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民
(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陕西,古为雍州、梁州之地(陕北、关中属雍州、陕南属梁州),位于中国地理版图之中心,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纵贯南北,连通东西。
陕西简称陕或秦。“陕”本是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陕以东由周公治之,陕以西由召公治之。此后,人们便把陕陌以西称为陕西,简称为“陕”。“秦”为陕西简称,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辖区主要在陕西的缘故。之所以又称“三秦”,则是因为项羽攻占关中以后,将秦的3个降将分封在秦之故地而得名。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当时天下分为36郡。陕西境内除建置上郡和汉中郡以外,关中地区是全国政治中心之所在,专设内史,管辖四十余个县,虽然与郡是同级,但地位明显高于郡。西汉沿袭秦制,保留上郡与汉中郡,另将秦的内史地区分为3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即京兆尹,管辖今西安以东、渭河以南地区;左冯翊,管辖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区;右扶风,管辖咸阳以西地区。历史上称为“三辅”[1]。三国时期,实行州、郡、县3级地方行政区划建制。陕西大部分地区由雍州、荆州、益州管辖。西晋时大致和三国相仿。东晋至隋统一前的200多年间,南北分裂,战争频仍,因而行政区划十分混乱。隋改变了原来的州、郡、县3级行政区划制,实行郡县二级制。陕西当时分为京兆、冯翊、扶风、北地、上郡、延安、雕阴等郡。唐初对郡县制加以改革,全国共设10个道,后改为15个道,道管辖若干州郡。现在的关中、陕北当时属关内道,陕南属山南道。宋代改道为路,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永兴军路,今麟游、周至以西,南至凤县、留坝,另属秦凤路。这两路是由宋初的陕西路划分出来的,因此习惯仍称为陕西路;今佛坪、镇巴以西属利州路;今宁陕、石泉以东属京西南路;今神木、府谷、佳县属河东路;今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等县为西夏管辖。金仍用路制,设在陕西境内的路有京兆府路和鄜延路。元代的政治中枢为中书省,在各地的分设机构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陕西行省的辖地包括今天陕西全境及甘肃兰州以东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各地。明代在元行省的基础上,除北京、南京外,在全国设置13个承宣布政使司,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地区包括今陕西全境、甘肃嘉峪关以东各地、宁夏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东地区。清代废止承宣布政使司的称呼,仍称行省或省。陕西管辖范围除现在的陕西地域外,还管辖今甘肃、宁夏和青海的东部[2]。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演变肇兴于史前时期,经过周、秦、西汉3次大发展,到唐代达到极盛时期,五代以后则失去了在全国的引领地位。陕西发现了大量史前时期文化遗址,这折射出其史前时期的文化已经非常发达。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存在陕西相当丰富,分布范围很广。旧石器时代早期既有蓝田猿人及其文化遗存的发现,也有南郑梁山、洛南花石浪龙牙洞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有大荔人及其文化遗存的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黄龙人的发现,以及韩城、长武、靖边、横山、吴堡、榆林、绥德等地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发现。这些文化遗存的发现表明关中、陕北、陕南都留下了我们远古祖先的足迹。
1963年,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千米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具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1964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保存基本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过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具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被称为“蓝田人”,距今100万年左右。1978年春,又在大荔县西北发现一具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经鉴定,其年代距今20万年左右,其体质形态明显进步于猿人而落后于现代人,从而填补了中国古人类研究上的一大空白,被称为“大荔人”。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全省多有发现。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及客省庄二期文化等,其文化遗存达2800多处。其中重要的有北刘遗址、白家遗址、李家村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北首岭遗址、客省庄遗址、康家遗址、双庵遗址、石摞摞山遗址等,这些都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不同发展阶段颇具代表性的遗址。
在母系氏族文化众多的遗址中,半坡、姜寨遗址最为典型。半坡人生活的时代距今6000年左右,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缩影。半坡人主要经营农业,同时从事家畜饲养、捕鱼打猎和采集等;生产工具主要为石器和骨器;半坡人种植的谷物主要是粟,种植的蔬菜有白菜、芥菜。在半坡遗址发现了不少彩陶,人面鱼纹盆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有些陶器上还刻画着笔画简单的符号,共发现22种113个符号,可能为记事、记数的符号,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雏形。特别是在半坡遗址里发现的利用物理重心原理制作的便于从河中打水的尖底瓶,表明半坡人对物理知识已有了解和运用。
在陕西,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龙山文化以临潼的康家文化和长安的客省庄二期文化为代表,距今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畜牧业也繁盛起来,仰韶文化时期只有狗和猪,这时又有了马、牛、鸡。男女分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男子的随葬品中大多是劳动工具和工艺工具,而妇女多是纺轮、锥、针一类物品,这说明男子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工具制造,妇女则主要从事纺织、缝纫类活动。
