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100024)
电视新闻杂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播
——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
李 英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100024)
为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媒界一直在奋战,尤其以央视的《新闻联播》、各省市卫星频道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主宣传阵地。然而,这种“主色调”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当今受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受众主动性、积极性日益提升的形势下,显然难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应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改变传统的主要依靠消息类电视新闻“单兵作战”的策略,强化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评论节目在深度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与社会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社会主流价值观;《新闻周刊》;电视新闻杂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关于国家现状与未来改革的决心与行动如何,电视媒体如何才能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如何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通过电视媒体传达给最广大的受众,如何才能引导舆论、引导社会正能量等问题,仍然是摆在电视媒体从业者和相关研究者面前的难题。
在当今网络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笔者认为,在如今“内容为王”的时代,电视新闻无疑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
曾经,每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一家人吃着饭,看着《新闻联播》,讨论一天中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是许多家庭每天的“必修课”。可以说,《新闻联播》从诞生之日起,就宣传自己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忠实喉舌,清楚明了地表现出其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功能。
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受众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媒介素养逐渐提高,老百姓已经不再满足于《新闻联播》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单调的、单一的“宣传式”传播。虽然《新闻联播》也在不断改革,出现了类似“航母style”、“您幸福吗?”这样受到百姓好评的节目,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受众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有了倾听不同声音的意愿,对媒体、对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央视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新闻周刊》在电视台的屡次改革、多次变动下,仍然屹立不倒。它的成功能够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和谐稳定向前发展。
提到《新闻周刊》,不得不提及“杂志型电视节目的鼻祖”——196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创办的《60分钟》(60 Minutes)。“同传统的播报式、专题式的新闻节目形态相比,这种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将报刊媒介的编辑手法引入电视媒体,完美地融合了电视的声画兼备与杂志的深度见长。而在我国传媒界,第一个真正冠以‘电视新闻杂志’之名的新闻节目当数中央电视台创办于1993年5月1日的《东方时空》。”[1]71之后,诸多类似的电视新闻节目不断涌现,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面对面》、《世界周刊》、《新闻1+1》、《每周质量报告》、《深度国际》、《本周》,卫视台如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您早》等。
但是笔者认为,《新闻周刊》更多地体现了《60分钟》所呈现的电视新闻杂志的特质,它将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优势、杂志的编辑优势等带进了电视。它就像是纸质版的《南方周末》,既有相对简短的新闻信息集锦,又有深度的新闻评论。而这恰恰是它与一般的电视新闻资讯节目如《新闻联播》,各种日播性的“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如《新闻1+1》等所不一样的地方。
下面主要以2013年11月23日与11月30日的《新闻周刊》为例,具体解析电视新闻杂志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
