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
《左传》所载列国卿大夫非正常死亡得谥者探析
王利明
《左传》所载周天子列国卿大夫非正常死亡获得谥号,首先其必须是公族世卿,其次均有后嗣继承其卿位,最后是卿族争权而非与国君。
左传 卿大夫 非正常死亡 谥号
列国卿大夫谥号是由宗主国国君赐予的,“卿大夫卒,受谥于其君”[1](P59)。得谥的条件是“卿大夫归,无过,犹有禄位,故有谥也”[2](P73)。即卿大夫正常死亡(含致仕和在职)后,生前只要没有过错,依然享受禄位,一般都有谥号。但是,在《左传》中有数位非正常死亡的列国卿大夫,他们或被杀、或自杀、或被毒杀,亦有谥号,与班氏所言常例不符。为此,我们以列国非正常死亡卿大夫得谥者为例,结合其史料,分析探究其得谥之因。
一
在《左传》中卿大夫被杀或死于非命的事例很多,但得谥者颇少。经过对《左传》全文的仔细梳理,笔者发现列国中有六位死于非命的卿大夫有谥号,具体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非正常死亡的卿大夫全部集中在鲁、齐、晋、卫四国,其中鲁国两位,分别是被毒杀者叔牙谥“僖”和自缢者庆父谥“共”,属“三桓”中的仲孙和叔孙二氏;齐国两位,分别是被杀者国佐谥“武”和自缢者崔杼谥“武”,为国氏和崔氏;晋国一位,为被杀者栾盈谥“怀”,属栾氏;卫国一位,是被杀者宁喜谥“悼”,属宁氏。
清人高士奇曰:“按列国之卿,强半公族,如鲁,如宋,如郑,则并无他姓。齐、卫亦多公族。惟晋,公子不为卿,故卿皆异姓。”[3](P431)诚如高氏所言,列国公族卿大夫死于非命得谥者全部在鲁、齐、卫三国。仲孙氏和叔孙氏属鲁国“三桓”中的二桓,三家联合执政,把持鲁国政权,甚至可以废立、驱逐鲁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齐国国氏、崔氏均为齐国国君之后,其中国氏是“天子之二守”,即“天子所命为齐守臣,皆上卿也。”[4](P420)《礼记·王制》载:“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君。”[5](P350)崔氏或废、或弑、或立齐国国君,当时权倾朝野;卫国宁氏出自卫康公,及其被杀后,时人评价“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襄公二十五年)死于非命且属卿族者,仅晋国栾氏栾盈,栾氏自春秋初期晋武公时期便有得谥者,其后成为晋国“六卿”之一,其得谥者有栾共叔、栾贞子、栾武子、栾桓子,是典型的世卿卿族。
二
卿大夫的谥号是国君赐予的,那些死于非命的卿大夫,只要国君立其嗣子继承其卿位,不论其生前所为,皆有谥号,诸如鲁国的庆父和叔牙、齐国的国佐。
鲁国非正常死亡的卿大夫是叔牙和庆父,二人均被迫自杀于鲁国立嗣之争中。鲁庄公病危时向三弟叔牙和四弟季友咨询嗣君,真实意图是让三个弟弟竭力辅佐自己的儿子,即大子子般。叔牙没有揣测出其心思,反而着眼于“材”推荐了庆父,引起庄公的不满。当问及季友时,则以父终子继的君位传承制极力支持嫡子子般。
为了避免嗣君之争而引起鲁国政局动荡,在庄公的暗示下,“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鸩之,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卒,立叔孙氏。”(庄公三十二年)面对国君的威逼和季友的承诺,为了家族的安危和利益,毅然饮毒酒而保全了叔孙氏。庆父不甘心争嗣失败的现实,而叔牙也因推荐自己而被迫自杀,为了争夺鲁君之位,制造了一系列的宫廷政变。他先弑庄公嫡子子般,然后又弑闵公,逼走成季,阴谋败露后,被迫出奔莒国。僖公即位后,“以赂求共仲于莒,莒人归之。及密,使公子鱼请,不许。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声也。’乃缢。”(闵公二年)在回鲁国途中,庆父请公子鱼为其求情,未果而自缢身亡。
鲁国的“庆氏之乱”,顾栋高评论曰:“季子有大功,而执政为卿,宜也;叔牙以就鍼巫之耽,而业许为立后;至如庆父胡为者,通国母,弑二君,负滔天之恶,此断断宜绝其属籍矣,而亦为立后。”[6](P1715)叔牙和庆父得谥之因便是“立后”,叔牙死后立叔孙氏,其子戴伯继承其卿大夫之位,庆父死后立仲孙氏,其子穆伯亦然,故有谥号。再者二人均死于嗣君之争,僖叔是始作者,共仲为延续者。子牙死后谥“僖”,卒于庄公三十二年七月,应该葬于九月,此时庄公已薨,僖叔谥号的赐予应该由嗣君子般和执政卿公子庆父议定。公子庆父自缢于闵公二年冬,当葬于僖公元年,庆父死后谥“共”(叔),共仲谥号的赐予为僖公及执政卿公子友议定。
齐国的国、高二氏是世袭的执政卿,在齐国享有特殊的地位。齐国国氏被杀而得谥者是国佐,谥“武”。在其执政期间,齐灵公之母与庆克私通,被大夫鲍牵发现并报告给国武子(国佐),国武子把庆克训斥一番。之后,国武子陪同齐灵公参加诸侯盟会。归国时,声孟子向灵公进谗言,诬陷国、高二氏将要作乱。国武子听说齐国国内内乱,便回师杀死庆克而叛,后盟而归国都。随后,“齐为庆氏之难故,甲申晦,齐侯使士华免以戈杀国佐于内宫之朝。……使清人杀国胜。国弱来奔,王湫奔莱。庆封为大夫,庆佐为司寇。既,齐侯反国弱,使嗣国氏,礼也。(成公十八年)”齐灵公因为庆氏之乱派人杀死国佐(国武子)和其长子国胜,次子高弱奔鲁。经过这次打击,国氏似乎要退出齐国政坛了,其谥族地位也许就要戛然而止了。“‘二守’之似本为‘王制’,故不可废”[7](P173),在齐国安定之后,齐灵公召国弱(国景子)归国继承卿族宗嗣,重新出现在齐国政坛,故有谥号。
