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研究

2014-12-24 06:26
关键词:投入产出生产性福建省

刘 莹

一、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基于全球价值链(GVC)理论的观点,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产业延伸和升级的重要形式,不仅仅为制造业提供产业服务,还可通过提供中间服务产品对工业获利技术效率提升发挥正向作用[1],以提高制造业升级的能力。

目前,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例如梁军、周扬[2]的研究表明差异化驱动型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刘志彪、江静[3]的研究表明世界工厂的定位使中国生产性服务缺乏有效市场需求的支撑而发展滞后。研究的第二个方向是全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翁春颖[4]对浙江省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刘向丽[5]对江苏省生产服务业的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对福建省生产服务业结构及影响力的测度研究仍鲜有涉及。

为了更好研究福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特征及发展水平,本文运用投入产出表中对中间投入与行业产出的关联性,解析出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发展结构等指标,对福建省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的选择

投入产出表逢年份7、2每五年编撰一次,由于2012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仍未完成,文章仍选取2007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并结合同年份全国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省市的投入产出表进行比对。对于投入产出表中生产性服务业范围的界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最新分类,参考国家“十一五”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将2007年投入产出表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与仓储业(27)、邮政业(28)、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9)、批发和零售业 (30)、住宿和餐饮业(31)、金融业(3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4)、研究与试验发展业(35)、综合技术服务业(36)界定为本文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范围。

投入产出表编制原则反映的平衡关系为总投入=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文章通过计算投入产出表中涉及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数据,重点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和服务业产出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发展状况、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其他行业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二、福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一)总体发展水平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为16.78%,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为67.69%(见表1),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大低于服务业发达的北京、上海,略高于江苏、浙江、广东等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强省。但这并不意味着福建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就较经济强省发达,从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看,福建仅有4 044.93亿元,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省(市)的发展水平。因此,可以认为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高于部分经济发达省份是在国民总产出和服务业总产出总量偏小的基础上获得的。2005年,在世界经济体中的发达国家美国、德国的生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分别为26.7%、25.1%[6],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这些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表1 全国及相关省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

(二)主要行业发展状况

根据《2007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大的是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占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比重为29.15%;其次为批发零售业,占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比重为24.96%;排在第三位的是金融业,占比15.01%。这三项均为传统生产性服务业,说明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仍以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其中,劳动密集型要素投入为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超过50%,说明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仍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体。金融业虽然占比排名第三,但大大低于上海、广东的19.29%、19.57%,也低于15.82%的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福建省金融业的发展仍然滞后。

按照OECD的标准,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统称为商务服务业。作为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代表,该三项服务业占比能够体现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从数据分析,这三项生产性服务业占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仅为16.53%,低于全国18.84%的平均水平。其中,研发与试验发展业的产出仅为7.6亿元人民币,在所有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最低,说明福建省对产业升级起推动作用的研究开发水平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直接推动效应不显著。

(三)投入结构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结构呈现显著的 “二三一”特点。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第二产业的比例最高,达到65.10%;投入第三产业次之,占到32.70%;投入第一产业比例最低,仅占到2.20%(见表2)。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第二产业,呈现显著的工业化特点。同其他省(市)的数据对比发现,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与制造业较发达的江苏、广东和浙江类似,而与服务业相对发达的北京、上海“三二一”这一投入结构完全不同。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判断,北京、上海的产业结构更倾向于发达经济体的“服务经济”结构。单从服务业的数据来看,北京、上海已经完成了从工业化到服务型社会的转变。当然,北京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比例与这两个地区的总部经济聚集程度高有很大关系。服务于产业升级,服务于工业化进程,是目前福建等沿海省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功能。当然,从产业发展的趋势看,随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方向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

表2 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结构对比 单位:%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益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运行效益

