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王建良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在原地或行进中,以单手连续按拍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篮球,被称为运球。篮球运动中的运球,能够使运动员实现合理移动,同时组织各种技战术,是实现团队配合和得分的重要手段。对于篮球教学来说,运球是一项基本功,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研究将根据高校女生身体形态特点,选择不同型号篮球对其进行运球技能的学习,以提高其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在高校女生中采用多型号篮球开展篮球运球技术教学。
本文采用的核心研究方法为实验教学法,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取得数据。
对学生的篮球学习的态度、兴趣和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专家组对这一问卷调查的效度进行确认。
实验对象为河北农业大学的女生。学生来自2011级和2012级,其中实验班级女生总数为261人,对照班级的女生为249人。
教学实验如此进行:在2012-2013学年一年时间中,在体育课程的36次课程(72学时)中开展教学实验。
在实验开始之前,根据学生总体运动能力、运动水平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保证两组人员构成、人员水平从总体上相似,保障教学实验的公正与公平。在分组之后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然后根据同样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实验组采用特定型号篮球进行学习和训练,对照组则仍然使用标准型号的篮球进行学习。
在教学活动后,选择4名教学经验丰富、资质足够的教师进行学生的技术评价,采取固定距离进行行进间运球,分析评判教学效果。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采用标准型号的篮球,无论男女和年级,都使用这种直径24.6cm的7#篮球进行教学。对于女生来说,这种适合专业运动员和男生使用的篮球则重量过重、直径过大,女生自身的力量与手感都跟不上,因而无论是学习还是在比赛中都会有难度。运球对于女生来说,是接触球、提升手感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篮球的大小不合适、重量不合适都会给女生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对于我校女生的身高、手长进行了统计,从而为不同的女生选取不同型号的篮球,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身高、手长与篮球周长、重量对比表
运球技术教学对于高校女生是最基本的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对照组与实验组都进行了同样的教学计划的设计。在运球技能的设计中,主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有原地运球、急停急起运球、体前变向运球,两个组别的唯一不同就在于实验组使用的是专用型号的篮球,而对照组采用的还是标准型号的篮球。对于这三种教学内容的评价,分别在表2、3、4中得到呈现。
表2 学生原地运球的学习评价
表3 学生急停急起运球的学习评价
表4 学生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学习评价
在对于原地运球的学习评价中可以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性都不是很大,这说明,标准篮球和特定型号的篮球对女生在原地运球的学习效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可以认为,原地运球动作对学生的技巧、力量的要求都并不是很高,因而难度较低,掌握起来比较简便,所以两组人员之间差异性较小。
在急停急起的运球学习中,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性是比较明显的。实验组的优秀率为32.5%,对照组的优秀率则为26.1%,总的差异程度并不是很多,然而本身样本的数量也并不是很高,因而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在“良”和“可”的学生评价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度还是比较明显的,说明合适的篮球确实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正面的影响,能够在学习急停急起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是本次教学试验中难度最大的运球学习内容,从调查中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这一学习中的显著水平的差异。实验组的学生绝大多数集中在“优”、“良”这两组之中,比率远远大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学生主要分布在“可”与“劣”之中,说明在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学习中,实验组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篮球的型号对于学生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选择恰当的篮球,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材施教是体育教学重要的教学手段,唯有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能够保持兴趣,养成终生教育的习惯,才能使得大学生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校中的传统篮球教学在教具上基本上无差异性,一直使用标准型号篮球进行运球技术学习。而篮球行进间运球的过程是通过手对篮球的接触而发力并且控制篮球的,因而篮球的大小和重量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技术动作和动作结果。高校女生由于身高和手长等因素的制约,选用标准篮球会影响学生对各项运球技能的掌握。通过对比实验教学,在运球技术教学中应充分考虑篮球重量和周长以及运动者性别与运动能力的差异,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篮球,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篮球运动。
[1]徐福生.体育场地、器械的异化和创新与高校体育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2]王菡彤.改进标准化体育器材——激发学生对篮球、排球项目的兴趣[J].体育教学,2002(3).
[3]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4]许宗祥,杜熙茹,徐佶.我国休闲体育性别差异之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