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静
“始”和“终”是汉语中的一对反义词,先秦时期已非常活跃。
《说文》曰:始,女之初也。即其本义指女子的初生,后引申为“开始、开端”,如: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
《说文》曰:终,丝球也。其本义为在丝绳的末端打结,引申为“结束、终点”,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始”和“终”经常相对成文,如: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此外,二者还经常连言而用,出现“终始”、“始终”两种同素逆序排列,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再如: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始终相袭。无穷极也。(《尹文子·大道上》)
根据统计“终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见次频率是远高于“始终”的,然而到了现代汉语中“终始”却很少见用,那么二者在使用中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消长?关于这个问题,曾丹通过抽样统计进行了说明,从先秦到两汉,“终始”的用频都远远高于“始终”,但是到了魏晋,“始终”开始迅猛发展,经历了唐宋时期的相互竞争,到了明清时期才超越“终始”,占据优势地位。至于“始终”、“终始”之间兴替的原因,其认为“从调序上‘终始’符合‘平、上、去、入’的排序规则。从先秦汉民族文化心理来看,‘终’的地位比‘始’更重要,所以古人往往倾向于选择‘终始’。但是‘始终’这一排序方式是符合时间顺序原则的,当白话兴起后,人们意识中的时间顺序原则逐步战胜了调序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最终取得胜利。”[1]118由于曾丹已经详细讨论了“始终”、“终始”的兴替问题,所以本文将主要着眼于“始终”的词汇化及其进一步的语法化历程展开讨论。
“始终”在先秦时期已经连用,不过用例不多,我们检索了《汉籍》(第四版)仅发现9例,如下:
例1: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其所穷。(《庄子集解卷五》)
例2: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黄帝内经·素问译解·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例3: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始终相袭。无穷极也。(《尹文子·大道上》)
例1唐成玄英疏:“死生终始,反覆往来,既无端绪,谁知穷极!故至人体达,任其变也。”即此句中的“始”、“终”分别与“生”、“死”相对应,应该理解为“生命的起点和终点”。例2中前句黄帝问“六气始终早晏如何?”后句岐伯答:“始于……终于……”,可见此句中的“始终”应该解读为“开始、结束”,黄帝是问六气开始、结束的时间如何。例3的意思是“所以说事物陷入穷尽就发展到了终点,发展到终点就会返回到开始的地方,这样开始和终点互相循环因袭,永远没有穷尽”。因此可以断定上3例中的“始终”都还是反义并列词组,不是词。
这种用法沿袭到两汉时期,如:
例4: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史记卷六 本纪第六》)
例4中的“始终”与“存亡”相对,表示“开始和结束”,其结构也很松散,因此仍然是词组。不过在西汉,我们发现了“始终”成词的例证:
例5:邹子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卒以显名。故马效千里,不必胡、代;士贵成功,不必文辞。(《盐铁论卷第二》)
邹子是战国末期的阴阳家,他开始用儒术游说各国国君,没有被采纳,后来用阴阳五行“五德始终”说,来说明国家兴衰,终于名声显著。因此这里的“始终”是专有名词,指称“周而复始”之学说,所以我们认为名词“始终”成词于西汉时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始终”应该是“终始”类推而来的,因为早在《史记》中已经出现“终始五德”之说,见例:
例6: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史记卷二八 书第六》)
例7:至孝文时,鲁人公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言:“汉德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当有瑞,瑞黄龙见。”(《史记卷二六 书第四》)
唐司马贞索隐曰:五行之德,帝王相承传易,终而复始,故云终始五德之传也。《汉籍全文检索》(第四版)大多是用“终始”来表示邹子的这一学说,并且《汉语大词典》中“终始”有此义项,而“始终”没有。因此,可以说虽然在“终始”的类推感染下,“始终”也成为专有名词,表示一种学说,但是并没有用开。
到了东汉,表示“事情的本末或原委”之义的名词“始终”产生了,见例:
例8:臣恐议者不胜虑其始终。欲以一切息徭役。十年之后。百年之内。卒有他变。(《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三》)
例9:然总其要归。两科而已。缙绅之儒。则守和亲。介胄之士。则言征伐。皆偏见一时之利害。未究匈奴之始终也。(《前汉孝武皇帝纪卷第十五》)
上两例中的“始终”分别做“虑”、“究”的宾语,“虑其始终”意为 “考虑事情的原委”,“究匈奴之始终”意为“追究匈奴为患的原委经过”。“始”、“终”因为表示时间的两端“开始、结束”,是时间段中最显著的标记。根据突显原则,其可以指代整个时间过程,因此转喻为“事情的首尾经过、原委”。
由上可知,两汉时期作为名词的“始终”已经成词,那么沿用至今的时间副词“始终”是何时成词的?其词汇化过程又如何?
