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基于 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2014-03-26 02:23钱爱兵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网络分析医学期刊中医学

■钱爱兵 徐 浩

1)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8号 210023,E-mail:qablove@163.com

2)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210046

1 引言

学术期刊是反映学科发展状况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重要的科研资源。考察某种期刊所刊载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分析该期刊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深度。如果再将其扩展到某一个学科的期刊论文引用文献,可以得知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深度、学者的研究习惯以及学科之间的差异[1]。因此,通过期刊论文的引用与被引数据,可以直接反映期刊的引用和被引情况,进而得出学科之间的期刊引用网络关系和特点。

目前,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用网络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和全面,涉及管理学[2]、新闻学与传播学[3]、哲学[4]、中国文学[5]、外国文学[6]、马克思主义[7]、法学[8]、艺术学[9]、语言学[10]、体育学[11]、心理学[12]、社会学[13]、考古学[14]、民族学[15]、政治学[16]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国内研制专门的医学引文数据库肇始于1999年,由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开始构建《中文生物医学引文数据库》,收录了1995年以来的10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来源期刊。该数据库在揭示医学科学研究状况、论文的科技产出力、期刊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该数据库仅为引文查询系统,笔者尚未看到相关学者基于该数据库对国内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展开研究。就医药卫生学科而言,国内其他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单个期刊[17],主要是对某一医药卫生学科所属期刊的引文及互引进行统计[18],并未揭示学科期刊之间的引用关系网络。因此,为了揭示我国中医学期刊与医药卫生领域其他学科期刊之间的引用关系网络以及学科之间的关联强度大小、相互之间的渗透程度,从而进一步揭示我国中医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笔者参照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2011)所收录之248种医药卫生类来源期刊,创建专门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文医药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以下简称 CMSCI)数据库,并基于该数据库展开医学期刊引用网络研究,已经完成的学科包括:基础医学[19]、预防卫生学[20]、临床医学[21]、内科学[22]等。

笔者围绕CMSCI数据库中19种中医学核心期刊,综合利用该数据库的其他医药卫生类期刊数据,基于期刊的引用和被引数据,分别从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概况、中医学学科内期刊引用网络、中医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引用网络、中医学期刊引用国外期刊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CMSCI数据库共采集248种核心期刊2004-2012年度的来源文献855669篇,参考文献8079116条,涉及作者3549674人次,其中中医学期刊来源文献80333篇,参考文献676005条,作者310131人次。由于数据量异常庞大,原始网页本身也存在谬误,因此在引文数据加工处理过程中极易发生错误。

笔者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1)期刊更名,同一本期刊在不同时期的名称不一致。例如:《中国医药学报》2005年更名为《中华中医药杂志》;《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原名为《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毒理学杂志》原名为《卫生毒理学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名为《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期刊名称标注不一致,期刊分册的写法复杂多样。例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现另外三种不同表达方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英文期刊全称和缩写并存,例如:Brain Res,全称为Brain Research;Life Sci全称为 Life Sciences;Kidney Int全称为 Kidney International;(4)原始数据本身错误,例如:J Ethnopharmacol被误标注为 J Ethnopharmacol ogy;Biochem Pharmacol被标注为Biochem Pharmacal;(5)冷僻字异常。 在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中出现冷僻字。例如:在五官科学期刊中往往会出现冷僻字“牙合”。原始网页用图片加以代替,数据加工程序无法自动识别,导致程序在处理时误判,该类错误只能手工修改数据库。

上述问题均会导致期刊引用数据统计误差,笔者使用改进后的Ukkonen算法构建后缀树[23],通过对比 Longest Common Substring(最长公共子串)、Longest Common Sequences(最长公共子序列)和Matching Statistics(匹配统计串)三种字符串相似度判别算法的准确率,最终使用Matching Statistics这一字符串相似度判别算法,对中、外文期刊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机批量生成对应的SQL更新语句,结合人工判读,逐一进行查证合并,最大程度地修正其中的异常数据。

