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与课程评估: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途径初探

2014-03-24 06:00汪劲松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汪劲松

摘 要:在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实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评估成为推动和加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实现评估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定量化、标准化、分级化、分类化、规范化、信息化是发挥评估功能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专业评估;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指标体系

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途径,是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核心。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估是对专业的人才需求前景、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定位与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过程组织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其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全方位判断评估的过程,专业建设评估和课程建设评估也是高校应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推动和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

建立和推行学校内部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评估体制,完善符合高校实际、运行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促进高校内部的自我发展、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评估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投入、促进教学改革,并在高校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拟结合学校的实际,对本科教学评估后地方高校如何通过专业和课程自评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加强自身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设,强化教学质量提升与保障体系的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一、目前专业和课程的评估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教委就开展了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2008~2010年,各省相继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部分高校也相继制定了自己的本科专业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但无论普通本科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到目前为止,均无统一的专业质量标准和专业评估评审指标体系。

从目前各省及高校制定及实施的专业评估制度和体系来看,在评估实际操作、评估指标体系上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 评估指标比较粗略,评价覆盖面不广

多数省及高校的专业评估指标一般包含了专业目标和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或设施的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专业或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专业特色等5~7个方面,但细分的二级、三级指标或观测点却比较少,基本上仅有40~50

个左右。一些评估指标涉及的内容比较粗略。比如说,考试方法的评价只考察题库建设和评卷质量,缺少对考核方法本身适合度和考核成绩结构合理性的评测。一些对评估结果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如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等少有涵盖在指标体系之中。

2. 评估指标内涵模糊,可评价性较弱

评估指标相对笼统,缺乏详细、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信息规范,无论是面向高校整体层面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还是着眼于高校内部教学单位层面的示范专业、精品课程评估,评估规定和工作方案中都很少对指标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解析。尤其是涉及专业建设目标、建设规划、课程定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顶层设计的指标时更为明显。如评价专业定位时都会提到“专业要体现和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但“适应和符合”的标准是什么?究竟如何衡量、如何测评适应和符合的程度,则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界定,在实际进行评价时难以操作。

3. 侧重定性评价,定量化程度偏低

多数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化指标占着很大的比重,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中的人为因素成分过大。笔者对全国46所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采用定性评价的指标数量占到评价指标总数的76%以上,采用定性评价的指标的权重之和普遍超过80%。某些一级指标(大类指标)如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与管理、专业发展特色等几乎全部采用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指标过多一是导致评估主观性过强,评估结论与实际情况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二是评估组织者和专家操作起来比较难以把握和衡量,增大了评估的不确定性,降低了评估的可靠性。而且由于评估结论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撑,其说服力和权威性大大降低,往往很难得到被评估单位的认同。

4. 偏重静态现状评价,缺少动态性发展性评价

首先,目前多数专业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着眼于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现状和水平,如多数高校在评价时都把专业是否获得国家级、省级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但却缺少对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和建设目标完成程度的评价。即使是进行定量化评价的指标,其考察和评价也主要针对专业目前的师资队伍结构、课程合格率、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图书资料数量等静态化指标,基本没有从发展的视角进行动态(纵向)的比较,也没有与国内同类先进高校和国外同类大学的横向比较,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差距、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其次,即使是同一高校内,由于各专业的开设时间和办学历史不同,新老专业在办学理念的凝练、教学经验的积累、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资源的多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新专业存在“先天器质性”问题,与老专业相比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比性,但少有高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级评价,因而难以真正保障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5. 评估信息缺乏规范性,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高

这一情况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估数据的分散导致不统一。如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这一指标,学院(系、部)、教务处、学生处都有自己的统计口径,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二是评估数据的规范性差。评估工作需要被评估教学单位报送大量的数据和相关支撑材料,而许多高校虽然有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却没有统一的数据范式和支撑材料规范的要求。三是缺乏稳定可靠的数据支撑。良好的评估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数据基础上,而目前许多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动态数据库,专业和课程评估主要依赖专家查阅资料、座谈或听取报告后的主观评价,也没有充分利用日常的信息资源(如学生网上评教信息)。此外,多数评估方案虽然规定了被评估单位应提供的材料和数据,但却没有比较严谨的、系统的审核和验证程序,也缺少来自第三方的印证,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影响了评估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6. 评估方法流于形式,以评促建力度不足

