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虎,覃吉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不断加速,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2 000多万人。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在就业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因素(身体、学习状况或能力状况)或其他原因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而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难以找到理想职位的大学生人群。综合已有研究,结合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所进行的全国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发现,在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理解他人、积极聆听和学习方法。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自卑心理严重,或不善于表达、交流等原因造成性格内向、孤僻,导致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很少参加团体活动,没能走出封闭的自我;在求职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在面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紧张的情绪,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因此,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就业困境,形成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女大学生在就业后将面临着结婚生子、照顾家庭以及女性基本特质等原因,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设置的某些岗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社会保障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具有较大的倾向性,对于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给予较少的关注,“先择业、后就业”的思想误区给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巨大压力。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会考虑地域因素,要求应聘的大学生熟悉某一地域的基本情况、地方语言和风俗,更好地开展地方业务。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在招聘、选拔公务员过程中制定的相关政策具有浓厚的地方保护色彩和意识,在文件中明确规定招聘、选拔某一地域的人员,对大学生公平竞争、就业等都有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也存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多不利因素,例如:培养模式存在差别,重点大学在培养模式上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一些科研项目代表着国内一流水平。但是,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部分教师忙于科研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少、考试过于形式化、责任心缺乏等;部分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严重倾向性,文理发展不平衡、学科结构不均匀、学科建设不科学、专业设置不合理等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一些私立高校常常因为经费不足等因素,形成了“重文轻理”的发展模式,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急功近利,不少学校不顾自身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等条件的限制,设置了一些与社会发展需求偏离的冷门专业,致使专业结构不均匀,这些因素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是办好高等教育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属点,而且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教学品牌、教学声誉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做好毕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服务,制定形式多样的毕业生就业指导策略,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阶段性、针对性、分层次地开展工作。
1.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思维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的规模逐渐扩大,导致大学生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与社会所需人才出现供需矛盾,更加剧了学生就业竞争。基于目前的就业现状,高校需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坚定自己的就业信心与信念,合理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乐观地面对自己的就业困境,最终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
(1)引导大学生灵活就业、主动创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就业问题历年来都是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引导大学生灵活就业。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但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给就业带来困扰。大学生需及时调整心态,转变就业思维,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其次,引导学生主动创业。大学生拥有较全面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更能激发出创新精神和意识。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地、大胆地开创自己的事业。最后,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积累更多的经验,为自己以后更好地发展铺垫基石。
(2)引导毕业生通过多种途径,把握就业机遇。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途径也出现多样化。大学校园招聘是最为常见的招聘模式,人才交流会、网络校园招聘等多种模式也逐渐完善,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招聘需求,根据招聘信息合理寻找就业岗位,积极大胆地推销自己,珍惜和把握每一次来之不易的就业机遇。
(3)引导学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就业。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锻炼,基层有更多的职业岗位,基层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更能磨炼学生的意志;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于中西部建设,中西部属于祖国的欠发达地区,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去开辟和创造;当代大学生需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择业问题上应以全面的、发展的、长远的视角来选择职业,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多元化。
2.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学生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努力强化自身素质,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在公共平台上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及外部环境,对将来从事工作进行合理、有效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付诸实践。这样既可以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合理评价内外部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合理规划未来,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又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时,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客观地对待就业选择,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就业的目的性,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3.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更加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因此,高校应配备具有高等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及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具备开展心理辅导、职业指导与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知识的队伍,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实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职业化。同时,要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来指导学生,既要有整体性,也要有层次性,并具有针对性,特别是针对女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的观念;既能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又能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择业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1.搞好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教育
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等内容上,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确立合适的发展目标,正确规划大学生涯;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帮助他们了解心理科学基础知识,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和坚定自己的就业信心,提升自己的心理调适技能,处理好大学生活中学习成才、人格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大学毕业生应主动学习就业技能,积极参与就业指导讲座,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倾向,确立自己的就业定位和目标,充分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2.引导大学生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当代大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人际交往技能,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处理多方位的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增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搭建舞台,打破学生的自我封闭,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将心换心”“以诚相待”;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要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处理问题时要学会灵活处理、把握分寸。当前,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我们不仅要拥有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需的一项技能,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给我国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抗压能力弱等,都有可能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常见的心理调试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培育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强化学生的受挫能力,提升就业信心,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毕业生需广泛地猎取理论知识,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用良好心态面对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大学生的就业之中。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源在于毕业生较低的就业竞争力,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科学设置专业方向,增强毕业生适应性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变一味追求学科全、规模大,盲目合并、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扩招、低水平扩张的做法,办出自己的特色。根据毕业生就业所反馈的信息和社会对本校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评价,合理设置专业,修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增加教学条件好、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减少教学条件较差、毕业生就业难的冷门专业招生数量。
2.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实现培养途径多样化
近几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快了改进培养模式的步伐,基本建立了“基本规格+跨专业学科辅修”的培养模式,并且建立了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以及国际合作人才的培养模式等。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不仅使学生自身素养得到提升,而且还培养一批拥有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
3.深化教学方法改革,重视毕业生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改革关系到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当代大学生已经步入“90后”时代,与以往的大学生有许多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传授知识时要把刚性教学与柔性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教师逐渐转变课堂单一的讲授模式,形成讲授、讨论、辩论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倡导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加快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建设,凸显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生动性、新颖性。
4.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校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多种举措,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形成了以工程训练、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为依托、以综合设计与工程设计为主线、以课程实验教学和工艺操作实习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理工科学生工艺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综合实验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综合设计和工程设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亟待解决,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急需优化,家庭、学校、社会需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多方位的教育合力,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努力实现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和专业化。
[1]尚志恒.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
[2]唐雁,许晓辉,于长海.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初探[J].农业与技术,2008(1).
[3]赵健.多维度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J].工会论坛,2008(14).
[4]陆彤焜.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教育艺术,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