2 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概况分析

为了考察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的整体状况及其在学科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作用,笔者采用引用文献数、他刊引用次数、被引广度(某种期刊被N种期刊引用,则该期刊的被引广度为N。)等3项指标进行测评。一般来讲,引文数量越大,他刊引用次数越高,被引广度越大,则该期刊引用网络往往越复杂,反之,则越简单。但不同期刊在这3项指标上的表现和变化呈现出不同特征,而且3项指标也不在相同的数量级上,导致任何1项指标均无法客观评价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的复杂程度。为综合评价每一种期刊的引用网络状况,笔者引入期刊引用网络综合值指标。它由上述3项指标加权所得,计算方法为:将3项指标的归一化值分别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然后求和计算得到。根据3项指标的客观性,同时考虑到他刊引用次数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对期刊引用网络的影响较大,该项指标的权重值理应相对较高。在实际加权时,3项指标的权重分别设置为:25%、50%、25%。表1给出了19种中医学核心期刊3项指标的归一化值和综合值,并按综合值降序排列。由于本文着眼于期刊引用网络,主要考察期刊间的相互引用情况,所以,如无特别说明,本文的引用和被引期刊均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所收录的医药卫生类来源期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9种中医学期刊被引广度的具体数值是基于248种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计算得出,即最大值为247(排除自引),归一化值是对19种中医学期刊被引广度的归一化,计算步骤为:①降序排列19种中医学期刊的被引广度;②分别用19种期刊的被引广度除以被引广度最大值,即为被引广度归一化值。

根据表1综合值指标数据,我们采用组距分组法将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大致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由综合值大于0.86的期刊组成,即《中国中药杂志》和《中草药》。这两种期刊的他刊引用次数、被引广度均排在前列,期刊引用网络最为复杂。第二层次为综合值在0.53-0.67之间的期刊,主要有《时珍国医国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成药》、《中药材》4种期刊,期刊引用网络较为复杂。以上两个层次的6种期刊在期刊引用网络中处于核心关键节点位置,构成了整个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的骨架。第三层次为综合值在0.3-0.42之间的期刊,包括《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医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等8种期刊,这些期刊在引用网络中处于重要节点位置,丰富和完善整个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结构。第四层次为所有小于0.3的5种期刊,包括《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等期刊,这些期刊在引用网络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结构较为简单。

3 中医学学科内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为了揭示我国中医学19种期刊相互之间的引用网络关系,笔者统计出2004-2012年中医学期刊互引数据,如表2所示。其中行标题代表来源期刊,列标题代表被引期刊,主对角线数据为期刊自引数据。若将来源期刊视为起始节点,被引期刊视为目标节点,则可以构建期刊引用有向网络图。其中,每个节点的邻点个数称为该点的度数,根据节点相互指向性的不同,又分为出度和入度。出度往往用于分析期刊吸收知识能力的大小,入度通常表示期刊影响力的大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将期刊之间年均相互引用1次视为偶然事件,因此9年引用或被引总次数在9以上才视为相互连通,出度或入度增加1,反之不连通。

表1 2004-2012年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归一化值统计

表2 2004-2012年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矩阵(单位:篇次)

分析表2数据:首先,从出度、入度进行分析,19种中医学期刊之间平均出入度达到15.89,说明相互引用较为频繁,学科内相互渗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针灸》、《针刺研究》的出入度均较低,但是二者的相互引用次数却很高,表明这2种期刊的研究范围与其他17种期刊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知识集合。《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的出度和入度均处于学科内较低水平,这与该刊创刊(1989年)较晚有一定关系。期刊学术影响的建立往往需要时间的积淀,表现为:吸收本学科其他期刊的知识以及被本学科其他期刊借鉴均需要一个的周期。

其次,从连通度进行分析。如果引用网络中的19个节点完全连通,除去主对角线的自引情况,一共有380条有向边,那么有向网络图的疏密程度可以直观反映中医学学科内部19种期刊相互引用关系的强弱。根据表2数据,2004-2012年中医学19种期刊的连通度为302,进一步反映出中医学界学者注重借鉴本学科内部其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学科内部相互渗透性较高。

