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萍,苏家福,段琴琴,刘旻怡
(湖北文理学 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政策法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通过对国内研究的梳理发现,襄阳市东巩高跷散见于网络平台上的零星资料和深藏于襄阳市群艺馆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虽然襄阳一些地区文化部门工作者在保护与传承东巩高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但缺少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对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提升还不够,研究缺失。
目的 研究团队期望通过调查分析襄阳市东巩高跷的起源、特点、功能、演进,认真审视襄阳市东巩高跷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及尴尬。结合当地调研实际,构建理想发展模式,一方面唤醒襄阳市民对襄阳市东巩高跷文化的自觉,以期达到对襄阳市东巩高跷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另一方面,为襄阳市东巩高跷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价值 调研分析襄阳市东巩高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生态及其演变,是保护和传承、延续和发展、继承和创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环节。将东巩高跷内容形式特征凝炼和升华,是保护与传承其重要手段。研究其功能与价值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人们行为的定向功能。分析东巩高跷演进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是提出东巩高跷发展对策的依据。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搜集了我国各地有关高跷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期刊、相关报道、音像资料等进行分析,力求对我国高跷文化的现状和运行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地调查法 到襄阳南漳东巩镇实地调查,搜集当地县志节日活动的文献、图片及音像资料,对襄阳群艺馆、南漳文化馆,南漳邓之杰、周元武、熊誉三位传承人的口述和表演进行音像采风等,获取第一手资料。
专家访谈法 在调查与分析基础上,采访部分高校、地方文体局和科研所的社会体育学、民俗学、文化学等方面的教授、博士、研究员,为突破课题研究中的疑难和关键性问题提供思路和见解。
综合分析法 运用本学科和跨学科理论,对获取资料进行全方位分析和研究,力求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肃性。
1.襄阳市东巩高跷的溯源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表演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1]。襄阳南漳县的东巩高跷以“武跷”为主。它的起源有以下两个主要观点:
图腾崇拜说 关于襄阳市东巩高跷的起源,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河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两者可互相印证[2]。
劳动起源说 踩高跷是人类与自然条件斗争下的产物。起源的劳动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另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或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所描绘的酷似渔民踩着木跷在浅海中撒网捕鱼的形象。另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襄阳市东巩高跷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列子·说符》中有这样的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以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技,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超并驰。弄七剑跌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南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此踩高跷之风尤其隆盛,而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它起源于唐宋时期。它是目前襄阳市范围内最具特色、演技最高的民间文艺形式。东巩高跷属武跷子,翻滚劈叉,动作难度大,以惊险著称,表演以丑行为主,表演形式为边唱边舞,并伴之以吹打乐,唱腔为东巩镇地方花鼓调,唱词为即兴创作;活动时间是春节闹社火拜年,通常演到农历正月十七以后,活动区域达方圆数十里[3],成为丰富乡镇群众体育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2.襄阳市东巩高跷的主要特点
襄阳市东巩高跷的主要特点:一是高,其跷棍最少可达一米,连人可高达三米多;二是舞蹈动作变化多样,有踩踏与表演多种形式,可个人表演或集体表演;三是种类多,戏剧、戏曲、小品等都有;四是服饰精美,表演者根据人物需要穿戴各类精美服饰[4]。这些特点表现出东巩高跷的民俗性、地域性、集体性、群众性、表演性、娱乐性、多样性等特点。
