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2014-03-25 10:04李晓峰宁士亮
关键词:生产性城市化服务业

李晓峰,宁士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500)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影响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化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7.9%增长到2012年的50%左右,年均增长率约为3.5%,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75%。尽管中国城市化取得了迅猛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传统的片面追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给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城市人口极度膨胀、失业人口剧增、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利用率偏低[1];城市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不合理、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层次偏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缺乏竞争力[2];城乡二元结构凸显、农民工问题棘手等[3]。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制约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而且将影响中国及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进程。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伴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来临,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重要动力。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推动中国城市化特别是新型城市化建设,将成为党和国家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国外许多城市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完成了向服务型城市的转型,成为城市化研究的典型,这些为中国未来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经典实例。对此,本文重点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作用机理以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相关理论综述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 H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早提到了生产性服务业。随后的研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诠释更为具体,如格鲁伯和沃克(1989)认为,生产性服务是那些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国内学者程大中、陈中武(2002)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是资本品的服务。本文总结各位学者的研究后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亦称生产者服务业或中间投入服务业,是指为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市场化中间服务的所有门类总称,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分[4]。它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业(银行、保险和证券服务等)、商业服务(咨询、会展、律师和会计服务等)、信息服务(通讯、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服务等)和现代物流及交通运输业。具有如下4个生产性服务业特征:

(1)中间投入性。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创造更高价值而进行的中间性生产消费[5]。(2)专业、创新性。依赖于专业知识和技术,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3)知识、技术密集性。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生产的飞轮(格鲁伯、沃克),为其他生产提供高智力、高效率的知识技术性服务[6-7]。(4)产业集聚及关联性。自身发展具有集聚式发展特征[8],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相互弥补、紧密配合[9]。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均有对城市化问题的论述。直到1965年威尔·普森的《城市经济学》一书问世,才对城市经济学和城市化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讨论,从而使城市经济学及城市化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伴随着时代变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演进,新型城市化问题应运而生,特别是中共十八大将新型城市化建设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使新型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学术界对新型城市化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定义。本文综合各位学者的研究后认为,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信息互动、社会和谐、区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之路[10],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产出的集约发展,改变传统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和数量的发展模式,将速度和效益、数量和质量、形式和实质有机地统一起来,创造一条全新的质量上乘、内涵丰富、品质拓展的城市发展。新型城市化特征:(1)集约高效。城市发展得到科学规划,实现高效集聚,城市群、城市圈辐射带动作用强;城市龙头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城市整体经济转型升级[11]。(2)功能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多产的自主创新系统。(3)社会和谐。以人为本,民主、民生得到高度重视;人口素质普遍提高,形成自觉的市民意识;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化发展的方方面面[12]。(4)环境友好。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污染监督、整治、治理三位一体,重点发展低碳生态经济[13],建成生态平衡、环境友好的宜居城市。(5)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14-15]。(6)智慧理念。重视知识创新、完善信息资源的传导,着力发展高知识含量产业[16-17]。

二、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第一,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新型城市化建设之基。在未来较短的时间内,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将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一城市(或区域)的主导性产业,成为拉动城市经济整体增长的最重要动力[18],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新标准。所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健康的发展将会大力推进中国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为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打牢基石。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城市集聚,有利于建成世界性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且在集聚的同时也呈现出空间区位选择的扩散性、时间上的可分性,继而跨国、跨境、异时服务消费越来越多,从而有利于和其他地区、其他产业(尤指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群和城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世界上许多城市(如芝加哥、香港、东京等)都是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纷纷完成了向服务型城市的转型,成为了世界性大都市。

第三,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绿色、生态、环保、智慧、低碳型新型城市化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是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的内涵式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点有助于经济低碳[13]、城市智慧、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如伦敦、东京、哥本哈根、新加坡、圣路易斯等城市,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完善了城市化建设的质量,丰富了城市化建设的内容。

第四,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缓解就业压力,排除新型城市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充分整合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展现其综合优势。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专业化分工与技术进步,提升整体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与知识技术含量,进而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19],是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手段。

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对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增加值由2005年的4824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5656.5亿元,6年间增长了近3倍,年均增长速度约为25%,增速远高于其他行业和经济总体水平。尽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猛、增速喜人,但与国际平均水平比较,总量与规模仍偏小,尤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其本国GDP总值的70%左右,发展中国家也已达到50%,而中国仅约为40%,且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服务业总增加值也不足40%(发达国家已达75%),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层次低[20],产业布局分散,人才储备不足,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过高,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产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连带式发展模式;人才短缺,产品知识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严重不协调,北京、上海和一些东南沿海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1]。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现状和特点已影响和制约了新型城市化建设,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阻碍了新型城市化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且结构严重失衡,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过大,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过低(不足40%),且发展缓慢,缺少核心竞争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缺乏高附加值的前端研发和后端营销、售后服务,产业多处于微笑曲线中间段,产业层次偏低,增值能力较弱。传统的和低层次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多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之中,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上述问题不仅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严重制约和阻碍着中国新型城市化之低碳经济、生态和谐、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第二,产业关联、带动能力低,布局分散,阻碍了新型城市化之城市群建设。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组织体系中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与制造业、外资企业等产业的关联薄弱甚至被割裂,产业链向服务业增值部分的延伸受到抑制。这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经营扩张与规模扩大,使其无法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及特色企业,即无法带动城市或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相对分散、集中度较弱、尚未产生规模效应和形成行业优势[22-23],无法促进城市的高效扩张与城市群的有效集聚。上述问题严重制约和阻碍了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之大都市及城市群的建立与形成。

