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安妮塔·德赛研究综述

2014-03-25 06:18江山孙妮
关键词:德赛后殖民印度

江山,孙妮

安妮塔·德赛是著名的印度移民女作家,在文坛上享有颇高的声誉。德赛声称“她与西方的直接联系是她的德国裔的母亲。正是这个出生背景使得她以母亲即一个‘他者’的眼光看印度;从父亲即一个印度本土人的角度来感受印度。”[1]她的文学创作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国际安妮塔·德赛研究呈现为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向到多元的趋势。随着国外德赛研究的繁荣发展,对德赛生平研究的日趋深入,对德赛作品的阐释也出现了不少新方法和新思路,研究范围也由原来的主要作品向德赛的全部作品拓展。对安妮塔·德赛早期几部作品的研究,国外研究者注重女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与“疏离”主题的探讨,而后殖民女性主义成为分析德赛晚期作品的一个重要维度。国外对安妮塔·德赛的研究比国内起步早,研究视角较全面和多样化,涉及范围广,文献资料多。而国内对其作品的解读除了在一些专著中涉及到以外,期刊方面只有为数不多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初期任一鸣、瞿世镜在《英语后殖民文学研究》中对安妮塔·德赛小说理论及作品作的更为全面的阐释。本文试图梳理分析新时期以来中外德赛研究的历史,旨在观照安妮塔·德赛研究者对德赛研究重心的转变,并揭示其深层缘由。

一、国内德赛研究综述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学界对安妮塔·德赛的研究相对薄弱,尚属起步阶段。从研究成果来看,2000年至今只有少数有关该作家的期刊论文。接下来笔者将试图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主体性的建立、作者创作的叙事模式以及以印度和美国为代表的东西方文化沟通的艰难尝试这三个视角来论述国内对德赛的研究方向。

(一)女性形象及其主体性的建立

“印裔流散女作家阿尼塔·德塞,与其他流散作家相比,对性别问题和女性问题更加关注。在她笔下,女性形象的塑造代替了对民族、种族问题的追究,两性关系成为对殖民关系的隐喻性读解。”[2]女性主义视角是解读安妮塔·德赛作品的一个重要维度。她的作品带有深厚的女性主义色彩。因此,国外德赛的研究者最初是以女性形象为切入点来解读安妮塔·德赛的作品,尤其是她的处女作《哭泣吧,孔雀》。2009年郭秀媛、齐园发表于《名作欣赏》第19期上的“以现实颠覆神话——德赛《哭泣吧,孔雀》中的女性形象”一文,重点分析了德赛第一部小说中玛娅这个女性形象,指出德塞对印度女性的关注。

2010年《牡丹江大学学报》第6期上发表了齐园的“印度形象的隐喻性解读——德赛笔下的女性形象”一文,以《今年夏天我们去哪?》和《山火》中的两个女性形象为例探讨德赛将两性关系看作对殖民关系的隐喻性解读,同时指出她们代表了德赛为印度社会寻找的出路:正视历史、面对现实、承担责任。随着德赛越来越受世界瞩目,2009年北京大学李美敏又做了题为《安妮塔·德赛的女性小说研究》的博士论文。李美敏对德赛的女性小说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把作品置于印度独立后的社会语境中,结合历史、文化的因素分析德赛笔下的女性形象从绝望、迷惘到寻求自我和最终觉醒的心理发展历程。她指出:德赛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现代印度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群体的心理变化。

(二)叙事模式

奏鸣曲式,意识流,女性化写作以及时空观是安妮塔·德赛创作的几大艺术特色。“三段式结构是德赛小说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构模式。《哭泣吧,孔雀》,《今年夏天我们去哪儿?》和《山火》都采用三部分组成的叙事模式。”[3]2009 年,李美敏于《南亚研究》第 2期上发表的 《安妮塔·德赛的女性小说及其艺术特色》,宏观分析了她的创作特色,揭示德赛小说研究妇女心理问题的重要主题。她以《哭泣吧,孔雀》,《今年夏天我们去哪儿?》和《山火》为例,重点阐述这三部小说的叙事结构模式、意识流叙事手法和女性化写作分析。2011年,李美敏在《时代文学》(下半月)第10期上发表《〈白日悠光〉的女性主义解读》,主要研究《白日悠光》中所展现的时空观,同时指出德赛试图构建一个历史意义的精神家园,鲜明的空间意识和独特的历史时间意识是该小说成为女性主义文本的主要特征。“从时间的角度看来,德赛的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空间的视角来分析,德赛的作品常常聚焦于几个特定的叙事空间。它们不仅作为小说的叙事空间,人物的活动空间,同样作为隐形角色参与到小说叙事中,对小说中的人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

