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2014-03-26 08:25张德新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内科思维能力临床

张德新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复杂、综合、实践性强的学科,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其学习质量也影响到众多相关课程的学习。结合教师选拔、学生心理、课程规划、授课内容等,从5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旨在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中医人才。

1 师源临床,医教合一

我国最早的中医教学是师承模式。目前中医教学已编入高等课堂教育,但师承模式应形变而质不变的加以创新应用。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科学性高、知识更新快的学科,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是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为一体的动态知识库,能更好的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医学知识、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不同地域人们的体质差异及易感疾病,掌握医疗发展的新动态,避免造成教学内容的老化,其源于临床实践、高于课本知识的灵活传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兴趣与思考,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故临床医生加入到中医内科教学队伍中,为中医学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及活力,能进一步增强中医内科教学的实践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 坚定信念,发扬中医

教学质量的提高客观上会推动医疗、科研水平的进步,因此医学教育应奉行精英化教育。积极向上的思维意识形态能促进学生对中医的学习,所以要强化思想教育。传统医学在经历数千年沉淀的同时也因历史变革而受重创,近代废除中医的错误思想的残存、当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及社会奢靡之风的蔓延使得报考中医的考生下降的同时也影响了在读中医学生的思想,因此当前对中医人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必要。纵观中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转业人数比例增加,从事中医事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中医人才的流失将直接影响中医的发展,因此我们在传授中医文化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告诫学生戒浮戒躁,教导学生静心定志,淡泊名利,刻苦学习背诵中医经典,立志传承中华文明,坚定学生对中医发展前景的信念,教导学生自觉担负起继承发扬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的重任。同时由于知识结构的统一性,指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博览群书,其中书法、古诗词、易学、四书五经等国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正如《外科正宗》医家 “五戒十要”之第一要 “先知儒理,后知医理”,同时也为研读古代医学夯实基础,进一步有助于古医经典的理解与阅读,深层掌握中医病因病机,促进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发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3 浅涉临床,知行相伍

由于《中医内科学》学时有限,实训课程学时比例相对不足,学生的实践及临床思维能力相当较低。根据笔者调查比较及考核显示:自主参加临床见习的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对临床常见病的认知水平及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相对于纯理论、脱离临床学生的均有所提高。所以中医院校应根据实际客观需要增加中医内科的学时并按4:1的比例安排理论与实践的课时。其中跟师见习是临床实践中较有效的方式之一。究其原因:一则师生固定,利于师生交流;二则时间地点固定利于学生更好地安排自我学习时间;三者病人复诊,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某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如此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相统一。临床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反复的强化训练,外加课后的自我学习,带着临床实际问题到课本中寻找答案、发挥主动能动性的深刻思考、请教老师讲解传授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而灵活的运用、领悟中医的博大精深。

4 应用PBL教学法,培养临床思维

据资料统计显示问题式教学法 (Problem-basedlearning,PBL)已在国际知名的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是主要以讨论的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核心。而临床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培养临床思维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所谓医学理论知识不仅是中医基础知识还应涵盖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药理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医学知识。精心选择设计典型、难易适度的中医内科病案示教,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每个内科病证都具有其相关的中心证候特征及动态证候特征,可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筛选临床问题,引出病案中疾病证候的演变趋势,让学生深入探索分析其病理内涵、提炼证候要素,注重潜在可能并发症,思考并解决其中蕴含的主要次要矛盾的方法,辨证选择方药,注重君臣佐使的变化。运用整体联系的动态调控思维法,培养科学的发病诊病观及治疗预防观即 “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治未病的思想。比较不同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让其认真解释其中的原理,加强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既需科学严谨的诊治态度又需敢于发表观点的勇气,所以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病案分析示教并营造活跃的课堂讨论气氛。PBL教学法可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明显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各种临床疾病的能力。

5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中医内科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要改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发生深刻变革[2]。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已日趋成熟,我们在享受网络资源的生动形象便捷的同时也应增加自身的经验教学,传授自身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当今临床中的疑难杂病与困惑,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临床思考能力。适时多次引用中医经典原文,一则利于阐释中医病因病机,展现中医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对某一病证的理解与掌握;再者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中医经典,提高自身文化内涵。由于中医学学时相对不足,授课时应去繁从简,首先回顾已知,既利于学生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联系又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疾病之间的转归转化。其次要突出重点,精简内容,总结规律,利于记忆。中医是一种综合性,系统化的医学模式,明确疾病的主干内容:病因病机发病观、辨证诊病观、治疗预防康复观[3]。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病证的概念、历史发展、病机、病理因素、诊断依据、辨证要点等主要矛盾,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内科的知识要点。

中医内科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基础精深、渊源长久的学科,其来源于反复的临床实践,升华为理论,又反证于临床、不断验证。中医内科教学要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强课堂的临床效应,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在灌注中医知识的同时也要坚定学生对中医的信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会新知,培养创新型中医临床科研后备军,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

[1]贾宝洋,关晓辉,杨志平,等 .传统教学联合PBL在消化科教学中的应用 [J].现代预防医学,2010,12(22):421-422.

[2]程海波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4):246-248.

[3]谢颖桢,高颖,邹忆怀,等 .深化中医内科课堂教学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573.

猜你喜欢
内科思维能力临床
培养思维能力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培养思维能力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