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友
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站 贵州 织金 552111
天冬药性及配伍规律研究
王绍友
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站 贵州 织金 552111
近年来,天冬在中药学中的价值逐渐被认同,作为一种应用价值广泛、药效显著的中药材,在中药配伍中的发挥了较强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前景。本文主要对天冬四性进行分析,给出了天冬临床配伍规律,为天冬在医学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
天冬;药性;配伍规律;
天冬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滋阴润燥之功效,属于医学临床中药滋阴药物之一,该药物历史悠久,有着较为丰富的配伍经验[1]。本文主要探究天冬的药性与配伍规律,为医学临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降低临床用药中的随意性。
天冬的四性通常为寒、热、温、凉、平五种,平性的药物自身寒热之性不明显,不宜与“大寒”“大热”类药物配伍。现已有的文献中记载天冬性“平,大寒”,古人所谓的天冬性平,可能指天冬岁性大寒,自身药力平和。观阅历代相关本草文献统计,众医家在天冬药性上争议不大,无一例性“温”“热”之说。但在天冬性“寒”中的寒字上面却有分歧,有“寒” “大寒”、“平,大寒”之别,仅有个别医家得出天冬性“平”的结论,不过绝大多数文献通过对天冬药性分析,均认为天冬性“寒”[2]。天冬性“大寒”或性“平”、性“凉”均需再展开深入研究。
2.1 天冬配伍清热药
2.1.1 天冬配伍生地黄 生地黄属于玄参科类植物,生地黄甘、苦、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对发斑发疹、咽喉肿痛、衄血、热风伤阴等有显著疗效。因该药物具有较强的苦寒泄热、生津止渴、止血、抗凝血之功效,故而能清热养阴,与天冬配伍,养阴生津效果尤为明显,多被用于热病伤阴、烦渴多饮的人群中达到消渴、滋补津血、填补下元。此外,在肾经咳嗽的临床治疗中,将天冬与生地黄配伍,疗效显著。
2.1.2 天冬配伍知母 知母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甘、寒、苦。能生津润燥、清热泻火。《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该药辛苦寒冷,能清肺金泻火、润肾燥滋阴。《神农本草经》中也提到该药物具有益气、除邪气、消渴热中之功效,天冬与知母配伍,能有效治疗肺热躁咳、内热消渴、热盛津亏、骨蒸潮热等症,故而二者配伍为润燥除烦之专方。与此同时,在天门冬汤(《全生指迷方.卷四》)中也提到了天冬与知母配伍,具有较强清肺热、润肺燥之功效[3]。
2.2 天冬配伍止咳化痰药
2.2.1 天冬配伍桔梗 桔梗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苦、平、辛。桔梗有较强的利咽、宣肺、祛痰之功效。桔梗辛散苦泄、养阴润肺,具有较强的止咳祛痰、降血糖、消炎之功效。桔梗对治疗咽痛、咳嗽痰多、音哑等疗效显著。在《千金方》中对该药物明确指出,用该药物二两、水三升,煎熬取一升饮用,能有效治疗喉痹与毒气。天冬与桔梗配伍,具有润润止咳之功效。此外,在治疗因肺燥、肺热等引发的咳喘病上面,天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功效和作用。
2.3 天冬配伍滋阴药
2.3.1 天冬配伍麦冬
麦冬属于单子叶植物纲,叶高30cm左右,麦冬厨师记载源于《神农本草经》。麦冬药性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对于麦冬的功效医家论述不一,在《日华子本草》中提到天冬五劳七伤、安魂定魄,在头痛止咳上效果显著。其主要就因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肺之特性。《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中提到,将天冬与麦冬配伍,利用天冬的滋阴润燥、麦冬的滋阴润肺,来缓解和治疗百日咳,从而保证疾病得到缓解和治疗。此外,在明代万全《万氏家传保命歌括·卷八》中明确指出天麦二冬配伍,能有效治疗咳喘咳血、口舌生疳烦闷口渴之症状。可见,天冬、麦冬配伍在临床应用之广泛。
2.4 天冬配伍补气药
2.4.1 天冬配伍人参 人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中明确指出人参性平、微苦、归脾、心经、味甘。在治疗反胃吐食、虚咳喘促、健忘、自汗暴脱、久虚不复等症中效果显著。在《医学启源·药类法象》中就指出人参与天冬配伍,能有效治疗津气不足之症,其主要就是因为人参具有复脉固脱、生津解渴、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之功效。在五精煎丸(《圣济总录卷一八七》中也指出将天冬与人参进行配伍,能益气生津,延年益寿。
从以上对天冬药性与功效的分析可知,天冬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消炎、降血糖、清肺润燥之功效,为临床治疗咳喘病、咳血、咽喉肿痛、百日咳提供了临床理论依据。现今,医学界对临床上对天冬配伍的研究范围逐步广泛,天冬与生地黄、桔梗、麦冬、人参等配伍各具特效,已成为应用范围广、药效显著的中药材之一。在今后的中药研究行业中,将会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天冬的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地治疗方案。
[1]王冬.浅谈中药性味与阴阳平衡[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98-99
[2]韦树根,马小军,柯芳,黄宝优,付金娥.中药天冬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0):4121
[3]张明发,沈雅琴.天冬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综述,2007,28(6):265-267
R287
B
1009-6019(2014)08-0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