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的思考*

2014-03-25 19:34董兴彬吴满意
关键词:主体价值政治

董兴彬,吴满意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611731)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内涵

(一) 价值、价值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涵义

在马克思的价值论中,其对价值的理解最先从经济学领域开始,最后落脚在哲学领域。“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剩余价值”这些概念的应用,使我们对价值具有了较为直观的理解,即价值首先源于经济实践活动,更为广泛地理解就是实践是价值的来源,其不从观念中产生,也不根植于人的抽象思维活动,而是一种实践活动之后的客观存在,并承载于各种具体的事物样态之中。当人的需求与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某一特性相符合时,价值就会显现出来,它是对象物所具有的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客观特性。马克思给价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两个尺度,即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价值既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属性。同时,价值在主客体的互动关系中存在着,缺少主客体中的任何一方,价值便不会存在,因而可以给价值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价值,就是在人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客体的存在、性质及运动是否与主体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1]

价值实现是指客体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主体内在尺度作用于客体,客体趋近于主体的现实转化,即客体已经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并进一步推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发展。它体现主体的社会性和创造性本质。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是主体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改造客体,来实现预期的价值目标。

我们除了单纯从概念上对价值实现加以理解外,更要将其隐藏或者说是被忽略的轨迹加以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既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也是一个过程的存在,对价值实现的研究也必然要将其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一个应然的存在,它是一个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过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最初被界定为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趋势,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突破了仅是工具利用的范围,还包括了针对网络影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通过网络社会生活对网民施加意识层面影响的一种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使外部客体的内容内化为主体自身所拥有的东西,更高层次的要求是那些主体内化的东西又通过主体去影响主体之外的存在。

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来定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追问意义,寻找精神文化关怀”[2]117的活动。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引导网络主体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和知识共享、并促进网络主体进行意义共享和精神共享的时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以完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是主体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了全面进步和发展,不仅仅是通过这一实践活动达到个体物质世界的丰富和精神世界的满足,亦是通过这种活动达到群体的意义确认和精神共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就是在符合网络生存方式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平等的网络对话交流、探讨,从思想、情感和认识上的强化多受教育主体的信息消费引导,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消费行为达成自律与他律的统一。”[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人的精神需求积极灵活和多样的特点,在帮助网民达成“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意义共享、精神共享”[2]56-57的同时,也应当帮助网民强化责任和义务意识,提升网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品质,真正地朝着达成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的方向迈进。而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并不仅仅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网民提供各种资源,促进个体成长和进步,也表现在网民通过自身或者群体的努力去构建物质、精神文明,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在现实意义上达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而网民在这种实现中以一种共生、共在和共享的状态存在。归结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的本质就是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完成的共生、共在、共享,是教育过程中关系的共生,教育各要素的共在和教育内容的共享。

目前,学界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中,多集中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整体或者社会价值单个层面的研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的研究则集中在其实现途径上,整体上文章并不多。

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探讨中主要讨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信息价值、道德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等内容。在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价值的研究中,又集中在对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研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实践中形成的其他价值关系则研究较少。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研究中,因为人们长期存在的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强调社会价值和社会需要而存在,使得对个体价值的相关研究更少,个体的需要和价值实现的意义被严重忽视。在目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的相关文献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价值应该包含规范个体的存在意义系统、拓宽个体的思想通道、开发个体的创新潜能和重塑真实自我等四个方面。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特征

技术性与体验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以网络社会的存在为背景,而网络社会的构成基础则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支撑着网络社会的架构,并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呈现出网络个体的存在和网络人际交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就必然带有了其技术性的特征,同时网络技术相应地也是一种价值观念的资源,它创造并呈现了开放、平等、创新及共享等积极的价值观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网络为平台展开,因而要想获得其价值,必然要在线体验,否则信息的获得及处理无法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以在线的形式完成和实现。

