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瑶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3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进行自主择业,由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人才就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比较模糊,更没有职业生涯的概念。在社会选才和毕业生就业的双重压力之下,高职院校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使其在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国外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是,个人综合自身情况及目前所遇到的限制因素,而仍为了实现职业目标制定的行动方案,其包括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和行动时间等[1]。国内学者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道路设想和规划,包含了如何在某个领域得到发展,打算取得的成就等问题[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因素——知己、知彼、抉择来定义。本文研究的大学生则是处于高职院校在校期的特殊阶段。关注这部分大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帮助其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方案。因此,本文把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大学生本人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大学学习这个阶段的特点,确立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同时制定出现实可行的行动方向和行动方案,并设定明确的行动时间[3]。
高校为了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开展了相应的职业发展教育。职业发展教育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简称(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其建立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来理性地规划未来职业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开展一系列提高个人能力的教育活动和实践。而高职院校对于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视不足,这也是制约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辅导工作还在起步阶段,如何根据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新特性来构建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则是需要立刻开展的工作。
高职院校学生是全国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考扩招后,高职院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业基础、思想道德水平等,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差距。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部分学生没有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致毕业择业时要么是高不成低不就,要么是缺乏自信心。职业发展规划对大学生整体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经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特性有以下几点。
只有当学生可以顺利完成某项工作时,他才具备相关的职业能力。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综合实力都可能使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错误的职业评估可能让学生无法体会到职业成功的那种满足感,并会对其一生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造成错误的职业评估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自我分析不够准确。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如果高职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分析,不能根据自己的职业能力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将会受到非常沉重的打击,甚至浪费自己毕生的精力于一个自己并不是很擅长和喜欢的领域,会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无法享受到事业成功的那种荣耀感。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只有一个目标:考上大学。而真正上了大学之后却不知当年埋头苦读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知道专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也不知道学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又可以往什么方向发展。他们的人生规划可能是希望生活得更好,可是这种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怎么实现这种美好的生活,他们却茫然未知。职业兴趣的缺失导致很多大学生输在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也就无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没有准确认识自我会导致高职学生无法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在确定职业目标时也会出现好高骛远或妄自菲薄等现象,这使他们不能结合主客观因素来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体验到真正的职场,有部分学生虽然有这方面的意识,但他们只是参加了校内的一些文体活动,对于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较少起到正面帮助作用。有的学生会去做一些兼职,如当家教、发传单、到餐厅洗碗等,这种兼职可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无法将本专业的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4]。而用人单位更看中的是专业实践能力,他们不愿意接受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在面对这样的现实环境时,高职院校学生更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职业规划,认真地评估自己、明确职业兴趣、分析就业环境、树立职业方向,有选择性地进行实习,使自己与未来的职业岗位有更高的匹配度。
高职院校学生若没有提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就会在参加工作后,发现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是适合的,然后就会频繁跳槽,使自己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未来职业都很茫然,他们不清楚什么样的职业才值得他去投入。他们在找工作时只关注高收入,较少考虑其该职业是否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又是否适合这样的职业。因此,高职学生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可行性计划,从而达到指导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其职业发展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无数高技能人才。个别学校为了提高社会知名度,会目标短视,只关注就业率,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学校没有意识到,现代教育已经从传统的谋生教育慢慢向人的发展教育转变,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岗位胜任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5]。培养的学生仅掌握单一技能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在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等。
传统的就业指导只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灌输教育,真正对学生起到的作用有限。而职业发展教育则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了解自身。通过对自己个性特征的深入分析,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特质培养,提前做好职业准备,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分析的过程中还应清楚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明白目前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最新要求,以及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根据社会要求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职业需求和发展。
通过职业发展教育,让高职院校学生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之后,利用职业引导反思学习,明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清楚社会需求和要求,以达到知己知彼。这样,才可以寻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就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根据规划内容不断地完善自己,达到个人价值提升的目的。同时,根据目标和规划有目的的寻找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身竞争力,在职场竞争中也就更容易成功。
高职院校的职业发展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职业发展教育应成为指导高职院校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在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因此,建立和完善职业发展教育势在必行,需从体系、分工、课程、辅导内容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提升。
职业引导并不是简单的就业指导,它应该包含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素质提升、求职指导、职业适应以及创业教育等方面。职业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并且贯穿到高职学生四年的全部学习生涯中,它可简单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刚入学时。其职业发展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观,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要求、价值及发展前景,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第二阶段是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后的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自我拓展,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第三阶段是毕业前的职业生涯规划修正。通过前两阶段的积累,高职院校学生即可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再经过职业引导的相关信息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6]。
职业发展教育的顺利开展还需要依靠良好的组织体系。其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组织体系、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落实具体的职业发展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需要发挥统筹作用,规划全校学生的就业工作;各个学院则需组织相关的职业发展及就业创业的课程和实践等,并负责本学院的职业发展教育实施。同时,学校和学院还需相互配合,管理好担任职业发展教育模块教学的相关教师,并对其进行考核培训等。高职院校有组织、有规划地分工合作和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开展职业发展教育。
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教育课程。教学课程可以根据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再细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则要具有针对性和发展性,重视课程教育的多样性,除了采用传统模式的课堂灌输教育,还要引入互动教学和仿真模拟等教学环节,在注重知识培养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系统性和多样化的教学可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到职业发展相关知识,激发起学生对职业发展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除了基本的课堂教育之外,职业发展教育还需要扩展到课堂之外,与校园活动或者是校外实践相结合。首先,可以针对职业发展现状补充一些相关的指导材料,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等,深化学生对职业发展的理解。其次,可以聘请一些专家给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并担任一些咨询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最后,学校可开展一些综合活动和相关的模拟大赛,可利用学校或社会资源给学生建立一些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就业相关知识,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
高职院校还要培养起一支属于职业发展教育的阶梯式人才队伍。学校可以招募或者培养一些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让其成为校内专家,专门负责职业发展教育的研究和实施;也可以挑选一些辅导员兼任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给学生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就业创业指导,并将他们作为职业发展教育的后备力量培养。学校对职业发展教育人员,要持续地对其进行培养,资深的职业发展教师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后备力量。后备力量在职业发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承担更多的责任,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需要研究目前职业发展教育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完善职业发展教育。高职院校只有坚持全程化、分工化、系统化、多样化和专家化的职业发展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将职业发展教育融入学校整体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职业引导和就业服务。
[1] Clarke G Carney.找到适合你的职业[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 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实例·解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 袭开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结构及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4] 李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174-175.
[5] 王杰法.试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实施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5):81-82.
[6] 沈新华,陈亚鸿,汤潜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践与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