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青年成才观之发展进程①

2014-03-26 09:41张国镛田岐瑞
关键词:成才时期革命

张国镛,田岐瑞,张 洲

(1.西南大学,重庆400715;2.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453007)

党的青年成才观伴随着党的奋斗历程,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引导青年成才和发挥青年才能的有机统一,完整回答了“培养青年什么样的才能、如何培养青年才能、如何判断青年是否成才”的青年成才的根本思考。党的青年成才观走过了发展进步或曲折的嬗变历程。总结党的青年成才观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启发破解当前青年就业等成才难题,引导青年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意义重大。

一、国民革命7年间党的青年成才观奠基

近代中国青年的“唤醒”为中国共产党形成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成才观提供了思考对象。学界一般认为,五四运动后“青年”一词才在我国开始广泛使用。“从‘少年’、‘青年’到‘新青年’的青年现象变化,改变着中国自古以来对青年词语和年轻人的认识,不再笼统地把青年称为‘少年’。”[1]“青年”的唤醒,既是时代变革的社会产物,也是变革时代的中坚力量,但处于新旧社会交替历史时期的青年们处于自主与奴隶、进步与保守、进取与退隐、世界与锁国、实利与虚文、科学与想象的矛盾激荡中,亟待引导培养,这个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的论述,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形成根本的青年成才观。马克思提出青年要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将青年特别是工人阶级青年成才放置并作为工人阶级斗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生力军。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成才的基本思想,并在新的实践中进行发展,他提出青年成才要学习大量知识,青年成才途径是将学习知识同生活实践相结合,青年成才的形式是教育和训练,青年成才的根本体现就是要成为各条战线上“指明正确道路的人”、突击队式的共产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早期实践与青年成才紧密相连。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五卅运动、北伐战争等所展示的青年力量和运动的胜利,将青年推向历史的前台。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热烈讴歌并始终和青年并肩战斗,证明着引导青年成才的根本在于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框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确立马克思主义青年成才观的根本性逻辑。这种逻辑从党领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前5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程中清晰可见,并使这种逻辑通过青年围绕着党幼年革命实践的中心任务去奋斗的具体实践路径而展现,确立了青年因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奋斗而成才的根本性立足点。

因此,“工农武装割据”开始前党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成才观处于奠基时期,构建了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党的中心任务为努力方向的、以共青团为组织培养的、以广大青年为对象的、体现不同时代特点又一脉相承的青年成才思想,为党整体青年成才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22年间党的青年成才观形成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党独立领导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历史过程持续22年时间,规定着党形成青年能革命、愿革命、去革命、“革成命”的革命青年成才观。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青年成才的基本路径必然是以群体的特点投身火热的革命运动、革命战争和革命生产的伟大实践中。因党的局部执政,如何争取全国青年,特别是帮助广大国统区、敌统区青年摆脱压迫、争取自由、实现成才、支持革命,成为党引导青年成才的重大问题。大规模青年群众运动的形式是党此时引导青年的途径之一,而走在这条路上的青年主体和先锋是富有爱国热情、渴望成才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此,党对青年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成才颇为重视,在不同革命阶段均把青年知识分子、学生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为他们成才的根本出路和判断标准,提出了青年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毛瑟枪+笔杆子”的成才模式。革命根据地建设和革命军队建设是革命青年成才的理想路径,革命根据地工农青年和革命军队青年战士的成才意义重大。古田会议上党较早地规定了培养军队青年成才和争取工农青年参加革命成才的组织体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各革命根据地和人民军队的青年成才始终走在全国青年的前列,其中,尤其以延安青年的成才为模范,表现出各群体青年之间团结、与工农的结合学生产、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救国的道理和方法,青年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对此毛泽东热烈歌颂延安青年的成才是超越了古代圣人、当时全国的水平,代表着全国青年运动成才的方向。

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总结回顾过去20年青年革命历史时,明确界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里的“某种先锋队”的具体含义,毛泽东在同年12月从比较青年五四运动、青年“一二·九”运动对于革命的共同意义时给出了说明,即青年的成才为党推进“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2],从中可以反映出党的革命青年成才观对青年“才”的要求:其一,为革命进行舆论宣传鼓舞人心的能力。依靠青年运动的载体等将党的正确看法、政策方针、呼吁等发扬光大,使党的领导和主张深入人心,为革命提供舆论、人力准备。其二,为革命提供马克思主义知识、思想的能力。党独立领导的革命事业需要大量的青年理论家的理论智慧和实践贡献,需要青年具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其三,作为党革命后备干部的能力。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年轻干部不足,因此必须培养青年具有领导革命的才能。除此之外,各条战线需要具有各种各样才能的青年,但培养参加运动宣传、学习科学理论知识、领导革命的能力是青年作为先锋队站在队伍前列的核心能力和才能。具有这些能力,就实现了青年的先锋队角色,就成为党独立领导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才青年。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7年间党的青年成才观转型

