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桂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21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们的口语水平即说的能力却不容乐观。他们经常一开口就紧张,就某一话题说得不连贯,逻辑混乱,条理不清;语言组织的思路拓展不开,导致说不下去甚至无话可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的词汇量和句式掌握不足以外,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辨析、评价等能力的欠缺,也就是思辨能力的欠缺。这种“思辨缺席”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广泛调查研究(如黄源深,2010;孙有中,2011)。[1][2]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思辨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英文为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是指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3]思辨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包括分析、推理、归纳、综合、评价等能力。思辨能力强的人拥有强大的自信心,能够有效利用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做出良好的判断、推理和评价。
关于思辨能力的理论框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出现了几种较有影响力的模型构建。分别是Delphi项目组(1990)提出的“双维结构思辨能力模型 ”,将思辨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两个纬度;Paul&Elder(2006)提出的“三元结构思辨能力模型”,即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4]文秋芳(2009)提出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即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两个层级。其中文秋芳的理论模型对国内学者进行思辨能力的研究影响最大。在她的层级模型中,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其认知技能包括分析技能、推理技能与评价技能;其认知标准包括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其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处于第二层次的思辨能力受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的管理与监控。[5]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统帅。[6]没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就无法实现丰富深刻的语言表达和有效交流。当前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口语表达困难,口语能力低下等问题,都反映出学生思辨能力的不足。要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必须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
学生思辨能力缺乏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英语学习中思辨意识较弱,自主思辨训练较少。由于长期的以应付各种英语考试为目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都是重视记单词、短语和语法,做各种习题,以重复和机械地学习方式获取英语知识。他们没有意识到思辨能力是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很少进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第二,英语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创造的思辨机会和空间较少。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师还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英语知识点的简单传播,而忽略了思维拓展,思维训练的开展。例如,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往往重点在纠正学生的发音,用词和语法错误,但对语言逻辑性条理性的分析较少。此外,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设计了一些思辨环节,但思辨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非常有限。第三,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当前很多高校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够重视,对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写作课程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设置的教学时间少,不利于思辨活动的广泛开展。
与英语专业教学相比,大学英语教学没有设置英美文学,报刊阅读,英语演讲等便于思辨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进行思辨训练的平台较少。因此,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口语课程是开展思辨活动,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机会。有效设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具有建设性意义。
在口语课程开设的初期,教师应该专门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概念和内涵的介绍,分析他们目前存在的语言水平不足的各种问题,明确指出他们的思辨能力较弱,而正是思辨能力的缺乏阻碍了他们语言能力和知识的运用,由此引起学生对自身思辨能力的重视,意识到要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不能忽略思辨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也应教育学生广泛摄取文史哲各类知识,还可适当提供一些涉及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评价辨析能力方面的参考书目,帮助学生课外扩充自己的视野和积累思辨的论证基础。这些都会帮助学生建立元思辨能力,对自己思辨能力的训练有所规划,调整和评估。
课堂上的大多数口语活动,都以学生的分组合作完成为宜。学生独自练习,往往容易感到迷茫和没有动力,无法坚持下去。通过分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甚至互相评价,能激励学生开展思辨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和满足感。在分组的过程中,可注意将口语水平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分成一组,以达到带动低水平学生的目的。长期的分组合作,易于培养学生思辨的习惯性,有利于其思辨能力培养的持续开展。
有效设计的口语课堂活动,是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核心,能创造大量的训练学生思辨的机会和空间,真正实践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理念。总的来说,可通过以下几种课堂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1)热点新闻分享和评论
每次口语课前,可由两到三组学生中分别派代表给全班同学分享一条近期热门的新闻,包括时事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并对此事件进行简单地评论。这就要求小组各成员通过China daily,21st Century或其他的英文网站搜索当前的新闻,选择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整理,并查看各种已有的评价,思考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综合、思考、评价能力得到了锻炼。
(2)情景对话
情景对话是口语课堂中的常规活动。但不同的情景对话包含思辨任务的多少和程度会有所不同。教师应注意选择思辨空间较大的情景任务,如对话双方在某个场景下共同解决问题,或者在某个场合讨论某个话题等。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要求在对话的逻辑性,条理性及合理性方面都有所思考,分析力和判断力得到了锻炼。此外,教师在指导对话的过程中,可启发学生怎样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去组织对话,协助其思辨任务的完成。
(3)故事归纳和总结
归纳综合能力是思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能力可通过对一些英语小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来训练。以笔者所教授的《新潮大学英语口语》为例,每个单元最后都有一个英语短故事,如乌鸦喝水,狐假虎威等寓言故事,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故事后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大概内容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共同讨论,总结出故事的大概,并有条理地组织语言,无形中综合归纳能力得到了锻炼。
(4)英语演讲
英语演讲涉及更高层次和难度的思辨任务,可在口语课程的中后期开展,待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识并经过了一段时期的思辨训练以后再进行。先以名人的演讲稿或历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奖选手的演讲稿为样本,引导学生从逻辑性,论证的严谨性方面进行赏析,感受演讲的行文要求,然后给出学生演讲的话题,启发学生先拟出提纲,再按照提纲组织全文,最后再熟练稿子并在课堂上做正式的演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清晰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等得到了锻炼,其好奇、自信、开放、坚毅等情感特质也得到了体现。
口语课堂上,教师话语也是对思辨能力培养起到一定作用的因素。在各项活动的开展中,老师不应只是一个任务的布置者和检验者,更应是思辨过程中的引导者。如在情景对话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可涉及的角度和范围,提供思考的例子,使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在故事总结和演讲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详细的分析,指出其可能存在的逻辑性、条理性、判断力等方面的问题,使学生有所领悟,在今后的任务中做得更好。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在学生完成思辨任务的中,不断用鼓励和肯定的话语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和“怎么样”,对认真参与课堂思辨活动的学生给予表扬,多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通过强化学生的思辨意识,有效设计口语课堂的思辨活动,分组合作完成思辨任务,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极大改善,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这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长远目标。当然,具体教学方法,策略和手段的实施还需要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实际中不断摸索,验证和创新。
[1] 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 -16.
[2] 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51 -58.
[3] 蒋丽香.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6):76-78.
[4] 王强,等.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策略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2(2):124-126.
[5] 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 -43.
[6] 龚帆云,等.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以英语演讲为例[J].济宁学院学报,2013(3):112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