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本春
(马鞍山市委党校科研处,安徽马鞍山 243000)
试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有益补充
——以A省M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个案
胡本春
(马鞍山市委党校科研处,安徽马鞍山 243000)
基层公共文化生活的繁荣与发展与基层文化战线上的人才队伍建设密不可分。文化志愿者队伍是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补充。本文以A省M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个案,分析该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采取的措施,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寻找一条可行之路。进而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壮大提供有益探索。
基层;文化;人才;志愿者
基层公共文化生活的繁荣与发展与基层文化战线上的人才队伍建设密不可分,只有必要的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储备,基层的公共文化生活才会不断彰显活力。目前国内活跃在基层的公共文化人才主要以各级宣传文化战线的专职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及部分社会文化力量构成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众所周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专职公共文化人才所提供的服务十分有限,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而社会文化力量,特别是大量的基层文化志愿者的力量是庞大的,如果把这部分的力量有机整合、培训以及合理使用,形成专兼合一的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来服务于基层文化事业,那么对于基层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必将发挥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指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在党的报告里首次提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上重要议程,明确指出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是繁荣基层公共文化队伍的重要举措之一。众所周知,体制内部的各级文化部门的人力、财力、物力相当有限,特别是人力资源,单单依靠政府对文化事业的人力的投入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而社会上却拥有大量的具有文化特长的人群,只有把这部分人群吸入到公共文化队伍里,对其进行培训、分工以及有效引导,同时对整个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章立制,使其制度化、常态化、规模化,从而,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文化志愿者队伍才能得以有序合理的发展,整体公共文化战线的队伍也能不断壮大,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本文所谈的所谓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和资源,无偿为群众提供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人。
随着近年来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不断增强,原有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和服务模式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
(1)总量不足,结构不佳。M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共计约3000人(全市总人口230万,比例为1: 766),总量严重不足,且结构不佳。从年龄结构看,文化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普遍老化,50-70岁占总量50%以上;从知识结构看,文化志愿者职称、学历偏低,知识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市文化志愿者中,拥有高级职称39人,仅占0.01%,中级职称104人,仅占0.03%。乡镇等基层情况更为严重,中专学历以下占83%、初级职称以下占82%。尤其是具备专业文化技能的高层次文化志愿者占比偏小,队伍整体素养有待提高。由于志愿者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的原因,所能提供的志愿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从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成绩比较突出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来看,文化志愿者队伍多以具有文化专业特长的人员为主体,而这个年龄段的人员多集中在中青年,无论是精力还是接受新知识的意识都比较强烈。因此,如何发动和吸引更多的在职工作人员和青少年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是今后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发展失衡,分配不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以文化领域为例,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城乡文化资源分配失衡。各种文化资源要素多向城市集中,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建设较为匮乏。文化人才、文化设施、文化方面的政策等对农村覆盖较少,致使农村文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更是步履艰难,城乡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不均衡问题较突出。以M市为例,文化志愿者队伍城乡发展失衡比较明显。从人数看,城市文化志愿者队伍所占比较大,基层文化志愿者占比较小;从学历看,城市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较大,基层高中以下学历占比较大;从资金看,城市文化资金充足,乡村文化经费匮乏;从配置看,城市队伍配置较为完善,乡村志愿者队伍配置不齐。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不均衡,进一步影响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3)机构松散,保障乏力。对于文化志愿者这一自发而又无偿奉献的群体,为使其有序、合理、健康的发展,必须有专门的规章制度、机构、协会对其加以有效引导,否则这个群体的发展将会呈现松散、无序的状态。文化志愿者队伍更是如此。首先,制度保障乏力。M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缺少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该市尚未成立志愿者自己的组织——文化志愿者协会,由于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的规范,其活动开展多是以自发组织为主,结构较为松散。市、县区、文化场馆及民间团体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招募、培训与管理团队,人员也极不稳定,处于无序化管理状态,严重制约了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整个队伍建设没有制度的保障和指引,严重缺乏系统性。其次,物质保障较乏力。主要是活动经费不足,资金筹集方式也较为单一。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和项目资金支持,其它如捐赠、赞助等渠道资金比较有限,政府财政对其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文化志愿者日常活动的需求。相对于国外而言,我们的志愿服务组织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民间组织,对政府依赖性过强,项目运作能力欠缺,资金筹措方式较为单一。最后是人力保障乏力。现有文化部门专职文化工作人员有限,同时他们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多忙于活动的组织协调,在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指导、管理和督查方面相对薄弱。街道社区的文化干部基本上都还兼任街道社区的其他相关工作,实际用于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其自身也缺乏专业性,整个文化志愿者队伍中专业人员普遍匮乏。