第三,人才短缺,产品知识技术含量低,阻碍了新型城市化之智慧城市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储备是衡量一个城市整体人才结构与质量的重要指标。中国长期存在“重制造、轻服务”的观念,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视不够[24]。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且职业教育发展落后,造成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储备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25],尤其是高水平的专业研发技术人员十分匮乏,导致了行业内产品和服务的自主研发创新缺乏智力支持,产品知识技术含量偏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和阻碍了中国新型城市化之智慧型城市的建设。

第四,区域发展不协调,阻碍了新型城市化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发展严重不协调:北上广以及一些东南沿海城市发展迅速,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80%;其他地区则发展迟缓,尤其是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抑制了城市经济的高效发展与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城市化发展的不协调局面进一步加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猛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而其他地区水平低、速度慢且发展趋势令人担忧。上述问题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新型城市化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第一,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效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服务业总体和分行业的专项法律法规,完善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营造公平、规范、自由的市场环境,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法落实政府、经营主体、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26];健全服务业的监管体系,加强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投诉处理,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鼓励并积极培育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信息流通、建立行业规范和纠纷解决方面的职能,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第二,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对外开放与对内交流合作。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对某些行业的垄断,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规范化进程,依靠完善的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以保证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外开放与对内交流合作,鼓励和支持外资、民间资本融入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之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方法和管理理念,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动力与活力。

第三,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集聚性与联动性。相关产业部门在立足于现有优势产业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更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等方面,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外包业务和科技金融服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完善科技孵化体系建设,努力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和专业化的高新技术服务行业;强化产业及区域间的联动式发展,特别是建立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群-群”发展模式以及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27],加速产业融合与集聚,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以此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完善城市化进程,重点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努力提升城市化的质量,加强与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关联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供给与需求[28]。鼓励规模和影响大、带动作用强、辐射面广、特色鲜明、具有示范效应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优先发展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努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自主品牌,提升其国际化、专业化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力,以期推动国内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全面稳步提升。

第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我们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拓宽渠道集聚人才[29]: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建立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让高校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后台保障;鼓励、引导职业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职业培训,建立健全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和认证制度,并适时开办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辅导,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人才的引才引智机制,制订人才引进的规划和综合配套政策,加大力度引进那些技能高、专业性强、国内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在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对引进的人才在简化流动手续、专业职务资格认定、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等提供便利,制订政府为高端人才投入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制度,维护他们的自身权益,以尽快建成一支适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形成健全的人才支持保障体系。

五、结 语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结构和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最重要路径,是国内未来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本文建议采取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机制、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J].战略与决策研究,2009(2):130-137.

[2]易纯,曾志伟,宁启蒙.基于“两型”背景的新型城市化推进策略研究[J].安徽建筑,2012(3):11-15.

[3]李钒,侯远志.我国新型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导刊,2012(11):90-92.

[4]刘重.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J].天津社会科学,2006(2):89-92.

[5]郑吉昌.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经济增长[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1):28-32.

[6]陈宝启,李为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86-90.

[7]陈潮昇.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10):116-119.

[8]韩明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4):51-55.

[9]林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07(7):91-93.

[10]杨继瑞.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与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6(11):32-35.

[11]刘岚丽.新型城市化的主要特征[J].文史博览,2008(11):65-66.

[12]刘玲玲,刘承水,易红梅.浅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建设[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1):34-52.

[13]高艳华.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建设[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5):68-70.

[14]姜永生,范建双,宋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8(4):32-34.

[15]刘亭.理念创新和推进新型城市化[J].理论与研究,2012(5):42-44.

[16]姚华松等.新型城市化的构建过程与广州实践[J].城市观察,2012(3):33-40.

[17]杨姝琴.浅论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146-148.

[18]申金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启动经济增长新引擎[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2):12-18.

[19]方晓红.加快发展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167-169.

[20]王瑞.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问题与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2011(1):77-85.

[21]林珊,江天涌,张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亚太经济,2012(6):86-90.

[22]陈松洲.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2010(2):62-65.

[23]郑明彩.浅谈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10(7):58-59.

[24]王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2(7):77-79.

[25]祝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2):108-109.

[26]韩坚,宋言奇.生产性服务业的演进过程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7(5):84-87.

[27]马兵.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8-29.

[28]党怀清.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6):72-75.

[29]王红.推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J].企业活力,2010(9):20-23.

猜你喜欢
生产性城市化服务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