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性分析

2014-03-25 00:30
关键词:专业服务教育

杨 梨

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是作为一种将学业学习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服务行动中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服务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人合作、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服务学习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兴起,早期研究侧重于介绍国外服务学习经验,而后讨论服务学习在公民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目前高校有一些引进服务学习的探索和尝试,但服务学习在我国高校的推进仍然缓慢。

目前已有的研究还没有将服务学习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只有少数研究提出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高校可以借鉴服务学习理念与实践做法,以推进全人教育,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2]。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服务学习引入创新教育的意义,论证其契合性,最后提出服务学习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服务学习引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探讨服务学习引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一)突破现实发展的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念宣传重于实际推进,其原因是对于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缺乏具体推进模式。将服务学习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破解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现实困境。

服务学习注重服务与学习并重,在服务中应用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注重高校研究、教学和服务社会三个职能的和谐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特点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所要求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有着内在一致性。目前,服务学习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有一套完整的模式可以借鉴。我国也有一些引入服务学习的做法,但推进中面临问题:如何将服务学习与现有的志愿服务社团、社会服务活动有效整合,以及如何将服务学习与大学教学体系有效整合的问题[3]。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将服务学习理念与方法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可以探索出一套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操作模式,为服务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整合提供了机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学习的结合,有利于突破目前两者各自存在的现实发展困境。

(二)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形式

目前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是分散地嵌入专业教育中,两者没有真正结合起来,专业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较少,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4]。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受“第二课堂论”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脱节,缺乏具有可持续性的实践环节,还停留在创业竞赛、报告的指导、创办创业园、社会实践等浅层形式[5]。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形式绝不应以课堂之外的活动为主,而必须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的方式,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

服务学习在国外的实践中有各种推进形式,包括与课程结合、与专业结合等。有研究发现在美国高校的所有服务学习活动中,最优的形式就是服务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6],说明服务学习可以实现与专业学习结合,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形式。将服务学习引入创新教育,可以借用服务学习模式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形式,实现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二、服务学习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性

(一)在本质特征上的一致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不同于高校传统的教育工作,其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而服务学习也不同于志愿者服务或大学生社会实践,而是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实现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的真正接轨。两者在本质特征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都具有开放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学习在内本质上都有开放性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做好,就需要走出高校,实现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开放合作。如今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着力构建一个高校、政府、企业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机制,形成社会参与的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7]。服务学习是基于学习与社会服务的联系,其本质也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服务。服务学习的开放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课堂的开放性。服务学习中,学生有机会进入社区和企业,使专业教学融入一线实践,超越了传统课堂范围;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开放性,。社会各界人士在指导学生服务和实践的过程中事实上担当了教师角色,使学生可以受到理论教师和专业导师的全方位指导[8]。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学习本质上都具有开放性,都是在教育与社会开放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

其次,都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学习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表现在要求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目前的实践内容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创新创业竞赛、学生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服务学习同样注重实践,强调要促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学会处理实际问题,通过为社区、企业及其他校外组织提供服务,反思学习,提升其实践能力。

(二)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服务学习能够达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培养职业兴趣的教学目标。所以,两者的培养目标也具有一致性。

首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核心。服务学习的着眼点不仅试图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因而服务学习在国外公民教育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实践证明,服务学习有助于学生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和社会责任感[9]。

其次,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理念的本科教育改革旨在为学生奠定专业、学科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有机关联,通过广博的学识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进而提升他们的洞察、选择、整合和集成创新能力。研究表明,服务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10],这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学生通过广泛参与服务学习实践活动,不盲从于课本或权威,而形成自己的判断与决策。这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是一致的。

最后,都注重引导学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就是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在毕业后更好地实现就业或创业。而服务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这都有利于其适应社会。服务学习为学生创造机会参与社会服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因此具备了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88%的学生认为,服务学习使其对工作机会有了了解,能帮助学生确定将来的职业兴趣和方向,从而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11]。

