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我国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评价分析

2014-03-28 02:27韦青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载文科学研究学术

韦青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学报》编辑部,712100 陕西杨凌西农路26号,E-mail:wqx1548@126.com

CNKI全文检索系统方便快捷,同时提供高被引情况统计,并可根据指标排序,这些数据对于科研和编辑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1]。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还没有作者对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鉴此,本文利用CNKI2003~2012年数据,对2012年北图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9种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通过载文量、引文量、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数、h指数等指标,对这些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1 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根据《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下载数据库与引证数据,对2012年北图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9种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2003~2012年发表的论文在数据库中的载文量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9种期刊的载文量分析均不包含消息、更正等类文献)。本研究用一元二次函数模型拟合载文量和期均载文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拟合中时间为自变量,载文量和期均载文量为因变量;用一元线性函数拟合其余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拟合中时间为自变量,其余变量为因变量。模型拟合均采用JMP(10.0)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期刊载文量分析

载文量作为期刊计量学指标的基础和基本参数之一,常被用作衡量期刊吸收和传递科学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有时也被作为遴选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普遍受到编者、作者、读者和期刊管理层的关注[1]。从图1可以看出,9种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2003~2012年的载文比例达到各刊创刊以来载文总量的55.58%,《科技管理研究》期刊的这个比例更是高达78.20%,说明这10年科学、科学研究类期刊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图1可以看出,从总载文量和期均载文量来看,《科技管理研究》、《科技管理与对策》2种期刊最多,《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管理研究》2种期刊最少,前2种几乎是后2种的3.3倍。从图1还可以看出,期刊从双月刊变为月刊或者从月刊变为半月刊,其前2年的发文总量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如《科学学研究》,从2005~2008年载文量逐年大幅度上升,2009年该刊从双月刊变更为月刊,期均载文量也逐步回到2003~2004年的水平。《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载文量、期均载文量在2007~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但从2011年开始这2项指标又开始回落,降幅达40%,其中原因值得商榷。

载文量增加了是否质量也随着提高,增加了载文量是否就能增加信息量,笔者认为还有3个因素需要考虑:载文量增加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各类课题的资助力度;第二个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和论文数量挂钩;另外一个因素可能也与期刊的经费来源渠道和管理机制有关,为了弥补办刊经费不足和提高编辑人员福利待遇也是增加载文量的一个因素。这些综合因素导致论文产出量增加,需要期刊增加页码、扩大开本。当然从图1也可以看出,《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管理研究》载文量及期均载文量变化幅度不大,这说明各刊的办刊宗旨不同。但是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依据学科属性和办刊实际,期刊应该在时效性和论文信息价值等方面加强发展,理性取消“篇幅限制”。有些期刊,应该合理设置栏目数量并考虑载文量的正常增长;作为精品期刊,它的定位不应过分追求载文量,而应该在内容和学术能力上精雕细琢,根据论文质量确定出版篇幅。

图1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2003~2012年载文量、期均载文量变化

2.2 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及h指数分析

被引频次是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为一个绝对数量指标,一般被引频次多表明该刊被使用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2]。随着对期刊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已有多数学者认为论文的被引用和被下载均应作为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3]。中华医学会游苏宁认为,目前国内科技期刊论文的引证中存在有大量的作者自引、反引、合作者之间的“友情互引”,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罗列式引用”,因此论文的被引频次与论文的学术质量并无直接联系[4]。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统计物理学家Hirsch提出了一项新指标——h指数,旨在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5]。h指数一方面兼顾了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自引等学术不规范行为[6],所以其更能全面地反映一种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图2~4中增长速率为研究期间的平均增长速率,因为这些指标不可能无限制增长下去,所以需要加以研究期间限定,利用y=aχ+b进行计算,其中a为增长速率。从图2可以看出,9种期刊被引频次逐年呈上升趋势,用JMP(10.0)软件进行统计,被引频次和载文量呈显著相关的期刊有《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其中《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显著性系数R2分别达到0.988,0.981;《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的显著性系数最小,分别为0.623,0.632。这表明这些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扩散和被利用程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图3可以看出,发表年份越早的文章篇均被引率越高,这也说明被引率其实有一个峰值,从本研究的对象看,峰值大概在第9年出现。笔者认为,被引率只是定量指标之一,它反映的只是影响力,不完全等同于期刊质量。从图2、图3可以看出,各期刊10年来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率之间差别很大:有的和期刊载文量呈显著正相关,如《中国软科学》;有的呈现高载低引的现象,如《科技管理研究》;但从10年间被引频次的增长速率来看,《科技管理研究》又是最快的。结合图1~4可以看出,一方面期刊的h指数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率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0.966;另外一方面期刊h指数与载文量相关系数很小,这充分说明提高期刊影响力的因素是论文的质量而非数量。

