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魏世宏
回顾学校本科办学十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展望学校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我们要表达庄严的承诺:坚持走应用型大学发展道路,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奋力谱写学校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十年前的今天,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庆科技学院成立。从此,我们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在学校第一战略发展期,我们负重前行,快速实现了两校实质性融合:一个月完成机关设立和干部聘任,两个月完成学科专业整合,三个月完成财务资产整合,半年内建立了统一的人事分配制度,一年内基本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前一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继而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战略发展期合校、升本、新校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
在学校第二战略发展期,深入实施“314”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强本建硕、打造学科、开放合作、造就名师、凝练文化五大重点任务,圆满举办了60周年校庆,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展应用型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获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三大国家级中心,成功引进两名院士,获批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
肩负历史与时代的重托,在学校大融合、大建设、大置换、大搬迁、大发展的光辉历程中,重科人凝心聚力、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的壮丽诗篇。
我们保持传统的行业优势,汲取深厚的文化积淀,传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整合优质的办学资源,扩大良好的社会声誉,传承立新、继往开来。
我们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确立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办学目标和“三步走”战略路径,确立并巩固应用型大学发展道路,凝练并大力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重科精神,确立并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形成了一整套办学治校的基本理念。
我们确立并实施以目标、路径、举措为核心内涵的发展方略,以体制、制度、干部为关键要素的发展机制,以工作、学习、生活、文化环境为基本格局的发展环境。发展方略、发展机制、发展环境三位一体办学总布局,是学校十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是学校十年成功实践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党委行政顶层设计的科学凝练。
我们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这一宝贵的办学财富,乐做行业创新助推器,甘为行业发展动力源,确立行业性定位;我们抢抓重庆大发展机遇,将学校生存发展之根牢牢地定位于重庆区域经济社会,确立地方性定位;我们将合作开放作为办学战略举措,确立开放性定位;我们把握高教大势,保持传统特色,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确立应用型定位。十年办学的实践证明:“三性一型”总定位导向精准,前途光明。
我们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我们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逐步完善教学管理规章,深入实施“万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品牌本科打造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国家、省(市)和学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我们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适应“两业两域”需求的特色专业群,完成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再到研究生教育的两级跨越,已经基本建立起适应需求、符合实际、规模与结构协调的本科专业体系和“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校获批立项的省部级、国家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68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达2.6亿元。
我们坚持“三全育人”工作理念,不断探索教育、服务、管理的学生工作模式,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以学生为本构建学生发展服务体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十年来,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累计598项,其中“挑战杯”等国家级奖励238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累计立项520项,发表论文120多篇,获得专利30余项;校女足获得全国大学生女足锦标赛亚军;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第一志愿录取率,均保持在90%以上。
我们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四轮驱动,学科方向逐渐明晰,科研优势日益增强,应用特色逐步凸显。
我们主动适应 “两业两域”科技与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布局和调整学科结构。建成涵盖20个一级学科的学科门类7个,形成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等特色学科群,4个学科成为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学校成为国家级安全研发基地。
我们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运用。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应用于海洋石油981平台;研究开发的航天磁性材料,在嫦娥二号、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上得到运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年精研潜思,十年自强不息,我们实现了一个个飞跃:国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并持续增长;发表论文5000余篇,申请专利150余项,出版专著40余部;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实现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突破。
用好用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切实加强与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有机结合,学校的合作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我们创新机制,积极谋划合作开放的整体布局。促成三大石油公司与市政府共建重庆科技学院,与武钢、西南铝、重钢等冶金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政府、企业联合共建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及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形成了两院两中心为载体的产学研合作发展品牌。
我们拓宽视野,打造国际合作的重科特色。与20余个国家和港台等地区的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30余所国外、境外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卡万塔能源控股集团合作,共建垃圾焚烧技术中试基地。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合作,共建生物材料与活细胞影像技术研究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已经落户我校。累计派出教师出国留学深造200余人,交换交流学生及假期出境实践学生160余人次,留学生学历教育人数近50人。
