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期中国翻译批评:回眸与前瞻

2014-03-23 03:28滕梅,朱琼
外语与翻译 2014年2期
关键词:外语译者理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翻译活动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分支,但从整体来看,翻译批评仍是目前翻译理论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回顾近13年的翻译批评现状,并展望我国翻译批评的新趋势,从数据分析和研究综述中看到,我国翻译批评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中的地位日渐凸显。

1.翻译批评及其重要性

关于翻译批评的界定,不少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许钧、杨晓荣、文军、温秀颖等。杨晓荣(2005:3)认为,“常规意义上比较完整的翻译批评应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在温秀颖(2007:38)看来,“翻译批评是以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为背景和基础,对各种翻译现象、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潮进行分析、阐释和评论的科学认识活动”。

翻译批评伴随着翻译实践而生,且随着翻译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如Newmark(1988:184)所言,“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条主要纽带”。同时,翻译批评又是审视翻译活动的一面镜子,重在“评论译作的得与失、优与劣、美与丑,意在向世人推介佳作,抑制庸作泛滥”(何三宁 2009),具有评价和丰富翻译理论的功能,使我们对具体译作的接受与影响有更清醒的认识。翻译批评的根本任务是引导翻译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保证翻译的社会、文化、语言和历史等各方面价值得以实现。

“翻译批评是翻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无论是翻译实践、翻译人才培养,还是翻译学的学科建设都需要翻译批评”(杨自俭 2006)。不管是对译者个人能力的提升还是对整个翻译事业的发展,及时展开科学的翻译批评都是非常必要的。

2.中国翻译批评的现状综述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翻译批评及其研究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翻译界学者为推动翻译批评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根据外语类CSSCI来源期刊2000年到2013年刊登的翻译批评类文章目录的统计(其中《中国外语》2004年创刊),对新世纪翻译批评现状作一初步分析。

2.1 翻译批评现状调查

表1 11种外语类CSSCI来源期刊2000—2013年所刊翻译批评类文章总数及其比例:

基于笔者对近13年我国翻译批评类论文和论著的不完全统计和调查分析(参见表1),可以看到:

第一,翻译批评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翻译批评的文章数量有所增多。由表一的统计可以看到虽然翻译批评类文章在文章总数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2000-2013年发表的共16922篇文章中,翻译批评方面的文章仅占4.13%),但相比“1991-2002年发表的共八千多篇论文中,所登载的关于翻译批评方面的文章仅三百八十二篇,不到3%”(黄琼英 2002)的状况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并且,在这期间发表的共3897篇翻译类文章中,与翻译批评有关的文章占到17.94%,近五分之一的比例。尤其《中国翻译》2000—2013年刊登的1781篇翻译类文章中,翻译批评类文章多达367篇,所占比例为20.97%,可见翻译批评作为翻译学的组成部分,在翻译研究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另外,在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学刊》等以语言学类论文为主的期刊中,翻译批评方面的文章数目也达到所刊登的翻译类文章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参见表1)。这体现了翻译批评不再被边缘化,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

第二,根据所选择的11种核心期刊登载的所有翻译批评类文章,笔者分出五个大类:对翻译相关论著及文集的评介;对翻译活动、思想和现象的评论;对翻译作品的评论;对与译者相关的翻译思想、活动及理论的评论;翻译批评的理论研究。据统计发现,前三类文章所占比例较高(共占77.54 %),并且对翻译活动、思想和现象的评论以及对译作的评论文章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见,我国翻译批评的理论研究环节仍显薄弱,缺乏创新与突破。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翻译批评并不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这也使得翻译批评大多停留在文本的语言文字层面,集中于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的比较,缺乏对译者和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及对译作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杨晓荣(2005:81)将翻译批评分为表层批评和深层批评两种类型,前者是技巧性批评,后者是理论性批评。但她指出,对翻译批评做这种区分只是为了说清其性质,二者并无高下之分,反而各有所用,都是翻译界所需要的批评类型。“我们提倡多做深层次的批评,不是因为表层批评水平低,而是因为多年来我国翻译中深层次的理论探索比较薄弱,需要加强”。

第三,肖维青(2010:32)在《翻译批评模式研究》中统计的1978-2002年间我国翻译批评论著数共30部;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2002年-2011年这十年间,我国出版的翻译批评与赏析类著作共77部。相比之下,最近十年我国的翻译批评论著在数量上出现了大幅增多的态势,在内容上涵盖了翻译批评的概念、原则、方法等,围绕翻译批评的对象、主体、批评标准等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既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又对翻译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较有代表性的翻译批评类论著有:杨晓荣(2005)的《翻译批评导论》对翻译批评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张南峰(2004)的《中西译学批评》对翻译理论进行批评;文军(2006)的《科学翻译批评导论》对我国科学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予以总结;王宏印(2006)的《文学翻译批评论稿》,是对文学翻译鉴赏与研究的结合;吕俊、侯向群(2009)的《翻译批评学引论》具有元批评的性质,是对翻译批评的批评。