2012年在陕北神木石峁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址,它由皇城台、内城、外城3个部分构成,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最大城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00多万平方米)、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已知城址。通过对石峁城址外城东门遗址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确认了体量巨大、结构复杂、构筑技术先进的门址、石城墙、墩台、门塾、内外瓮城等重要遗迹,发现大量玉器、壁画以及龙山晚期至夏时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遗物。这为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
传说时代的华胥氏、女娲氏、炎帝与黄帝都在陕西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商州东龙山遗址的发现,使陕西夏代文化考古实现了零的突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发现重要商代文化遗址20多处,老牛坡遗址和宝山遗址反映出商代的陕西文化也是值得称道的。商代后期,周族在关中西部崛起,经过周人的长期开发、创业、发展、壮大,至公元前11世纪,周终于灭商,建立了周朝,定都丰京和镐京。
陕西文化到周、秦、西汉时期得到了3次大的发展。由于这一时期全国的政治中心在陕西,因而陕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引领全国的作用。
第一次发展是在西周时期。西周王朝是在陕西形成、发展并壮大起来的,公元前1136年左右,周文王把国都从周原迁到了丰(今西安长安区马王镇一带)。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立,于公元前1133年又迁都于镐(今西安长安区斗门镇一带)。公元前1027年,周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这是在陕西境内建都的第一个全国性王朝,也使西安的建城史达到3100多年。这一时期,陕西社会、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农具有了较大改进,休耕轮作制度逐渐推广,并已有了比较完整的沟渠灌溉系统。在手工业方面,当时有青铜冶铸、陶器制作、玉石和骨角制作、制革、纺织等。青铜器的制作水平在商代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不仅凝重、典雅、大方,同类型器物有了成组配套产品,而且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增多,最多发现有近五百字的,具有很高的文化与史料价值,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书法艺术珍品。特别是在宝鸡地区经常发现青铜器窖藏,因而宝鸡被誉为“中国青铜器之乡”。中国的礼乐文明就是从这里起步并得到发展的,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影响极为深远。
第二次发展是秦国和秦朝时期。周平王东迁时,由于秦襄公率兵护送有功,于是周把岐(今宝鸡市岐山县)以西之地赐封秦襄公,而当时的关中地区被戎族控制,秦人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稳扎稳打,一步步向东发展,先后建都于汧(今宝鸡市陇县)与汧渭之会(今宝鸡市陈仓区)。公元前677年,秦将国都从平阳(今宝鸡市陈仓区)迁往雍(今宝鸡市凤翔县南),历时250多年。公元前383年,将都城向东迁往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公元前350年,又迁都咸阳。
为了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继秦穆公“独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后,秦孝公继承先公遗志,支持商鞅进行变法。秦国是战国时期变法诸国中最为彻底的国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士兵的积极性,秦国很快发展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到秦王政时完成了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并制定了若干巩固统一的措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和兵马俑代表了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3]。
第三次发展是西汉时期。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以长安为都城。陕西经济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过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和恢复发展经济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到汉武帝时,西汉的国家实力达到顶峰,出现了“汉武盛世”。据《汉书·食货志》记载:“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史记·货殖列传》云:“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西汉时期陕西农业经济发达,主要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汉武帝时期搜粟都尉赵过创造了代田法,还创制了耧车和耦犁。这些新的耕作方法和生产工具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当时铁器已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并在全国产铁和冶铁之地设置铁官加强管理,在今陕西境内就设置5处。西汉时期,纺织业也有很大发展,朝廷在长安城内设有东、西织室,专门为皇室生产高级丝绸绫绢。1957年,在西安灞桥出土了西汉早期的纸张残片,是用大麻和苎麻纤维制成的,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长安城面积达36平方千米,其面积是同一时期罗马城的4倍,有约50万人口,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城墙高12米以上,下宽12~16米。长安城周围共有12座城门,每座城门各有3个门洞,宽约6米。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有5座宫殿、8条大街、160个巷里,有东市、西市等市场[4]。长安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长足发展,当时藏书很多,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刘盈废除了“挟书令”,汉武帝“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5]。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曾参考这些藏书,在长安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起初仅有博士官置弟子50人,到汉成帝末年,学生增加到3000人,并且形成许多学派,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
