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助—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理论探究

2014-03-26 15:22杨喜鞠
教育界·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教师专业发展

杨喜鞠

【摘 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如何使高校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是目前各高校所极力探究的。同伴互助式培训在美国从兴起到发展,为美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我国引进同伴互助这一策略后主要用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虽近年这一策略逐步推广到高校,但由于专业限制,应用并不广泛。本文将从理论角度探讨同伴互助策略应用到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可用实证研究将这一理论用到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建议。

【关键词】同伴互助 高校英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同伴互助模式最早产生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前后教师培训工作日渐受重视。70年代研究表明,仅10%教师将在专业培训中习得的教学技能和策略用于教学实践,新知识迁移率很低。80年代以前,教育者认为教师专业培训就是在学者、专家引领下学习新教育理论,再返回学校的实践。该时期,有关教师如何掌握和应用新教学策略的研究很少,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是失败的,教学效果改善甚微。80年代初,美国学者乔伊斯和肖尔斯首先提出“同伴互助”概念,认为改变早期教师培训模式的设计和组织方法有助于教师将培训内容迁移到教学实践中,过去将教师培训低效归咎于教师自身是错误的。他们假设,教师需要一些持续的帮助和反馈才能在教室里应用新教学策略和方法。在随后研究中验证了这一假设,并证实了同伴互助的效果:教师可以与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赖关系,共同规划教学活动、提供反馈意见和分享经验,拥有“同伴互助者”的教师比独自工作的教师更善于运用新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实践中发现,相对于管理层和学生的教师评价而言,同伴的评价更有助于改善教师自我教学行为。乔伊斯和肖尔斯建议学校让教师组织和参与同伴互助小组,使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彼此支持和共同成长。他们大胆提出假设并给出相应验证,使该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与高校师资力量有着密切关系,现在美国高校教师职前、职后及后来成长等一系列过程都会用该模式。可见,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对于学校和高等教育发展何等重要。

高校担负着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重任。高校教师是实现这一任务的主力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要保障措施之一,高校教师只有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培育出高质量人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种最有效方式, “同伴互助”是最快捷、持久、现实的一种方式。在“同伴互助”时,通过倾听他人分析、与他人思想碰撞,使每位教师受到启发和提示,思路跳出原先狭隘圈子,获得对问题和经验更深刻、准确、全面的认识,使自己的经验和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加速自身专业成长。

“同伴互助”引入我国后,主要被中小学采纳,同行教师对彼此所讲授内容比较熟悉,整个操作过程省时省力。而高校中的专业划分细、教师专业性强,有些活动难以展开。但高校一些相近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则完全可引入“同伴互助”活动,如高校英语教师:他们教学工作、课程设置、课程进展、教学对象基本相同,都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专业课教师较少的学科相比,大学英语教师可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同伴互助式学习,这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发展策略。

我国教师专业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集中培训。受高校间独立发展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限,培训效果不明显。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还需更加丰富的形式。所谓的“专业”不是把所教“学科内容”,而是把教师“教育行动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作为专业发展的一种策略,教师“同伴互助”是一个以教师为实践主体“为教师所有”“为教师所参与”“为教师所享有”的过程。“同伴互助”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对话、探究、合作。高校英语教师的“同伴互助”指英语教师在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提升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将教育活动与教育行动完美结合,达到寓教育于专业的过程。日常的备课、上课、课后讨论、教学反思和日志交流,可以用声像纪录,进行交流、学习、反思和进步,使教师真正达到在专业生涯中不断成长与发展,而不是学科内容的简单重复。

我国的研究现状:一方面,“同伴互助”理论性研究已形成较密集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受某些因素制约,已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内容和问题维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局限性。理论研究方面:周芳元《同伴互助式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同伴互助培训模式现实意义、开展形式及注意事项;张慧珍、段艳丽《同伴互助与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同伴互助两种形式及可以解决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张亚珍《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同伴互助》对同伴互助的产生发展和高校教师实施同伴互助的必要性及特征三方面进行描述;朱舜丰、王珺《浅谈教师同伴互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指出了高校进行同伴互助的特点、作用,要求学校从制度层面予以支持。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有陈蔚《从胜任到优秀—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用问卷对某高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进行调查,得出同伴互助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张萍《教师同伴互助的校本研究模式研究》指出初中教师同伴互助的目标、特点、组织结构和实施过程等;周三红《同伴互助视域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探究》旨在探究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同伴互助过程;袁志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同伴互助研究》从作用、模式、理念三方面入手对高校实施同伴互助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建议。

综上所述,同伴互助这一模式自从引入我国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也正从中小学向大学渗透。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虽然高校英语有相对统一的教材、课程设置、内容进度以及教学对象等特殊优势,但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策略却仍然有待研究。这一模式的起源、发展、内容、组织方式、实施,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办法等一系列研究都旨在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本文试通过理论来说明高校英语教师采用这种培训方法的合理与可能之处。未来还可通过实证研究来证实这一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采用问卷、观察和开放式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这一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使用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Eleonora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2003.

[2]罗晓杰. 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J]. 教育科学研究,2006(7).

[3]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译.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宋祖荣,王青.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2007.

[5]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评述[J]. 中国教育学刊,2002(5).

[7]岳慧君,高协平.教师教育教学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2010(5).

[8]余文森.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J]. 陕西课改实验,2004(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应用研究
在“同伴互助”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