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在信息系统中的高度协同处理、集成联动,大型企业的财务数据管理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所涉及的数据已从会计数据走向更广阔的业务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简单化的有效形式,本文以电网企业为例,从基于数据仓库的运营可视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资产管理可视化、基于远程图像处理的原始凭证可视化三个实例出发,分析和探讨基于可视化管理视角的财务信息化提升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 财务 管理 可视化 路径
年来,大型企业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遵循业务与财务系统高度集成、业务协同处理的原则,企业资源管理系统(SAP ERP系统)已贯穿公司总部、省、市(县)三级,并全面覆盖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运维、工程管理等生产经营主要过程,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专业系统建立有效接口,实现对设备资产信息、电量电费信息、财务资产信息等各种海量业务信息的一体化运用。随着信息化的高度集成发展,会计业务所需要的数据已从业务末端向业务前端转移,业务前端的事前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全面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所涉及的数据已从会计数据走向更广阔的业务数据。对于业务和财务高度信息化的企业而言,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那么如何高效地挖掘、整理、运用和分享海量数据呢?笔者试以数据可视化理念突破数据迷雾,借此建立财务管理可视化路径进行有益的探讨和思考。
一、财务管理可视化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系统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导致海量数据的产生,可视化是大数据简单化的有效形式,也是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在信息化进入高度成熟阶段后进行信息整理和挖掘的常用方法。基于此,海量、异构、时变、多维数据的可视化表示和分析在大型企业后信息化时代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运用。可视化以数据挖掘为基础,将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展现,能够一目了然地揭示数据中的复杂信息,同时通过对细节的翔实展示、或对总体及分类数据的重新梳理和展示,能够使受众有效地产生对数据的洞察和新的理解。也就是说,可视化就是把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可视的表示形式并获得对数据更深层次认识的过程。
电网企业由于跨区域多层次经营,除主营业务电力供应(购电和售电)外,还存在电网建设、电网检修、物资供应等各项专业性子公司,财务和业务系统高度信息化后,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人们突破大数据技术中人的瓶颈和突破时空的界限,通过一体化平台或数据仓库将不同系统的数据汇合整理在一起,并将冗杂的数据(不仅是财务和业务数据,还包括邮件、文档、图片等)进行有效分析处理,使其简单化、直观化、视觉化,然后依据这些统计分析结果来衡量整个管理效果,并据此进行下一步的经营决策。电网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数据“可视化”管理最终为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一盘棋管理和最优化配置提供最有效的支撑手段,成为新型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式。
二、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可视化的实现路径
借用信息手段,当前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可视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基于数据仓库基础上的运营监控可视化
所谓数据仓库是指一个支持DSS(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集合,并且该数据集合具有面向特点主题、集成性、随时间变化和非易失的特点,利用数据仓库,整个公司的所有的信息系统数据包括当前的和历史的被合并到一个数据库中,用于支持规划和预测等功能。以SAP为例,SAP BW(Business Information Warehouse)被认为是功能比较完善的一个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可以满足SAP(如SAP 的R/3 Master和Transaction Data)和非SAP系统(如Flat File和Database)的整合,拥有丰富的数据转换工具、易于使用的前台报表和整合的Web报表,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具将数据转换到非SAP系统中,以及拥有非常实用的报表展现工具,将集成的数据以报表、图形、文档等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可视化的有用信息。
通过基于ERP系统和相关业务系统基础上的数据仓库建设,可以构建企业级的运营监控和风险预警体系,包括综合绩效指标体系、核心资源指标体系、运营状况指标体系、关键流程监控体系,以及通过信息搜集和整理对企业内部指标及外部宏观指标进行有效监控和预警,通过数据模型分析企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并通过指标体系搭建、场景构建等要素实现全景展示企业运营状况,通过可视化的财务及业务管理能力实现对公司经营情况的全面掌握。可视化的运营监控中心可以有序开展监测、分析、运营数据资产管理、协调与全景展示等业务,实现电网公司对人资、财务、物资、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等主营业务活动、核心资源以及客户服务的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24小时在线可视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数据异动和问题并协调解决。最终,通过可视化对大数据的有效管理,促进企业资源全面集约和高效利用、业务紧密衔接和高效协同,促进企业效益提升。
