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9)
首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综述*
王 健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9)
由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和国际信息科学学会(ISIS)主办,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国内外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办的首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8日到2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席由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邬焜教授和国际信息科学学会副主席、西班牙萨拉格萨阿拉贡保健科学研究所生物信息部主任佩德罗·马里胡安(Pedro C.Marijuán)教授担任。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加拿大、西班牙以及中国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从收到的68篇论文中评审出57篇作为会议录取论文,其中,英文论文20篇,中文论文37篇。
本次会议的宗旨是探讨信息哲学的基础理论及其时代意义和价值。会议主题报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北京邮电大学的钟义信教授以《再探“信息”》为题做了本次研讨会的首场主题报告,他认为信息概念是一类与物质和能量都很不相同的复杂对象,只能采取主客互动的研究视角加以研究。在信息的本体论定义和认识论定义中,前者是后者的源头,后者是前者被认识主体所感知的结果,人类能够获得、处理和利用的只能是认识论信息。基于此,他探讨了信息运动的基本规律,即“信息转换定律”,并强调了其超过能量转换定律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的苗东升教授首先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信息”概念的多维理解进行了评述,赞赏了由此而产生的世界信息科学和哲学的多元协同发展现状。其中,他尤其强调了当前中国信息科学和哲学研究仍然存在着唯西学马首是瞻的诸多弊端,而事实上,中国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些优秀的、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邬焜教授在信息哲学研究中,历经30多年的辛苦而创立的思想体系,已然形成了能与西方分庭抗礼的“中国学派”。苗教授还意味深长地呼吁广大学者立足自身,心无旁骛搞研究,力争信息科学与哲学的“中国学派”的长足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信息科学和哲学研究必然有所成就,为西方所不可及。
北京大学的罗先汉教授以《物信论及其应用》为题做了主题报告。他首先指出广义信息可由物质的实在状态及其相关规律来表示,由此,他所提出的物信论认为在存在上,信息要依赖于物质;而在运动变化上,物质则要依赖于信息,物质与信息既彼此不同又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规律,才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莱顿大学的詹姆斯·W·麦卡利斯特对经验数据的信息内容:方法论和形而上学意义进行了详述,他认为经验数据是科学观察和测量的结果,包含着关于世界的信息,表达着世界的结构。科学定律的功能并不在于精简经验数据集,而是表征其中的意义模式,且正是这些模式对应着现象。那么,多少模式能够真正地表征现象呢?这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科学实践表明具有所有可信属性的模式都对应着现象,所以世界也就具有所有可能的结构。
俄罗斯科学院的康斯坦丁·科林(由约瑟夫· E·布伦纳代讲)提交了题为《信息的现实结构、科学世界观和哲学根本问题》的论文。他提出了一种关于科学化世界和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新理解,基于对现实结构的多元组分中的具体信息现象的分析,他认为除了物质客体、过程和事件之外,在现实世界中,还存在着不可见客体、过程和条件等信息内容。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应将关系看作一种关于现实的可见与不可见的构成要素。
武汉大学的李宗荣等人认为,在计算机芯片植入人体体内以后,能够与人的神经系统联合工作,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处于信息进化论过程的这两个极端被连通起来了。这样,宇宙间的“信息统一性”被无可怀疑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证明了。宇宙万物都具有“物质—信息二重性”,对它们既可以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一分为二,又可以进行物质与信息的合二为一。信息具有非物质的特征,但它又必须具有物质的载体,因而信息也是物质的。
西安交通大学的邬焜教授做了题为《哲学的发展与哲学的根本转向》的主题报告,他首先指出现代主流哲学数次转向的倾向性实质,乃是沿着向认识主体内部日益狭隘的因素的追求来限定哲学研究的主题内容,如此,哲学必将丧失其应有的功能。人类哲学的发展还有另外一条路径,这就是在一般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所孕育和展现出来的哲学自身的发展。按照信息本体论的理论,世界(存在)是由物质和信息两大领域构成的,物质和意识之间通过自在信息的中介相互过渡和转化。由此,信息本体论学说的建立为变革哲学的所有其他领域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基础。由于信息哲学首先在存在领域的分割方式这一哲学最高范式的层面上把传统哲学的“存在=物质+精神”的一般信条改变成了“存在=物质+信息”,并在信息活动高级形态的意义上重新解读了精神活动的本质,所以,当代信息哲学的诞生导致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性转向。