(三)东西方文化沟通的艰难尝试

安妮塔·德赛是著名的印度移民女作家,“德赛的小说大多表现了当代印度人在英国殖民者离去以后如何面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上的种种变化。”她的小说往往聚焦于人物的个人命运,通过表现家庭成员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折射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5]2000年,邹海仑在《外国文学动态》第2期的“安妮塔·德赛出版新作”,以及空草在《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的“安妮塔·德赛出版新作”,分别介绍了《斋戒,盛宴》中展现的印度移民家庭内部不同人的命运对比,以及印度移民家庭和土生美国家庭生活之间的对比,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及受到压抑的人性与自由张扬的人性之间的巨大差异。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张远的硕士论文 《安妮塔·德赛及其笔下的鲍姆伽登》以德赛的小说《鲍姆伽登的孟买》为研究对象,通过联系历史背景、作家生平经历和文本细读的文学批评方法对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进入2010年,李美敏发表于《东方丛刊》第1期上的文章《文化的斋戒与盛宴——以安妮塔·德赛的〈斋戒,盛宴〉为例》,从精神的斋戒,物质的盛宴以及东西方文化矛盾和认同三个方面来探讨印度与美国两种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和物质的二元对立,同时还讨论了女性与男权中心的二元对立矛盾以及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流亡的个体与白人世界的关系。

此外,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任一鸣与瞿世镜编写的《英语后殖民文学研究》,用一节的篇幅对德赛早期的9部作品进行了简介,初步阐明了德赛创作的特点。2008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任一鸣编写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是对《英语后殖民文学研究》的补充研究,对安妮塔·德赛及其作品没有进行新的分析。

二、国外德赛研究述评

与国内对德赛的研究相比,国外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呈多元化趋势发展。最先出现的是书评。安妮塔·德赛的小说刚一出版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书评如潮水般涌来。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访谈、专著和专题论文。国外关于安妮塔·德赛的书评有35篇,期刊文章有80余篇,若干访谈内容以及相关研究专著有20余部。接下来笔者将从主题、文本细读以及对比研究三个视角来阐述国外研究者对德赛的研究方向。

(一)主题

1997年冬乌玛·帕拉梅斯瓦兰在 《现代世界文学》上发表了《回顾世界文学:印度》对《伊萨卡之旅》作了简介,评论小说中所涉及的关于人性关系以及印度文化的探索。2004年11月,皮科·耶尔在《时代》上发表《老主人,新地方》,探讨了安妮塔·德赛在《曲折人生路》中广泛涉及的“异化”主题。《新领袖》杂志上也出现了布鲁克·艾伦对《曲折人生路》主题和风格介绍的文章。理查德·巴比里发表题为“世界公民”的文章,是较早的关于安妮塔的·德赛的文章,指出《鲍姆伽登的孟买》中“流放”的主题,并结合作者经历,从文化身份的迷失、过去与现实的反差及中心与边缘的疏离等角度,着重考察鲍姆伽登在不同层面上支离破碎的生存状态。1996年夏,米诺利·萨尔加多在《眼见不一定为实:安妮塔·德赛的〈微光中的游戏〉中的顿悟》中主要从“顿悟”的定义入手探讨《微光中的游戏》中的“顿悟”主题。雷吉于1996年11月在《性别研究杂志》上发表的《安妮塔·德赛早期作品中独立后的疏离感》一文从后殖民视角探讨安妮塔·德赛早期几部作品中的疏离感,分析印度作家安妮塔德赛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印度小说形式与内容的瘫痪以及印度民族主义话语的矛盾。斯温在《安妮塔·德赛的内心世界(从《哭泣吧,孔雀》到《鲍姆伽登的孟买》)中对德赛的生平、作品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展现其作品中的文化冲突、身份认同、反种族歧视和压迫等后殖民主题。

(二)文本细读

1999年12月,西比尔·斯坦伯格的对《斋戒,盛宴》做了评论。他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细节分析,丝丝入扣地展现出在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印度中产阶级家庭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面夹击下,人物原本性情的部分丧失以及找不到出路的无归属感。2000年2月,黛安娜·默勒在《图书馆杂志》上发表的《〈斋戒,盛宴〉(书评)》,主要介绍了两兄妹和两种文化——印度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文化对比在小说中的体现,指出安妮塔·德赛从女性心理出发,着重探讨了印度传统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雷克斯·罗伯茨的“文化沙龙”(2000),指出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普遍对应关系,尤其是乌玛和弟弟阿伦。他从对应的人物分析入手,指出德赛是挖掘女性内心世界的高手。无论是美国女性还是印度女性,她的刻画都丝丝入扣,细腻自然,毫无破绽。2005年4月,安德列·肯普夫的《谁丢失了?大屠杀的作家们》,主要评论一些关于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的作品,其中包括安妮塔·德赛的《鲍姆伽登的孟买》。该文指出德赛以一个最不可能发生犹太人大屠杀事件的地方——印度为背景创作出了一部经典的大屠杀作品,生动描绘了德国犹太人鲍姆伽登的流亡生活和内心世界,并且深入剖析了鲍姆伽登身上承载的文化元素。2011年11月,约翰娜在《出版者周刊》上发表《安妮塔·德赛:讲故事》,对德赛生平及其最新一部作品《消失的艺术家》做了简要的介绍,强调德赛在其创作过程中并不回避殖民主义,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种姓制度等印度最棘手的问题。