2.2 新动态

通过回顾近13年来我国翻译批评的现状,可以看到我国翻译批评及其研究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动态。

第一,翻译批评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有对翻译文本、翻译现象、翻译事件的具体评价,也包括对翻译本质、过程、技巧、手段、作用、影响的总体评价”(许钧、穆雷 2009)。译评者的理论意识逐渐增强,以经验主义主导的“随感式”和功利主义影响下的“应景式”批评文章比例下降,以理论为指导的批评文章日见其多。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吕俊(2007)的“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评价的客观性——价值学视域下翻译批评标准问题探讨”;宋建飞、刘沁卉(2007)的“译者、策略、译文:试论翻译批评应观照的对象——以君特·格拉斯《蟹行》汉译为例”;高方(2009)的“从翻译批评看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王东风(2010)的“论误译对中国五四新诗运动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影响”等。

另外,特定译者和广义译者的地位及意义渐渐受到关注。据统计,国内主要外语类核心期刊2000—2013年刊登的所有翻译批评类论文中,涉及译者相关活动及理论的评论文章占总数的16.9%(参见表2),体现了翻译批评正在带动译者从幕后走到台前的进程。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周晓梅、吕俊(2009)的“译者——与隐含作者心灵契合的隐含读者”;陈鸣(2009)的“翻译批评也应‘宽容’——论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制约”等。

第二,翻译批评研究的方法不断丰富,“迄今译界已在翻译批评方法上做出了诸多努力,批评方法从简单的‘挑错’发展到了运用诸多理论与方法来进行翻译批评”(文军、刘萍 2006)。在传统的误译评析、佳作赏析、译文比较、定量分析等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成果,出现了涉及多元系统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女性主义、阐释学、叙事学等多学科的批评方法。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祝朝伟、张柏然(2002)的“翻译与阐释的多元——从《锦瑟》的英译谈起”;周晓梅、吕俊(2009)的“翻译批评的叙事学视角”;刘嫦、赵友斌(2009)的“功能翻译理论给文学翻译批评的启示”;刘云虹(2010)的“从林纾、鲁迅的翻译看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等。

同时,我国翻译批评研究中出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规定性与描写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李静滢(2001)的“翻译批评——宏观与微观的统一”;陈宏薇、江帆(2003)的“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肖维青(2005)的“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文军、任艳(2012)的“国内《红楼梦》英译研究回眸(1979-2010)”等。

第三,翻译批评出现文化转向。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速,使文化和翻译理论迅速发展,翻译现象也日益复杂。人们对翻译本质有了新的理解,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交流。这就使翻译批评的意义远超出了文本的语言评价范畴,而转向文化批评,从注重文本转向注重文本生产的相关因素,把视角转向译入语文化。翻译批评的文化视角转向揭示出翻译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译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译者的地位和作用。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胡德香和熊秋香(2004)的“文化翻译批评初探”;吕俊、侯向群(2009)的“翻译研究与文化批评”;黄海翔(2009)的“论文化翻译视角下典籍英译的人本主义价值观——以《孙子兵法》Minford译本中‘诡道’的文化误读为例”等。

2.3 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

翻译批评对推动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无疑值得欣慰。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统翻译批评多采用价值判断式的批评模式,批评缺乏批判性。某部译作问世,往往赞美者多,批评者少。更有甚者试图通过评价某部译作来树立译者的形象和权威。针对名家名译的赏析型评论更是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导致译评者盲目相信名家的选择而不敢超越权威。现今的批评“不温不火”,与五四时期的鲁迅、茅盾等先生直抒敢言、笔锋犀利的批评文字形成鲜明对比。

“客观性是翻译批评不变的诉求”,这就要求翻译批评者“秉持客观、公正、中立的立场,从而达成对翻译批评对象的理性的价值判断”(蓝红军 2011)。为了改变翻译批评的现状,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加深和拓宽人们对翻译批评的认识,使其尽快超越价值判断的浅表层次。