(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资产管理可视化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数量多、价值高、技术密集等特点,由于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容易脱节,造成账实难以一一对应。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与电网系统息息相关,电网系统结构本身又是非常复杂,如果仅用数据表格或文字的形式来展示网络,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导致网络所包含的信息无从体现,将复杂网络方便、直观地展现出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进行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是用来处理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使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并被使用者所利用的一种计算机技术或工具。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来看:地理信息系统有着对地理、空间进行分析的巨大能力,与此同时电网企业ERP系统固定资产主数据本身就包含了地理信息。电网设备具有地域分布广、管辖设备量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实现现有设备(资产)数据的图形化显示,实现直观可视,增加灵活性,对电力部门的生产、经营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电网规模日益扩大,需要管理的电力设备数据、用户数据、规划数据越多,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从空间和位置角度将有关信息集成起来,与企业ERP系统的固定资产主数据和营销客户数据通过编码联动来实现资产数据到设备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域信息的可视化、直观的管理,实现电网企业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统一,通过直观、可视化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奠定物质基础。
(三)基于远程图像处理的原始凭证可视化
现代的远程图像处理与传输为会计和业务的原始凭证电子化提供了可能。原始凭证电子化是指通过信息系统深度开发实现原始凭证影像管理功能,通过扫描枪、扫描仪、摄像设备、摄影设备等进行原始凭证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实现原始凭证的电子化管理,电子化为在线原始凭证可视化提供可能。在SAP系统、电子报账系统、营销系统、协同工作平台等的影像管理功能中,通过原始凭证分类编码管理等技术方式来实现原始凭证及其电子影像的全过程跟踪、电子影像与会计凭证自动挂接等功能。原始凭证电子化可以采用“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中心(SG-UDS)”作为原始凭证影像的统一管理平台,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加入自定义属性管理和自定义维度查询等增强功能,并与各财务应用系统间建立接口,实现原始凭证电子化信息与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
在原始凭证电子化、可视化过程中,通过影像识别技术,实现原始凭证信息结构化管理,使数字内容与业务凭证可以正、反向查询,可通过凭证编码查询相关挂接的数据内容信息,也可通过数字内容信息查询到挂接的凭证编码;实现对原始凭证的内容分类管理、带属性管理、综合信息检索及查询管理等多维的管理方式,从而达到原始凭证的结构化、规范化管理要求。基于远程图像处理的原始凭证可视化可以实现各类经济业务纸质原始凭证管理过程的规范化、电子化、结构化,加强财务与前端业务集成以及各系统间的信息融合,可以随时、随地便捷、高效地查阅原始凭证,提高经济事项在线审批、稽核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全面提升财务集约化、信息化水平。
三、结语
大型企业后信息化时代必然面临大数据的生产、分享和应用问题,电网企业更是如此。可视化是大数据简单化的有效形式,可视化财务管理也是企业集团财务面对大数据时代必然的结果,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已全面联动和协同处理,基于数据仓库基础上的可视化运营监控、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资产可视化管理、基于远程图像处理的原始凭证可视化正是电网企业致力于财务可视化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当更多的文字、更多的图像、更多的方位、更多的沟通变成数据,当更多的数据变成资源,基于可视化视角的财务信息化提升工作将会为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创造更多的价值。X
参考文献:
1.苏坤.运营检测(控)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与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3,(6).
2.耿建新,洪图.会计原始凭证无纸化问题探讨——基于电子商务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1,(8).
3.蔡勇.数据挖掘技术在电网运营监控平台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
4.庄晓丹,陈建,蒋锦霞.浙电电网设备基础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J].电力信息化,2012,(1).
作者简介:
张雁飞,男,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现任国网金华供电公司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从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