西汉时期实行对外开放包容的政策,与不少国家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率100多人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后,张骞报告了沿途经过以及西域各国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等各种情况,使西汉王朝对西域各国有所了解。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率领300人,携带大量财物出使西域,从此丝绸之路畅通,长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汉文化在西域得到了传播。
西汉之后,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在陕西建立了多个政权,先后有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等王朝以陕西作为政治中心,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文化上也有不少的建树。
25年,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关中仍保留“三辅”称号,长安仍维持京兆府的名义;汉中郡由益州刺史辖,治所在四川成都;陕北属并州刺史辖,治所在山西晋阳。东汉末年,关东军阀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挟汉献帝刘协西迁长安。192年,王允、吕布等谋杀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樊稠等攻入长安,“放兵虏掠,死者万余人”。195年,李傕、郭汜、樊稠又互相攻杀,陕西经历了一次大浩劫,“长安城中,盗贼不禁,白日虏掠……人相食,白骨累积,臭秽满路”[6]。三国时期,陕西关中属魏的雍州所辖,治所在长安;今石泉以东陕南各县,属魏的荆州所辖(今河南省新野县);陕南西部为蜀的益州所辖(今四川省成都市);陕北各处为羌胡各族的游牧地区。
313年,晋怀帝被杀,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316年,刘曜进兵关中,晋愍帝出降,西晋王朝从此灭亡。319年,刘曜改国号为赵,定都长安,史称前赵。前赵时期,关中和商洛地区为其所辖。陕北由后赵占据,汉江上游为成国占据,今石泉以东地区为东晋辖地。328年,后赵羯人石勒在洛阳生俘刘曜,次年进军关中,取长安,前赵亡。350年,氐人苻洪乘后赵内乱,进军关中,次年其子苻健在长安称帝,史称前秦。357年,苻坚即位。370年,苻坚用谋士王猛的建议,迁燕地王公及鲜卑人4万余户到长安;次年,又迁关东豪强和其他少数民族15万户到长安和关中,关中经济较前有所恢复。386年,姚苌乘西燕内乱攻入长安,改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后秦时期,关中和陕北为其统治,陕南地区为东晋所占。417年,东晋刘裕攻入关中,后秦亡。413年,曾投奔后秦姚兴的匈奴人赫连勃勃在朔方之北、黑水之南,建国都统万城(今陕西省靖边县)。418年,赫连勃勃率大军南下,攻陷咸阳,占据长安。419年,赫连勃勃还都统万城,留太子守长安。425年,赫连勃勃死。次年,北魏攻占了统万城和长安。535年,鲜卑人宇文泰立王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557年,宇文觉称天王,建立北周。
581年,北周杨坚废北周建隋朝。由宇文恺设计,在龙首原以南营建新城大兴城。大兴城平面布局十分规整,外郭城的东、西、南三边共设9个城门。城内靠北墙中央为宫城,正殿为大兴宫。宫城正南为皇城。城内还有14条东西向街道和11条南北向街道,将全城分为109坊,以朱雀大街为南北中轴线。隋朝立国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制度文化方面的贡献是很大的,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就是从隋代开始草创的。
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定都长安,建立了唐王朝。唐长安城沿用隋朝大兴城的旧制,不断修建。据实测,唐长安外郭城近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556米,周长36.7千米,总面积84平方千米[7]。城内由宫城、皇城、市民居住区等组成。宫城位于全城正中的北部,唐初只有太极宫。634年,李世民在宫城东北角禁苑内的龙首原上修永安宫,让其父李渊居住,次年改名大明宫。此后,唐朝历代皇帝都住在大明宫。714年,唐玄宗将原来的旧居改成兴庆宫,并几度扩建,从而在长安城内形成了三大宫殿区。皇城在宫城的南面,城内南北7街,东西5街,其间并列尚书省、太仆寺、御史台、鸿胪寺、都水监等百官办公的衙署。市民居住区以承天门大街为中轴,分为东西相等的两部分,形成规整的里坊结构。
唐长安城规模宏大,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布局严谨,可分为宫城、皇城和郭城三大部分,是中国古代封闭式里坊城市的典型,对边疆地方政权甚至东亚国家的城市建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唐代,京师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规模最大的都会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大明宫是唐高宗以后200余年的政令中心,是研究唐代历史和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大明宫建筑瑰丽、气势恢宏,周长约7千米,面积3.5平方千米,是明清故宫面积的5倍,堪称中国古代最壮丽的皇宫之一,是东方古建筑艺术中的明珠。
唐代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之一,也是古代陕西文化最辉煌、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王朝表现出繁荣的景象。唐代长安城人口最多时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唐代手工业很发达,1970年在西安市何家村发现的两瓮窖藏文物计千余件,其中金银器270件,制作十分精美。1987年发现的法门寺地宫更展现出唐代手工业的高超水平。唐代的瓷器制作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唐三彩是陶瓷业的新品种。长安是当时全国的商业贸易中心,城内的东市和西市是专门经营商业的地方。西市有衣肆、坟典肆、药材肆、绢行、秤行等各种行业,还有专为大商人存放钱币的柜坊。由于铜钱携带不便,在唐宪宗时,长安出现“飞钱”(亦称“便换”),类似于现在的转帐支票,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很大方便。