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中医学学科内部期刊的相互引用关系,笔者借助Pajek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绘制期刊引用网络图,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种来源期刊,线条的粗细对应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

图1 2004-2012年中医学学科内期刊引用网络

图1对应的期刊引用网络的密度为0.883,属于密集网络,因此该网络中的知识比稀疏网络中的知识更容易流动,即中医学期刊相互之间知识交流频繁。进一步分析图1可以发现:

(1)以中药研究作为主要选题方向的《时珍国医国药》、《中成药》、《中药材》、《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6种期刊相互之间的连接线较为密集,且线条较粗,自然构成一个连接子网。需要说明的是:①《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虽然与中药学研究有关,而且与该引用子网存在关联,但是连接线条较细,这与该刊创刊较晚有关;②《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药理与临床》与该引用子网也存在关联,但是连接线条明显较细,这与它们的选题方向多涉及中药临床药理有关,该方向仅是中药学研究的一个子领域。其他中医学期刊虽涉及中药药理,但选题范围更广。

(2)以中医针灸为主要选题方向的2种期刊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关系密切的引用子网,分别是《针刺研究》、《中国针灸》。

(3)《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等4种期刊的相互引用关系较为正常,连接线条较粗,构成一个引用子网。

(4)《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与其他大部分的中医学期刊存在关联,但是连接线条均较细,未形成连接子网。

4 中医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为了探究中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了解其发展规律与研究趋势,笔者统计了2004-2012年度中医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之间的互引数据,按照学科类别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建立学科期刊引用网络,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医学期刊引用其他学科期刊、其他学科期刊引用中医学期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期刊的学科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共包括14个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综合、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肿瘤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药学、中医学。由于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通常会刊载多个学科的论文,无法将其归属于某一门学科,因此,笔者未将其纳入学科讨论范围。此外,我们将口腔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合并为五官科学。

表3 2004-2012年中医学期刊引用其他医学期刊统计(单位:篇次)

4.1 中医学期刊引用其他学科期刊

基于CMSCI数据库,分别统计中医学期刊引用其他13个学科期刊的数据,并按引用总次数降序排列,具体数值如表3所示。

分析表3数据可以看出:(1)除了学科自引外,中医学期刊引用最多的是药学期刊的论文,占所有引用学科的47.95%。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医学是中药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实施者,二者的相辅相成决定了中医学吸收药学的知识较多。此外,传统中药在提炼、加工、贮存的过程中借鉴了较多药学的知识,也决定了中医学对于药学的借鉴。这恰好说明中医学和药学之间的高度融合性,药学对中医学的发展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被引最多的药学期刊分别是:《药学学报》(5387次)、《中国药学杂志》(4799次)、《中国药理学通报》(3257次)和《药物分析杂志》(2614次),被引次数均在2600次以上。其中被引较多的代表性论文有:《董群,郑丽伊,方积年.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和寡糖含量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6,31(9):550-553》(被引 33 次);《石钺,石任兵,陆蕴如.我国药用金银花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1):724-727》(被引24次);《赵灵芝,朱丹妮,严永清.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药物分析杂志,1999,19(6):403-406》(被引 24 次);《孙海燕,曹永孝,刘静,等.小鼠痛经模型的建立.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2):233-235》(被引 23 次);《朱英杰,陈士林,姚辉,等.重楼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药学学报,2010,45(3):376-382》(被引 22次);《朱晶晶,王智民,匡艳辉,等.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人参和三七药材中多种人参皂苷的含量.药学学报,2008,43(12):1211》(被引 20 次)。

(2)中医学与内科学交叉形成中医内科学。中医学引用较多的内科学期刊包括:《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62次)、《中华血液学杂志》(313次)、《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93)、《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82)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73)。其中被引较多的主要是一些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疾病的动物模型构建等。例如:《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314》(被引 23 次);《杨宇飞,周霭祥,麻柔,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的建立.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3):160-161》(被引 11 次);《李秀钧,邬云红.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4):251-253》(被引 9 次)。 中医学与临床医学交叉形成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引用较多的临床医学期刊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被引743次)、中国康复医学杂志(被引383次)、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被引328次)和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被引307次)。