首先,目前许多高校组织的专业评估,由评估专家直接面对教学单位进行集中突击式评估,评估方式也基本局限于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师生座谈等几种有限的形式,没有真正深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第一线,难以真正了解教学单位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和工作实效。其次,评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重评估、轻建设的情况比较普遍。在某些高校,专业/课程评估结果和排名只是教学单位的“面子工程”,评估专家团队的作用也仅限于评审、评价,没有与被评估单位进行深入交流,给予教学单位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以评促建的效果不明显。

7. 评估工作信息化程度较差、评估效率较低

目前,国内尚无用于评估分析的专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系统。专业和课程评估工作缺少有效的、实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大量数据主要依赖于被评估单位、评估专家和相关机构进行人工汇总、处理和分析,评估信息和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度和有效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进行集中评估时,数据处理的能力不足,评估结果不能与被评估单位进行及时沟通和反馈,明显影响了评估的效率。此外,对评估专家团队也很少组织评审标准的研讨和事前操作的具体指导,评估工作的流程化和程序化也较低。

二、专业与课程评估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1. 确立专业与课程建设评估的目标和方针

专业与课程评估制度的建设首先必须做好其顶层设计,即明确专业与课程评估制度的基本目标、方向和原则,使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我校在本科专业(课程)建设评估工作启动伊始,就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和锻铸“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专业与课程评估制度构建的基本方针,即“以促进专业(课程)自我完善和改革创新为核心,以科学的质量指标体系为标准,以绩效考核为动力,以专业(课程)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工作为抓手”。同时确立了专业与课程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即“以评促建,注重实效;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统一规范;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2. 构建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推动专业和课程评估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专业和课程评估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的核心。首先,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应该涵盖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要素,而不仅仅只是对教学管理和课程质量的评价。其次,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性,体现学校对教学责任单位(学院、系部、教研室)的希望和要求,采用哪些指标来评价,指标的内涵和衡量标准是什么?各类指标的结构和权重如何?都直接影响到教学单位的评估绩效和努力的方向。因此,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并保持高度的一致,引导教学单位树立正确的专业和课程建设目标,强化专业(课程)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打造专业(课程)特色, 推动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和持续发展。

我校自2010年起,组建了专门的评估团队,对教育部、省和全国其他地区高校的专业(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开展了系统地研究,重新构建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先后征询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上海教育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单位以及省内外一批高教研究专家的意见,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证、完善,细化和深化了专业评估的各级指标和质量观测点,修订完成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与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涵盖了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要素,以及专业办学的各个环节和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如下表:

3. 完善专业与课程建设评估的机制设计

专业与课程建设评估制度和工作机制的设计,是评估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决定评估价值和评估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影响了评估工作的运作效率。同以往的评估工作模式相比,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化。学校对评估过程和形式进行严格规范,完善了评估制度的设计。第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专家库。承担专业/课程评估的专家除学校的教学督导团以外,还包括各专业具有丰富执教经验的一线教授,教务处和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的代表,校内外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第二,评估专家的选择采用随机形式,评估中心统一在评估专家库中遴选或随机选择评估专家,专家的具体分工和评价内容严格保密;第三,实行“双评”原则和“独立评价”原则,即对同一指标和数据至少由两位以上的评估专家以背对背的形式进行,对专家评价差异较大的指标,召开评估组长会议,进行集体复议和研究确定;第四,实行交叉评估和回避原则,即评估专家不参与可能与其有关的院(系)专业(课程)的评价,但可评价同一学科门类的其他专业和课程。学生问卷调查、听课评价均采用随机抽样和匿名的形式进行,较好地保障评估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二是定量化。评估中心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力求使评估内容和过程从以专家主观评价为主转向以指标客观测度为主,提高了专业/课程评估的定量化水平。在我校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中,70%以上的指标采用定量化评估,定量指标群对专业/课程综合评分和评估等级的权重影响力超过60%。各教学单位提供的相关数据通过核实并录入系统后,专用软件系统根据既定的评分评价标准,自动对相关数据进行加权评分、分级归类,并结合专家评价的汇总数据,自动转换为相应评价等级。评估数据的定量化和信息化比较有效地防止个人主观影响评估结果的情况发生,保障了评估公平性。

