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瑜 李朝前 周汉香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80)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文献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使大量有学术价值的科技论文更易于被期刊所采纳,快捷地进入国内外数据库,实现科技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语言表达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其作用更加不可忽视。科技论文一般体现的是作者科研工作的辛勤劳动成果,即便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若语言表达不妥当、不规范,学术观点表述不清晰,将大大影响论文的写作质量,延误论文的发表,导致自己的学术成果不能及时展现给广大读者,这将是科研工作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是十分可惜的。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进行阐述和分析,为揭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而撰写的论文[1]。科技论文可以是创新性理论或试验研究的科学论述,也可以是理论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特点在于它要求采用科技语言和专业名词术语,且语言表达必须精炼准确,具有可靠的数据、充分的论据以及明确的结论。因此,科技论文的特点决定了其写作语言的特殊性,科技论文写作语言除了具有用词准确、语句通顺的一般论文语言特点外,还应当具有言简意赅、朴素自然及专业规范的特点[1]。
科技论文写作一般讲究文字简练,以最简短的文字表达最丰富内容,增加文章的信息密度。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求作者明确论文的主题内容,逻辑思维清晰,能准确抓住问题的本质和重点,从而一语中的。其次要求作者对语言进行反复咀嚼、删繁就简,能用2个词表达就不用3个词,文章内容能用表格列举就不用文字,尽量提炼出最精粹的语言。但需要注意的是,简练不等于简单,对语言进行简化时不能影响文章内容的完整性。
科技论文不同于语言优美、辞藻华丽的散文或诗词等文学作品,它的目的在于客观地叙述事实,阐明道理。所以,应当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不加造作和修辞,一般采取平铺直述的方式,通俗易懂。
科技名词是科研领域人员的专门语言,是科学知识的语言结晶,它能表达限定的专业概念,体现出正确的定义,具有高度概括性和专业性。在科技论文写作中,应当注重科技名词的正确运用,使用本行业内规范、统一的科技名词。由于每个科技名词都有它特定单一的含义,使用时不会造成混淆和模糊。使用规范、统一的专业科技名词术语有利于国内外科技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有利于新学科、新理论的创建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前面已出现或表达了的信息,在后面又重复提及,很多作者的文稿都存在这个问题,不符合科技论文语言表达言简意赅的要求。下面举例进行分析,例如“从宏观形貌上看,这种缺陷为各种长方形或正方形凹坑,规律地分布在钢板镀层表面,形状较为规则”,前文既然提到“这种缺陷为各种长方形或正方形凹坑”,那么就表达了“这种缺陷”形状是规则的意思,后面可不必再提及,若需强调“各种长方形或正方形凹坑”是规则的,那么可以将语句修改为“这种缺陷为各种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凹坑”,如此语句表达才显得精炼,意思也很明确。
由于科技论文的作者包括大部分长期工作在生产现场的技术人员,这部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难免把日常工作交流用语带入文中,出现严重的口语化问题,不能明确表达语句意思。例如“高速钢轧辊以其独有高性能受到各厂家的关注”,对于这句话中“高性能”一词,虽然可以理解到其意思为优良的性能,但这种表达方式不妥当,可以修改为“高速钢轧辊以其独有的优异性能受到各厂家的关注”;再例如“热连轧板带高速轧辊在国内生产严重不足”,这句话同样存在意思模糊不清的问题,可以修改为“热连轧板带高速轧辊在国内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科技论文具有朴素自然的语言特征,毋需刻意展现作者的文字功底,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生僻的古语或成语以及已过时、废止的词语。例如“42CrMoS钢以劈裂方式裂成两半的现象,过去甚为少见”,这句话中 “甚为少见”一词略显造作,应当修改为“比较少见”;再例如“针对高铝质耐火球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硅质耐火球应运而生”,这句话中“应运而生”一词来源于古语,旧时指的是应天命而产生,现在一般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类似这种不常见的成语应该避免出现在科技论文中。
由于我国大量科技名词是由国外科技名词音译过来的,因此,译名不准、称谓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至今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有的文稿甚至还出现前后科技名词不统一的问题。例如“取向硅钢分为一般取向硅钢(CGO,Common Grain Oriented Silicon Steel)和高磁感取向硅钢(HGO,High Grain Oriented Silicon Steel)”,这里的“一般取向硅钢”很明显是由“Common Grain Oriented Silicon Steel”翻译而来。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发现也有不少文章将“Common Grain Oriented Silicon Steel”译为“普通取向硅钢”。哪一种译名更合适,这就需要行业专家给出一个标准规范了。
在阅读科技文章时,除了了解信息和吸取知识,还应当借鉴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思考并揣摩其优缺点,取长补短。另外,还应当勤加练习,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并且还要善于修改,在修改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科技论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不是有感而发、信手拈来的产物,科技论文的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在写作之前应该经过深思熟虑,确保符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只有逻辑思维清晰,才能在分清因果和主次的同时把握好整体结构,提炼出最精粹的语言。
科技名词术语具有专门的学科范围和很强的规定性,我国也一直比较重视科技名词的审定工作。科技论文作者应当及时了解最新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并严格执行,如此也有利于文献检索和科技信息的传递。
语言表达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手段,直接影响论文的写作质量。作者应当勤于阅读和写作,提高自身语言水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主次分明、言简明扼要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及时了解并执行最新的国家及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使用规范、统一的科技名词术语。
参考文献:
[1]张亘稼.科技论文应注重语言的规范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