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玉丽
摘 要: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信息、通讯等效率实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使得中学生对网络的迷恋甚至成瘾数量增加,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自身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迷恋网络;心理因素;对策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家庭生活以及人际关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学生迷恋网络会造成诸多学习与生活当中的问题,甚至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会受到一些特定心理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家长应当及早发现问题所在,针对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
尽可能地降低网络对中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保证其身心健康。
一、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心理因素分析
1.好奇心与兴趣导致网络迷恋
兴趣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与事物探究时的内在倾向与驱动力,是个体持久对某些事物保持关注的内在动机,而处在中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对事物和外界往往有着探索欲望和探究兴趣。与互联网的接触也使得学生在感受文字、声音以及图画时受到了吸引,多种呈现方式于一体的传媒方式和速度快、效率高的信息覆盖量都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吸引。学生在网络中得到了意识的解放,感受到了轻松活泼的氛围,久而久之,就使得学生由被吸引转变为迷恋,最终导致了迷恋网络问题的出现。
2.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源自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学学生正是由于需要进行自我表现并且得到教师与同学的认可,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迷恋网络的问题。对于性格内向并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其并不具有进行自我表现并且得到认可的机会,其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较小,个性也得不到表现。然而网络却为其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足够的机会,内向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进行表达和展示自己,并且表现出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进而得到他人的肯定,网络当中的自我实现与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从而加强了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与迷恋。
3.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需求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在进行心理断乳时,往往会缺少与家长和教师的交流,进而盲目地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在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网络中却可以通过与陌生人交流而得到缓解。互联网使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其人际交往的范围也得到了扩展,网络交往也由于其具有自由以及平等的特点,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增加了其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表达欲望得到宣泄,从而导致了中学生对于网络的迷恋。
二、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对策分析
1.帮助中学生认识网络
中学生之所以迷恋和依赖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源于网络本身的神秘性,这就需要教师将互联网引入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
帮助其全面并且具体地认识互联网,明确互联网的特点,打破互联网的神秘感。教师在向学生普及和介绍互联网知识时,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互联网信息的筛选,帮助学生加强互联网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和实现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与技能的掌握。
2.教师做好上网心理指导
中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时,應当注意首先向学生讲授网络的负面影响,为学生做好上网心理指导工作,找出导致其网络迷恋的根本问题,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互联网会导致的心理障碍以及其他问题,对于已经产生迷恋网络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干预和指导,帮助其进行相关的行为矫正,使学生能够明确网络会导致的危害,并且鼓励其更多的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
3.做好网络信息的监管工作
对于中学生迷恋网络的问题,需要有关机构和社会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建立相应的有效监管机制,通过或者技术手段进行网络信息的筛选和控制。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对中学生会产生较大影响,社会监管部门务必做好信息监管工作,保障网络环境,控制中学生迷恋网络。
总而言之,中学教师应当针对中学生的迷恋网络以及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探究,明确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心理因
素,采取科学的心理学干预方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帮助中学生合理地进行情绪的宣泄,将网络引入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
并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以及信息监管,有效地缓解中学生迷恋网
络的状况。
参考文献:
[1]罗灿选.中学生迷恋网络心理因素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3(23):357.
[2]石小飞.中学生上网心理因素分析及家长应对策略[J].科学咨询,2013(19):46.
[3]应美玲.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与引导策略[J].焦点,2012(04):35.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