三是透明化。在专业(课程)评估体系的形成和推进过程中,我校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教职工的集体智慧。评估体系规划完成后,向全校公布并印刷成册下发所有单位,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均做到公开透明,各专业均按统一标准和流程实施评价,提高了评估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专业(课程)评价结论和综合评分向全校公开并进行评估排名,并及时向被评估单位反馈,同时与评价结论该专业的目标(绩效)考核挂钩,兑现奖惩措施。

四是分级化。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长短不同,其发展的成熟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办学时间较长的专业(课程),往往在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着更加丰富的积淀和优势,因此专业(课程)的评价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我们的做法是实行分级评估。对于专业评估,我们将全校所有专业划分为初创阶段专业(5年以下,无毕业生)、成长阶段专业(5~9年,至少有1届毕业生)、成熟阶段专业(10年以上)三个等级,实行分级评估;对于课程评估,我们将全校所有课程划分为探索阶段课程(4年及以下)、成熟阶段课程(5年及以上)两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专业(课程)的评估均采用统一的指标体系,但确定评价等级的标准(综合评价分)则不同,确保了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五是分类化。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但不同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力架构、专业(课程)的发展目标、培养定位、学生特质、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评估指标设置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也要符合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必须考虑其适用性和实效性。我们的做法是实行分类评估。参照教育部的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标准,结合学校的现实和该类学科专业特点,将全校各专业划分为经济管理类、文法类、理工类、其他类4种类型,在保持主要评估指标和大类指标权重一致的前提下,对部分指标如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实践/实验教学、教学组织管理等则根据各类型学科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并设置了特色评估和个性评估专项,保障了评估实用性和客观性。

六是规范化。学校以制度形式明确了各个专业评估指标的统计数据口径、汇总时间和编制规范。制定评估信息及其支撑材料报送的固定模板和标准范式,从专业(课程)自评报告,专业(课程)建设与发展规划,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特色评价报告等顶层文件,到专业(课程)的各类信息统计表、数据库,专家评价工具,定量评分工具,直至基础的各类原始信息(如教师信息、教学运行信息,课程信息、文件表单等)等均制定了严格的、统一的填报形式和报送规范,并按照指标层次形成分类汇总的电子数据体系,形成了综合报告、统计数据、基础材料三级互相印证、互相支撑的评估信息体系。此外,所有材料及评估指标的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实现了评估工作的“无纸化”,较好地提高了评估的工作效率,也进一步促进了被评估单位的管理基础工作和信息化建设。

七是信息化。评估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评估工作的绩效和评价结论的有效性,和我校将评估信息库的建设与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和编制《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动态数据库,制定了教育教学动态数据管理制度。学校正通过积极与外部评估中介机构和教育专业软件研发企业合作,联合开发评估专用软件系统,实现了定量化指标的自动评价,系统数据审核、归档、分析,提高了评估工作效率。

三、评估体系建设与实施效果

2011年,我校在完善本科专业(课程)建设评估体系和试点预评估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评估,到2013年上半年,完成了全校48个本科专业、300余门学科共同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评估工作。从我校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深化了学校各级教学组织对专业和课程的认识,各教学单位通过开展了大规模的用人单位需求和人才培养效果调研,进一步厘清了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理顺和优化了课程架构体系,完善了专业和课程规划,加大了专业和课程的投入力度;二是教学督导团和评估专家真正深入到教学单位和师生中去,真诚交流,悉心指导,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改变了学院、系部对评估的误解和成见,消除了学院、系部对评估的抵触情绪,各教学单位由原来的“要我评”转变为“我要评”,把评估看作是一次教学质量的建设活动,真正发挥了教学质量评估的功能和实效性;三是通过建立内在激励机制,促进了学院(系、部)教学管理系统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把评估结论应用到学校的教学决策、教学评比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了评估的综合效应,促进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此外,我校专业建设评估体系方面的建设工作也受到了省内外院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为全国地方高校的教学内涵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评估工作取得的经验和亟待改进之处

