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徐英
(长安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中国教育出现了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模糊、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忽视的双重路径障碍,集中表现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力。影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教育的定位差异;二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差异;三是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四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五是个人修养与养成教育的差异;六是教育理念的差异[1]。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深化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选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与促使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基于儒家教育思想的视角,本文针对影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主要因素,从德育为先等多元维度探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路径选择。
儒家历来重视德育教育,形成了以德育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乃学生第二事……第二义”(《朱子语类》卷一○)。“修德是本,为要修德,故去讲学”(《朱子语类》卷三四)。从孟子和朱熹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高度重视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王夫之就如何将德育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知行一致进行了专门的论述:“知行之分,又从大段分界限者,则如讲求义理为知,应事接物为行是也。乃讲求之中,力其讲求事,则亦有行矣。应接之机,不废审虑之功,则亦有知矣。是则知行始终不相离,存心亦有知行,致知亦有知行,而更不可分一事以为知而非行,行而非知”(《读四书大全说》卷三)。综合儒家的德育理念,我们可以看出既要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同时必须坚持知行一致的原则,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完满道德的人才[2]。
中国基础教育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过分追求知识学习,为提高教学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把升学率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指标[3]。部分学校对德育教育认知错位,使德育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不健全,这必然导致学生忽视自身品德的养成。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大学教育的负担,高校必须把握住新生入学这一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校规校纪教育、诚信与感恩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提升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弥补基础教育阶段德育缺失的环节,使其更好地适应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目标。基于儒家德育教育理论,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基础教育阶段重智轻德,以分数论学生高低的现象,严格遵循国家“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缝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的裂痕,提高德育资源的利用效益。因此,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中,始终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德育理论,做到知行一致。
因材施教是儒家重要的教学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求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自身资质、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人,他能够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教学中,孔子就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同样是师从孔子,但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论语·公冶长》)。其弟子中身通六艺者也各有所不同,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面各有代表人物。有些愚钝的学生,如高柴“柴也愚,则专主不知通变”,然而经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后有所改善,以“执法公平”著称于后世。后世儒家教育家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特别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建立分斋教学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别划分为经义、治事两斋。入斋后,在编排具体的学科,如水利、历算等科目做到人尽其才,“使各以类群居讲习”[2]。
儒家“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对现代教学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内容是以考试大纲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成绩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资质、兴趣爱好的学生都实行统一、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容易打击部分学生的进取心和积极性,致使辍学率逐年攀升,甚至会导致教育悲剧的发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不能做到因材施教[4]。这种基础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高校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实行全新的教学模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与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去设计教学活动,而不是苛求全部学生都去为了成绩而拼搏[5]。基于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改变呆板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把培养知识型人才与特长型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吻合。
从儒家经典著作可以看出,“学”的出现频率极高,“教”使用的频率较低。这就可以看出来儒家把“学”摆在教育活动的首要地位。孔子在学习方面主张好学、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看出,孔子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强调学习在于学习者的积极态度,要有主动学习的精神[6]。后代儒家教育家吴澄说:“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宋元学案·草庐学案》)。可以看出,只要达到“乐学”的状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儒家在强调主动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重视思考的作用,把学与思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从孔子的论述可以看出,学与思是不能割裂的,不然就会出现“罔”和“殆”的问题。朱熹对学思并重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说:“学源于思,思所以起发其聪明”(《朱子语类》卷九六)。朱熹认为学习是源于思考的,思考能启发人的聪明才智。后世儒家也分别进行不同的阐述,其核心就是重视思考的作用,学思并重,正如张栻所说:“学而思则德益崇,思而学则业益广”,学与思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儒家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改变了被动学习与思考的方式,使学习者养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基础教育阶段,以灌输教育为主导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服从教师学习安排为本职,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更谈不上去深入思考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7]。学生升入大学后,课程多、内容难度加大,学习方法也从应试灌输教育过渡到自主学习,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与管理环境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误入歧途,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光。高校应针对新生,有计划地开展学风建设与学务指导、入学与适应性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全新的学习方式,以转变基础教育阶段被动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注重自主学习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知识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与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无缝链接。
儒家认为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实现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过程。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坚持中庸之道,追求和谐的境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语焉。”孔子还曾说:“礼为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是其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其实质也是“中和”。从孔子的言论和《中庸》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和之道”是儒家追求的理想,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就是要在处理问题时保持“中”的平衡,在差异中寻求“和”的协调。中和之道,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为人处世之道的指导思想,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的应用意义[8]。
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中和”之道,对当前指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交往能力仍具有重大的作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个人离不开社会与集体而独立存在。由此可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交往能力是必修课,是受教育者实现社会化的必经路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过分追求成绩,忽视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学生本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其重心集中于学习上,交往范围狭窄,很多事情甚至由父母承担,个人很少与其他人打交道,脱离了社会这个大集体,普遍表现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步入大学后,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部分学生无法更好地与其他人沟通与交流,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针对此种现象,高校开展了适应性教育、成长与发展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新生报名参加各种学生组织,为新生提供交往的平台,弥补基础教育阶段人际关系能力的缺失。因此,要用儒家“中和”之道的思想指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交往能力。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关键在于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开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工作,逐步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实现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
儒家修养理论中强调克己内省,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这就要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有坚定的气节,不为外界事物所诱惑。儒家还提出应不断反省自己,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荀子·劝学》)。儒家教育家关于克己内省的修养理论就是要求人们严格约束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省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意识、提升个人的修养。
儒家“克己内省”的修养理论在当前主要表现在养成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忽视了养成教育工作,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基本礼仪礼貌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伴随升学进入大学校园,迫使高校必须抓住入学这一关键时期,开展国防军事训练、文明素质、礼仪礼貌、健康生活方式塑造等多方面的养成教育工作,使大学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大学学习生活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持续的培养过程。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要把养成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重在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降低高等教育阶段养成教育的工作难度,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养成教育方面的有效衔接。
成人之道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学说。儒家以培养贤才为教育目的,主要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儒家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9]。儒家一直主张“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可以看出儒家把知识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儒家对德育和智育的重视是显而易见,更为重要的是儒家还就美育和体育方面对受教育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由此可见儒家对诗教和乐教的重视。孔子在体育方面的教学内容就有射、御两项体育项目,六艺中有二艺是体育,可见其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儒家成人之道的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客观规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不力,集中表现在教育理念的差异。一直以来,基础教育关心教学成绩与升学率,而高等教育关心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问题。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两大教育阶段的改革是必然趋势,核心问题就是两者之间要有统一的教育理念,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依据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确定不同阶段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计划,使人才培养工作真正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应吸取儒家德育为先,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中和之道、克己内省、成人之道的教育思想,做好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1]汤保梅.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衔接不力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9):173-174.
[2]李如密.儒家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陈慧敏.从中学教育解析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科技信息,2007(23):305-306.
[4]刘建中,徐太水,王江然,等.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6):87-89.
[5]白华,刘艳艳.从三个维度审视大学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11(3):68-70.
[6]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198-205.
[7]云茜.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成人教育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10):10-11.
[8]张向任.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基于中庸之道的当代发掘[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陈亚萍,梁励.论儒家教育思想主旨:“成人之道”[J].江苏社会科学,1997(6):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