东巩高跷由于脚下绑有木跷,重心不易掌握,所以膝部要微屈,两脚要不断移动,上身和双手必须随重心而俯仰和甩摆,以加强腰部的控制力保持平衡。高跷艺人们运用了这些规律,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稳扎。发挥上身和双臂的舞蹈作用,舞姿多变,手腕灵巧,“手巾花”翻飞如蝶,体现了敏捷活泼和稳重结合的美。舞蹈家们把源于高跷的风格特点归纳为:臂松弛、腕有力、腰先摆、脚后踢、身要稳、微提气,即艺人们强调的“稳中浪”。这些动作风格充分表明了东巩高跷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技艺性、观赏性等特点。
3.襄阳市东巩高跷的主要功能和价值
东巩高跷的功能是反映体育活动所发挥的作用。而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东巩高跷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认同,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倾向加以研究。
教化民众、弘扬文化 东巩高跷有二十多种特技造型,例如仙人过门、五子登科、五龙捧圣、仙人过渡、仙人标叉、二龙戏珠、黄龙盘柱、凤凰吸水、懒汉推车、张果老倒骑毛驴等[5]。还有一些绝活,如大劈叉、后滚翻、单腿跳、用嘴叼起一水桶,这一幕幕人物造型诙谐幽默、夸张生动,有借古讽今、扬善惩恶、热闹喜庆、宣传教育之功效,使观众在寓教于乐中笑而观之、乐而思之、意味无穷。它对弘扬民间文化、繁荣农村文化艺术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具有推动作用。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无穷的身心愉悦,增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发展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气息与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丰富文化蕴涵。以极强的生命力,产生教化民众、弘扬文化的实用价值。
新型健身娱乐运动 东巩高跷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乡土体育娱乐活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集养生、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形式[6]。改革开放后,高跷运动得以创新和发展,唤发出新的魅力。它既活泼而又富有情趣,深受群众喜爱。今天,它在襄阳更多地被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杂技功夫,成为众多艺术中极其引人注目的一株奇葩。这些流传数百年的古老运动项目,直到今天仍然在民间有相当深厚的基础,广受世人欢迎并逐渐成为一种有活力的新型健身娱乐运动。
丰富旅游资源 南漳县地处鄂西北,西临神农架,北接武当山,汇聚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素有三国文化的源头、中国古山寨之乡等美誉[12]。而东巩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夏禹铸镛钟”、侵蚀着铜锈的冶炼炉等是楚人“辟在荆山,筚路蓝缕”的历史见证。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传国玉玺和氏壁的出产地,三国时期西进巴蜀的咽喉,遍地都是三国古战场。南漳县东巩高跷民间艺术与三国文化、中国古山寨、神农文化、武当文化等旅游项目结合,丰富着南漳县旅游资源[13]。
促进传统文化艺术发展 襄阳东巩镇位于鄂西北荆山山脉东段,地处襄阳、荆门、宜昌三市交界处,属于南漳县西南山区镇,历经多年的东巩高跷是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这种艺术经过长期沉淀,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一切现存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都需要在与历史、现实、自然的互动中,不断地在发生变化。所以宣扬更多高跷知识,传颂更多社火艺术,能使东巩高跷得到更好的发展。东巩高跷作为民间流传的一种独特文化艺术,它的存在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组织与参与,体现为特定时空下一种立体复合性的能动活动。因此,对旧的高跷文化,我们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严格遵守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原则,将旧的高跷文化资源转化成为现实资源,才能使东巩高跷得到传承,更好的促进当地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
东巩高跷虽然有千年发展历史,但从20世纪到现在记载情况来看,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并存在以下问题:
1.初始发展阶段
襄阳南漳桂竹园、上泉坪、苍坪、店子河、大道、铁家垭、杜家坪、太平村、莲花池、双坪、王家畈等村都有高跷队,水平高低参差不齐,其中上泉坪村高跷队最为出色。上泉坪村高跷起源于20个世纪40年代邹幺师傅传授的高跷技能,当时传三个徒弟:丑角周丰谟,旦角邓之计、周衡谟。1960年麻城河(现属太平村)人李连文在上泉坪入骜为婿后,与周丰谟、邓之计、周衡谟一起组建了该村高跷队,得意弟子有孔繁敏、邓以界、周军谟、谭必政、周远大等,经过训练,这些人可以踩着高跷跨越一尺多深、尽是鹅卵石,足有八十米宽的茅坪河,也可以翻山越岭到东巩集镇去贺岁;踩着高跷可以用嘴衔着一桶水(足有六十斤)穿过三进院落踩上九级的石阶,而桶里的水不溅出;踩着高跷手挽两人(悬空)可以绕着晒谷场走三圈……,后来又于1975年传给熊正茂、邓之杰等人[13]。在该村会踩高跷的男女多达四百多人。