唐代的科技文化也十分发达。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收集了许多散落民间的秘方、单方。他所著的《千金方》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巨著,对后世医学影响极大。唐代专门设有史馆编纂史书,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等都是唐初编成的。京兆万年人杜佑编纂的《通典》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史书。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长安竭力推行“古文运动”,千古名篇《师说》就是他在长安写成的。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的大多数诗人在长安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初到长安时,以一首《蜀道难》被誉为“谪仙人”。他在陕西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诗圣”杜甫的诗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400余首,其中在长安创作的有200多首,《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等辉煌诗篇都是在长安一带写成的。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等数十首诗写于长安及其附近,著名的《长恨歌》是他在806年任周至县尉时写下的。杜牧著有千古名篇《阿房宫赋》和《过华清宫》等七绝。王维晚年在蓝田辋川居住,把自己的田园诗汇集成册,题名《辋川集》。
唐代书法艺术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名家辈出,各具特色。西安碑林博物馆保留了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褚遂良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颜真卿书写的《郭家庙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徐浩书写的《不空和尚碑》,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怀素书写的《东陵圣母帖》、《千字文》。还有陕西麟游县九成宫遗址保存的欧阳询晚年精心之作《九成宫醴泉铭》。
唐代教育十分发达,在长安城设立的国子监为最高教育机构,下辖六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837年,唐政府将《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经,刻石成碑,立于国子监之内,史称“开成石经”,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长安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人通过陆路或海路来到长安。大明宫内的麟德殿是唐代宫廷接见外国使臣的重要场所之一。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乾陵前的61尊王宾使臣雕像和章怀太子墓道东壁的礼宾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唐代中外友好往来的场面。当时在长安西市有许多波斯商人经商,专门设有波斯邸,近年在西安出土的多枚波斯钱币就是证明。据史书记载,在唐代,日本19次派遣唐使,来长安学习中国文化,唐代长安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日本学生为最多。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新近收藏的日本留学生井真成的墓志,是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实证。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唐玄宗等人仓皇逃出长安。此后,唐朝国势开始逐渐衰败。881年,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在大明宫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遭到严重破坏。
唐以后,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东迁,从宋代开始,陕西由于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开始下降,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陕西仍然是西北地区发展最快的地区。
北宋时期,陕北是军事重镇。由于长期的文化积淀,关中出现了不少思想家和军事家,如关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张载,是中国北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是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代表作有《正蒙》、《易说》等。他创立的关学博大精深,几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和世界,他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及“学贵有用,经世致用,笃行践履”和“学则须疑,守旧无用”、“仇必和而解”等观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他的思想在宇宙论、认识论、人性论、社会和谐论等方面达到了中国思想史上空前的高度,对东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哲学思想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元”。1972年,封第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建藩于陕西。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明。明代实行封王建藩,陕西布政使司境内有7个藩王,其中3个封在今陕西境内。明代对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修建了雄伟壮观的城墙,并在西安城内修建了两座气势雄伟的建筑——钟楼和鼓楼。明代初年,朱元璋曾试图将西安作为都城。1644年,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号为西京,正式建国,国号大顺。