三
春秋时期列国卿族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相互倾轧频频发生。那些在政治角逐中失败而死于非命的世袭卿族,只要不威胁到君权,列国国君或怜悯、或遮掩其险恶心机,也会结合其生前所为赐予其谥号。如晋国的栾盈、齐国的崔杼和卫国的宁喜。
栾盈,谥“怀”,是栾桓子栾黡之子。“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襄公二十一年)范宣子即范匄,是栾盈的外公。栾、范二家为姻亲,本应交好。但栾黡曾逼迫范鞅出奔,故转亲为仇敌。栾黡死后,栾盈任公族大夫,继承卿位,二家矛盾日趋白热化。之后,栾盈之母与人通奸,栾氏家产几乎被强占殆尽,由于害怕儿子栾盈于己不利,于是向其父范宣子诬告栾盈,加之范鞅作证,又想到外甥栾盈心思缜密和睿智,“怀子好施,士多归之。宣子畏其多士也”,害怕贻患将来,故逼迫其出奔楚。两年后,栾盈不甘失败,潜回曲沃,联合魏氏,企图卷土重来,经过范氏的瓦解,最终晋人杀栾盈于曲沃。
晋平公年幼即位,无力驾驭强大的卿族,范氏卿族为了自身利益,消灭了相对弱小的栾氏卿族。栾、范之争从表面来看,属外公和外甥亲族内斗;从深层来看,是卿族权利之斗。栾盈既无叛国之举,也非君权镇压。故其被杀后,可能由其同情卿族如魏氏等为之请谥,晋平公也觉得栾氏之难非栾盈之过,故议定并赐谥。
崔武子即崔杼,在“庆氏之乱”中,崔杼正式被任命为卿。齐灵公卒后,在崔杼的一手策划之下,帮助齐庄公夺回君位,正式操纵齐国国政。之后君臣二人罅隙渐深,崔杼萌发废立之心,“以为盟主,而利其难。群臣若急,君于何有?”(襄公二十三)后因齐庄公与其妻通奸,又弑庄公而立齐景公。齐景公二年,崔氏家族发生嫡庶之争,崔杼求于庆封,庆封乘机“使国人助之,遂灭崔氏,杀成与强,而尽俘其家。……至,则无归矣,乃缢。”(襄公二十七年)崔氏灭亡,崔杼自杀,其子崔明奔鲁,崔氏卿族自此没落无闻。崔杼一生连立两君,弑一君,对政敌国、高二氏百般打击,造成齐国政局动荡,本来不该有谥号的。齐景公是崔杼拥立的,其自缢也仅是遭人算计的结果。若此时揭露如此乱臣贼子的真实面目,于己不利,齐景公为了自己君位着想,故赐予其谥号。
宁悼子即宁喜,是宁惠子宁殖子。宁惠子与孙文子联合驱逐了卫献公,宁惠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临终嘱托即位的卫悼子(喜)说:“君入则掩之。若能掩之,则吾子也。若不能,犹有鬼神,吾有馁而已,不来食矣。”(襄公二十年)希望宁喜能接回流亡的卫献公来告慰宁惠子之亡灵,悼子许诺。宁悼子为了实现其父临终遗托,开始为迎卫献公而与孙氏展开卿权争夺战。之后趁孙氏不备的有利时机,弑掉卫殇公,迫使孙文子出奔晋。卫献公以“政由宁氏,祭则寡人”为条件,借助宁氏和石氏力量,重新做了卫国国君。之后,宁喜专权,势力颇大,献公对此颇为忧患,遂利用公孙免剪灭宁氏,“杀宁喜及右宰谷”(襄公二十七年),至此“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襄公二十五年)
反观晋国郤氏卿族,其族第一个得谥者是六卿之一的郤缺,因相敬如宾而被臼季举荐,被晋文公任命为“下军大夫……命郤缺为卿”(僖公三十三年),历经襄公、灵公、景公等朝,卒后,谥号“成”。其子郤克继承卿位,卒后,谥号“献”。及郤克子郤锜亦继承卿位,晋厉公“欲尽去群大夫,而立其左右”(成公十七年),晋厉公嬖臣胥童、夷阳五、长鱼矫和六卿中的栾氏均与郗氏有怨。待到晋厉公着手铲除“群大夫”时,嬖臣胥童建议:“必先三郤,族大多怨。去大族不逼,敌多怨有庸。”(同上)郤锜听闻此事,便打算先发制人攻击晋厉公,“虽死,君必危。”(同上)但受到族人郗克反对,正当郗氏商讨对策之时,遭到厉公及其嬖臣突然袭击,“以戈杀之,皆尸诸朝。”(同上)
郗氏卿族中最后一位卿大夫郤锜被杀,虽是受到晋厉公及其嬖臣威逼,却是与晋国国君相抗衡,及其被杀后,国君对之恨之入骨,其他卿大夫也不敢有请谥之举,无赐谥之举,故无谥号。
[1]谷梁传注疏[M].十三经注疏[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清)陈立.吴则虞校点.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4]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 1993.
[7]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王利明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助理研究员
(责编 张佳琪)
※ 本文为阿坝师专校级科研项目“《左传》卿大夫被杀、出奔得谥者研究”(项目编号:ASB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