(一)弹性的板块内容、艺术的板块节奏,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众所周知,《新闻周刊》的前身是2003年5月3日开播的《中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开播10余年来,无论是名称的变更,还是内容板块的改革,《新闻周刊》始终坚持每周六晚22:15与您相约。固定的收视时间符合观众的收视习惯。
《新闻周刊》时长一般为45分钟左右,在这个时间段内,一周内发生的国内最重要的新闻、受众最关注的人物等都将在节目中出现。无论受众是想重温这一周的重要资讯、热点事件的深度评论,亦或是对新闻人物的关注,《新闻周刊》都将满足您的需求。
从栏目板块来看,目前它主要分为五大块:《一周新闻回顾》、《一周人物回顾》、《本周视点》、《本周人物》、《本周特写》。
从时间的分配上来说,《一周新闻回顾》和《一周人物回顾》相当于热点新闻和热点人物盘点,偏重于资讯消息类,时间一般为3~5分钟。《本周视点》主要以事件为中心,对新闻热点事件进行讲解,将背景、事态发展、各方反应集中起来,力求为受众梳理出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全景,时长一般10至15分钟,如11月30日的“钢铁与空气”。《本周人物》则大多以人物为中心,讲述一个新闻故事,时长一般10分钟,如11月30日的“窦珍:扫桥爷爷”。《本周特写》区别于《本周视点》相对宏观和宏大的叙述,以一种舒缓的节奏,转而关注最基层的普通百姓,以小见大,以新闻故事或小人物故事的形式呈现。如11月23日的“最后的运煤工”,以运煤工徐文斌从以前每年冬天忙不完地送煤球,客户上门要煤,送煤只送两公里范围内的。到现如今天津市区最后的送煤工,为了送煤,需要徒手拉1 500斤、走10公里路,即使这样,还经常陷入不开张、没煤可送的窘境。通过小人物徐文斌,来展现城市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让人欣喜又夹杂着淡淡忧伤的事实。
电视新闻杂志的一大优势,就是节目板块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新闻周刊》的五个板块,在45分钟的时间内,每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任意调整五个板块的顺序和时长。有时还可以针对特殊事件做特殊报道。如2013年10月5日的特别节目:“因为爱之唇腭裂”和“因为爱之自闭症”等。
从这几个板块的时长来看,长短互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新闻资讯、新闻故事、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合理搭配。可以说,无论受众喜欢什么样的新闻,《新闻周刊》总有一款适合您。
从板块的音乐背景来看,《一周新闻回顾》一直伴有比较快节奏的统一的背景音乐,让受众感受到新闻资讯信息的快节奏和信息时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本周人物》、《本周特写》则适当地放慢节奏,延伸时长,留给受众全面了解事件、进行思考的空间。同时,根据人物故事的需要,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调动受众的情绪,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要想达到某种效果,必须能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的某种需求。而《新闻周刊》依靠其非凡的创作团队,将节目板块和音乐都设计得非常吸引受众,并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曾有人如此评价《新闻周刊》:“让观众在接受新闻事件本身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收了各方的观点。”[2]
(二)主持人作为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如今“内容为王”的时代,《新闻周刊》有了深厚的内容底蕴,有了吸引和满足受众最基础的“硬件”之后,还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主持人“软件”。
作为中国最知名也最受欢迎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拥有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作为一名资深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受众对他的信赖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无形资产。他的踏实、睿智、沉稳,长期以来熏陶出来的观众对他的信任,是《新闻周刊》的一个重要优势。在整个过程中,白岩松冷静、沉着地将几个板块有机地串联起来,在节目中穿针引线、画龙点睛。
如2013年11月23日的《本周人物——寻找卡尔》。
白岩松在串联词中讲道:“穿越岁月的锲而不舍,导致坚持带来感动。”许多时候,主持人不需要说太多,不需要告诉受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只要适当地串联:“坚持变成一种感动,正是来自时间的见证,如果帮着照看书两三年,甚至三五年,主人来了,物归原主,很好,但也属于人之常情。可历经几代人,跨越七十年的岁月,这种‘锲而不舍’就不是‘人之常情’所能概括的。所以今天,太多的诺言可能随时会被放弃与背叛,而这七十年的坚守就像是一面镜子,也许可以照出我们尴尬的脸红。”
同样的话语,如果换一个主持人来说,可能效果完全不一样。我们常说,意见领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白岩松在这,就是广大电视观众的舆论领袖,他在节目中所表达的观点,虽然不一定是他的个人观点,但是,受众感受到的却是他个人观点的一个平静表达,话语不多但恰到好处,产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人际传播效果。
有人曾这样形容白岩松,说他是“新闻事件的讲述者、新闻万象的梳理者、忧国忧民的思考者、言辞犀利的评论者”[3]。也有人说:“新闻节目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分析或判断,从本质上说,都是媒介意志的集中体现,主持人只是节目的一个显性载体。但由于主持人所具有的个性风采往往会使舆论引导由大众传播渠道进入人际传播渠道,从而大大增强意识形态表达过程中的人情味和亲切感,而使舆论引导置于潜移默化之中。”[1]73