华中科技大学的欧阳康教授以《前提性反思与合理性评价——信息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为题做了主题报告。他首先提出哲学思考的最大特点是致极性与超越性,寻找信息问题的极限与边界,进而从发生学、社群学、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等角度,阐释了事物与信息的同时同步关系、信息作为环境或存在领域的本质构成、信息作为认识过程的介质及其与价值世界的相关性等论题。最后,他还指出信息的哲学思考具有非常广阔的领域,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面临非常复杂的挑战,需要非常多维的视角,尤其是综合化和整体性的研究。
西班牙萨拉格萨大学的佩德罗·C·马里胡安作为外方主席,做了本次研讨会的第二场主题报告。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实践转向信息科学中的诸多论题,一门严格的信息科学能否最终产生,不仅仅依赖于信息哲学的积极讨论,最重要的是要在信息科学自身中构造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它建基于主体/客体、元观察者、自创生、传播和信息流等方面进行思考,其要点在于关注通向信息实体的经验性进路;将信息的“不可见的手”作为包括不同信息领域中所有复杂性的巨大成形器;考察信息在其所激发的转换和不同主体或行动者领域之中的符号化流动,以及在适应性地调整物质结构与自创生过程中的自身呈现。
汉密尔顿学院的肯·赫罗尔德针对时间和计算的哲学问题,追溯至笛卡尔,强调其时间概念建基于一种行动的同步观念,因而减少了对于记忆的依赖。而图灵,还有维纳,都探讨了经验的纵向维度。由此出发,他采用格鲁普的时间替代理论,解释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一种经由直觉和计算的不同步的逻辑界面。这种时间的界域哲学导向了一种对在吉尔伯特的共同知识的信息结构中的状态和共同回忆的阐释。
哥本哈根商学院的索伦·布赫尔考量的问题在于能否通过将基于现象学的符号学与基于系统和控制论的信息概念结合起来获得一个关于认知和通讯的跨学科理论。生物符号学就是这么一种试图整合生物学和符号学的发现,以构造一个关于生命和意义作为自然世界的内在特征的新观点。生物符号学家强调编码是三元符号化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解释项在对象和符号(表征项)之间建立动机化的连接。
山西大学的魏屹东教授从信息哲学的视角出发,揭示了信息与认知或者心灵、表征与语言和知识的相关性,认为信息是认知与表征的内容,认知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而表征则是信息的再描述。在本体论上,信息是构成物理世界的一种存在形式(form),“in-form”就是“在形式中”,因此,“形式”就是信息的根隐喻,柏拉图的形式理论是信息哲学的基础。由此,信息是心灵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与表征,它似乎是无处不在的、半透明的、非绝对的、离散的、无维的和难以言明的,但可以肯定,信息哲学将与认知哲学联手探讨信息问题。
法国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约瑟夫·布伦纳就“人格同一性的信息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他认为,人格同一性作为一种复杂现象,对它的思考不能离开对同一性和多元性,以及作为动态过程的二者关系的理解。而他所倡导的现实逻辑恰恰提供了一种对同一性和多元性之间的本体论关系的新理解。同时,邬焜先生所创立的信息哲学和元哲学则首先从本体论上对此给予了支持。基于二者的综合,他指出人格同一性现象的稳定与变化的复杂性乃是一种本体论过程。邬焜所提供的人类信息活动的等级结构图景,有助于人格同一性的建构,而这正是他所建议的一种人格同一性的本体—认识论之路。
维也纳技术大学的沃尔夫冈·霍夫基希纳(由罗伯特·雅恩代讲)提交了题为《“全球性可持续信息社会”——对未来的展望》的论文。他认为社会系统是一种另类的多元进化系统,其所具有的综合效果便是所谓的共同性。社会系统表现着个体化和社会化的辩证关系,如果个体因素处于中心舞台,那么共同性则是其附属。今天,在全球化挑战的时代,共同性附属变得不再稳定,因此需要建构一种超系统,以关照所有演员之间的多元化的整体关系,而这正是一种全球稳定的信息社会视野的理论依据所在。
重庆邮电大学的徐仲伟教授在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本质的思考中认为,“大数据”的本质就是对社会事物从量的角度,通过今天的互联网等技术所产生的,让我们认识到的,体量浩大、类型复杂、迅速生成、价值巨大的社会事物量的表现(或者说记载、信息)。大数据的出现,是人们对社会事物从量的角度对许许多多的社会事物认识和反映的结果,有自身内在的规律和外在的形式。互联网在人们的当代生活和工作中从多个维度展现着其巨大魅力,如果从互联网所表现内容的角度看,其本质实际上就是它的社会性,它所反映的完全就是我们的现实社会。从技术手段的角度看,互联网的本质仍然是它的工具性。
重庆邮电大学的代金平教授从价值哲学层面对网络化传播境域下的信息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网络时代滋生出诸多问题或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人类在网络化传播境域下信息化生存所面临的全新的价值判断、选择和重构等问题。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文化在网络化传播境域下的具体表现形式,以自由为根本旨向,然而这种网络自由必须是在一定的网络规范约束下的自由,由此便构成了网络化传播境域下信息文化的基本价值冲突,进而影响着网络时代信息文化的其他二元价值冲突。基于信息文化视角的深入分析,他总结认为网络行为主体的自律才是解决网络自由与网络规范冲突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的信息文化环境才是解决网络自由与网络规范冲突的必由之路。