(3)基础医学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中医学要想走向现代化、科学化,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借鉴基础医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从表3的数据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中医学期刊引用基础医学期刊的次数位列第三,其中引用较多的有:《中国病理生理杂志》(被引1199次)和《中国免疫学杂志》(被引545次)。进一步分析论文的研究内容后发现,涉及疾病动物模型、基因表达谱等研究主题的论文被较多引用,例如:《王蕊,杨秦飞,唐一鹏,,等.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的改进.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16(10):914-916》(被引 18 次)、《沈自尹,陈瑜,黄建华,等.EF延缓HPAT轴衰老的基因表达谱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20(1):59-62》(被引16 次);《饶金才,李兰珍,陈云生,,等.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及病理类型.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2,8(6):671-672》(被引13 次)。

(4)现代医学的外科学治疗疾病主要借助于临床手术,而中医外科学主要以外用膏药、熏洗等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外科学迅速发展,为了保证中医外科学与现代医学的外科学研究范式相一致,中医外科学在实践中借鉴了现代医学中的无菌技术、临床手术等经验。中医学期刊引用较多的外科学期刊主要有:《中国骨质疏松杂志》(被引422次)、《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被引326次)、《中华骨科杂志》(被引223次)、《中华外科杂志》(被引206次)。其中,涉及外科疾病的讨论、诊断标准、专家治疗体会等主题时较多参考。例如:《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6):472-476》(被引 27次);《刘忠厚,杨定焯,朱汉民,等.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1-3》(被引 22 次);《黎磊石,刘志红.应用雷公藤治疗肾炎二十五载的体会.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3,12(3):246—247》(被引13次)。

(5)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医和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被引589次)、《营养学报》(被引382次)和《中国公共卫生》(被引324次)等预防卫生医学期刊被较多引用。其中被引较多的论文有:《林秋实,陈吉棣.山楂及山楂黄酮预防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研究.营养学报,2000,22(2):131-135》(被引 9次);《杨建雄,刘静,李发荣,等.连翘叶茶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营养学报,2004,26(1):65-67》(被引9次);《李文彬,韦丰,范朋,等.D-半乳糖在小鼠上诱导的拟脑老化效应.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5,9(2):93-95》(被引 8 次)。

(6)中风病症的治疗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中医研究人员在研究如何利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中风时,较多参考了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杂志,尤其是《中华神经科杂志》(被引712次)、《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被引292次),其中涉及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被中医学界较多引用,例如:《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被引187 次);《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被引112 次)。

(7)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主要依靠放疗、化疗等手段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患者的伤害较大。中医学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试图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中国肿瘤临床》(被引265次)和《中华肿瘤杂志》(被引257次)等肿瘤学期刊被较多引用。涉及利用天然药物治疗肿瘤的研究主题时,中医学界均有所借鉴。例如:《黄煜伦,周幽心,周岱,等.雷公藤红素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03,25(5):429-432》(被引 9 次);《冯威健,池川哲郎,吉田光二.瑞香狼毒提取物尼地吗啉的抗癌活性.中华肿瘤杂志,1995,17(1):24-27》(被引 6次);《李杰,刘玉琴,孙桂芝.MTT法在肿瘤研究中的改良及应用进展.中国肿瘤临床,1998,25(4):312》(被引6次);《秦叔逵,钱军,王琳.榄香烯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中国肿瘤临床,1997,24(3):231》(被引4次)。

(8)中医学期刊对儿科学、五官科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妇产科学期刊都有一定的引用,但是引用数量和引用比例均较低,可见这些学科对中医学研究的影响较弱,学术交叉有限。