链接性与交互性。这里的链接性主要是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而言,“超链接是一种指向,能快速把你带到你要去的任何地方,体现着迅速和直观”[2]6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这种快速和直观的超链接中得以呈现,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藉由这种连接进行。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互动活动,其价值在互动中得以实现。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意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需要和发展,对讨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有着积极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在共生、共在、共享的关系中完成并直接指向人的升华,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可以引导网民在这一过程中正确表达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并对发现的问题加以改进。有思想及判断力的网民群体的形成,对解决网络带来的诸多弊端有重要意义,其在促进个体进步的同时也可以推动网络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环境更加优良。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 理论研究中的不足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研究中,因为一些理论研究的缺乏,使各种类型的价值研究存在相互割裂的情况,整体意识薄弱,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相关理论显得单薄而零散,不成体系。例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的发挥似乎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落脚点,也还没有探索出具有标榜性意义的实践途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价值、道德价值研究就更少,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偏废状况。同时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个体价值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依循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思路的情况,并不深入,也未形成体系。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中,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都处在一种人为分离状态,没有被很好地平衡和调和。由于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相关理论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社会价值理论研究的重视,而轻视个体价值理论研究的情况。在本质上,社会与个体是一种统一的存在,相互分离的发展并不利于社会乃至个体的全面发展,个人是理解社会的出发点,人的活动本身及成果则为社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4]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探讨应使其紧密相连,而不是人为分离。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论探讨中,也应当秉持三个统一的原则,即“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与人的个性的多样性的统一、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与人的素质的统一、社会的开放程度与人的自由程度的统一”[5]。

(二) 实践运行中的不足

其一,忽视主体间性关系处理。所谓主体间性是指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都是主体,没有客体,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网络主体间性则是“人们通过电脑和网络在网络空间中实践、交往和进行网络化生存时,基于‘共在’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关系”[6]。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则指:“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的交互主体双方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主体间性、网络人际互动过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文本之间构成的文本间性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主体与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之间构成的主体间性。”[2]133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和网络人我互动则构成其基本框架。

虽然在理论上有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深入谈论,但是在实践中主体间性关系的处理往往被忽视,例如,教育观念依旧局限在“手段——目的”之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也仅局限于双向互动。然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参与者并非仅仅局限在“你”“我”之间,而是在“你”“我”“他”之间,在这里呈现的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应该是一种多向互动。

其二,内容投放不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是网络平台的建设滞后,缺乏吸引力和教育性。网站成为各类信息的堆砌场所,无分类、无针对性、无创新性、无灵活性、无思想性成为普遍现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一直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则其发展必然受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呈现,而在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内容,按照性质与特点来分类,大体可以分为知识性和价值性两种形态,知识性的信息内容以理论形态存在,价值性的信息内容则注重精神愉悦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知识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之间的关系,善于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价值观教育。同时,目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依旧更多地倾向于以网络为平台展开。我们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以网络为平台展开,还要以网络为话题展开。只有深入探究网络本身,才能够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若仅仅流于表面并照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无法突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会因为内容的缺乏以及浅层化而无法达成。

其三,途径未显畅通与完善。首先是技术处理方式不足。“从信息流动方向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信息的获取识别、发布传递、互动交流、接受反馈、内化践履推进教育进程,实现教育目的。”[7]然而在实践中,除开限制信息资源投放的主观因素之外,主体信息的获取、互动交流等环节的实现也因为技术处理方式的不足而受限。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还停留在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表面层次,缺乏对信息化手段的利用。虽然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机交互通道会更加多元,人际交互的维度也会突破二维,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具有在场感,但在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践中,技术处理方式仍显不足。其次是价值供应链和价值消费链脱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是一个信息消费的过程和结果,在实践中,存在着价值供应链与价值消费链脱节的问题。在供应链中存在着“供非所求”的状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提供往往局限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新形势下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显得不够甚至处于缺失状态,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信息需求无法被满足;在消费链中存在着“求而不得”的情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的信息需求具有多元性,但是在实践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投放单一而薄弱,无法满足网民的多方位需求,“求而不得”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阻碍。因而“供非所求”与“求而不得”的同时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使供应链和消费链脱节,而且如前所述的技术处理方式不足也使得供应与消费之间的通道无法畅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也就无法顺畅完成。

其四,效果评估体系未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效果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各要素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各自所占据地位的直接验证,如何考察互动双方的真实意图是否实现的途径、手段、标准等都没有具体形成,交往双方的认知、情感、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方面的变化也无法量化。实践经验的缺失,使得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形成对个体价值实现程度的评判和评估的完整体系,评估主体的确立、评估客体的确定以及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形成都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实践中也没有形成较好的评估模式以供理论研究借鉴,评估体系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状态,也就无法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其五,共享环体未形成。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本质是要求主体在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通过互动参与完成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意义共享和精神共享,以达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信息共享和知识共享意味着在互惠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知识共同体,这就需要主体之间相互给予和分享,而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资源共享并没有形成,信息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但信息技术和网络服务的共享程度远远不及信息内容的共享。在知识共享中,因为主体心理或者技术因素的限制,这种共享并不充分,知识共享本应带来的价值和主体心理体验因为这种不充分而被削弱。受限于资源共享和知识共享的不充分,网民的意义共享或许达不到理想期望,而网民的精神共享是在个体个性与群体共性之间结合的过程中完成,信息共享、知识共享以及意义共享的不充分必然影响网民的精神共享。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条件保障