(三)人际化、平民化、时尚化的话语风格,打破电视新闻的刻板模式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开头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您收看××节目。”《新闻周刊》的开篇是这样的:“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打开’新闻周刊。”“打开”这个词用得非常形象和生动。打开电视、打开书本、打开这本电视新闻杂志,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现在进行时”的行动感与画面感。
我们再来看看11月23日那一期《新闻周刊》白岩松的开篇:
“很多人曾经以为,本周才会公布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但是上周五傍晚,这份决定便与众人见面,很多人感慨,改革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本周,新闻的热点也大多与此有关,一个充满众多‘干货’的改革决定,自然引发社会此起彼伏的解读和关注,准确的解读与关注,也是行动的开始,而在此之后,怎样有勇气、有魄力地行动才是贯彻这一改革决定的关键,但愿我们不仅兴奋字里行间的改革勇气,更能为‘有创造力的行动’而兴奋不已。中国改革又一次‘出发了’,我们当然可以期待更多,好了,接下来共同走进本周。”
从“干货”、“有创造力的行动”、“出发了”等,我们可以看到现今的一些时尚用语,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而将这次新领导班子的改革,称之为“中国改革又一次出发了”,显然更能勾起受众对即将到来的改革的美好期盼。
从话语上来说,《新闻周刊》经常用一些我们老百姓常用的词汇,来串联新闻、评论新闻。如11月30日的《新闻周刊》,在《一周新闻回顾》和《本周视点》之间,白岩松如此串联:
“本周,托老天爷的福,派来了强劲的北风,导致温度迅速下降,但是,强劲的北风还是将华北一带的雾霾吹走了大部分……但解决空气质量,不能总靠老天爷吧?更何况人类如果自己不多想办法的话,连老天爷也经常无能为力。中国PM2.5数据,最差的十个城市当中,往往河北,要拿走一半甚至以上的指标……”由此引入《本周视点——钢铁与空气》。
除了话语的人际化、平民化之外,白岩松还打破了常规电视新闻节目里,一两个主持人坐在直播间,对着提词器像念文稿一样,将一条条新闻单向地传递给受众的刻板模式。白岩松随意地坐在一个凳子上,前面没有桌子,他就像一个学者、一个知识丰富的邻家大哥,在和你面对面地交谈这一周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这打破了一般电视新闻“端庄、生硬、严肃、死板”等给受众所造成的距离感及其所带来的“对抗式解读”等,起到了斯图亚特·霍尔所提及的“统治霸权立场”的作用,使受众在产生亲近感、接受主持人所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接受了信息与评论中所隐含的马克思主义。
(四)客观、公正、全面的解说词,带来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在如今受众媒介素养普遍攀升的情况下,受众需要的不是你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他们已经受够了这种“填鸭式、教导式”的新闻节目,不再喜欢“一面说”的传播方式,而是更倾向于“两面说”。受众想要看到的是媒体“全面地展示事件的真相,不偏不倚”,他们认为自己在了解新闻事件全貌的情况下,能够做出合理判断。
如11月30日的《本周特写:寻找目击者》白岩松这样说道:“上一周,人们感慨于老人知恩不图报,反而诬陷小孩,所以被处罚是一种警示。但是到了本周,人们又在老人一次又一次的跪地鞠躬喊冤中困惑,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事情就不再是只属于四川达州,对今日的中国都有意义。那么,警方上周依法处罚这位老婆婆,应该有准确的证据和依据,目前,应当对社会公布进一步的细节,让社会不再困惑甚至怀疑,无论孩子、还是婆婆、还是执法机关与社会,都需要该有的清白。”
在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真相才是最重要的,在真相和事实面前,任何语言和评价都是苍白的。
在11月30日的《本周人物——窦珍:扫桥爷爷》中,本来社会部分舆论对于窦珍爷爷这种无私的志愿者行为,最后却落得不幸离世的结果,而有些唏嘘、遗憾。这种情绪如果放大,可能会影响公众的志愿者士气。这时,白岩松一席全面、合情合理的解说,扭转了这种低气压,鼓舞了社会正能量。“有很多人为老人不幸却又巧合地从桥上跌下去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老人是在自己常年奉献的岗位上告别的,这是一个志愿者最大的光荣,同时,老人走后,众人的致谢、致敬与感动如潮水一般到来,这是对志愿者老人最隆重的道别,老人的一生值了,一路走好。”
(五)对一周新闻的议程设置,带来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新闻周刊》作为一档周播性的电视新闻节目,一周内发生的国内大事如此之多,他们是如何取舍的呢?在其官网的栏目介绍中写着这样的字段:“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我们经历过痛苦、困惑,我们也拥有过快乐和自信,我们追求的是希望做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而我们更期待的是,能在与您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4]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新闻周刊》秉持什么样的筛选原则,只要有选择、有把关,就有议程设置。显然,作为一档非常知名的品牌电视新闻节目,《新闻周刊》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议程设置”效果。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如何才能避免做好事反被冤枉呢?……面对这些困惑,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做好事反被诬陷”的尴尬,我们如何才能打消社会大众对“被诬陷”的恐惧,引导社会正能量呢?
