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娜
1949年10月7日,德国共产党在苏联军政府的支持下,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下称“民主德国”),定都东柏林,从此,民主德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1949年民主德国成立到1990年加入联邦德国,经历了51年的坎坷,谱写壮美的历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走完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笑傲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渐渐走向消亡呢?从失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吸取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为了能清晰地回顾民主德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需要对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历程进行一个时期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从战后到50年代初民主德国实行全盘“苏化”,按照苏联的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和计划体制。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国家依靠行政机关和采取行政命令方式领导和管理所有企业,下达各种指标,规定一切细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尽管如此,在苏联的影响下,民主德国很早就对资本主义工业、农业和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0年底民主德国的工农业生产已是原德国东部1936年水平的103.1%,国营企业已占整个工业企业产值的73.1%,农业耕地面积比1938年增加了102.6%,劳动生产率达到1936年的93.8%,新生的共和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社会主义在德意志共和国土地上初露锋芒。从1951年起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着手克服由于国家分裂而造成的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致力于建立自己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1952年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开始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1960年实现了农业合作化,60年代初就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的民主德国建国后,能迅速地消除二战的废墟,克服贫困,恢复生产,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容否认的是,学习苏联经验在民主德国建国初始以及实现战后的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年头里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苏联经验形成的背景与东欧国家,特别是与民主德国这样在战前的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都较高的国家状况不同,因此很快苏联式经济体制的弊端就一一暴露出来。
1959年,民主德国为与其它国家进行更好合作,开始执行七年计划。由于长期以来实行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集中式管理的严重束缚,因此到20世纪60年代初,这个七年计划被迫停止。同时,西方国家不断通过新闻媒介,对民主德国的居民进行煽动和诱惑,从民主德国逃往联邦德国和西方国家的人数日益增多。1961年8月,民主德国修建了“和平防卫墙”——柏林墙。它虽然割断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往来,却以另外一种方式控制了民主德国劳动力外流,维护了局势的稳定,有利于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随着斯大林的逝世,苏联与东欧国家在政治与经济上有了某些松动,民主德国针对这种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在舆论界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最终决定改革经济体制。
民主德国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仍无法与联邦德国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导致国民收入不断降低,于是,民主德国政府领导人认为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过时,因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被提上日程。1962年苏联《真理报》发表经济学家利别尔曼的建议,在民主德国经济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多数人主张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并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改革方案。1963年7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作出实行经济改革的决议,颁布了《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的新经济体制准则》,决定从196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的新经济体制,并且在1967年4月召开的德国统一社会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将 “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的新经济体制”改名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民主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这次经济改革,是以国家计划与经济杠杆相结合为主要目标,以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力为主要形式的一次改革。它改变了国家计划统治过死和对市场作用限制过多的现象,有助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提高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活力,扭转了国民经济一度下滑的局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971年统一社会党“八大”决定由埃里希·昂纳克总书记主持工作以来,民主德国开始了一个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此后,民主德国政局比较稳定,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改革体制本身不完善,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内部矛盾的加剧,再加上苏联的反对和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影响及外部压力,民主德国的这次“新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以失败告一段落。
民主德国认为,中断新经济体制和重新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原因是重点发展某些经济部门的政策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规律受到了损害。在重新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同时,保留“新经济体制”时期某些行之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并积极探寻既不要过分集中,又不要过于分散的管理制度。从1971年起,民主德国恢复以年度计划为调节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强调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把一切重要产品的产量都纳入国家计划。比如:国营企业必须按计划生产,并受国家监督;企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需要经审批才可列入计划。这些做法,在70年代初的调整经济中收到了较好效果,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企业领导在经营管理上往往依赖上级经济领导机关,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企业存在责任不明,经营不善和技术设备差等原因,造成生产过程浪费大,对于资源缺乏的民主德国,是一个非常尖锐棘手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改组和扩建联合企业,成了民主德国政府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最主要步骤。1979年11月政府公布了《国营联合企业、联合企业所属企业和国营企业条例》,1981年4月,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80年代的经济战略,其核心内容是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实行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到1981年底,全国已实现了联合企业化。经过这些改革,民主德国经济效益和效率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均有明显改善,从此,民主德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开始进入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原则下实行以联合企业为核心的托拉斯式(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企业管理体制时期。
鉴于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的发展差距长期存在,越来越多的民主德国人向往联邦德国同胞的富裕生活,他们通过各种途径逃跑到联邦德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8年9月,约有500万至600万民主德国人以书面方式向当局提出了迁居联邦德国的申请,占民主德国总人口的1/3。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11月9日,戏剧性地开放了 “两德”的边界,于是民主德国人如潮水般地涌向联邦德国。1989年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次年8月31日,“东西两德”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以联邦德国的一部分的身份加入欧共体,两德正式统一。民主德国从此消失在社会主义阵营里。
