大信息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由Nature、Science和PLoSONE的作者国别分布可知,详细了解各学科从事前沿技术实验的国际作者,尤其是在一线工作岗位工作,或从一线岗位到高校或研究所不久的专家;培养学科各研究方向的作者,尤其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作者,建立期刊最为核心的国际作者群,发表专业研究的、实践性强的国际稿件更能吸引读者,更利于科技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
(3)根据对Nature、Science和PLoSONE网站的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的网络化要注意合理安排网站首页,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实现浅阅读与深度报道的结合,扩大受众范围;以即时出版缩短审稿周期,并以此为优势,最大程度的抢占市场份额。
Nature和Science由营利性出版集团出版,因此二刊更注重对读者和用户的服务,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而PLoS ONE为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出版,有强大资金做后盾,作为开放存取出版的后起之秀,更注重稿件的质量以及研究论文的开放传播。出版策略的不同、营利模式的差异或许是引起三刊网络出版现状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科技期刊如何跻身于国际科技期刊的行列,以Nature和Science或以PLoSONE模式为榜样,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转变办刊思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永不止步,才是出路。
1 余朝晖.数字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美学审视.湖北社会科学,2006,20(10):188-190
2 http://www.nature.com/npg_/company_info/index.html[2013-08-12].
3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about/index.xhtml[2013-08-20].
4 http://www.medsci.cn/sci/?fullname=nature[2013-04-25].
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434889.html[2012-08-21].
6 http://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plos_one[2012-08-21].
7 http://www.medsci.cn/sci/?action=search[2013-04-25].
8 李爱群,黄玉舫.科技信息传播“五度”及体育科技期刊编辑策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02-504
9 吴卓晶,刘君,王应宽.开放存取期刊的国际化出版策略:PLoS ONE案例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428-433
10 Nature投稿指南.中国科学基金.1999,(4):247-250
11 任胜利,王宝庆,严谨,郭志明.1997年《Nature》载文和引文统计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2):111-113
12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collections/online/special/index. xhtml[2013-05-14].
13 http://www.nature.com/news/specials/scipublishing/index.html[2013-05-14].
14 张恬,常妍,张宏.关于Nature Medicine的调查报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566-569
15 http://www.sciencemang.org[2013-04-25].
16 http://www.nature.com[2013-04-25].
17 吴卓晶,刘君,王应宽.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三个关键环节.科技与出版,2012,(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