2.抑制阶段
从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看,统治者一直对民间艺术漠视贬损,所以说高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有险些失传的事实。受文革的影响,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暴风骤雨里,古装戏都被视为异物,集戏曲、舞蹈于一体的高跷更是如此。高跷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在这一时期未能得以发展,但是民间艺人凭着对祖先文化遗产的酷爱,冒着被批斗的危险悄悄地将高跷道具保存了下来,只是在少数人中流传,没有很好的进行发展和传播,其丰富的内涵与娱乐健身价值并未加以开拓。
3.女性参与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东巩高跷文化掀起一轮高潮,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跷与民间舞蹈表演相融合,已赋予新的内容,它既活泼而又富有情趣,集健身、娱乐为一体,各村妇女都争先恐后参加踩高跷活动。由于妇女们在训练“柔”性动作中有比较优势,因而一些难度较高的阴柔动作成了她们的拿手戏[15]。该镇仓坪村有一支女子高跷队,能表演很多节目。村妇女主任王香兰任队长,高跷队有曾相莲、李爱萍、李良英等一批40岁以上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已经60多岁的邓忠莲和李有佳,虽然年岁已高,可踩高跷的技术仍是风采不减当年。高跷艺术优于其它街头艺术形式,“出人头地”于人海中、先收眼底。加之服饰鲜艳夺目,道具奇巧美观,节奏明朗欢快,技巧新颖动人,场面活跃,气氛热烈,雅俗共赏。深受群众欢迎,为祝贺喜庆、欢度佳节不可缺少的街头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4.快速发展阶段
21世纪高跷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魅力,深受群众欢迎。在表演艺术的行列中,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的高跷文化当然会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变化。2001年在襄樊市“一节一会”演出中获“表演一等奖”;2002年东巩高跷应邀参加襄樊市多种文化展演引起很大轰动;2006年2月在襄樊市民间文艺调演中获“优秀节目奖”;2006年10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九次年会中,东巩高跷的精彩演出赢得了中外民俗专家学者的好评,同年“东巩高跷”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24日,应邀参加襄樊市“春游襄樊”活动启动仪式的演出;2007年6月,东巩镇被省政府确认为“高跷之乡”;2008年10月,东巩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高跷之乡”。近年来,东巩镇采取集中培训和下乡辅导,培养了一批新人。东巩镇现有3万多人口、22个村,高跷队就有34支,会高跷的人员比例达80%,能参加表演的超过3000人,使得这一舞蹈艺术能持续稳定的传承。
1.经费不足
目前,地方干部和群众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加上投入不足、组织不力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东巩高跷文化建设。公共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村民意识淡化,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最大化地追求个人利益。支撑高跷艺术义务演出的唯一费用来源就是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高跷队伍的表演是不要一分钱的,队员们都是义务演出。受资金的限制,高跷只能在狭小的圈子里发展,更谈不上有大的创新和技术含量的提升。
2.展示机会有限
只有在过年或婚庆时演出,向外展示的机会少,传播途径小,人们缺乏了解。而今,高跷表演形式在艺术特征上没有太大发展,并且受到当代新兴文化的冲击。地方政府应将农村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并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通过创新发展,成为当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政府需要积极向外招商引资,争取到省外、国外展示演出机会。
3.老龄化加剧
当前,能支撑高跷表演人员年龄基本都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的青年人不足1/3,表演者表现出老龄化特征。
4.传承方式单一
东巩高跷传承方式都是以村组为依托的师徒传承,没有向外扩展,传教方法有待改进。必须改变现有传承形式,把现有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结合起来,让深奥的理论技巧简明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通过调查分析襄阳市东巩高跷的起源、特点、功能、演进现状,认真审视襄阳市东巩高跷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及尴尬,结合当地调研实际,构建理想发展模式。
图1 襄阳市东巩高跷保护组织机构
1.建立保护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为了襄阳市东巩高跷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必须建立由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的保护组织机构。如图1。这个机构主要职能为:制订保护政策和传播计划;举办展示、展演活动,开展推介宣传工作;作好东巩高跷遗产的档案管理、实物征集和数据库建设等;拓展与创新东巩高跷文化。