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党所肩负的中心任务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逐渐恢复、过渡、转向社会主义和平建设,党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形成了改造、建设社会主义的青年成才观。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整体表现出“过渡性”。其一,关注青年成才的群体扩大。组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举措,使引导革命战争时期传统青年成才,过渡到在原有青年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各民主阶层中的青年积极分子”,其中,突出使青年知识分子通过改造而成才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其二,党引导青年成才的思路转变。使革命战争时期如何让青年成为党推进革命的“先锋队”,过渡到关注“先锋队”的同时也关注青年的学习教育,也就是开始从”青年成才是为党“到”青年成才是为党”和“党为青年成才着想”并重的转变。其三,青年成才路径的转变。根据党建国前夕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49年初共青团更名)的任务是“积极地参加我党和人民民主政府所号召的各种运动”的根本精神,使革命时代以主要的革命斗争大规模政治性青年群众运动、战争和革命根据地实践青年成才路径,过渡到各条战线上复杂多样的青年成才实践路径。其四,青年成才的素质要求转变。从毛泽东提出“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使革命战争时期青年成才的素质内容主要是以正义和热情为支撑的宣传鼓舞、马克思主义政治素养、领导革命的德才要求,过渡到坚持这些才能素质的同时实现学习好、工作好、身体好的“三好”,其中,更加突出学习和平建设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岗位专业知识,强制学校减轻学生负担、保证睡眠时间等实现身体好作为基础,工作中突出大批培养选拔青年、引导青年承受挫折、信任青年等。其五,突出青年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培养。从革命战争时期关注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过渡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同“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道德教育并重。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头10年内,面对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社会主义建设青年成才观突出对青年成才的素质要求,初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针对社会主义建设早期的青年思想波动和只重视专业搞“薪水”的状况,党提出要实现青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成才要求。毛泽东在1957年批评了“德育,不要了”的青年片面成才局面,提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的著名论断,对此,党提出了青年成才必须“又红又专”,构建了青年成才“红”字当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党的社会主义建设青年成才观规划了青年成才的实践路径,总体上号召青年在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道路上成才,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提倡勤俭节约,青年要劳动、学习、团结,成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道路上的突击队。在这个道路上,党先后具体规划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成才的榜样,激励着各行各业无数青年不懈奋斗。对于“已经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青年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成才继续进行教育和改造,倡导他们“向科学进军”的同时做到“又红又专”,探索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具体成才实践道路。

但是,在党的八大所确定的党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的基本道路上,195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左倾”现象,此后的近10年间,党的整个发展经历了曲折反复,也影响到党在这段时期内的社会主义建设青年成才观,以至于“又红又专初步折射出了全面发展的目标意味,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所谓的‘专’更多地服从服务于‘红’,更多地强调在阶级斗争方面教育青年,从而埋没了‘专’应有的地位”[3]。因此,这段时期内,在发展党的青年成才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有才青年的同时,也为党后来极“左”历史的青年成才观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四、“文化大革命”和徘徊不前12年间党的青年成才观的扭曲

“文化大革命”就其本身而言,是党和国家的一场严重灾难,对党引导青年成才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所形成的极左青年成才观影响和危害了整整一代青年。

“文化大革命”极左青年成才观搞乱了青年素质的“红”,用阶级斗争思想绑架、否定青年成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文化大革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将长期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扭曲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对党长期形成的正确思想以错误论调加以批评,将“斗私批修”,大搞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作为各条战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使青年德智体全面发展成才的现代化建设方向完全被阶级斗争方向所取代,动摇了青年成才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文化大革命”极左青年成才观使青年踏上成才歧途。长期形成的热火朝天的发展生产力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青年成才路径,因“四人帮”所批判的“唯生产力论”及其所鼓吹的“精神万能论”、“突出政治”等错误引导,学校停课、工农青年停工,使青年丧失了学习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的环境。青年学习成才被所谓的“根红苗正”闹造反青年成才所代替。错误地进行“大鸣大放”,用革命时期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和“抓辫子、打棍子、扣帽子、大批判、大斗争”的实践局面,使总是富于激情和缺乏经验的青年在失去正确思想引导后偏离了文明,在被禁锢缺乏基本判断能力和错误思想引导下组成的“红卫兵”,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在党50年代初期出于发扬青年艰苦奋斗成才、坚持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成才、加强知识分子改造而探索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志愿服务”的正确实践道路,也成为消灭“三大差异”、下放受迫害人员、安置脱离学校青年知识分子的歪曲实践道路。

