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市)级基层党校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03-26 15:28法琳萍
教育界·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基层党校创新发展党员干部

法琳萍

【摘 要】基层党校是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基地,党校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做好县(市)级基层党校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对提高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层党校 课堂教学 党员干部 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二十一条规定:“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从目前县(市)级基层党校的实际教学工作来看,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现实问题和困难,这些现状直接制约着党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着党校干部教育的水平和形象,本文将就此谈几点看法,并与大家讨论。

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基层党校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能够上讲台的教师人数,不到单位总人数的一半。同时,进入党校队伍的教师,所学专业比较集中,例如政治、历史、法学等内容,虽然很符合党校姓党的原则,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随着信息的膨胀及至爆炸,这些专业已经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县(市)委党校主要轮训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都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干部,他们的专业知识、岗位经验,要比理论教材更丰富、更多样。因此,教师队伍如果不够壮大,会造成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和全面,长此以往就减弱了党校培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如果能优化基层党校教师的队伍结构,同时不断补充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加强教师到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交流和学习调研,那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延伸,都是会取得更理想的进展。

二、创新课堂教学的内容

作为党校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充分掌握党的政治理论,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基本功。同时要关注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特别是自己所处一级行政区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热点。高校是有统编教材的,而党校系统目前却一直没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党校系统没有整合学科资源的平台,到了基层党校规模小,更不具备编纂教材的团队力量。学科资源不整合,教材就需要各位教师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自己擅长的、有兴趣的专题来选择。因为所学专业的局限,教师个人在选择授课内容上总会有自己的侧重点,即使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但是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期待和兴趣,对学员自己的工作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这会造成部分学员对参训的不积极或推脱。

县(市)级基层党校的理论研究,在分科上没有上一级党校精细和全面,无论哪种专业都统归理论研究室管理。在教学科研方面,因为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教师之间缺少互通有无,更是缺少到更高级党校学习进修的机会。这也是造成教学内容创新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思考新的教学方式

党校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由于师资队伍的不足,造成了教师在课题钻研和选择教学方式上的余地不大。基层党校的教师,在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担负着与其他各行政、事业单位相类似的工作内容,完成县(市)委和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委派的各类任务。因此,与上一级党校的老师相比,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就不够充足和得心应手。

同时,学员配合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时有所顾虑。由于接受轮训的干部,是来自副乡科级党员和基层党员干部,都是来自同一个上级党委、政府管理之下的同事,平时的工作都是相互交织、生活中相互熟稔,因此在面对互动式的、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时,难免会对自己的表现有所顾虑。笔者曾经观摩过一堂课,请到了省级广播电台的资深主持人,展开了一堂师生互动的、以讲授心灵培养为主的课题。在音乐背景下,主持人全情投入、声情并茂,抛出一连串的趣味问题,期待学员的回应。可是因为自己的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身份,以及相互过于熟稔而要考虑自身政治成熟程度的形象,几乎所有学员都保持了缄默,对主持人的提问,没有回应。正是学员的这种顾虑,对于基层党校教师选择教学方式,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何况由于教师和学员都相互熟悉,一旦发生冷场,当场的尴尬和事后的宣扬,都是令教师很难处理的不良影响。

因此,教学方式的创新虽然每个教师都在努力尝试,但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很难取得全面成功的。这不但需要基层党校教师逐步摸索规律,探求合适的表达方式,以吸引学员兴趣和培养学员的参与积极性,又需要学员放下思想包袱,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与教师和其他学员坦诚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就是财富。参加干部培训的各部门领导干部,都肩负着单位或部门的领导责任,在信息的掌握上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过人之处。“作为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瓢水,自己首先要有一缸水”的这个理论,需要再更新一下,作为教师,要有活水,有源头的活水。所以,在这个信息时代,党校老师要充分利用起现代化手段,借助党校的信息化建设,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知识更新,学习更加先进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唯此,在面对讲台下的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同志时,才有底气、才有实力,将课堂教学进行到底。

作为一名基层党校的一线教师,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仍旧很多,唯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充实,唯有不断地向各位前辈和同行学习、请教,持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对得起党校教师的称谓,对得起党校教师这份荣誉。

【参考文献】

[1]张淑芳. 党校教师授课应抓好“五个点”[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03).

[2]王志刚. 科研成果进课堂 教学水平上台阶[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党校创新发展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基层党校初建智库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当前基层党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