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工业化”背景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难点与对策

2014-03-23 08:30李士梅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工业

李士梅,程 宇

一、“再工业化”对国有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2009年12月,美国公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并在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先后开始实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实施“再工业化”战略[1]。此后,一些国家也纷纷推出针对国内实体经济的振兴策略,如西班牙为推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实施支持高技术和高生产力的工业计划以创造就业,先后拨付援助金额4.624 亿欧元来推动投资、创造就业岗位;瑞典政府则引导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大力发展电子、环保、能源、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业,扶持爱立信、ABB、SKF 等老牌企业焕发出新活力,走上“再工业化”之路[2]。欧美等国“再工业化”的实施必然会伴随着关税、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来支持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3]。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不断增长,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然而,由于装备制造业产业“大而不强”,技术水平落后,因此,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受制于人,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一直受到贸易壁垒措施的影响。装备制造业是生产工业的上游企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业在装备制造业全行业中占有主体与主导的地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加快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二、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转型面临的难点

(一)成本上升加剧了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生存难度

能源供给的减少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因素提高了企业原材料的价格,“人口红利”的消失和通货膨胀使得2013年的人力成本开始超越原材料成本成为装备制造业的第一大成本支出。设备价格上涨,更新周期变短,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经营成本的提高对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考验。

我国装备制造业七大行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在2004—2012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2004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为11 974.45亿元,2012年增长为56 139.6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8.73%。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营成本的快速上升无疑加大了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生存难度。

(二)产能过剩严重使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业中,过剩产能过多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产品销售不畅,如钢铁行业、汽车行业等。以我国钢铁行业为例,近几年,生产钢铁的利润不断下降。2013年上半年,生产1吨钢铁产生的利润仅0.43元,表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4]。低端产能过剩导致产品积压、资源浪费。装备制造业作为为我国其他行业提供生产设备的行业,其对工业整体发展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装备制造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势必影响整个工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

本文利用工业产品销售率来说明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业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工业产品销售率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已经销售的产品总量与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之比,它反映工业产品生产实现销售的程度,即生产与销售衔接程度,这一比率的高低说明了产品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程度[5],即产能的被需求程度。第一,2005—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产品都无法做到完全销售出去,每年都有剩余。第二,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工业产品销售率除2008年略高于全国平均工业产品销售率外,其他年份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这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情况比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严重。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能过剩最为严重。

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第一,生产设备更新的困难。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设备的更新十分重要。然而一方面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虽然资金较私有装备制造企业丰富,但仍难以在短期内做到迅速更新设备,另一方面受限于发达国家的技术保护,很难获得比现有设备更加高端的生产设备。第二,产能过剩企业退出壁垒高。国有装备制造业中产能过剩的企业在退出该行业时,需要考虑多重因素。一方面,产能过剩企业退出时要考虑成本收益差额,也就是净剩余,只有当退出时的净剩余比继续经营时大时才可以退出。另一方面,产能过剩企业退出时还要受到国家政策的约束。例如,国有炼钢企业虽然利润较低,但仍进行亏本生产,而非停业整顿或者退出该行业,可见我国部分国有企业退出壁垒过高。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难以进入国际产业链高端

首先,我国科技基础薄弱,后续研发速度又慢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掌握的技术较之发达国家处于劣势。其次,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又多采取设备引进而非技术引进,或者模仿引进的技术,而非自主创新,使得我国的科技研发总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一步。再次,由于国有企业体制的固有特性,国有装备制造业的管理人员和科学技术人员进行新的科技研发的激励不足。因此,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能力仍然不强。

利用R&D 经费投入及其投入强度及有效发明专利数来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R&D 经费是研发中产生的费用,R&D 经费投入强度则是研发投入与行业或产业总产值的比值,二者分别反映了行业或产业研发过程中的绝对和相对投入。发明专利数是本年度科技成果的体现。