4.2 其他学科期刊引用中医学期刊

通过对表3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医学与药学、内科学、临床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医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必然会被这些学科应用。为了验证该结论,笔者统计出其他学科引用中医学期刊论文的数据,并按引用总次数降序排列,如表4所示。

表4 2004-2012年其他医学期刊引用中医学期刊统计(单位:篇次)

分析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

(1)药学是引用中医学期刊论文最多的学科,占所有学科引用的58.55%,再一次表明该学科与中医学之间的交叉和渗透。(2)中医学和内科学、临床医学的密切关系也可以通过两个学科期刊的引用反映出来,说明内科学、临床医学在许多研究领域与中医学关系紧密。(3)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借鉴中医学的力度不容忽视,引用次数位于第4位,表明中医学在“治未病”领域的优势受到预防卫生学界的重视。(4)基础医学期刊引用中医学期刊的次数也较多,位列第5,表明基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中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5)外科学、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五官科学期刊对中医学期刊的引用也达到一定篇次,分别位于第6、第7、第8位和第9位。(6)其余4个学科的期刊引用中医学期刊的篇次占比均不超过1%,说明其受中医学研究的影响还很有限,存在一定的学科交叉的潜力。

综合表3和表4数据可以看出,中医学期刊引用和被引排在前两位的学科完全相同,充分说明了这两个学科与中医学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相互融合程度达到较高水准。

5 中医学期刊引用外文期刊分析

我国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随着西医学不断吸收现代科技成果,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现代医学开始不断冲击中医行为。为此,中医学界众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尝试用现代科学来理解中医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中医学必然需要加强对国外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借鉴。外文期刊是学者获取最新国际研究动态、相关学术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考察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外文期刊的现状,笔者选取了2004-2012年中医学期刊引用最多的20种外文期刊,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

根据表5数据可以看出:

(1)20种外文期刊年度总被引次数呈稳定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2195次增长至2012年的6307次,增长率高达287.33%。另一方面,中医学期刊引用外文期刊相对集中,前5种外文期刊的被引次数均在2000以上,占20种期刊总被引次数的48.92%。

(2)排在首位的外文期刊为Phytochemistry,9年被引次数高达7242次。该刊在植物化学研究领域具有悠久历史,期刊质量得到该领域研究人员的充分认可,所载论文大多为各国植物化学家、生态学家和天然产物化学家在植物生物化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Mahato SB, Kundu AP.13C-NMR spectra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a compilation and some salient features.Phytochemistry,1994,37(6):1517-1575》(被引 58 次);《Kojima H,Sato N,Hatano A.Sterol glucosides from Prunella vulgaris.Phytochemistry,1990,29(7):2351-2355》(被引 56 次);《Taniguchi S, Imayoshi Y, Kobayashi E,et al.Production of bioactive triterpenes by Eriobotrya japonica calli.Phytochemistry,2002,59(3):315-323》(被引 16次)。从其作者及学科研究内容可以看出:该刊的研究领域与中医学存在诸多交叉之处,因此我国中医学研究论文大量引用该刊合乎情理。

表5 2004-2012年中医学期刊引用外文期刊前20位统计(单位:篇次)

(3)排在第 2 位的 Chem Pharm Bull(Tokyo)9年合计被引量约占Phytochemistry的51.53%,该刊载文覆盖制药科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学和物理药剂等多个研究领域。目前世界药学的临床与科研已经细化到分子水平,我国中医学领域中的中药药理学、药剂学的研究较多引用该刊发表的有关制药理论与方法的论文。例如:《Kinjo J,Furusawa J,Baba J,etal.Studies on the consfitues of Pueraria labata.Ⅲ.Isoflavonoids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 the roots and the voluble stems.Chem Pharm Bull(Tokyo).1987,35(12):4846-4850》被《中草药》、《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国中药杂志》等中医学期刊引用 18次;《Sholichin M,Yamasaki K,Kasai R,et al.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f lupine-type triterpenes, lupeol, betulin and betulinic acid.Chem Pharm Bull(Tokyo).1980,28(3):1006-1008》一文被《中草药》、《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期刊引用17次;《Tomoda M,Kato S,Onuma M,et al.Water-soluble constituents of Rehmanniae Radix.I.Cabohydrales and acids of Rehmannia glutinosa f.hueichingensis.Chem Pharm Bull(Tokyo).1971,19(7):1455-1460)》一文被《中草药》、《中药材》、《中国中药杂志》等中医学期刊引用10次。

