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蕾
(江苏省无锡市雪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125)
心律失常作为一种多见于临床的心血管类疾病,常作为其它多种心血管病的临床主要表现症。冠心病中的心律失常是指心律失常患者主要临床表现[1]。因此,针对于中老年患者,一旦其出现无法用其他疾病临床表现形式进行解释的严重性心律失常,即可马上确诊为冠心病。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次治疗对象为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共计7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结构为45~79岁,平均年龄61岁。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交界性早搏,房性早搏12例,室性早搏21例。
对比两组防病诱导因素、患病周期以及并发症情况和心绞痛发生次数、分型、分级程度、持续时间等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血脂检测结果:总胆固醇含量(7.12±0.75)mmol/L,甘油三脂(3.22±0.8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4.62±0.6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0.83±0.15)mmol/L。
1.3 诊断依据:依据198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协会就临床针对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律失常的相关诊断标准。
1.4 方法: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即采用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20ml的丹参注射液,总量为250~300ml,进行1次/d静脉滴注,口服5mg硝酸异山梨酯,3次/d,选用口服阿司匹林进行临床抗凝,每次100mg,1次/d。
1.4.1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及相应症状缓解,每次1袋,3次/d,温水冲剂,口服。心绞痛严重者加用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症状改善后停用各类抗心绞痛药物。
1.4.2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倍它乐克13mg,3次/d,三磷酸腺苷45mg,3次/d以及维生素B120mg,3次/d进行联合治疗及症状缓解。治疗周期持续1个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6 疗效评定:依据国家重要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医内科病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指标评判[2]。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或恶化;有效:患者临床胸痛、心悸、胸闷、气短等症均得到相应改善;显效:上述症状均得到有效治愈或明显消失。
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无差异。治疗组患者血脂改善程度显著,总胆固醇含量下降(1.3±0.82)mmol/L,甘油三脂下降(0.89±0.3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下降(1.28±0.5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下降(0.33±0.072)mmol/L;对照组各项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0.05)。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冠心病心律失常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病,患者表现为严重心肌缺血,一旦心肌代谢发生改变,就会减少线粒体氧化代谢,增加血液循环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局部心肌节段对儿茶酚胺反应性下降,导致心肌复极不均一,易形成折返而诱发心律失常。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临床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临床有效率达到92.3%,这与国内为相关报道结果基本一致[3]。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主要药物成分为甘松、琥珀、党参、三七、黄精,经现代药理证明,三七可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黄精有降血脂作用,琥珀能改善瘀滞状态,降低血黏度[4-5]。临床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采用稳心颗粒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同时,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纠正心律失常。
总之,临床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患者各项指标及缓解心绞痛表现症,推荐临床使用。
[1] 崔德芝,张洪,魏之玉.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108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4(3):193-194
[2] 岑雄图,付卓,曾洪柏 稳心颗粒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2010,38(4):45
[3] 陈海燕,陈秋雄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例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9,7(2):120-121
[4] 郑启会,张相斌.稳心颗粒结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血清 MMP-9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3,19(2):36-38
[5] 苏伟青,李树裕,林振,等.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3,42(3):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