2010—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在1%左右。一方面,1%的投入强度与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业0.6%—0.7%的投入强度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1%的投入强度远低于目前欧美发达国家2%—3%的水平。可见,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但目前的水平依旧低于同期发达国家,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2012年,中国在世界500强上榜企业达到79家,比2011年增加了10家,成为上榜总数仅次于美国的国家。然而,能够进入前200强的企业只有3家,且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存在不小差距。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业虽然产值居世界第一,但其产品附加值低导致所获利润不高,整体处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中低层。固有体制与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化进程缓慢。因此,促进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高端化十分重要。

三、国有装备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对策选择

(一)提高教育水平,改“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

首先,应建立高效稳定的科研团队.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科研投入在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科研人员总数为1 456 964人,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57%。然而,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装备制造企业,我国的科研投入相对较低。目前,欧美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科研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一般在10%左右,而我国这一比例不到5%[6]。因此,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在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我国应加快培养自身的科研人才。各高校应加强对人才的系统化培养,使得科研人才获得更加完整系统的科研教育。此外,高校应将科研人才与职业人才分类培养,使得各自的培养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我国某些技术尤其是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尚不成熟,若自行培养人才,则困难重重且耗费时间,因此我国可以引进相关方面的人才,并利用这些人才建立起自己的相应的科研基地,使得此类的科研项目的发展具有延续性。

其次,应实现技术人才的定向供给.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的调查数据,我国仅数控车床技工缺口就为60万人。技术工人的不足必然会制约制造业的发展。目前,装备制造企业多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进行生产,技术人才的不足也会影响其发展。相比之下,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质量和数量则基本能够满足其国内工业的需求。以德国为例,其优秀的技术工人团队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助力。在德国,收入的高水平为工人们提供了优越的经济环境,有利于工人专心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另外,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和工人进修体系都非常完善,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工人。

我国装备制造业为实现技术工人的定向培养,应当借鉴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一方面,应当加大技术工人培训基地的建设,为工业企业输送技术人才。规模较大的国有装备制造业也可以建立技工培训基地,如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可以建立产钢机床的培训基地,从而使得人才的培训能够更加符合自身的需求,实现人才的定向供给。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员工进修体制,鼓励与支持技术工人带薪或部分带薪进修,从而优化企业内部的技术工人团队。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高科技机械操作替代人工操作

首先,继续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的建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应当促进企业内部研发部门与各大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企业研发部门与各高校、研究机构之间可以相互输送资金、设备、科技或者人才,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效果。

其次,进一步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可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以保障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另外,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还应当加大对科技成果的奖励幅度,激励科研人员进行科技研发。最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还应促进科技成果向工业产品的转化,加快研发资金的回流速度,以保证对研发资金投入的持续性。

再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我国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延长企业的研发成果的自我留用时间,从而激励企业对自主创新的热情,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三)推动股权结构改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首先,规范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合理化、透明化。产权交易平台的存在为国有企业股权提供的进出通道,可以促进企业中国有股比例保持在良好水平。国有企业资金庞大,因此在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构建一个合理、透明的产权交易平台对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国应当完善相应法规、加强对产权交易的管理,从而为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改革提供良好的平台。

其次,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国进民退或者民进国退。企业中国有股份偏多,可以保证良好的资金供给,私有股份多则可以保证企业良好的运营效率,将企业的国有股份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才能够最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股权交易的监督与管理。在国有企业股权交易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企业高管回购国有企业资产,这样容易产生国有企业资产的贱价流出,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

[1] 左世全.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2012(6):142-143.

[2] 董晓.欧洲推动“再工业化”增强抵御危机能力[N].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1/28/c _2342333.htm.2011-11-28.

[3] 众石.美欧“再工业化”:机器人威胁中国制造[N].中国青年报,2012-07-10(05).

[4] 刘溪若.上半年钢企每吨钢只赚0.43元,利润不够买冰棍[N].新京报,2013-08-01(B05).

[5] 郭晓静.工业效益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8.3%[N].重庆日报,2013-04-20(002).

[6] 李士梅,张倩.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3(11):84-87.

猜你喜欢
装备制造业工业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防晒装备折起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