(4)JNat Prod被引次数达到3456次,位列第3。该刊所刊载的论文主要研究次生代谢产物的微生物,包括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合成、转化、发酵、结构鉴定以及最终化学合成新化合物。该刊的论文作者多为天然产物化学家、生物化学家、药理学家等。 例如:《Gerca MD,Monaco P,Previtera L.Stigmasterols from Typha Latifolia.JNat Prod,1990,53(6):1430-1435》(被引28 次);《Siddiqui S, Hafeez F, Begum S.Oleanderol, a new pentacyclic triterpene from the leaves of Nerium oleander.JNat Prod,1988,51(2):229-233》(被引 19 次);《Hu CQ, Chen K,Shi Q,et al.Anti-AIDS agents,10.Acacetin-7-O-β-D-galactopyranoside,an anti-HIV principle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and a structure-activity correlation with some related flavonoids.J Nat Prod,1994,57(1):42-51》(被引 15 次)。 国内中医药学研究人员在中药提炼和提高药效等相关领域较多引用该刊。

(5)Planta Med是公认的天然产物化学专业的权威杂志之一,主要刊载药用植物研究的论文、书信、笔记等,是一个深入的专业信息来源。该刊被中医学期刊引用较多的论文有:《Recio MC,Giner RM,Manez S,et al.Structur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iridoids as anti-inflammatory agents.Planta Med,1994,60(3):232-234》(被引14 次);《Hasegawa H,Sung JH, Matsumiya S, et al.Main ginseng saponin metabolites formed by intestinal bacteria.Planta Med,1996,62(5):453-457》(被引 12 次);《Kimura Y,Ohminami H, Okuda H,et al.Effects of stilbene components of roots of Polygonum ssp.on liver injury in peroxidized oil-fed rats.Planta Med,1983,49(1):51-54》(被引11次)。该期刊是当今快节奏的国际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被我国中医学研究人员广泛引用,被引次数达到1211次。

(6)J Ethnopharmacol9年合计被引2019次,位列第5位。该刊侧重于药理学研究,国内中医药学界在研究中药药理等相关主题时多引用该刊;例如:《Deng XK,Yin W,Li WD,et al.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alkaloids from the seeds of Strychnos nuxvomica on HepG2 cell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J Ethnopharmacol,2006,106(2):179-186》(被引 23次);《Iwama H,Amagaya S,Ogihara Y,et al.Effect of shosaikoto,a Japanes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al mixture,on the mitogenic activity of lipopolysaccharide:a new pharmacological testing method.JEthnopharmacol,1987,21(1):45-53》(被引23次);《Tang LQ,WeiW,Chen LM,et al.Effects of berbenne Oil diabetes induced by alloxan and a high-fat/high-cholesterol diet in rats.J Ethnopharmacol,2006,108(1):109-115》(被引 15次)。

(7)9年合计被引次数在1500-1900之间的有6种期刊,其中JAgric Food Chem是农业和食品化学类SCI来源期刊,创刊于1953年,该刊被《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等中医药类杂志较多引用;J Biol Chem是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优秀期刊,在国外学者中认可度较高;Circulation是心血管领域的顶级国际期刊;Nature和Science是极具权威的综合性科学杂志,两者的高被引量与其在全球的高影响力相一致;Proc Natl Acad Sci USA是影响因子非常高的世界著名的多学科科学连续出版物,主要发表研究报告、科学评论与展望、学术会议论文以及报道重要学术活动。