(4)培训不够,宣传不足。首先是培训不系统。M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培训大多由各载体单位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做些简单的业务辅导,缺乏正规系统的文化志愿服务培训,导致文化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严重滞后于文化事业的日新月异和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其次是宣传不深入。M市对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做过一些社会宣传报导,主要是围绕重点活动项目进行的从属性宣传,对文化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进行专题报导较少,宣传缺乏广度和深度,形式上也比较单一,导致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社会知晓度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文化志愿队伍的发展。
3.1 扩大总量、优化存量,实现队伍的规模化、有序化
鉴于现有志愿者总量偏小的现实,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关于加强县区、乡镇街道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招募和规范文化志愿者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加强文化志愿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统一规范全市各县区、各单位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与管理工作,有效整合各级各类文化志愿服务资源,提高文化志愿者注册登记率,实现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规模化。对于已经招募过来的文化志愿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以适应群众的需要和文化志愿者队伍自身发展的需求。第一,优化年龄结构。扩大中青年文化志愿者所占比重,把一批有活力,有能力,有知识,有特长的年轻人吸纳到队伍中,提高群众参与热情。第二,完善知识结构。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各个知识层面的人才都应有一定的比例。对于一些紧缺人才,可以适当采取优惠措施,使其积极主动加入到队伍中来。第三,优化存量,分类管理。对普通文化志愿服务等级管理。服务等级称号按照服务时间及服务业绩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文化志愿者(占24%)、二星级文化志愿者(占33%)、三星级文化志愿者占(占31%)、四星级文化志愿者(占10%)、五星级文化志愿者(占2%),原则上逐级晋升。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特长的专业文化志愿者又称为社会文化辅导员实行类似专业技术管理。将社会文化辅导员分为初级社会文化辅导员(占总人数的27%)、中级社会文化辅导员(占总人数的54%)、高级社会文化辅导员(占总人数的19%)。第四,强化社会文化辅导员档案管理。为文化辅导员建立包括基本状况、服务情况、累计服务时间、服务业绩等内容的个人档案。
3.2 均衡发展、公平分配,实现队伍的均衡化、合理化
针对目前文化志愿者总量偏小的现状,应该适度扩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总量,重点向区、县、乡镇、村、社区倾斜,把基层的文化力量纳入到队伍中来,重点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把基层的文化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同时发挥其在基层的引领带动作用,使更多的基层群众热爱文化、享受文化的乐趣。争取在基层每个村、社区都能建立志愿者队伍。重点扩大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总量,优先把有文艺特长和对文化事业热爱的人士吸纳到文化志愿者队伍中。按照文化志愿者类别以及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各支队伍。力争在各个层次上打造一支群众喜爱、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城乡均衡的公共文化资源配套机制。重点向农村倾斜,把政府,社会所投入的文化力量适度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
3.3 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实现管理的网格化、规范化
按照“全域M”的理念,建立健全全市文化志愿者组织机构。第一,成立市文化志愿者协会。在文化志愿者协会下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各县区、各载体单位相应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中队。乡镇一级文化志愿者队伍依托基层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农家书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为载体。在乡镇层面则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小队。逐步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文化志愿者服务网络体系。文化志愿者队伍实行网格化分布和总分式管理(大型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由市文化志愿者协会统筹部署,小型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按载体、按专业分级负责)。逐步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档案信息化管理,为各级文化志愿者队伍、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工作的统筹和衔接提供便利,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形成纵向指导、横向联系的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第二,M市在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过程应逐步制定并完善《M市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与管理规划》、《M市文化志愿者管理暂行办法》、《M市文化志愿者协会章程》、《M市文化辅导员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M市文化辅导员技术等级标准》,印制了统一的《M市文化志愿者工作手册》等制度。通过制度实现文化志愿者队伍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第三,扶持引导,建立积极的资金制度,实现了文化志愿者队伍保障多元化。①建立基本保障体系。根据《M市文化志愿者管理暂行办法》,在文化发展基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为文化志愿者建立基本保障体系,为他们参与文化志愿活动提供必要的餐饮、保险、经费等基本补贴。②探索以奖代补机制。通过评选“最有创意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者服务团队”、“优秀文化志愿者”、“优秀文化辅导员”等形式,对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支持文化志愿者团队可持续运行。