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置于学校发展的战略顶层,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建成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整体布局,引培并举,汇聚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召开人才工作大会,确定调结构、强能力、打造领军人才三大任务。引进中国科学院都有为院士、中国工程院苏义脑院士,引进巴渝学者和企业高工32人,引进了一大批博士硕士,形成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大力实施青年教师三种经历计划和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国际化工程、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以及辅导员“三专”建设。投入1000万元,滚动资助66个创新团队。每年投入500余万元,连续5年资助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深造。教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现有正高教师150人,副高教师391人,博士教师231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在茁壮成长。
文化是发展之魂、兴盛之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文化兴校发展战略,第二次党代会决定将凝练文化作为重点任务。我们开展了办学理念大讨论活动,启动了文化升级专项行动,凝练和强化办学宗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重科精神,以及教风、学风、机关作风等一整套具有重科特色的理念文化。
我们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融合弘扬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弘扬创新精神的时代文化、弘扬创业精神的行业文化,开展“三节两系列”活动、感动校园十大青年(群体)评选表彰活动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全校师生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我们通过建群雕、办画展、命名景观楼宇道路、建设精品景观,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宣传学校办学理念,打造标志学校形象的环境文化。
学校的校园网、校报、电视台,教工和学生的各种体育文化协会、实验交响乐团、大学生艺术团、教职工艺术团,二级院(部)的专业文化长廊,形成了一系列平台和窗口文化。学校多次被重庆市委评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合校之初,我们抢抓重庆大学城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破釜沉舟”,作出整体搬迁入驻大学城的决策,然后聚全校之力建设新校区。2006年1月16日新校区破土动工,仅9个月后,就为第一批学生入驻准备好了应有的基本条件,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建设速度。我们迎战连晴高温、暴雨洪灾、低温冰雪等极端性灾害天气,克服巨大融资压力,坚定不移推进新校区建设,已完成建筑面积近70万m2。目前,还在按计划陆续建设研究生公寓、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和国家职业危害防护工程试验基地。
2006年4月学校启动老校区置换工作。我们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努力把握市场机遇。通过一系列精心操作,将老校区450亩地块成功拍出25.3亿元,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资金保障。
2006年10月第一批学生入驻新校区,2008年3月最后一批人员搬迁入驻新校区。我们学校也是重庆首个整体入驻大学城的高校。
当初,新校区建设、老校区置换、全校搬迁与运行同时进行。校领导班子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有效协调,创造了我校发展史上特有的建设运行方式。
我们坚持同心同奉献、共享共发展的理念,把师生员工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师生员工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将民生建设作为发展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千方百计实施惠及师生的民生工程。十年来,我们实施了和谐校园建设七大工程、60年校庆十大民生工程、教育实践活动七大民生工程、服务师生的“双服务”工程。我们在全市高校中率先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教职工收入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大力加强老校区环境改造、加速建设新校区教工住宅,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优化财务服务环境,规范招标管理流程,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学校获评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我们定期组织教职工健康检查,加强学生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类文体设施,持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校园环境建设不断提档升级。学校被评为重庆市园林式单位。新校区优美如画的校园,也是广大师生温馨幸福的家园。
学校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地位。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333”党建工作体系。学校被重庆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校领导班子获得市政府表彰。
抓好龙头。建设团结、创新、廉洁、高效的校院两级班子,探索“三制度一举措”机制,科学定位校级领导班子“四大能力”和二级学院班子“五大能力”,保证了两级班子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抓住根本。及时推进学院制改革和机关大部制改革,巩固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激发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实施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和机关年度考评制度,建立高效有序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
抓牢关键。深入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程序,加强干部后备队伍建设,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抓实基础。扎实开展“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系列活动,创造性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四个一”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六个专项行动”。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学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认可和赞许。
积极反腐倡廉,加大监督力度。学校纪委被评为重庆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实施领导干部一岗三责,确保了安全稳定。被评为重庆市平安校园。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知联会、青联会、社科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在重大问题上认真听取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同志的意见。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先进集体、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
十年来,我们实现了办学层次的两级跨越,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实现了师资队伍结构的明显优化,实现了科研经费和质量的连续突破,实现了管理运行机制的重大调整,实现了办学条件环境的根本改善。学校的本科专业从8个增加到46个,增长了近5倍。在校本科生人数从781人增长到19627人,增长了24倍。教师中博士人数从7人增长到231人,增长了32倍。年科研经费从不足500万元增长到1亿元,增长了20倍。进入权威检索系统的论文从每年10余篇增长到每年400余篇,增长了40倍。图书资料从45万余册增长为226万册,增长了4倍。净资产总额从3.9亿元增长为25.6亿元,增长了6倍。