(一) 实现路径

其一,技术实践的发展。网络的形成本身就基于技术,而后又超越技术成为了影响人类生存形态的更高存在,在对网络的研究中,技术成为我们躲避不开的话题,不论是硬件技术的进步,还是软件技术的发展,都会成为社会发展中所要着重关注的焦点。以网络为基础而展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要关注技术实践的发展,若无技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网民)便不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在技术缺场的情况下也就无从谈起[8]。于是,技术的存在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性要求。

其二,环境的良好营造。首先是培育良好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文化的培育,要重视个人力量,促进“个人与社会相一致的自由个性的历史形态”的实现,同时需要树立广阔的世界性眼观,“只有以世界的普遍交往和联系为基础,主体的发展才能获得巨大空间和一切条件”[9]。培育良好的主体性文化,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主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认识到自我的文化存在,并形成相应的文化准则和秉持相应的文化价值追求,通过主体意识的强化和实践实现文化的内化并促进新文化生成。其次要尊重主体价值多元化,网络社会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其无中心、无限制的结构模式减少了传统社会交往的单一特征,更多地表现出了交往主体的个性特征。同时,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以及观念信仰都在网络空间相互碰撞并联系起来,网民的思想与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元化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立足于对主体价值多元化的尊重,使网络在工具之外,也成为网民体验人生、感知人生的场所。同时,尊重主体价值的多元化要建立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基础之上,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身就具备了相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唯政治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等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同等体现。

其三,理论的深入探讨。虽然理论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但理论同时也是对实践活动、实践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批判性反思和理想性的引导,在这个意义上,理论是对实践的超越,“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10]。我们需要在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论,在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提供导向的同时,也可以不断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为社会和个人的全面进步提供动力。

同时还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提供和方法的更新升级。

(二) 条件保障

其一,主体自身素养的提升。首先是要提升主体的信息素养,在网络时代,信息成为继土地、资本及能源之后的又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其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新环境下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培养的是能够独立使用、分析、评介信息的网民,使其具备评判性地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网民在甄别信息的过程中,免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有害信息的侵蚀。其次是提升主体的技术素养,网络社会基于技术形成,在此基础上所发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离不开对技术的依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优实现也就离不开主体技术素养的提升。技术实践的发展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础,而主体具有较高的技术素养不仅仅是技术产生的保障,也是技术运用实践并能取得其期望效果的良好支撑。

其二,法律法规的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除了依赖其自身的要素需要完善之外,网络社会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的特质,但是其承载的网民活动是现实的,它关联着网民的各种切身利益,如果网上活动缺少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约束,网络社会的发展将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和强化网民的“平等意识、诚信意识和公正意识”[2]152,通过这种引导可以强化网民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方式,网络社会空间也会因此而得以净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完成这种引导的保障,它能够使网络社会中公民明确其自身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何以当为、何以可为、何以禁为,从而达到保证网络社会良性发展的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便可以更好地完成。

其三,行政干预的适合。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网络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蓬勃而生,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内容,拓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这种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例如,网络伦理道德缺失,缺少法律约束的“自由人”隐于网络的各个角落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对网络社会生活的一种挑战,当目前的法律法规触及不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行政干预的存在就具有了必然性。

在现实中,行政干预的存在多受诟病,原因在于,相关部门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忽视了各地方、部门、机构和个人的独立性及自主性,越权而居、不受尊重的干预必然会被批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某些地方也需要行政干预的存在,但是,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言,粗鲁强制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其适得其反,基于此,网络社会中的行政干预,应该具有必要的限度,并以非强制性为主,在尊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调节方式才会更加有效。

[1] 孙伟平.事实与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9.

[2]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3] 吴满意,曹银忠.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体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 :13-15.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5.

[5] 贾英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探要[J].理论学刊,1995(6) :23-27.

[6] 高鸿.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22.

[7] 杨直帆,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过程及其本质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36.

[8] 马俊峰,马兰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48-152.

[9] 吴满意.《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内涵与当今网络交往本质[J].思想教育研究,2009(6) :25-29.

[10] 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文集[M].夏镇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46.

猜你喜欢
主体价值政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