关联性评论是《新闻周刊》常用的润物细无声的方法之一。“《一周新闻人物回顾》的评论把关联性用到了极致,每个新闻人物都是因为不同的新闻事件受到了关注,但栏目总是通过本周发生在他身上的新闻事件作为关注点,每个人物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新闻事件、不同的生活背景,但主持人总能关联性地把他们联系起来,这个联系的纽带就是社会共有的人性、情感、道德等,一旦找到他们的共同点,观众就容易印象深刻,这种记忆已经超出新闻事件本身,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5]
如:11月23日的《新闻周刊》,在《一周人物回顾》里,对陈业文、陈晓玲“助人为乐”反被诬陷的事件进行了解读,陈业文和陈晓玲在学校和警方的帮助下,还了自己一个清白,彰显了“邪不胜正”的社会正能量。在11月30日的《本周特写——寻找目击者》中,又进行了连续性、关联性的报道。在相连的几期节目中,报道与“老人摔倒”相关话题,起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同时,将正能量人物集中串联,放在《一周人物回顾》里。如将“陈业文、陈晓玲”与“小玉儒”放在一起。在小玉儒事件中,全银川市发动起来,帮助小玉儒寻找其丢失的价值28万元的电子耳蜗。大爱无疆,传播社会正能量。
一方面是受众对类似《新闻周刊》的电视新闻杂志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偏爱,另一方面是受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传统传播阵地——央视《新闻联播》等新闻联播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刻板成见等。如网上曾经出现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新闻联播“三段式”以及其他类似的评价,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老牌电视新闻节目,由于受众的审美疲劳和斯图亚特·霍尔所提及的“对抗式解读”,以及许多错综复杂原因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日渐弱化。
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电视新闻节目样式。虽然近年来,《新闻联播》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出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航母style”、“您幸福吗?”等一些好节目,受众对它的关注度也较以往有所提升。笔者个人作为一名普通受众,对改革后的《新闻联播》也开始不知不觉地进行关注,欣喜于它的改革力度和节目内容发生的可喜变化。但长期以来受众对它的“刻板成见”不是一两天可以消除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类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如何才能更好地通过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呢?在《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中,朱羽君教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是:“它既包含消息类新闻,也包括专题类、言论类新闻。”[6]据此可知,《新闻周刊》属于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属于消息类新闻。徐舫州等在《电视节目类型学》一书中将“电视新闻资讯节目划分为七大类型,分别是:消息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评论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杂志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谈话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资讯信息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和直播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7]。根据这一划分原则,《新闻周刊》又可划归为杂志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
无论电视新闻如何分类,作为电视核心竞争力的电视新闻,其在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新闻立台”足以证明电视新闻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消息类新闻节目具有迅速、简要、客观、广泛传播的特性和非常强的时效性。虽然现今的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其在新闻传播上已经没法和网络、移动媒体来比拼速度。但是,消息类新闻节目仍然有其优势,全面、海量的新闻信息以及对新闻的筛选汇总,能够帮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件,比如央视的《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联播》等。专题类新闻节目具有深度解读、客观全面的优势。而杂志类新闻节目结合新闻事实所做的评论,往往具有点睛之效,使其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佳载体。类似《新闻周刊》这样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集各家之长,往往能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奇效。但是,有深度、有内涵的节目,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积淀,不能速成。《新闻周刊》作为一档周播性的电视新闻节目,一周一期,虽然其有非常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是传播学认为,好的传播效果既要有量也要有质,光有质或者光有量都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新时期要想更好地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受众关注社会主旋律、关注社会正能量,必须在各电视新闻节目不断从受众出发、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进行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大胆创新和改革基础之上,组合出拳,充分发挥各类电视新闻节目的联合优势,消息类电视新闻、评论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杂志类电视新闻、谈话类电视新闻、资讯信息类电视新闻和直播类电视新闻,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和重组,才能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
[1] 杨菁.塑造电视新闻的“精英气质”——央视《新闻周刊》传播特点分析[J].现代视听,2007(12).
[2] 程双.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浅析——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J].青年记者,2010(9):70.
[3] 颜世讳.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4] 栏目介绍——新闻周刊[EB/OL].[2013-10-10].http://cctv.cntv.cn/lm/xinwenzhoukan.
[5] 李真.央视《新闻周刊》的叙事话语特色[J].新闻世界,2011(5):45.
[6] 朱羽君.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53.
[7] 徐舫州,徐帆.电视节目类型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8.
Subtle Influence of TV News M agazine to M ainstream of Social Values:W ith CCTV“News week ly”as An Exam ple
LIYi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China)
In order to propagate themainstream of social values,the media has been fighting so long,especially in the CCTV’s“News Broadcast”and the provincial satellite channels ofnews program as themain position.However,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is“primary colors”of television news programs in today’s situation,which audiences continue to improve theirmedia literacy,their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under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it’s obviously difficult to achieve our desired results.Propagating themainstream of social values should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and we mus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strategy whichmainly relies on the TV news;wemust transfer the TV newsmagazines,reviews’subtle effect to propagate themainstream of social values,which show advantages in depth interpretation of Party and State policies,guiding the public opinion and social positive energy,etc.
mainstream of social values;Newsweekly;television newsmagazine
G206.3
A
1673-8268(2014)05-0134-05
(编辑:李春英)
10.3969/j.issn.1673-8268.2014.05.026
2013-12-13
李 英(1986-),女,湖南郴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播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