从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的中间投入率数据分析,投入较少,附加值收益较高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19.8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6.01%)和金融业(39.97%)。批发和零售业为传统生产性服务业,2007年批发零售业的营业盈余达到437.47亿元,占该行业总产出的42.74%。该行业物质投入率最低(23.41%)(见表3),主要依靠服务业的投入创造利润价值,说明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在福建省的经营状况良好,且投入回报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金融业也有较高的行业附加值。但从物质投入率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如购买机器设备、兴建软件园区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拉动行业增长,而非依靠该行业传统的服务化增值,这说明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未建立或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金融业的物质投入率也较低,服务投入对该行业的增长贡献大,说明金融业属于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中运行效益较好的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开发业等商务服务业作为新兴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持和保障。从中间投入率的数据分析,该行业的附加值仍然不高,但低物质投入的行业特点能够降低行业进入门槛,辅以政策的扶持和行业差异化创新,能够成为生产性服务业新增长点。住宿和餐饮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效益不佳,物质投入过高,应加以引导,遵循行业的功能创新和服务体验的改善,尽快实现行业转型。

表3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率和物质投入率单位:%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程度分析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各行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结果见表4,福建省生产性服务各行业产业关联度分析见表5。

表4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各行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由表4、表5可知,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大于1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与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说明这三个生产性服务业为服务业中的基础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感应需求强烈。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有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说明这两个行业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拉动能力显著,可理解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龙头行业。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和影响力都小于1,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从行业分布看,交通运输和仓储、批发和零售以及金融业总产出位列生产性服务业前三甲,它们是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最好的部门。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和批发和零售业进入福建省基础行业前十名,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这两个行业均为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这说明劳动密集型的分工体系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住宿和餐饮业的物质投入较高,虽然影响力系数大于1,但仍停留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层面。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中,虽然只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影响力系数大于1,但研究与试验开发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接近1,说明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对行业的推动能力正在逐步凸显,应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行业规模,更好为第二产业提供产业升级的支持和动力。

表5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各行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表5中,第四象限的行业代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从系数的计算结果分析,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仍然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对第二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辅助,但缺乏提升第二产业升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

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水平偏低,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对产业升级和产业创新的贡献能力有限。为了更好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创新升级的服务能力,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大力发展基础型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服务业支柱产业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柱行业,应该大力推进物流园区和港区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在化工化纤、纺织服装、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产业聚集区提升物流仓储配运的软硬件支持,加强地区物流扩展的影响力。要充分利用福建省对台交通的优势,加强与台湾物流企业的产业合作。要大力发展区域性商务中心,积极引进跨国金融机构入驻,充分利用跨国金融机构对跨国产业服务的能力,吸收先进经验,提升本土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金融企业利用金融创新参与产业改造,为重点行业的小微企业创新,支柱行业的研发改造提供支持,实现利益共享。

(二)鼓励商务服务业创新,加大对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

应大力发展以研发、信息传输、商务服务为特征的商务服务业。要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支持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要利用产业聚集区现有的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建立区域特色产业商务中心,实现资源共享、资源整合。要积极扶持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创新,充分发挥软件园区的信息聚集能力,提高信息服务业的资源投入效率。要积极引导商务服务企业与境外优秀机构的合作,通过外资引进、服务外包等形式挖掘当地的服务资源优势,为跨国公司提供商务服务。

(三)提升中心城市的服务设施建设和聚集能力

要以制造业为依托,加快对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设施建设,在区域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中,要注重服务业的整合和优质资源的引入,重点打造以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为核心的区域服务中心。要充分利用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利用两岸服务业合作的大趋势,打造对台金融中心和服务基地,加强与台资金融企业的合作,加快两岸货币清算的合作,打造离岸金融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要加快制度建设,要简化行政法律法规手续,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服务障碍,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效应。

[1]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2]梁军,周扬.不同驱动模式下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4).

[3]江静,刘志彪.世界工厂的定位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

[4]翁春颖.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3(4).

[5]刘向丽.基于投入产出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12).

[6]马风华.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内外比较[J].岭南学刊,2012(3).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生产性福建省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