上文已知“始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发展,使用频率逐渐提高,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时间副词“始终”产生了,在《后汉书》中发现了首例,如:
例10: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后汉书卷一○上 帝纪第一○上》)
例11:时诸将奏事及公卿较议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辄分解趣理,各得其情。每于侍执之际,辄言及政事,多所毗补,而未尝以家私干。欲宠敬日隆,始终无衰。(《后汉书卷一○上 帝纪第一○上》)
例10即言“母子之间关系非常好,一直都没有丝毫的隔阂”。例11言“帝对后日益宠敬,这种宠敬一直没有消减过”,两例中的“始终”在意义上不再表示“开始”、“结束”这两个端点,而表示“从始至终”这样一个时段,用部分指代整体,在语义融合过程中同样经历了转喻。在结构上,二者结合紧密,中间不能插入连接词,也不能拆开,并且在句位上处于谓词前的状位,因此可以断言这里的“始终”已经是典型的时间副词。
到唐宋时期,“始终”的时间副词用法开始逐步拓展,见次率也越来越高。最初,“始终”只能用于已然句中对既定事实进行客观陈述,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动作行为的持续不变,后来也可用于未然句中。如:
例12:能保此十戒,始终无亏,则天道佑之,神明辅之,欲求凶横,不可得也。(《云笈七签卷四○ 初真十戒》)
例13:师谓曰:“其中事即易道,不落其中事,始终难道。”(《景德传灯录 卷一五》)
上两例中“始终”均用在假设条件句中,强调的是未来时间里动作行为的持续不变。并且我们发现“始终”大多用于否定句中,用在肯定语境中的相对较少,沈家煊也提到:有些表极大量的副词,如“始终”等用在否定句很自由,用在肯定句中反而受限[2]108-109。
此外,四字格“始终如一”、“始终不渝”在唐代也已形成,见例:
例14:封公积德履仁,体通性达,自出纳军国,垂二十年,契阔艰虞,始终如一。(《北齐书卷二一 列传第一三》)
例15:寻迁尚书仆射,转左仆射,加散骑常侍。俄拜尚书令,常侍如故。恪勤贞固,始终不渝。(《晋书卷七七 列传第四七》)
上例中的“始终如一”、“始终不渝”结构凝固,构成语素之间位置固定,表示“从始至终都一样”、“从始至终不变”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明代,时间副词“始终”发展越发成熟,其后所接谓词性成分不断扩展,其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异,如:
例16:愿陛下怜二臣无辜,赦还本国,清平各地,使君臣喜乐于尧天,万姓讴歌于化日,臣民念陛下宽洪大度,纳谏如流,始终不负臣子为国为民之本心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羑里城囚西伯侯》)
例17:他这才知道是真仙降临,而自己却无幸认识,但始终不理解漳州这一句话的含意。(《剪灯新话·卷四 龙堂灵会录》)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表示“事情的首尾经过、原委”的名词“始终”在东汉已经形成,而时间副词“始终”魏晋时期才成词,经过唐宋的发展到了明代才成熟。不过二者的源结构相同,都是由反义并列短语“始终”词汇化而来的。因为,“始”、“终”本身是名动兼类词,所以通过转喻,既可以指代“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也因为动词的时间性语义特征而可以指代“从始至终,一直”这样一个时段,可以说转喻是“始终”词汇化的主要动因。
上文分析了“始终”由短语成词的过程,成词后的“始终”在语义上又有哪些衍变呢?