如2012年对“M城市合唱团”给予15万元经费奖励。③落实文化优享措施。各级文化场馆、单位对文化志愿者实行优待政策,确保文化志愿者能够优享文化设施和产品。如市图书馆对文化志愿者拓展阅览权限,优先开放典藏书库,市博物馆对文化志愿者团体或个人举办展览提供免费服务,市文化馆为文化志愿者提供免费文化培训,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对文化志愿者优先开放,市大剧院对文化志愿者定期免费发放演出票,各大中院校文体场馆对文化志愿者免费优先开放等。④动员积极的社会力量资助文化事业。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为文化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加强与企业、媒体的合作,推动项目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通过活动冠名、产品支持、广告平台等途径,争取企业赞助,确保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开展。加强与慈善总会、各类公益基金和工商企业的联系,鼓励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热心人士积极捐助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和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为文化志愿团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3.4 注重培训、善于宣传,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实效化
志愿服务是一项推动社会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事业,志愿服务理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要求。从贯彻落实市委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加强文化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培育和丰富志愿服务理念,注入时代内涵,将志愿服务理念融入到城市精神理念之中。
首先,提供免费培训服务。将文化志愿者纳入文化人才培训体系,与文化系统工作人员一起参加培训学习,重点培养文化志愿者管理人才队伍、骨干人才队伍、专业文化志愿者队伍等。培训载体主要有文化部门组织的江东人文讲坛、各类文化艺术讲座、继续教育培训班、文化馆(站)长培训班、文化骨干培训班、团市委组织的志愿服务规范培训、老年大学组织的免费文化文艺培训、乡镇文化站组织的专业讲座、民间公益文化教育机构如奥鹏教育免费培训班等。其次,以多样化手段和途径进行宣传、普及志愿者精神,可以编制宣传资料,如《M市文化志愿者工作宣传手册》、《文化强市宣讲手册》等,通过志愿者在社区进行派发,让居民全面了解文化志愿者服务以及开展的文化品牌活动,共同参与文化强市建设。再次,利用每年的“志愿者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树立和推介一批先进典型,为文化志愿者参与服务、参与活动“加油打气”。最后,文化志愿者的现场演出就是文化志愿者服务和宣传的最好名片,因此,要积极组织辖区内的大型展览、赛事、博览会和艺术节,把文化志愿者精神、理念与活动展览的主题有机融合起来,做到服务、参与、宣传、体验的统一。最后,积极选择树立志愿者先进典型,以可见、可感、可学的事迹激励志愿者,倡导志愿服务新风,广泛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促使志愿者队伍从以职业青年为主体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群体延伸。制定志愿者行为档案,为志愿者工作、就业创造良好条件。继续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等新兴宣传手段,让更多民众能够切实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精神。让大家在内心深处认可这种精神,进而转化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给志愿者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文化志愿者加强管理,规范志愿行为。不断的借鉴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有特色地方的先进经验,多学习、吸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学习贯穿到队伍理念之中。
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是公共文化人才的有力补充。培育文化志愿者队伍也是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创新举措之一,二者的有机统一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储备。
[1]夏国峰,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理论与改革,2011(1):58.
[2]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体会员.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3]闫平.培育和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需要政府有效保障[N].中国文化报,2012-01-10(3).
[4]韩永进著.新的文化发展观[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5.
[5]张桂琳.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5):25
[6]马鞍山统计年鉴[M].马鞍山:安徽统计出版社,2011.
[7]李晓林.推动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N].中国文化报,2012-10-10(1).
[8]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1.
[9]李友仁.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路径[J].民族艺术研究,2013(3):46.
责任编辑:沈宏梅
On the Useful Com ple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Cultural Talents Team—Taking Cultural Volunteers Team Construction in MCity of A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HU Ben-chun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Party School of Maanshan Municipal Committee,Maanshan 243000,China)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ofgrass-roots public cultural life are inseparable from talents team construction in grass-roots cultural fronts.Cultural volunteers team i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of grass-roots public cultural talents team.This paper,taking cultural volunteers team construction in MCity of A Province as a case,analyzes the dilemma this city faces and the measures taken to look for a feasible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volunteers team,in addition,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grass-roots public cultural talents team.
grass-roots;culture;talent;volunteer
C935
A
1009-3907(2014)03-0404-04
2013-10-10
胡本春(1982-),男,安徽金寨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