另有专著《安妮塔·德赛:小说中的视角与技巧》先对德赛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简单的梳理,然后对其主要作品进行介绍和评论,其中涉及到德赛“寻找自我”的主题及其作品中出现的“存在主义”的叙事手法等等。具有代表性的是休曼·巴拉的《安妮塔·德赛的小说》,共分两册。这是一部论文汇编,选择性地收录了印度学者对德赛的11部长篇小说和两部短篇小说集的研究论文。作者分别从精神之旅的探索、信念的回归等主题解读《伊萨卡之旅》,从人性价值、性别歧视、人物对应关系等视角探讨《斋戒,盛宴》,还对《钻石尘埃》中包含的束缚与枷锁进行了探索。

(三)对比研究

2002年秋,辛蒂发表的《转换主体:〈白日悠光〉与〈你回来了〉中“第三维”的无能》一文将《白日悠光》与法蒂玛的《你回来了》中的主体转换进行了对比研究。前者试图把家庭作为主体,后者却试图通过重建女性身份以强调后殖民社会被压迫者和边缘人的无能。库马尔在《六位印度小说家》一书中将五位印度英语作家的先驱与安妮塔·德赛进行比较研究。这六位作家都对非印度人物小说的写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作品并不是把人物限定于印度人,打破了国界的束缚;只有德赛的作品更关注于女性内心世界的变化和发展。阿奴拉的《印度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模式》一书也有一章将德赛的《哭泣吧,孔雀》与另一位印度作家莎西·蒂什旁德的 《如此悠长的沉默》的叙事风格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两位作家叙事风格上的异同比较来探讨她们各自描绘的后殖民世界。《玛格丽特·劳伦斯和安妮塔·德赛的小说》一书中将德赛与玛格丽特·劳伦斯进行比较研究。作者分别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所产生的疏离感以及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是如何在玛格丽特·劳伦斯和安妮塔·德赛的作品中体现的。

三、国外德赛研究对中国德赛研究的启示

安妮塔·德赛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主题意义,而其代表作《斋戒,盛宴》更是涉及了种族、阶级、移民、传统和文化等多重涵义。她不仅是印度独立后第一批女性作家之一,也是印度英语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作家之一。这样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家值得我们研究。国外学者对安妮塔·德赛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角度也比较广泛。然而,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的后殖民女性主义作家并没有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德赛的批评与接受较晚。近年来,我国对德赛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相比,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有不小的差距。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对德赛的研究多聚集于性别角度,女性主义评介较多,但是均不够深入,较少联系德赛的出生背景和双重的文化身份,没有从阶级、种族、政治等因素入手,因此研究仍停留于表面。国外德赛研究注重主题解读,对比研究以及文本细读,更加深入地剖析了德赛的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更重要的是国外研究者将德赛研究与后殖民理论联系起来,将德赛的作品置于后殖民语境下,与种族、阶级、社会历史性密切联系起来,达到了更高的高度。这正是国内研究所欠缺之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德赛研究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还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

四、结语

作为第三世界的女作家,德赛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典型的女性形象。“德赛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她们在情感上历经磨难,生活在孤独之中,她们的生活愿望总是受到来自社会、宗教和传统习俗的种种限制,她们的精神世界常常处于崩溃的边缘。”[5]因此,德赛着重挖掘女性的内心世界,她始终坚持一个创作目的,即通过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来唤醒广大女性同胞。这是许多研究者主要的研究视角。

然而,国外德赛研究在文本细读热潮的推动下,引入新的思路和批评方法,以文化身份认同和对比研究为主导,探讨殖民时期印度所受的殖民影响以及第三世界人民在美国主流社会的焦虑与困惑,身份认同的困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东西方文化矛盾与认同,以及获取生存空间等主题意义。在研究范围上,这些文本不仅关注作者的名作,如《哭泣吧,孔雀》、《斋宴,盛宴》等,更对以往被忽略的作品进行新的解读,发掘德赛作品的新意。这对国内德赛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当代中国的德赛研究,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加强研究深度与广度,促进国内德赛研究的发展。

[1]Corinne Demas Bliss, ed.Against the Current: AConversation with Anita Desai[J].The Massachusetts Review ,1988(19).

[2]齐园.印度形象的隐喻性解读:德赛笔下的女性形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6).

[3]李美敏.安妮塔·德赛的女性小说及其艺术特色[J].南亚研究,2009(2).

[4]薛岩.安妮塔·德赛小说中的历史叙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1.

[5]任一鸣,瞿世镜.英语后殖民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德赛后殖民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德赛西威:营收环比增长 毛利率改善
作品赏析(4)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德赛西威强化“双”市场发展战略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后殖民视角下《水浒传》登译本的文化习语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