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斌华
作文的考核愈来愈多地采用“给材料写作文”(范围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即给考生一篇短文或—段话,让考生阅读后,按要求作文。如:“阅读下面一段活,分析它的中心思想并自拟题,写一篇议论性的千字文。”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这种形式对人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综合性考察,而且首先考核的是理解力、概括力,其次才是遣词、造句能力及立意、谋篇能力。如果对短文(或一段话)的中心意思理解得不准确,甚至完全错了,题目势必会拟错,题目错,文章写得再好,岂不是文不对题?由于对该文理解得不准,拟题就可能五花八门,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摆好分子分母的关系”“夸大自我的恶果”“正确认识自我不要自满”。其实这段话的比喻义是对盲目自满且又过高估计自己的人的忠告,这个比喻蕴含的哲理是:过高估计自己就等于贬低自己。只有紧紧围绕这一寓意拟题才是正确的。拟题正中靶心反映—个人思维的准确和精细,决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拟题准确,正中“靶心”呢?
一、透过短文的正面意义去理解作者的寓意
比如用这样一段话拟题作文:“古希腊哲学家基诺说,大圆圈比小圆圈掌握的知识当然多一点,但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的圆周长,所以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比小圆圈大,因此更感到知识不足,需要努力学习才能弥补。”这段话里,大圆圈只是一种比喻,作者的真意是如何对待知识,“大圆圈”比喻丰富的知识,“小圆圈”比喻知识贫乏,了解这一点就可以抽出它所蕴含的哲理是知识越丰富的人越感到不足。
二、抓短文的“义眼”即点睛之笔
给材料写作文所给的材料一般不会太长,往往含蓄而不晦涩,有哲理而不外露。我们要善于抓住短文中的关键句子或词语,联系全文来理解它的内涵。
在—次考试中,某位教师出了这样一篇作文: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题,写一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
大雕塑家罗丹晚年醉心于手,留下许多手的独立创作,以致引导后来的雕像家,把手发展成独立的、宏大的纪念碑。但仍然是这位大师,当他的学生指着巴尔扎克塑像上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赞叹说:“这手美极了!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一双奇妙而完美的手啊!”罗丹怔住了,猛然,他操起一把斧子,朝那双完美的手砍去。他对正发呆的学生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不属于雕像整体了。记住:没有任何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面对这样的材料,学生边拟题,教师边评价,一学生说该拟“整体与局部”。老师说还不鲜明,不醒目。另一学生说该拟“巴尔扎克的塑像与合叠在胸的手”。老师说未中“靶心”,只涉及皮毛。又一学生说该拟“集体与个人”“国家与个人”。老师说,穿凿附会。第四个学生说,拟一个“为了整体忍痛割爱”怎么样?老师说:只看到一些现象。最后老师问学生:“罗丹为什么听见‘这手美极了这句话怔住了,要砍掉这手?”学生终于醒悟道:“这反映了罗丹对艺术本质的理解,那就是艺术不是照相,要典型化。”
怎样理解这类“材料”的真谛呢?这段话用了十分之九的篇幅说明罗丹晚年“醉心于手”的细节,最后一句“记住”才是它的“文眼”,是对中心意思的点破。一般来说,给材料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在说明或叙事之后有—结论式的“点化”之笔,读者要注意捕捉它。
三、善于联想,发现本质
在一次月考中,语文作文题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请学生认真阅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我也有点像架着祥云遨游九天的神仙了,但由于老习惯的驱使,我又抬眼仰望天空,呵!湛蓝湛蓝,高远莫测,一丝儿云也没有,一点儿尘也看不见,冰清玉润的月牙像是‘挂在天上,可细看,又无依无托,使人觉得好似从哪里飞来的一把神镰,突然停在了那里。我心想,这才是天空的真面目呢。人们往往把云和天搅混在一起,其实云层和天空本是两回事。拨开乌云见青天之‘青,原来是只有站在云头上才能体会得到的呵!”
这段文字能促使人们由“天空的真面目”想到社会的面目,人类生活的真面目。它的深远寄意表现得是何等自然。从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生发开去,可引出多少联想呢,事物都有两重性,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它给了我们许多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启迪。
总之,给材料写作文,以其题材广泛、表达方式多样、内涵隐曲、深刻含蓄且富于哲理,同时还可避免猜题押题并能全面考核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受到各类学校和语文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谢家滩镇华民中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