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浅谈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与管理
朱艳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供应室护理管理
护士在供应室护理工作中是承担全院临床科室专科器械、手术器械等高值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监测供应,是临床护理的合作者,更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供应室护士应必备怎样专业知识及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保证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使用。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本着工作的特殊性,各项工作与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息息相关。工作松懈,自律性差,违反操作规程,工作中存在缺陷都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危。一名合格的供应室护士应爱岗敬业,严于律己,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和质量检验标准,熟悉各种器械,设备的性能、消毒方法和洗涤操作技术,做到供应物品保质保量,做临床护理真正的合作者和院感的控制者。
由于供应室工作性质及专业特点,工作人员轮班分散在各区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仪器设备性能等,接班人员有疑问时只能通过电话联系,交接工作简单并流于形式,缺乏完善的应用模式。执行交接班"五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形式、定内容。制定交接班流程及内容,按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顺序,实行班班交接。交接如下:1.交班人员去污区的交班护士主要交设备设施情况,污染物品回收不符,预处理不到位等特殊问题及存在的隐患;检查包装灭菌区的交班护士主要交设备设施状况、物资准备、清洗质量、监测状况及存在的隐患;无菌物品存放区交班护士交无菌物品数量、质量、供应、即将到期物品及存在隐患。每月各工作区域岗位轮转,各班按时交接,做到物品准备充足,岗位责任明确,交接内容记录完整清晰。2.接班人员交接班人员共同巡视工作区域实际情况和交班内容相符,并注意环境整洁卫生。3.质控组长质控组长需及时收集负责区域内的信息,如清洗组长需关注下收人员的回收质量,清洗班的手工清洗流程,清洗机装载运行是否符合规范、清洗设备保养、清洗质量等;检查包装组组长需关注本组工作人员器械保养状况、包装质量、化学监测达标情况等;灭菌组组长需关注灭菌质量、各类监测达标情况、无菌物品质量等,三组组长每月分别对相关组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对本组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反馈,并于每周一科会提出改进措施。4.护士长护士长主持晨会交接班,包括传达院周会、护士长会议精神、感染管理会议精神、布置当天工作及注意事项,每周一科室业务学习、提问及示教各临床科室新器械洗、养,消等,收集供应科室的满意度,分析造成服务流程的原因并协调解决。
护理缺陷:1,医疗物品包装数目不准确,有漏放、错放,多放现象。2,无菌包包布不合规格,有补丁、破洞,清洗不干净残留有血渍,无纺布包装松散等情况。3医疗器械清洗不干净有水垢、锈渍、污渍、残留物等。4,纸塑包装密封不严或漏封。5,单层或双层无纺布包装无菌包日期标识错误。6高值器械存在堆放、挤压和混放情况。7,医疗器械清点与核对工作不认真,经常有器械丢失和物品发放错误现象。8,医疗器械检查不认真,有缺损、刻度不清楚、对合不良、功能欠佳等现问题。9,供应室护士未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取得相关资格,择优上岗,专业知识严重缺乏。在以上供应室护理缺陷的防范中,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而导致防范措施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在出现差错后隐瞒不报,也未及时给与处理,导致供应室护理缺陷问题难以得到足够重视,相关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起到预期的管控作用。而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取消科室成本独立核算,奖金与科室效率挂钩,改变观念,体现"主人翁"责任感,真正实现由"供给式"服务向"需求式"服务,即根据临床科室及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增强供应室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量化管理制度,即根据工作人员表现及出现护理缺陷问题进行评分结果判定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与质量,并给与相应的处罚。从而调动工作积极、主动及安全性。
供应室护理人员接触范围广,与临床科室联系密切。在与科室交往中,要注意自身形象,文明礼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适当的语速,体贴温和的语言是达成有效沟通和理解的基础,是保证愉悦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前提。中心供应具有较强的区域划分,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影响下一个程序,所以协调统一的工作氛围也是供应室工作质量的体现,集思广益,人人参与质控,调动每个人积极性,发挥护理团队精神。
总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看似平凡而琐碎,却肩负全院临床科室无菌物品供应和质量控制工作,是维系患者生命健康、医院感染的控制和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重要环节。现代化供应中心器械设备虽先进,但工作人员绝对不能依赖机器设备而把自己的工作纳入一个一尘不变的模式,没有开拓进取,就没有创新,供应中心又怎能满足全院医疗的高标准,推进医院的发展呢?因此,中心供应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发挥中心供应的真正职能,为诊疗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472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