古希腊有一句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综观民主德国51年的社会主义历史,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为什么在东西两个德国的历史较量中,民主德国却惨遭失败,被联邦德国“吞并”了呢?很显然,其中有着内部与外部、政治与经济的复杂原因。如果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那么遭受挫折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利,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中国能在历经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各种风雨坎坷后,成为世界东方一颗最璀璨的“社会主义明珠”,就是因为中国清楚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的对外政策,勇敢地捍卫自己的主权,才不受他国的控制与影响,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谱写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
民主德国长期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其国家主权、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等方面的发展均受制于苏联,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执政能力。同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也不失时机地插入进来,主要对民主德国极力施加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压力,促使其“接受资本主义社会思想、资产阶级多党制”等等,这对促使民主德国局势发生急剧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最终将民主德国送上亡国之路。可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取得国家改革胜利的基本保障。几十年来,我国坚持了独立自主、不结盟、不称霸等外交政策,将坚定的原则性与务实的外交艺术完美结合起来,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使不少国家对中国由过去的“畏而远之”转变为“敬而近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称霸,决不搞扩张。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时代的进步,但世界新格局的最终形成,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时期,我国恰好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这种重合将使得我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敏感。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这一进程对各国来说都既有挑战又有机遇,但我国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要比原先就在世界经济体系内的国家大得多。这种情况意味着中国外交将承担起更艰巨的斗争任务,中国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将需要比以往更具有预见性和坚韧性。
众所周知,坚持“实事求是”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质上就在于它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在于它实事求是。
东西方国家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有所不同。深刻把握自己的国情,认清形势,实事求是的发展,才不会在改革的道路上南辕北辙。在苏联高度控制下的民主德国,由于缺乏独立自主性,首先在政治上摆脱不了苏联的控制,思想不能解放。其次对社会主义建设又没有任何经验,不能实事求是地深刻认识当时的国情,盲目追随苏联,搞“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又在经济发展上受着苏联的严密控制,经济体制始终没有跳出“苏联模式”的框框,而这种权力高度集中、依靠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单纯计划管理的经济体制,既不符合民主德国的具体国情,又不能满足经济制约化的迫切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成为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阻力。
实践证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只有时刻遵循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辉煌。在新世纪新阶段,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都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向前推进。从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制度的快速确立,到文革的10年动乱,再到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辉煌,无一不在说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进行,违背实事求是,我们就有曲折和坦坷,就会走弯路。所以,在新世纪、新时期、新局面下,我们不但要坚持“实事求是”而且还要发展“实事求是”,让它与新任务、新实践、新要求相适应,以指导我们夺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更大胜利。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和建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要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历史阶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认真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必须富于创造性,敢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个政党可以含有不同的阶级成份,但是一个政党所代表的历史方向不应该因此有所改变。民主德国实行的是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权力过分的集中导致权力异化,使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在执政后期,党内特权思想和党员干部腐败盛行,形成了一个“官僚特权阶层”,完全脱离了群众。
当前,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的主流。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博弈导致矛盾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尤其是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从总体上看,我们党经受住了执政考验。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长期执政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极少数领导干部仍然存在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案件时有发生,已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执政党党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不能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严重脱离群众,最终会被人民抛弃。因此,我们党要想执好政,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当前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所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之一,就是要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走“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以及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根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生命线。当前,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设。
民主德国这个马克思故乡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轰轰烈烈、激动人心的发展时期,创造了优于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经济业绩。作为民主德国执政党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在漫长的改革历史中,也历经了艰辛与痛苦、奋斗与牺牲、胜利与失败。民主德国消失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并不表示这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它只能说明马克思所创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不能因为一个国家的改革失败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如今,我们正在激情洋溢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反思传统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和弊病,无疑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当前,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张德修.东欧经济社会改革[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5.
[2]陈乐民.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张炳杰.德国的历史以两个德国的现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8.
[4]王爱珠.苏联东欧经济改革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高德平.柏林墙与民主德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6]董峰.德国社会市场经济[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
[7]阚思静.东欧演变的历史思考[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
[8]王军,田伏虎.前东德统一社会党失去政权的原因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9]吴友法,邓红英.从主张德国统一到寻求民族分离:1949-1974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政策的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
[10]周叔莲,王元.关于原东德国有经济改革的考察报告[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8).
[11]魏小萍.如何认识原民主德国的挫折:与原东德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座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5).
[12]魏小萍.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话题:历史变迁后前东德学者的反思[J].哲学研究,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