图2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2003~2012年各年被引量变化

图3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2003~2012年各年篇均被引率变化

图4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2003~2012年各年h指数变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出现这些现象一方面与期刊本身的特点有关,但更多的则是与期刊质量相关,如规范性、对热点和前沿理论的追踪、审稿制度、稿源质量等。一篇论文,一种期刊,学术成果的生命恰恰在于继承和创新,在于能否得到研究者不断地解读和引用。当然,从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的现状来看,尽管有的学者认为高被引不等于高质量,但是高被引与高质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关键在于期刊是否能提供学术争鸣的平台,是否鼓励学术批判,能否提高高水平论文的刊载量。

2.3 期刊引文量分析

引文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引文量是衡量专业期刊的发文质量、吸收信息能力和社会影响的重要容量性指标[7]。从图5、图6可以看出,9种期刊引文量从2003年开始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从数理统计来看,引文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期刊是《科技管理研究》;篇均引文量超过平均值的依然是《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这4种期刊。近10年来引文量明显增长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大,可引用的文献基数增大;二是作者文献搜集能力提高,编辑的学术规范意识增强;三可能与编辑部的功利思想有关,为了提高影响因子而人为设置参考文献的数量。

当然,引文量的增长总体来讲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文献引用和著录的根本目的是为提高论文本身质量水平及其学术影响力服务的,引文的关键是引证的实际有效性而不是绝对数量的多少。

图5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2003~2012年各年引文量变化

图6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2003~2012年各年篇均引文量变化

2.4 期刊基金论文比分析

有学者认为,基金论文比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基金论文的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科科研实力水平、科研组织能力及学科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8]。从图7可看出,9种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的基金论文比整体状况较好。《研究与发展管理》、《科研管理》、《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国软科学》基金论文比例相对较高,说明这4种期刊吸引了诸多高层次科学研究者的目光,对我国在科学与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学术争鸣的平台;《中国科技论坛》、《科技管理研究》基金论文比增长趋势明显,说明这2种期刊对科学研究领域一些热点及前沿理论的把握相对较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10年来不断攀升。从数理统计还可以看出,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不一定呈正相关,《研究与发展管理》、《科研管理》呈显著正相关,而《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呈负相关。对于相同的研究领域来说,这说明一方面基金论文在选择期刊时有所侧重,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一些刊物偏重了载文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载文质量的提升。

许多专家和编辑部工作人员认为,各种基金,特别是国家重大基金,申请者能够中标,就已经说明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视野比较独特,因此基金论文的含金量也必然高[9]。目前,我国的期刊评价机制中,基金论文比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指标。但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一要区别不同期刊的栏目设置和学术背景;二要看基金标注与论文内容是否有关联。笔者认为,基金论文比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期刊的稿件质量高低,不同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各有侧重。期刊水平评价指标制定部门不能把基金论文比一概而论,编辑部也不能为了提高所谓的“指标”而人为设置门槛,期望各期刊最终在对论文信息价值的追求上达成一致。

图7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2003~2012年各年基金论文变化

3 结论

笔者利用CNKI数据库2003~2012年10年的数据,从4个方面分析了科学、科学类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平,结合前面的分析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载文量和h指数并无直接联系,提高期刊影响力的因素是论文的质量而非数量,期刊应该在时效性和论文信息价值等方面加强发展,理性取消“篇幅限制”。有些期刊,应该合理设置栏目数量并考虑载文量的正常增长;作为精品期刊,它的定位不应过分追求载文量,而应该在内容和学术能力上精雕细琢,根据论文质量确定出版篇幅。

(2)从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的现状来看,尽管有的学者认为高被引不等于高质量,但是从上述分析来看,高被引与高质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关键在于期刊是否能提供学术争鸣的平台,是否鼓励学术批判,能否提高高水平论文的刊载量。

(3)从10年的数据来看,科学、科学研究类期刊引文量的增长总体来讲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文献引用和著录的根本目的是为提高论文本身质量水平及其学术影响力服务的,编辑部绝对不能为了所谓的“影响因子”而人为设置参考文献的数量。引文的关键是引证的实际有效性而不是绝对数量的多少。

(4)基金论文比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期刊的稿件质量高低,不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各有侧重。期刊水平评价指标制定部门不能把基金论文比一概而论,编辑部也不能为了提高所谓的“指标”而人为设置门槛,期望各期刊最终在对论文信息价值的追求上达成一致。

1 颜志森,邓友娥,邵晓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以来载文量及栏目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72-75

2 艾红,章丽萍.23种农大学报核心期刊载文被引情况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295-298

3 方红玲.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峰值年代.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708-709

4 游苏宁.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E/OL][2008-11-20].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1/ 213478.html

5 Hirsch J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SA,2005,102(46):16569-16572

6 许新军.h指数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834-837

7 张振康,王娟,郑春厚.国内期刊引文量及引文聚散特征研究.情报杂志,2012,31(7):57-60

8 梁 雁.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研究.出版广角,2011,(8):58-59

9 邵晓军,颜志森.“211工程”大学学报的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分析.编辑学报,2011,23(4):372-374

猜你喜欢
载文科学研究学术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纺织科学研究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