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肘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护理措施

2014-03-24 01:44张芸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肘部机械性静脉炎

张芸

云南省弥勒市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弥勒 652300

30例肘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护理措施

张芸

云南省弥勒市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弥勒 652300

目的:探究与分析肘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肘部血管条件差的肿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共30例,经过1次置管成功29例,置管成功率为96.67%(29/30),1例患者置入颈内静脉,调整后进入上腔静脉。全部患者在置管期间均未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肘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于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外周静脉;PICC;B超

近年来,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具有操作方便,保留时间较长,穿刺次数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少等优点,已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由于传统的PICC置管常于肘窝下2横指处进行,在操作过程中需根据上肢血管解剖来决定穿刺静脉,不仅对患者手臂的屈伸运动造成影响,同时还使得导管与血管内膜发生摩擦而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1]。而对于肘部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包括浅静脉先天性纤细、肥胖过度、静脉血管充盈不良等,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增加了PICC置管的困难。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肘部血管条件差的肿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年龄在24至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4岁,疾病类型如下:肠癌6例、肺癌7例、乳腺癌4例,胃癌5例,白血病5例,淋巴瘤3例。术后辅助化疗4至8个疗程,平均化疗疗程为5.7个,肘上臂围在23.6至32.3cm之间,平均肘上臂围为29.8cm,血管距皮肤的直线距离在0.9至1.7cm之间,平均直线距离为1.4cm,血管直径在0.3至0.5cm之间,平均血管直径为0.41cm。

2 方法

2.1 B超引导下选择血管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视锐5超声引导系统对动静脉血管进行有效分辨。于患者肘窝上方2横指处对血管进行检查,沿着血管走行对血流速度,血管曲直等情况进行检查。明确血管内有无血栓及其厚度等,判断目标血管是否通畅,是否有足够空间来容纳所选择的导管。

2.2 穿刺方法

由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士来实施PICC置管技术的操作:⑴嘱患者行仰卧位,保持上臂外展并与躯干呈90度,以将上肢充分暴露出来,并对体外导管的长度进行测量,常规准备消毒物品。⑵在行PICC置管之前行局部麻醉处理,抽取0.2ml的2%利多卡因由穿刺点注入,后采用纱布对穿刺点行1至2下的轻柔,以帮助利多卡因的充分扩散。⑶要求护士在B超探头引导下,利用PICC穿刺针于穿刺点处进针,穿刺角度在30至45度之间,在保证套管针进入到皮下潜行0.5cm后,对血管行缓慢穿刺,若回抽见血则将穿刺针角度减少至5至10度,缓慢进入1至2cm。将套管芯拔出后报纸均匀的速度将PICC导管置入其中,同时松开止血带,于助手帮助下将导管送入至上腔静脉中,将鞘管撤离。⑷在置管后采用胸部正位DR片对导管头端位置进行检测,以判断导管是否位于上腔静脉中。

3 结果

该组患者共30例,经过1次置管成功29例,置管成功率为96.67% (29/30),1例患者置入颈内静脉,动态调整后进入上腔静脉。全部患者在置管期间均未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4 讨论

4.1 B超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有报道指出,对于患有肿瘤的患者行PICC置管的成功率较低,原因是肿瘤患者术后患肢置管属于禁忌症范畴,因此,常选择该病患者的健肢行PICC置管处理[2]。在本次研究中,该组患者的血管条件较差,在采用B超探头引导下行PICC置管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为96.67%,该结果与以往临床研究结构基本一致,证实了应用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成功率较高。

4.2 B超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传统PICC置管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以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较高,且于置管1周内发生[3]。而在本次研究中,该组患者于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无1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原因是肘上血管直行,且血管直径较粗,血流速度较快,这就使得导管在进入血管内常可维持在漂浮的状态下,对于正常的血液循环不造成影响,且在穿刺及送管过程中不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4]。另外,此种置管方法不因为手臂的屈伸动作而导致导管及血管发生摩擦而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4.3 B超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注意事项

由于肘上静脉的走行较深,且患者血管条件差,这就使得护士在PICC置管穿刺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包括需注意穿刺进针的角度不应过大,应将其控制在30至45度的范围中,同时所选取的穿刺针长度应较长,目的使得为了降低穿刺失败的发生率。另外,在保证套管针进入到皮下后,对血管穿刺应缓慢进行,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从而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7]。

综上所述,对于肘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于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求置管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以提升穿刺置管质量。

[1]胡翠环,孙玉梅,刘洋.对30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81-582.

[2]黄石群,胡敏芝,梁艳芳,等.PICC穿刺部位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右江医学,2007,35(4):402-403.

[3]张慧敏,蒋红,张睿,等.血液病儿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522-1523.

[4]李金华,钟春嫦,周爱华,等.经皮肤切开显露静脉PICC插管方法可行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20(3):43-44.

[5]熊维江,张英,胡辉莹.颈内静脉穿刺在院前抢救中的运用(附37例报告)[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7):346-347.

R473.6

B

1009-6019(2014)10-0114-01

猜你喜欢
肘部机械性静脉炎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肘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诊治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心理护理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