所有这些方面,造成了至今影响我国人才素质和结构的人力资源鸿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文化大革命”以“四人帮”的灭亡而结束,从此党进入了两年的徘徊时期,在此期间党的青年成才观基本保持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态。当然,此时仍保持着正义青年成才的火种。1975年10月,胡耀邦讲话时指出把实现新长征的全部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新长征”的提法为新时代的青年成才指明了道路。正如邓小平后来讲的那样,“尽管‘四人帮’猖獗一时,但是,他们没有能够扑灭广大青年学习的热情”[4]95,这为后来党重新回归科学的青年观指明了方向。随着邓小平破除“两个凡是”,提出“一定要在全党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4]40-41,党迎来新时期全新青年成才观的局面呼之欲出。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35年来党的青年成才观升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角,重新确立起党领导青年成才进而形成党以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为主题的新时期青年成才观。

过去35年重新确立了青年成才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后,党始终将青年作为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力量。从改革开放之初将青年界定为新长征突击手、生力军,再到青年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党始终加强对青年的引导和教育,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过去35年间,党领导青年成才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至今大致可以分为“前15年、后20年”两个统一的成才实践路径,其中前15年(1978-1992)是青年回归现代化和理解并参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后20年(1993-2013)是青年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跨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在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上,党探索形成了广大青年志愿服务,希望工程,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等多种多样的传统型并赋予新时代内容的成才实践道路,而每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主线就是发挥青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才能。

过去35年的青年成才实践路径规定着青年成才的能力素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各个时期均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引导青年,用理想信念和我国的历史教育青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引导青年成才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的思想道德呈现出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局面。面对西方的和平演变企图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党提出了以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核心内容的道德体系,要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将道德教育作为青年成才的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年成才道德发展的新局面。邓小平指出:“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4]95从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根本出发,按照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根本要求,创造制度、精神、物质等条件促进青年发展科技文化方面的才能,将青年成才的“专”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提出了“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的新论断,大力培养青年的创新精神,提出“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5],从创新的角度提出青年成才的最核心素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总结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将青年科技文化知识的培养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中国梦”的新高度积极引导青年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发展,是党引导青年成才的保障,而法治意识和纪律意识也是青年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党按照邓小平确立的“四有”青年的目标积极推进青年成才,形成了党完备的新时期青年成才观的素质结构体系。

六、93年来党的青年成才观嬗变的现实启示

党的青年成才观从萌芽奠基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呈现出党对青年成才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革命战争时期青年以运动、革命、生产先锋队的角色投身于党的革命事业,到建国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根本转变,再到形成青年全面发展的局面,党的青年成才观经历着从将青年培养成“又红又专”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再到新时期所形成的各项具体要求,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青年的基本要求及具体要求。在青年全面发展的问题上,“越来越体现出了从静态规定到动态描述,从整体概括到具体设计的演进。它要求青年实现求知与修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理想与奋斗相结合,遵从学习——实践——创造——奉献的青年成才基本规律”[3]。党的青年成才观始终坚持青年成长的核心主线。经历早期党对青年成才的认识和青年在党建立革命事业中的卓越贡献,党形成了“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党”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界定,这是保证青年成长为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才的核心关系主线。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的头脑,这是青年成才的核心方向主线。党在规划青年成才的实现路径上,始终强调青年的成才必须结合党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随着任务的变化,青年成才的方式和方法也会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这是青年成才的核心路径。党在引导青年成才的过程中,始终主张青年成才必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这是青年成才的核心环境。“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正是背弃了这些原则,才影响了一代青年,这值得我们反思。

党的青年成才观的视域不断扩展。在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党所站的时代和空间高度,决定着青年成才的程度。在革命战争时期,党主要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必然中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谈青年成才;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和中国,党逐步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视角来看待青年成才。一句话,党青年成才观的视域越来越宽广,将青年置于宽阔的国际国内及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从而使得青年的价值及其培养问题具有了更多样化的发展。

总结党的青年成才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成才思想意义重大,要求迫切。一方面促进了青年的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生力军,在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青年的成才环境表现出极为复杂的局面。因此,继续细微化、科学化探索青年成才路径,将新时代青年个性发展、思维活跃等特点更好地融入我国的发展进程中,探索并发展更加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迎接国际人才挑战局面的青年人才,成为全党亟待思考的重大问题,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问题。

[1]于明盛.《新青年》创刊前的中国青年现象考[J].史学月刊,2010(12):128-131.

[2]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499-507.

[3]贺朝霞.新中国六十年来党的青年成长观发展浅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0):28-32.

[4]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07.

猜你喜欢
成才时期革命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