1646年,清军占据陕西全境,1649年,将西安城东北部划作驻防城,通称满城。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到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等于1901年返回北京。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陕西革命党人领导新军在西安起义响应,这是当时北方第一个响应起义的省份,起义军攻破满城,陕西军政府成立。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文物甲天下。正是由于陕西是13个王朝的政治中心,所以文化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0余座。文物资源完整性、丰富性、至高性的特点,使陕西成为得天独厚、独具特色的文物大省。陕西有博物馆160座、馆藏各类文物10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前列。浏览这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随处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及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佛教名刹法门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博物馆。全省各地的博物馆内陈列的西周青铜器、秦陵铜车马、汉代石雕、唐代金银器、宋代瓷器及历代碑刻等稀世珍宝,闪烁着耀眼的历史光环,昔日的周秦风采、汉唐雄风从中可窥一斑。
除了这些物质文化遗产以外,在陕西地域文化中还具有众多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秦腔、安塞腰鼓、陕北民歌、华县皮影等51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充分反映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悠久与丰厚。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版图中,陕西是一块既具有其共性又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板块。由于长期作为中央集权统治下的政治中心,陕西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特点,而特殊的地域环境也使陕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10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这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而距今20万年的“大荔人”头骨化石在中国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演化史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填补了中国历史上人类由蓝田人(今陕西蓝田县)向丁村人(今山西襄汾县汾河附近)过渡的空白,为研究汾渭谷地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3万~4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半坡遗址就是6000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里发现了彩陶文化,还发现了类似早期文字的刻画符号,也发现了人类早期祭祀的石柱,反映出当时祭祀文化的发达。
位于泾渭河流交汇处的杨官寨遗址的新发现,使学术界聚讼已久的庙底沟文化聚落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从现有发掘资料看,该遗址是目前所知庙底沟时期唯一发现有完整环壕的聚落遗址,加上其相对完好的保存状况,使它成为探索庙底沟文化聚落布局与社会结构等问题的最重要资料线索。渭河流域众多的文化遗址正是当时社会发展进步的写照。
由于黄土高原和渭河水文环境的影响,陕西是中国农业生产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6000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打猎捕捞、采集果实等劳动,当时种植的谷物主要是粟。
华胥文化、炎黄文化在陕西留下了重要的遗迹和影响。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从黄帝、炎帝开始的,海内外华人也都将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墓位于陕西黄陵县,另一位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位于陕西宝鸡市,炎帝陵也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这两位始祖的圣迹都位于陕西境内,加之后来西安成为中国古代王朝都城的代表,因而这里成为中华民族根的象征和精神家园。
陕西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间最长的省份,其文化具有辐射性,是民族文化的主流,为中华文明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陕西文化具有非地域性的特点。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在陕西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西周王朝。此后,又有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先后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共计11年。由此形成了陕西独特的都城文化和帝陵文化,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在这里不断碰撞、不断融合、共同发展。道教、佛教、儒家思想等都能在这里生根开花,陕西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