(8)其余9种期刊被引次数均在900-1500之间,所刊载论文的研究主题与中医学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例如,Stroke是心脑血管领域的权威期刊,9年合计被引1477次,中医学界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较多参考该刊。例如:《Longa EZ,Weinstein PR, Carlson S,et al.Reversible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Stroke,1989,20(1):84-91》(被引 324 次);《Bederson JB, Pitts LH, Tsuji M,et al.Ra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evaluation of themodel and developmentof a neurologic examination.Stroke,1986,17(3):472-476》(被引 89 次);《Rosenberg GA, Mun-Bryce S,Wesley M,et al.Collagenase-induc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Stroke,1990,21(5):801-807》(被引 34次);《Pulsinelli WA, Brierley JB.A new model of bilateral hemi-spheric ischemia in the unanesthetized rat.Stroke,1979,10(3):267-272》(被引19次)。Life Sci主要刊载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中医药学界研究中医药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多借鉴该刊的成果。例如:《Nevala R,Paukku K, Korpela R, et al.Calcium-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inhibitors antagonize ganistein-and daidzein-induced arterial relaxation in vitro.Life Sci,2001,69(12):1407》(被引 12 次);《Fremont L.Biological effects of resveratrol.Life Sci,2000,66(8):663-673》(被引11次)。

6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期刊引用网络的复杂度与其影响力大小往往密切相关。根据2004-2012年度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综合值指标,《中国中药杂志》和《中草药》处于核心关键位置,这两种期刊在《要目总览2011》中排在中医学前两位。《时珍国医国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成药》和《中药材》处于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位置,其中《中药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成药》位列《要目总览2011》第3、5、7位。 《时珍国医国药》因单期载文量较大导致引文量归一化值排在首位,该刊更多的是吸取知识。其余期刊处于引用网络相对边缘的位置。这为办刊者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2)中医学期刊互引现象较为频繁,期刊引用网络属于密集网络,说明该学科19种期刊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学科内部的渗透能力较强。同一学科的期刊应加强沟通和交流,不是一味追求载文量,唯其如此才能提高学科期刊的整体质量。(3)中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正不断被药学、内科学和临床医学所借鉴和参考,中医学与这三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特别是药学,相互引用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学科,表明药学与中医学之间的相互渗透性和交叉性均较高。作为办刊者应关注交叉学科,刊发学科交叉论文,有利于提高期刊影响力。(4)外文期刊被引数量的持续增加,反映出我国中医学界越来越注重借鉴国外最新学术动态,努力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表明该学科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在提高。

1 苏新宁.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东岳论丛,2008,29(1):35-42

2 张青.我国管理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1): 274-276

3 王园.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1):277-280

4 张野.我国哲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2):267-270

5 宋唯娜,杨康.中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 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236-239

6 钱爱兵.我国外国文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SSCI(2003-2007年度)数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232-235

7 陈士琴.马克思主义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2):235-240

8 潘雪莲.我国法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2(2):229-234

9 李朝阳.艺术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3):234-240

10 杨山石.我国语言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3):229-233

11 牛洪林,谢靖,邓三鸿.体育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SSCI(2003—2007).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4): 235-240

12 韩普,陈亚林.我国心理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4):230-234

13 马陆俊.我国社会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7):226-230

14 卢城晓,杨建林.我国考古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 (8):235-240

15 万接喜.民族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2(8):230-234

16 邹杰利,邓三鸿.政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7):219-225

17 钟萍,金生,张大志等.《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年被引用情况分析.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6):473-475

18 蔡濂,杨华,吴廷照.中国医学核心期刊引文及互引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68-69

19 钱爱兵.我国基础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8): 225-231

20 徐浩,申俊龙,钱爱兵.我国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8):232-237

21 钱爱兵.我国临床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0):224-230

22 徐浩,钱爱兵.我国内科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0):231-237

23 钱爱兵,江岚.基于后缀树的中文新闻重复网页识别算法.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3):55-61

猜你喜欢
网络分析医学期刊中医学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基于交通运输业的股票因果网络分析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低轨卫星互联网融合5G信息网络分析与应用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铁路有线调度通信的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