(三)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性

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看,其教学形式多以“创办企业”、“第二课堂”、“创业活动”、“创业课程教育”等方式开展,这些教学形式要么缺乏持续性,要么以理论取向为主,是窄化内涵、扭曲本质的教学形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到底该如何开展,其核心是要着力破解与服务社会和专业教育脱离的问题。服务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具有借鉴性,正如有研究者提出的 “大学教育中知识传授和服务社会分割相当严重,服务学习是回应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12]。服务学习是一个教学法模型,它不是将服务简单地添加到学习上,而是通过服务对学科学习进行整合,这种模式使学生通过服务学习,实现服务与学习的互惠,服务经验充实、改造了专业学习,而专业学习也反过来充实、改造了服务经验[13]。可见,服务学习是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

三、服务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实践措施

(一)向高校管理层进行契合性宣传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能深入融合进人才培养体系,其首要问题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功利性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在高校中,教育管理者大都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没有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价值,因而不可能在教学层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14]。打破高校管理层的观念性障碍十分必要。观念性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管理层还没有找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合适路径。只有高校管理层意识到两者的契合性,才可能通过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服务学习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

(1)以服务学习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如前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一次性、短期性,不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创新性。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指向,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顶层[15]。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是目前还缺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具体模式。可以借鉴服务学习的实施模式。美国以课程化、专业性服务为划分标准,服务学习有四种实施模式:提供专业性服务的课程化服务学习、提供专业性服务的非课程化服务学习、提供非专业性服务的课程化服务学习和提供非专业性服务的非课程化服务学习[16],以上服务学习模式可以应用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专业性服务的课程化服务学习模式可以应用于专业理论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专业性服务的非课程化服务学习模式则可以应用于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通过以专业课程为主导的服务学习模式,实现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以服务学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目前高校创新教育一般由团委管理,或者教务处管理学生创新项目申报,创业教育由学生处管理,而专业教育都是由教务部门管理。日常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不在一个系统内,或者就算都在教务处系统内,创新创业教育也被单独划分成一些创新创业教育公选课、创新项目。目前创新创业相关的教学安排缺乏规范化管理。服务学习是一种规范性、常规性的学习模式,其基本形式是由各学科教师组织的融合专业性与服务性的项目,自然就与日常所有的教学管理活动相融合。在专业教育中引入服务学习,以服务学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服务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过程中,符合社会需求可以开展创业的,就可以在专业教师及其他创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创业能力训练。这种训练是基于专业创新能力基础上的,而不是单纯的创业项目。这就要求服务学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同一个系统内规范管理,也就是归口到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然后通过日常专业教育规范,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并建立督导评估管理制度,从而评估这一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效果。

(3)以服务学习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放性。目前,高校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不足,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乏与政府、社会的沟通和交流[17],这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放性不足。服务学习因为整合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从而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以服务学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应的服务学习的合作单位:政府部门、社区、企业等,不再是因学校一时需要而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而是与高校持续合作,长期提供服务学习项目开展的基地。英美学校在服务学习开展中都注重建立学校与社区的伙伴关系,如英国政府要求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环境组织、学校与公民的宗教的慈善的和自愿的组织、学校与工业商界、学校与家庭建立联系机制[18]。可见,服务学习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要求高校对外开放,与校外合作部门(包括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建立持续性的合作关系。这样既有利于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也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保持联系,实现在校培养能力与社会需求对接。

[1]Meyers Susan.Service learning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settings[J].Clearing House,1999(2).

[2]张萍.美国的服务—学习模式对中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J].甘肃高师学报,2012(2).

[3]彭华民,等.服务学习: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教育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4).

[4]黄林楠,韩增芳.对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5).

[5]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87.

[6]Julie A H.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ervic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0(3).

[7]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8]敬鹏飞,刘长海.论服务学习与开放式高等教育的契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8(6).

[9]单玉.“服务学习”与负责任公民的生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3).

[10]马慧,姚梅林,仝丽娟.服务学习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干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5).

[11]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12]彭华民.服务学习之核心要素、行动模式与角色结构[J].探索与争鸣,2012(10).

[13]Honnet E P,Poulsen S J.Principles of Good Practice in Combining Service and Learning.Wingspread Special Report[M].Racine, Wis: The Johnson Foundation, 1989: 571.

[14]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15]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16]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17]董鹏,陈治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包装教育,2013(2).

[18]易金平.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当代经济,2012(12).

猜你喜欢
专业服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