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其松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大学生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实践的受益者,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的社会群体、组织也是该项系统工程的主体。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设计、论述不能将大学生视为独立的群体或个体,而是应该从社会关系和系统环境视角进行设计和论述。社会转型期间,新旧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社会连接纽带正处于转接之中,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社会主体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自主性带来的对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动力不足,进而影响社会主体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本文论述的动力机制问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社会、一个事物只有当它拥有较为适度的动力时,它才能保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1]。从这一思路出发,以C市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为分析对象,论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动力机制,以及保证动力机制正常运行的相关制度安排。
社会动力源于社会需求,动力机制的研究就是研究为社会运行供给适度动力的原理、方式、手段与过程。谁为社会提供动力?首先需要清楚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的主体以及由这些社会主体构成的关系环境。与需求有三个层次一样,动力主体也有三个层次:微观的个体行动者层次;中观的社会群体、社会集团层次;宏观的国家、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要相关的主体包括大学生群体(个体)、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团体等。从关系论的角度看,这些相关社会主体之间具有需求的依存或资源的互补关系,各主体间复杂的关系构成了一张内置了需求和资源的关系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就是不同主体在这张网中持续互动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直接与双方、以及多方的互动效果有关,而这种互动又直接与社会主体的需求或利益诉求相关。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连接纽带和利益诉求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依靠市场经济建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连接纽带并没有完善,社会各主体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这种松散状态表现为社会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社会主体自身的利益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度并不完全一致。如大学生社会实践直接与大学生群体、高等院校和政府教育部门的利益诉求相关,他们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最积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他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利益诉求具有选择性,即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选择行为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自我利益考量。这就使得诸如企业这样的主体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不尽相同,部分社会主体全面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不足,而只是选择性地参与其中。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社会主体、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及由利益诉求带来的资源配置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创造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需要明确动力结构以及客观理性地对待社会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合理进行制度设计来实现主体间利益的相互满足和动力的传导,激发社会各主体的动力,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持久健康地运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各主体参与社会活动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诉求,利益诉求的载体不尽一致。正是由于这种利益诉求的不一致,社会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才能相互交叉进而形成需求和资源交换网,才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市场经济下得以运行。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进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动力结构。
绝大多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都有明确的目的,或为体验生活,或为检验知识,或为服务社会,或为提高竞争能力[2],这是他们的社会需求,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源。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组织机构,推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服务社会、提升育人效果、获得政府认可和社会认可的需求是他们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力源。企业、社会团体寄希望于通过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来挖掘优秀的人力资源,实现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良好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实现其职能的载体,实现组织职能是政府教育部门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可的体现,也是他们的动力源。这些由社会主体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产生的动力称为原生性动力。
除此之外,由主体之间的互动来发生动力传导,可进一步形成次生性动力。社会转型期间,政府依旧掌握着较多的社会资源,包括行政权力、资金、项目审批、社会考评等。社会主体有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愿望,希望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资源配置机会。比如大学生群体进一步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扩大职场人脉;高等院校希望通过较高质量的组织活动获得主管部门更高的认可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企业和社会团体也寄希望于通过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支持政府的行动。原生性动力和次生性动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体的动力,一起作用于社会主体的行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整个活动的方向性目标,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都应为这个目标开展行动。大学生群体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检验知识、丰富经历,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高等院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既是培养学生的手段,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载体。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实践可以择优选拔人才服务于企业发展。但由于各社会主体的动力源并不完全一致,次生性动力的功利属性决定了社会各主体的动力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单个社会主体的利益与整体社会的利益取向之间存在差异,甚至会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这就需要整合不同社会主体的动力方向,将各个社会主体的动力源汇于一致的方向,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
社会行动是社会动力的直接表达。社会主体在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将自身的各种动力转化为社会行动,根据自身的资源或职能范围,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满足其他社会主体的需要。大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将动力转化为输出知识和技能,满足企业、社会团体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高等院校需要将自身的动力转化为输出组织资源,满足大学生群体获得优质的社会实践机会和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效果。政府教育部门将实现部门职能的动力转化为输出权力,整合、配置和优化社会资源,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以及满足企业获得优秀人力资源的需求。企业、社会团体将动力转化为输出职业岗位,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岗位的需要以及满足政府教育部门调动资源的需要。
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动力机制正常运行,需要处理好动力结构内部的关系,即激发社会各主体的动力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处理好各主体需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互补,建构完整的动力链;整合各主体的动力方向,保持社会各主体的动力方向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需求的一致性;落实对社会各主体的需求,激励不同社会主体由需求向行动的转变。C市近年来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强化了制度性安排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优化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更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总结C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制度安排上完成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力机制的支持构架。
动力源的开发也就是对人们内在需求的开发,人们的需要越强烈,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所涉的社会主体多,社会需求也多,客观上要求不同社会主体在需求上有差异且互为补充,只有形成完整的需求链,才能完整地开发社会各主体的动力。
C市出台了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文件,要求涉及的社会参与主体包括优秀大学生、市级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公益性组织等。一方面能满足大学生对优质社会实践岗位的需求,也能满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组织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从制度设计上能激发大学生群体和事业单位等参与其中的动力;另一方面,双方的需求互补,再加上高等院校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作为组织职能部门的参与,从大学生到高等院校,从高等院校到教育主管部门,再到企事业单位,整个需求链构建完整,动力源得到高质有效的开发。
文件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增强与工农大众的感情,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制度设计上明确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也明确了各个社会主体参与其中的行动方向。比如,大学生到农村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生活和农村现状,切身感受民生疾苦,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既可以运用知识技能服务“三农”,也能增进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感情,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企业和农村接受大学生实习和锻炼,也很好地支持了大学生的社会学习过程,实现了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再教育和再培养。在整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制度性的顶层设计很好地整合了参与其中的社会主体的动力方向,目标具有一致性,实现了动力合力的最大化。
动力转化主要是将人的处于潜在形态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行动,这需要人们对需求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动力分配环节不仅可以将动力分配给其他社会运行环节,还可以将动力分配到各个社会主体中去。动力分配能为动力转化提供评估的信息和条件,二者相互关联。
C市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调动各项资源,给予了政策措施和财力保障。如在植树造林活动中,区县党委、政府负责选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供树苗和工具,组织当地群众与大学生一起种树。这在资源调动上支持了大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便利了大学生服务社会,促进了大学生将服务社会的动力转化为行动。同时,C市还充分考虑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困难,在资金和考评方面采取了良好措施,调动了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将他们的动力转化为了现实的行动。在C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设计和实施中,社会各主体的利益和需求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社会动力在各个社会主体身上都得到激发,实现了动力的优化分配。
反馈环节指整个动力机制输出的结果对动力机制运作产生影响的过程。将整个动力机制的过程,如动力源开发是否适度?动力转化环节和分配环节是否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反馈环节作用于动力机制的优化,通过反馈环节,还可以将输出结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辐射更多人群,将动力贮存到更多社会主体中,实现动力的积累、培育和再生产。
文件要求大学生将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报告进行总结和升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将优秀研究报告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反馈的目的在于发现活动中动力机制的不足、总结经验,及时优化机制,同时完成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奖励,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现社会动力的积累、培育和再生产。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刘有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机制探讨:以福州地区部分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