2.制订保护与传承计划
计划是组织者在对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计划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对东巩高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必须要有缜密的计划来组织、协调与控制。
表1 东巩高跷活动安排表
3.建立与健全南漳旅游资源共享开发应用模式和运行机制
把东巩高跷作为南漳旅游文化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开发,由政府出面支持,旅游局、文化局、体育局共同开发扶持的运行模式,丰富南漳旅游文化资源。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保护与传承东巩高跷非物质文化遗产。
4.扩大东巩高跷表演市场
开发扩大东巩高跷表演市场、培训市场、旅游市场以及东巩高跷商业市场;举办民族传统文化节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巩高跷表演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经济价值等,使东巩高跷的影响面扩大。
5.建立东巩高跷保护与传承基地
建立东巩高跷保护与传承基地,以保证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企业和学校是建立东巩高跷保护与传承的最佳场所。一是企业具有经济势力;二是企业需要娱乐文化,企业可以把高跷作为企业文化建塑,打造出以“拼搏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人文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三是学校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自身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场地资源。在学校建立高跷保护与传承基地,便于高跷运动的组织开展。[8]
图2 南漳县东巩高跷保护与传承运行模式
6.多种传播方式有机结合
首先为技术传播与文化传播的结合。东巩高跷队应选派一批技能强的传承人到企事业、学校、社会团体传播高跷技术、技能。将官方传播与社会传播有机结合,官方主要指政府,政府可以选派高跷传承人到学校、企业、社会上去传授高跷技能,举办高跷表演赛等;社会传播主要指企业、事业、学校、社团进行高跷的传播。官方传播能调动各行政部门参与,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但参与者不多;而社会传播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高跷。两者的有力结合恰好能弥补各自的不足,影响面也更大,容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东巩高跷。
尽管“东巩高跷”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政府适当的扶持,但还要加大对农村优秀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娱活动的支持,采取集中培训和下乡辅导等形式,培养一批新人,为表演队伍增加有生力量。青少年是易于接受新事物并有一定可塑性的群体,因此我们可以把主要宣传对象锁定于他们,使得这一艺术能更加持续稳定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把优秀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政府、社会应加大关注与参与力度,为“东巩高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创新与发展“东巩高跷”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实现文化襄阳的远大目标奠基。
参考文献:
[1] 东巩高跷简介[EB/OL].(2012-06-22)[2014-03-03].http://xy.cnhubei.com/2012/0622/12430.
[2] 东巩高跷的起源[EB/OL].(2011-09-13)[2012-06-20].http://www.zgsxzs.com/ZhongHuaYingXiangXiangXi.php.
[3] 东巩高跷娱乐场所简介[EB/OL].(2012-05-03)[2014-04-11].http://www.xf.gov.cn/konw/gcgl.
[4] 东巩高跷的基本特征、价值[EB/OL].(2011-09-08)[2014-03-17].http://www.nzstgsz.com/article-69.shtml.
[5] 南漳县东巩镇80%人会踩高跷 自编特技超20种[EB/OL].(2012-06-21)[2014-03-03].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6-21/3979377.shtml.
[6] 传统高跷“踩出”现代舞步从安新高跷上春晚的发展历程看如何弘扬传统文化[EB/OL].(2011-11-23)[2014-05-06].http://zhuanti.bdinfo.net/bdrb/bdrb_info/news_info.asp?news_id=14378.
[7] 襄阳南漳旅游光彩夺目[EB/OL].(2012-8-18)[2014-04-22].http://bbs.cnhubei.com/thread/2676465-1-1.htlm.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走进南漳校园[EB/OL].(2012-04-11)[2014-01-05].http://www.xfedu.cn/news/2012411/02901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