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人力、财力、物力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处于同类院校之前列,获得行业内外一致好评,为创建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的发展成就说明,我们在应用型大学发展道路上的探索是成功的、正确的。今天,我们要吹响全面、深入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进军号。做出这一决定,是基于对当前我们面临的三个深刻变化的判断: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深刻转型,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社会职场用人标准正在深刻变化,需要大批任职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三是高等教育结构正在深刻调整,国家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此外,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正在深入推进,我校大部分学科专业与重庆经济产业可以对接。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把握得好,发展得快,今后的十年将成为我们建大创博、出彩圆梦的十年,成为我们在应用型发展道路上全面建成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十年。
建设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就是我们的目标,是重科梦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建设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要在应用型大学行列中体现“四高一好”:办学高层次、学生高素质、科研高质量、师资高水平、社会评价好。
办学高层次,就是要抓住学科建设龙头,发展特色学科群,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部分优势学科,要建成具备专业学位博士点的条件和水平。
学生高素质,就是要坚持强本理念,注重就业导向,加强产教融合,突出任职技能,提高培养质量。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毕业生,具备相应高中初级职业资格要求的任职条件,成为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科研高质量,就是要面向“两业两域”主战场,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途径,加强应用研发和集成,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突出应用研究优势,实现国家级奖项突破。科研的量与质,实现全面提升。
师资高水平,就是要坚持实施名师造就工程。不断拓展教师国际化视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应用研发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足以支撑从本科到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各层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社会评价好,就是要注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有机统一,特别注重来自于毕业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方面的评价。不断提升和完善包括校风在内的整体形象,保持学校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和好评度。
一是积极稳妥原则。切实把握好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抓住机遇,在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同时,要平稳有序,务实迈好每一步。要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
二是需求导向原则。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符合社会职场用人标准的实际需要,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先行实践。做到校内实施与校外合作有机结合。
三是自主能动原则。遵从国家和重庆市政府相关政策,重视应用型大学联盟的意见,坚持高教改革方向,坚持应用型大学多样化,根据学校实际,不等不靠,积极能动,自主探索,形成自己的改革发展特色。
四是创新驱动原则。围绕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重点问题,通过教育理念更新、治理结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驱动学校改革发展,为迎接国家层面的全面推进做好准备。做到先行试点与全面推进有机结合。
五是社会评价原则。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应用研究水平、产业服务能力等方面,更加重视用人单位需求标准和社会评价标准。不断优化完善自我评估体系,使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价协调一致。
一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促进国际交流。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应用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场景模拟。建立全面实施、全程覆盖、全员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调控体系,建立自我分析、他方评估、多方监测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二是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完善“五结合五重点”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由学校单一主体向校企双主体或多主体转变,由以教师教导为主向以学生学做为主转变,由考核学生知识为主向考核知识与技能并重转变。
三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与“两业两域”产业链的对接,更加注重学科专业建设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价值贡献,提升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符合度、依存度、共享度。培育学科专业新的增长点,营造学科专业的制高点,逐渐形成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群。
四是提升应用研发水平。把服务“两业两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立足点和生长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项目共担、协同创新、互惠多赢的思路,在应用研发、技术转化、成果推广等方面,打造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多模式运作的一体化大平台,全面提升学校应用研发水平。
五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整体谋划,以建立开放式办学体制为重点,深入推进教学科研、干部人事和管理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务委员会,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制度,推进大学治理结构创新。建立和完善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工程教育认证和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审核评估机制。
十年前,我们确立了2030年建成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目标;现在,学校发展提档升级,综合实力快速增强,提前完成了第二战略期的部分任务,站在了同类高校的前列。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道路正确、举措有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奋斗目标。今后的十年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面地高质量地完成第二战略期的五大任务,为“建大创博”(建设应用型大学,成为专业博士学位点)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全面达到“建大”和优势学科“创博”的条件;第三阶段,全面建成“四高一好”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
三阶段目标的实现,关键在第一阶段的起步开局。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深入调研,统一思想,制定方案。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全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先行实践。在今年12月召开研讨会,总结经验,初步形成应用型大学建设标准和制度体系。从2015年开始,按照相应标准和制度体系,在全校所有的学科专业中全面推进。2016年,建成较为完备的具有重科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建设标准和制度体系。
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悉心指导,有市科委、市安监局等市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行业企业领导的切实帮助,有广大校友的倾情奉献,有我们六十多年特别是本科办学十年积累的成功经验,有全校师生的共同拼搏,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该文为2014年5月18日在学校 “十年本科办学总结大会”上魏世宏书记代表学校所作的总结报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