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妍
随着2013年8月份泉州市荣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称号,作为泉州市文化标志性符号的梨园戏迎来了持续发展的春天。在梨园戏影响力日渐增强的同时,孕育其成熟发展的闽南文化也随之产生世界性的影响。然而,在新媒体艺术的冲击下,传统的戏曲艺术发展空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梨园戏在夹缝中求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因此,只有梳理梨园戏的当代传播脉络,才能深入探寻该剧种的未来发展路径,对以戏曲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闽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才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从明清开始,由于战争与环境的因由,泉州人又大量向台湾、东南亚等地移民。在这漫长又多维的移民历史中,梨园戏亦随之传播到移民地,在延续乡音乡情的同时,也传播传承了闽南文化。关于梨园戏在近现代之前的传播历史,笔者已经在拙作《〈陈三五娘〉与闽南文化传播》一文中从时间跨度、空间维度、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四个方面详尽阐述[1]。在此,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梨园戏近十年来的传播情况,据此探讨梨园戏的发展空间。
梨园戏的当代传播如果从空间路径来考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立足闽南本地,深入全国区域,保持港澳台、东南亚传播常态,走向世界舞台;如果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考察则可归纳为:借用媒体网络扩大发展空间,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寻求创新突破。
综观梨园戏的历史传播脉络,随着时代的脚步,梨园戏从宫廷雅乐的殿堂走向乡土民间的舞台,从闽南本地的区域传播到面向台港澳、东南亚,其传播空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以下仅举几个典型的实例来展示梨园戏之当代传播图景。
首先,近十年来,梨园戏在闽南区域呈现了一种常态演出的态势。从刘鹏先生在其论文中对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在2008—2010年民间下乡演出所做出的次数统计中可见,梨园戏的演出次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梨园戏在闽南区域已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文化娱乐与文化消费活动[2]。
其次,进入21世纪后,梨园戏重新迎来了它的辉煌。2002年,梨园戏作为我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3年,梨园戏传统剧目《陈三》作为“中法文化年”的首脑项目,在巴黎城市剧院演出,中西艺术家在此共享梨园戏艺术之美,盛况空前。2006年1月,王任杰的《节妇吟》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2006年5月,梨园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戏剧类第二。紧随其后,当年下半年梨园戏先后走访了日本、新加坡、香港,产生了轰动效应。2006年可谓梨园戏之年。2011年,梨园戏又从全国几百个剧种中脱颖而出,与昆曲、川剧、上党梆子一同走向世博会,向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展示自身魅力,惊艳世界。2013年6月世界闽南文化节活动在泉州举行,来自港澳台、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等参会人士共同欣赏了以《陈三五娘》等经典梨园剧目为代表的梨园戏专场演出活动,梨园戏的风采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首先,随着信息与传媒技术的发展,古老的戏曲艺术从舞台走向了屏幕,既扩大了接受群体,又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梨园戏经典剧目之《陈三五娘》先后被改编成广播版、电视版与电影版的同名厦语片与歌仔戏,深受闽台观众喜爱。1956年至1957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受邀上海天马电影制品厂将《陈三五娘》以舞台艺术片的形式拍摄成彩色电影。这部作品现在还经常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滚动放映,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它的艺术魅力。随着网络媒介的出现,戏曲艺术也依靠网络的力量展示、宣传自己,如现有的网络媒介资源有:戏曲网络电视(金英网 http://www.jinying.org)、闽南戏曲爱好者论坛(http://www.mnxiqu.com)、 闽 南 戏 苑 交 流 群 (QQ:37584488)等。这些传媒形式为剧种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新的资源,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其次,梨园戏作为一门融歌舞及其他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也在近年来由一些有识之士开拓其发展的新空间,并从中寻求创新与突破点。最典型的实例便是曾经创作过中国民族交响曲之经典曲目《梁祝》的何占豪先生,在接触并爱上南音之后创作了交响南音作品《陈三五娘》,并于2013年4月28日将其搬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为世人奉献了一场梨园戏与交响乐中西合璧的音乐盛宴,引发了包括戏曲界、音乐界在内的各界同仁的热议。针对其展开的学术研讨会随后在京举行,与会人士分别就《陈三五娘》的艺术特点与成就、交响乐创作的民族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展开了热议。这不得不说是古老传统的梨园戏在现代性的语境中探寻文化生态发展的一次有益且成功的尝试。笔者作为泉州市交响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手,参与了2014年泉州交响乐团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举办的2014年新年音乐会的演出活动。在这场音乐会中,交响南音作品《陈三五娘》是当晚演出曲目中的重头戏。演出结束后,观众对该曲目致以了高度的评价。翌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等报刊的文化版头条也刊登了这场音乐会的盛况。在演出前的排练过程中,当古老的梨园作品与现代西洋交响乐和谐共奏的时候,笔者感触颇深。古老的梨园戏在现代社会应从形式上寻找突破口,但切不可放弃其戏曲之本质,如此,其传播广度与深度才有可持续发展之态势。