从西周起,陕西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为政治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与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和青铜器上,目前发现的西周甲骨文字达到2200多个。最早从事耕种稷和麦的人,是陕西关中周人的祖先。到了西周末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并向其他地区传播。周文化留给我们的制度文化很多,周人的分封制、宗法制、制礼作乐都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秦文化包括秦国和秦代两个部分。秦文化博大雄浑、开拓进取,它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秦阿房宫、秦始皇陵、秦都咸阳、秦长城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汉代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盛世,其文化体现出特有的“大汉气象”。汉代文化表现出多元性、统一性、包容性、和谐性与创造性特征,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了“博大兼容”的特点,既能坚持本土文化的传统,又能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己,为己所用,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大一统的封建文化。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也是比较典型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朝代。统治者能实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唐代在积累了中国千余年封建社会发展的成果之后,再经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变革,达到政治文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交通发达、国力强盛,高度的古代文明使其呈现出多元的景象。唐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不仅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的高峰,也登上了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
陕西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长安就同许多国家有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活动。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古长安为起点的。汉代以长安为中心,同南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唐代的丝绸之路更是畅通,对外联系更为活跃。
周、秦、汉、唐时期,由于其强大的国力和雄厚的基础,在文化上均实行对外开放、开拓进取的政策,善于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使本国文化在交流和融合中不断壮大,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
但是到宋代及以后,陕西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陆上丝绸之路被海上丝绸之路所代替,工商业不如东南沿海地区发达。而且陕西长期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也影响了以后陕西的发展,导致陕西文化的开放进取性减弱,从而出现闭塞保守的文化现象。
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纷纷走上陕北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使其成为华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在陕北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西汉以后,农牧业才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一直到隋唐时期,陕北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从陕北地名可以看出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盛况。陕西成为历史上多民族文化汇融的地区[8-18]。
对于世界上惟一具有数千年连续不断文明史的中国而言,陕西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与文明源头。中国农耕文化以及此后封建大一统,以至走向最辉煌的繁荣和鼎盛,先后有14个朝代以这里为政治中心,引领全国的文化。数千年来,在这里产生并上演了一部接一部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在这里,秦人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乱,构建封建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延续2000多年。之后,汉承秦制,又将儒家文化世俗化、礼仪化,使其与周文化的礼乐兴邦之理想相融合,从而构造出一套较完整的封建政治道德文化的经典内涵与标准,一直影响至今。唐人又以包容与大度的姿态扩大对外交流,遂使盛唐之气韵不仅体现在物质的丰稔上,还显示了文化空前绝后的辉煌,不但辉映域内,同时也光照域外。宋代以后的陕西虽然失去了唐代以前的风采,但仍不失为西北地区的文化重镇。
[1]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史念海.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4]徐卫民.西汉未央宫[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5]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范晔.后汉书·董卓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8]徐卫民,秦怀戈.秦汉时期的关中自然环境[J].南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33(5):22-24.
[9]黄永美,徐卫民.西汉长安人口地理探析:以元始二年长安人口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3):471-476.
[10]徐卫民,裴蓓.汉文化及其特征概论[J].唐都学刊,2011,27(5):1-10.
[11]徐卫民,方原.汉长安城植被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5):846-870.
[12]徐卫民,方原.项羽定都彭城的原因及利弊[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6):83-86.
[13]徐卫民.汉长安城中的里制研究[J].唐都学刊,2008,24(3):1-5.
[1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5]班固.汉书·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孙思邈.千金方[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17]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8]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