从近两年多的实践过程来看,我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评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评估的预定目标,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我们认为,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和课程建设评估的效力和价值,需要重视和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明晰评估目标和导向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终极目标。评估工作的本质,就是针对高校中影响人才育成各项要素及其综合效益的评价,是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程度的衡量。评估工作伊始,我们就明确并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来推进,把评估的内涵和重点确定为“六个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度、育人环境和教学过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度、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对培养目标的保障度、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人才培养结果与社会需要的符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我校评估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始终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来推进,这样,既很好地把握了评估工作的重点和导向,又能使全校上下统一认识、达成共识,确保了评估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坚持评价依据的客观性

评价依据是对专业(课程)评估指标进行衡量和判断的价值标准,也是实施专业(课程)建设评估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无论是专家评价还是教学单位自评,评价依据都必须指向社会需求、指向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保证评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的必要条件。在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构建中,我们以教育部、省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和标准,对专业(课程)建设评估的所有指标项目,均制定了具体明确的、细化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如对各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前景的评价,要求受评单位以近四年省、市人才市场的需求数据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人才需求目录》作为数据支撑;又如对专业发展规划合理性的评价,要求受评单位在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教育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为判断依据,从而保障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使专业(课程)评估结论得到受评单位的广泛认同。

3.提高专家评价的有效性

尽管我们在评估中采用了大部分定量化的评价指标,对评价标准和依据也进行了严格界定。但涉及专业建设的深层次内容诸如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范式改革等项目却很难进行量化评价,须由评估专家或专家组进行研究和判断,这必然涉及评价的客观性问题。虽然我们采用了专家集中研讨和群体决策,专业特色答辩,以及实行交叉评估和回避原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评价结果的整体失控,但却无法完全杜绝专家评价主观性所产生的偏差。这也是在未来专业和课程评估中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4.确保评估信息的真实性

评估必须以数据为基础,评估数据的真实性是保障评估结论正确、可靠、有效的前提。因此在评估流程和评估制度设计上,必须对评估信息的来源及其认定方式进行严格规范和界定。从数据的源头上确保评估信息的真实性。我校在实践中确立和坚持了两个“第三方”原则。一方面,被评估单位所提供的评估信息和自评结论的支撑信息必须来自于受评单位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的数据,不能“自说自话”。比如各项教学质量工程的完成程度的评价,受评单位必须以财务、科研管理部门确认和出具的证明为依据,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则以教务处的学生到课率抽样检查数据为基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教学督导听课评价信息、学生网上评教数据为基础;另一方面,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评估和研究成果,形成多元反馈。我校在专业(课程)评估中聘请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咨询的专业公司麦可思开展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效果调研和测评,对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评估。根据其提供的研究报告对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进行分析,既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受评单位报送数据的正确性,也很好地提高了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5.构建有效的评估激励机制

要使评估工作取得实效,产生指导和推进专业(课程)建设的作用,调动受评单位在专业(课程)建设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的设立同样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通过评估实践,我们认为激励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要有较强的激励力,我校的具体办法是以考核结论和总体评分为依据进行整体排名,并与该专业的目标(绩效)考核挂钩,明确奖惩措施。对专业(课程)建设成效较差的单位,在招生计划定额、教学成果申报、年终考核评奖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坚持“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每一项评估指标得分、评价依据和结论向受评单位进行详细的反馈,以帮助和督促其进一步加强建设,改进工作。三是要具有连续反馈性,我们实行了申诉复议制度,对评估结论存有疑义的受评单位,由评估中心可以接受其申诉,对评价结论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及时向受评单位反馈。同时对评估不合格的专业(课程)所在的教学单位实行复评制度。评估专家组与受评单位共同研讨和制定整改计划,给予一定的整改期,对整改效果进行二次评价。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