虽然,梨园戏在历史上具有其他剧种所无法匹敌的历史地位,在当代戏曲舞台上也比许多其他日渐消沉的地方剧种更加幸运地受到闽南民众的喜爱与海外华人的推崇,并且代表泉州,乃至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产生愈加广泛的影响。但是,纵观近年来梨园戏的传播情况,它呈现出较为单一的状貌。虽然国家扶持、地方政府重视,梨园艺人鼎力相助,但仍存在着传承梨园艺术的后备军发展不足、群众普及率不高、现代传媒涉及较少、在年轻人中影响力较小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本文认为应该抓住梨园戏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和几对矛盾性关系做文章,从中找出应对举措,方能保证梨园戏具有长足发展的势头。
所谓一个核心问题即梨园戏要尊重剧种自身的艺术规律,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全球化语境的挑战下,要坚持剧种意识,保护自身的民族个性与地域特色。“戏曲剧种之间的差异首先是由于方言的差异而形成的。方言的差异决定了剧种音乐之间的差异,而剧种音乐的差异决定了剧种个性的差异”[3]22。梨园戏之所以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能够脱颖而出并且生存至今,正是因为它受到独具闽南特色的泉腔方言的浸润,依托具有最顽强生命力的宫廷雅乐——南音作为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展现了闽南文化精英与草根、典雅与质朴、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的二元文化特性,呈现了闽南人崇儒与远儒、保守与开放、遵礼与反叛相斥相融的矛盾性。如果梨园戏剧作家和配乐家轻易违背剧种音乐自身的发展规律,放弃对传统剧目的传承与创新,或者干脆直接改用普通话或使用现代音乐形式来创作梨园新剧的话,肯定会让人哭笑不得。这种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对梨园戏艺术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自杀式的行为,不是长久之计。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一味地坚持传统的梨园戏经营模式,顽固地坚守传统剧目的艺术表现形式却也会让梨园戏更加的曲高和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精神需求。因此,为了让梨园戏的艺术生命力更加持久,维护梨园戏的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需正视并尝试解决以下几对矛盾性问题。
第一,官方扶持与民间推动相结合。但凡对泉州文化略知一二的人都清楚地知道梨园戏在泉州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鲜明地体现在梨园戏的传承与传播依靠官方与民间的双向推动。就梨园戏在当代的传播情况来看,梨园戏近年来广受国家与泉州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推广。例如,2006年5月份,在被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戏剧”中梨园戏紧随昆曲,排名第二,显示了非凡的文化价值。在国家权威机构的高度重视下,泉州市政府于2006年2月在福建省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梨园古典剧院项目,旨在使之成为梨园戏的剧目生产、艺术研究与展示中心。这项工程将梨园古典剧院与新门街、芳草园、泉州南音艺苑连结成一体,工程总投资4 000万元,占地7.5亩,建筑面积达6 270平方米。自2008年12月29日正式启动以来,泉州梨园古典剧院已经上演了包括 《陈三五娘》、《李亚仙》、《吕蒙正》、《郭华》等梨园经典剧目,使梨园戏在得到全面保护的同时亦再次发挥传承与传播闽南文化之功能,已成为泉州市民以及海内外游客了解泉州梨园戏与泉州文化的一个主要阵地。
如果上述举措是泉州市政府对梨园事业的硬件资助的话,那么,其对梨园戏的软件投入则愈显常态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众所周知,泉州的民间风俗活动繁盛,尤其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其中又以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为盛。在这一个节日的前后几天,泉州市政府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梨园古典剧院每天都会上演梨园古典剧目供市民观赏。第二,泉州市政府依托以“闽南文化”为议题的文化活动,向世人展示梨园戏的独特魅力。如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在泉州市举办,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团体、学者、民众等亲身领略了梨园之美,进一步扩大了梨园戏的传播空间。
应该说,官方的资助与支持对梨园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如果官方的主流意识无法渗透到普通民众的集体意识中,梨园戏就会失去广阔长久的民间舞台空间,无法持续性地传承下去。然而,在笔者钩沉梨园历史的过程中欣喜地发现,明清以降,梨园戏虽然无法再现宋元盛世的繁华,但却从典雅的宫廷舞台中心走向了民间社会,与繁复多彩的泉州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随着泉州人的海外移民,梨园戏也随之传播海外,先是漳州与厦门,再是台湾,然后是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几乎有闽南语的地方,有弦管南音的声音,也就有梨园的戏文名曲的传播。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当代,泉州人浓厚的鬼神崇拜观念和重视传统节日的意识与梨园戏缔结了天然的血脉联系。梨园艺人的薪火相传、海外侨胞的域外传播,也使得梨园戏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在千年历史的激荡中依然顽固地存活至今。因此,梨园戏若想保持长久发展态势,当务之急就是争取官方扶持与民间推动相结合。