首先是“始终”的偏义现象。两汉至魏晋时期“始终”产生,词汇化后的“始终”除了表示“事情的首尾经过、原委”、“从始至终,一直”等语义外,还可以表偏义,偏指“终”,如:
例18:是月,上不豫,徙御延昌殿,乘舆始登阶,而殿屋鸣咤,上恶之。虏侵边,戊辰,遣江州刺史陈显达镇雍州樊城。上虑朝野忧惶,乃力疾召乐府奏正声伎。戊寅,大渐。诏曰:“始终大期,贤圣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但皇业艰难,万机事重,不能无遗虑耳。……”(《南齐书卷三 本纪第三》)
例19:先臣廓清河外,勋光天府,标榜称迹,实兼斯义。辄上谥为武宣王。若允天听,垂之史笔,则幽显荷荣,始终无恨。(《宋书卷九八 列传第五八》)
例20:王夷甫,先朝风流士也,然吾薄其立名非真,而始终莫取。(《晋书·殷浩传》)
例 18 中“大期”义即“死亡”,“始终”与“大期”连言,亦指“死亡”,这里的“始终”偏指“终”,表示“终没,死亡”。例19中“始终无恨”是指“终究没有遗憾”。例20中“始终莫取”的意思是“最终莫取”,两句的“终”相当于“最终、终究、到底”,因此上例中的“始终”均为偏义复合词,“始”的语义脱落,偏指“终”。再如:
例21:正克邪,始终还正;邪逆正,到底成凶。急嚷嚷天翻地覆,闹炒炒华岳山崩。(《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临潼关》)
例22:道人既要挣扎,势不能再顾尸体,结果道人自己因稍识水性,居然逃出性命,那大姑尸体却始终漂流开去,不知所之。(《八仙得道·第18回 金山成古迹 报德在来生》)
例21中“始终”与“到底”相对成文,理解为“终究”无疑。例22中“始终”可以理解为“最终”,表示经过较长过程后出现某种结果,其语义均来自构成语素“终”。
第二是“始终”语义上进一步虚化,有向语气副词发展的倾向,这一变化在宋元时期已现端倪,见例:
例23: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苏轼《元修菜》)
例24:惟有老僧阶下雪,始终不见草鞋痕。(元·无名氏《年节》)
这两例是《汉语大词典》作为“始终”的“毕竟”义项所援引的例证,明代也有见例,如:
例25:看官听说:世上只有一夫一妻,一竹竿到底的,始终有些正气,自不甘学那小家腔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李克让竟达空函 刘元普双生贵子》)
例26:盘龙三太子虽是有些武艺,有些胆略,到底是一不敌两,心上始终有些惧怯,杀来杀去,不觉的闪了一个空。(《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六十四回 王良鞭打三太子 水寨生擒哈秘赤》)
例25中“始终有些正气”是“自不甘学那小家腔派”的原因所在,例26中“心上始终有些惧怯”是“闪了一个空”的原因。“始终”在此相当于“毕竟”,起强调原因的作用。此时,“始终”语义更加抽象虚化,不同于任何一个语素义,似乎已经开始语法化。但是,我们检索了宋元明清时期的语料,发现表示“毕竟”意的“始终”非常少,也就是说虽然有向语气副词发展的倾向,但是最终可能并没有完成由表时间向表语气的彻底虚化。
为了验证这一推论,我们查阅了 《现代汉语词典》[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4]、《应用汉语词典》[5]、《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6]、《现代汉语虚词词典》[7]等辞书,均没有将“毕竟”列为“始终”的意项,仅《汉语大词典》[8]和《现代汉语大词典》[9]将“毕竟”作为独立义项列出,那么“始终”在现代有没有可能继续语法化呢?为此我们随机检索了北大语料库中的前500条用例,绝大多数是时间副词“始终”,表示“一直、从始至终”,没有1例是表示“毕竟”之意的。为了论证的客观准确,我们也检索了30部现当代文学作品(包括作品集),发现表示“毕竟”意的“始终”是存在的,如下:
例27:三晋虽不同姓,但始终曾共事旧主,比起别国自然亲密靠近多了。(《寻秦记》)
例28: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你要是喜欢她,她当然以为这是她的幸福。(《雷雨》)
例29:虽然众人已经承认了他的军事才能,但在他们的眼中,蓝玉始终只是蓝玉,他不可能超越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名将。(《明朝那些事儿》)
例30:可惜,女人始终是女人,虽然痛苦又内疚,却会永远悄悄记着弃她的情人,因为说什么也好,他曾是她单调生活中的台风。(《男痴女迷》)
上四例中的“始终”若按“一直,从始至终”理解都解释不通,均宜分析为“毕竟”。但是,30部作品我们仅找到15例,其中有11例都出自《寻秦记》、2例出自《明朝那些事》、《雷雨》和《男痴女迷》各1例。因此,我们推断到现代“始终”虽然还是有向语气副词发展的倾向,但是仍然仅仅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气候,这也许是现代大多数辞书并没有将“毕竟”作为“始终”义项的原因所在。
“始”、“终”这对反义词在先秦时期就经常作为反义并列词组连言而用。名词性反义并列词组 “始终”到了东汉完成了非词到词的转化,形成了表示“事情首尾经过、原委”的名词“始终”。到了魏晋时期,“始终”迅猛发展,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表示“从始至终,一直”之义的时间副词“始终”形成了。但是,其是由动词性反义并列短语“始终”词汇化而来,并非由名词虚化而来。二者来自于不同的源结构,不过其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是相同的,即在语义上都是因为“始”、“终”处于语义场的两端,因而很容易被推向极端,从而概括整个义场。从转喻的角度来说正因为“始”、“终”处于语义场的两端,是最突显的,因此可以指代整体。分界消失、语义融合等也是二者词汇化的诱因。时间副词“始终”形成后,还出现了偏义现象,偏指“终”,此时“始”的语义完全脱落。此外,时间副词“始终”还有向语气副词发展的倾向,表示“毕竟”之义。但是,由于使用频率一直很低,所以直到现代也没有最终完成。
[1]曾丹.反义复合词形成演变的认知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
[2]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9]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