印第安纳大学的科林·艾伦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能够获得极大数量学术文本的数字途径为人文学科研究者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拥有适合机器和人们使用的高质量的数字资源的内容说明。对这些内容的不同归类方式必然建基于不同目的,因此会导致不同归类图式之间更进一步的问题出现。他讨论了哲学概念的归类根据,并分析了一些主要的归类途径是如何处理不断变化的资料的,进而描述了印第安纳哲学本体论计划的目标和方法,并提供了这类利用模型方法的分析案例。
维也纳技术大学的罗伯特·雅恩就内在价值本体论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引起了困惑,使得哲学尤其是伦理的复兴成为必要。假定道德价值不是物质(根据物质一元论),而是道德评价者的一种内在的偶发属性,那么信息伦理必须建基于这些价值,因为对于人类来讲,这些价值仍然与信息时代之前的道德普遍原则相契合。信息有其不同的定义,作为一个价值事物的潜在组成,它影响价值的具体性,也就是说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评价主题必须展现自己的价值,而道德行为者也必须证明他所认知的属性是充分的。
华南理工大学的吴国林教授以《量子信息与不确定性的哲学思考》为题做了主题报告。他首先将量子信息与经典信息区别开来,指出本体论量子信息是微观事物的状态与关联方式的自我显现,认识论量子信息是微观事物的状态与关联方式对认识主体的显现。进而,他从量子纠缠的关联程度和量子信息的度量入手,阐述了量子信息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消除。量子信息表达了量子系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在量子信息(量子技术)作用下可以发生改变,而量子世界又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因此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可以受到量子信息的控制。由此,普遍而言,物质与信息是统一的。
四川社会科学院的査有梁教授对“质量—信息关系式与信息量子”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他首先从香农—维纳公式推导出一般不确定原理,以及作为一般不确定原理的特殊情况的海森伯不确定原理。基于此,他又结合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得到质量与信息、能量与信息的关系式,阐明了质量、能量、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外,他还提出了“信息量子”、“信息寿命”、“信息长度”的新概念和新公式,进而分析了引力波的“信息量子”及探测引力波困难的原因。
希伯来大学的以色列·贝尔夫对“信息—计算的转向:哈金式革命”进行了探讨。他所提倡的哈金式革命的标准是跨学科的,能够集中体现新的研究机构的建立和新的研究方向,而且与重大的社会实质性变革息息相关,所以也应是无边界的。概括而言,此革命实质在于计算模型和模拟的革命,涉及混沌、复杂性和系统理论中的涌现和还原论中的诸多论题。基于此,他揭示了一个比特的新语义场,其中,信息化手段和计算复杂程度是新的语言,量子比特、黑洞熵和全息原理是新的对象,信息时代(空间/时间/虚拟)则是社会变迁的标志。
亚眠大学的柳渝基于对“信息”与“问题”的西文字源与汉字基因的分析,认为P versus NP问题认知的困惑来自概念认知的困惑:“基于验证的定义”取代“基于求解的定义”,造成了NP欲捕捉的“不确定性”消失了。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著名的逻辑问题“白马非马”,她指出P versus NP的关系只能从相对比较的角度来认知,在中国思想里,此认知表达为“阴阳互补原理”,这样不仅从整体观出发,能够解读P versus NP问题,而且能探讨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意义以及中西文化的互补性。
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小红教授就人工智能问题,提出机器发现系统检验了以及正在检验着实在论者与反实在论者在观察与理论陈述的争辩中的立场。当数据和假设之间的严格边界崩溃之后,机器发现系统重新发现了更多的经验定律。她对旧的争辩和机器发现应用语义信息理论的生产,与应用于厘清人工智能系统和自然智能系统之间差别的成果进行了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钢教授主要探讨了《易经》的成卦法中的大衍求一数问题,举例说,即在莱布尼茨的普遍字符和通用图灵机的理论基础上来讨论,使得一节较短的算法片段能够描述某一卦产生的进路。他认为大衍求一数、普遍字符和通用图灵机可以看作是等价的,而且因此便开启了一个从对《易经》的数学研究到现代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新路径。
成都理工大学的赵川教授以《智能科学的使命》为主题做了一场生动的报告。她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出发概括了智能科学诞生和发展的历史,提出智能科学给我们一个空间和任务,就是彻底面对和离析:生命、意识、智能、认知、感知、感情、心理、诗意、灵感、顿悟、宗教感、灵魂、道德、信念和权力、意志、思想等概念,开始切实地讨论思维的质地和规律。所以,有必要指出把握智能科学应有的态度和全局感、慎用数学、不能忽略巨大的意识体和跨学科的足够力度等四点应注意的方法。
信息哲学是一个全新开拓的领域。本次会议是首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从会议取得的成果来看,它对于凝聚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哲学研究队伍,对于开拓富有挑战性和新颖性的信息哲学领域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有学者表示,以此次会议为开端,一定会吸引各国更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加入到信息哲学的研究上来,用更多更好的创新性成果彰显信息时代的时代精神,实现人类哲学的信息哲学的新转向。
(编辑:蔡秀娟)
10.3969/j.issn.1673-8268.2014.02.011
2013-11-28
王 健(1984-),男,山东临沂人,博士研究生,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秘书,主要从事信息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