第二,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在对梨园戏的古典意蕴与现代意识进行有机融合以适应现代审美需求的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当推素有“福建剧坛最优雅的古典诗人”之称的王仁杰先生。王仁杰先生创作的最负盛名的梨园戏剧目是被称为“寡妇三部曲”的《董生与李氏》、《节妇吟》、《枫林晚》。其中《董生与李氏》获得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被台湾媒体评为“最受欢迎的十大剧目”之一,2004年又以戏曲类第一名的佳绩获评2003—2004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等殊荣。正是因为王仁杰先生深谙什么该创新,什么又该继承,才使传统意蕴美与现代意识在他的作品中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成为传承与创新古老的梨园戏艺术的成功典范。后起的梨园艺术工作者或许可以借鉴王仁杰的成功经验,为梨园事业的薪火相传撰写更多优秀剧目。
第三,民间艺术团体与学校教育、学术研究相结合。梨园戏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闽南地区名目繁多的民间宗教信仰与民俗活动结下了天然的“同盟”关系。每当岁时节庆、民间宗教礼俗活动到来之际,各种民间戏班与社团便搭台唱戏,忙得不亦乐乎。据八十高龄的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副社长郑国权老先生介绍,解放前,每逢民俗节日,中山路上能同时开演几十台戏,热闹非凡,各大名班大唱对棚戏、连棚戏,各角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互相较劲,令观众大饱眼福和耳福。即便是现在,闽南民众高涨的信仰热情和众多的民俗节日,依然是闽南戏曲演出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据统计,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在2008—2010年之间就有300多场下乡演出活动,尤以《陈三五娘》为代表的泉州梨园戏更是深受闽南民众的喜爱,历久不衰[2]。
面对现代影视传媒的冲击与挑战,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归纳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缺乏梨园表演艺术的科班后备军。在戏剧备受冷落的现今,观看梨园演出活动的群体急剧“缩水”,导致学习梨园艺术的专业演员也越来越少。如今,泉州地面上培养梨园艺术的专业演员主要集中在泉州艺校,每年寥寥无几的梨园科班演员根本无法接替老演员的行当空缺,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第二,缺乏常规的剧场演出,剧团经费与资金比较欠缺。据了解,福建省专业的梨园剧团仅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而民间较为成熟的梨园剧团则几乎未见。除了一些重要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政府会资助梨园剧团在专门的梨园剧场进行商业演出之外,剧团的主要经费来源皆是应邀地方的民俗与信仰活动邀请所得,剧团发展前景举步维艰,不容乐观。
面对梨园戏发展过程中涌现的上述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可以尝试走以下几条路应对之。第一,培养专门化人才与学校普及教育相结合。目前,泉州地面上的一些中小学已经开始在音乐课上传授南音技能,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开设梨园戏表演艺术教学,则可以在年幼一代的内心世界播撒喜爱梨园艺术的种子,使梨园艺术的受众群不会出现年龄断层的现象。第二,针对剧团资金有限的状况,可以试行“双轨并行”的措施,在保证政府资助到位的前提下,剧团的管理人员可与地方文化机构或商家企业以及各种民间组织保持合作的关系,确保剧团的演出活动源源不断。同时,还可以与地方院校、基层组织或学术团体建立联系,使得梨园戏既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又在理论研究与艺术表演上均有所提升。第三,常规演出与海外交流活动并进。梨园戏既要保证拥有坚实的当地观众基础,又要打响知名度,立足闽南本地,深入全国区域,保持港澳台、东南亚传播常态,走向世界舞台。第四,梨园剧团的发展既要遵循商业化发展路径,注重创新与发展,扩大观众年龄层,增加现代审美趣味。同时,也必须坚持戏曲艺术的本体性,保留传统经典剧目,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与全球化语境以及新媒体艺术的多重冲击下,究竟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来保护与传承梨园戏这门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使其不是以“非遗”视角上的“宋元南戏活化石”存在于历史的博物馆中供后人观赏,而是以动态的表演艺术形式一代代传承发展下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显而易见,单靠国家文化部门与相关地方政府的重视,或者仅凭若干戏曲文化工作者以及热衷于传统戏曲艺术的学术工作者地全力呼吁和苦苦支撑都是行不通的。根据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保护或传承一门传统地方艺术类型与保护与传承孕育这门传统艺术类型的地方文化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在对梨园戏与闽南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揭橥之后,笔者发现,梨园戏与闽南宗教、民俗信仰、岁时节庆活动以及闽南民间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保护闽南文化生态全貌也就是在保护梨园戏的传承与发展,梨园戏最终的出路或许在于丰富生动的民间文化生活活动。只要不切断梨园戏与最广大受众群体的“血缘”关系,梨园戏的未来发展与传承就不是一句空话。当然,本文也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梨园戏的未来发展与传承问题还需要做更多地理论与实践工作。
[1]《陈三五娘》与闽南文化传播[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刘鹏.泉州地区闽南戏曲传承中的社会文化功能之考察[J].艺苑,2011(3).
[3]陈世雄.闽台戏剧与当代[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