二、自20世纪中期翻译理论蓬勃发展,有的人受西方翻译理论影响甚重,大有“言必希腊”的架势,使得许多翻译批评存在理论印证的倾向。例如在很多英译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带有强烈本土文化色彩的语言或多或少地被删改了,有人就套用后殖民批评理论,认为译者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的翻译策略。但事实上,译者的选择“并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更不是政治意识淡薄,而是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胡德香 2004)。这种理论印证式的选题看似新颖,其实并没有促成深刻、完善的翻译批评研究成果。纵观西方翻译批评发展史,的确,西方的翻译批评和西方的翻译理论密切相关,经过了语文学层面的批评、以现代语言学为基础的结构主义批评和后现代主义批评等阶段,但西方的翻译理论和批评模式也存在顾此失彼的弊端,在中国本土不一定适用。

“立足于民族自身特定文化历史积淀的基础上,批判地借鉴和吸收西方译评研究成果,最终建立一套比较全面、科学的翻译批评体系”(薄振杰、孙迎春、赵巍 2008)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因忙于学习和研究盛行的西方翻译理论而放松和忽视对本国翻译思想、翻译活动和现象的挖掘及研究。

三、针对许多现实问题,翻译批评仍存在“缺席”现象(许钧 2005)。从以上分析来看,近十年来理性翻译批评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主观式批评的空间,但面对例如历史译本评论成果显著,现实作品却少有人问津;对翻译出版物的质量提供有效咨询或理论支撑;勇于推举翻译界的后起之秀;探讨出版社编辑对译作的修订原则;评估翻译教学质量等现实问题,翻译批评本该以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势承担更多责任,却持续呈现黯淡的姿态。“针对现实问题的翻译批评在主流学术载体上也呈弱势”(杨晓荣 2010),这些现象都值得翻译界深思。

如果翻译批评能以沟通理论和现实的独特眼光在丰富的现实中探寻,会发现更多可研究的课题,为理论研究和社会效益创造更多成果。由此可见,面对现实,翻译批评任重而道远。

3.中国翻译批评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21世纪十余年来我国的翻译批评研究进行回顾与剖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我国翻译批评研究的新趋势。同时,新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对我们今后的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翻译批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必然将有更新鲜的血液注入到我国翻译批评研究的队伍中。尽管目前在翻译界还没有像文学评论界那样有一批专门的翻译批评家,但是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包括比较文学学者、语言学家、高校教师和研究生,都加入到翻译批评研究的队伍中来,这对于提高翻译批评的学术地位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翻译批评者的要求也就会更高,不仅要有高尚的学术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还应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不懈的创新精神。

第二,翻译批评的跨学科性质逐渐凸显。译评者不仅从文本层面展开批评,而且开始从历史、哲学、社会、文化等层面去分析和把握翻译的本质,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其他学科领域的学术成果,实现翻译批评对翻译实践的全面指导价值。对翻译批评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应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厘清翻译批评的性质,树立正确的翻译批评观。“翻译批评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立足于其理论体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刘云虹 2008)。因此,完善翻译批评自身理论体系,不依附于翻译理论或翻译实践,重构翻译批评失落的话语权,不仅是对翻译批评研究者,也是对翻译界提出的长久而艰巨的任务。

第三,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在网络开放性和虚拟性的背景下出现了以个人博客、微博、跟帖等形式存在的网络翻译批评形式。这虽是一种新颖的批评形式,却具有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关注翻译、理解翻译、评论翻译的平台,而且对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引起了翻译界一定的关注。并且,“相对传统翻译批评的某种麻木和冷漠,网络翻译批评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批评意识和积极的介入精神是相当可贵的”(刘云虹 2009)。所以我们对这种新兴形式的态度不应是草率的指责和抵制,而是客观地认识和研究。

“如何认识网络翻译批评,适应时代的变化,克服网络翻译批评的弊端,有效利用网络开展翻译批评,引导翻译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这将成为翻译批评及其研究的重要领域”(蓝红军 2012)。虽然网络翻译批评有其自身弱点,例如网络匿名的自由容易产生过于情绪化的批评;缺乏学者日积月累的学识难免染上尖酸刻薄、人云亦云的毛病等,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网络翻译批评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Newmark,Peter.1988.ATextbookof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薄振杰、孙迎春、赵巍,2008,关于当前中国翻译批评研究的思考[J],《外语教学》(3):72-76。

陈宏薇、江帆,2003,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J],《中国翻译》(5):46-52。

陈鸣,2009,翻译批评也应“宽容”——论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制约[J],《外语与外语教学》(1):54-56。

高方,2009,从翻译批评看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J],《外语教学》(1):99-103。

何三宁,2009,并列还是从属:翻译质量评估与翻译批评之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129-132。

胡德香、熊秋香,2004,文化翻译批评初探[J],《语言与翻译》(4):52-56。

胡德香,2004,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批评:现状与反思[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6):59-63。

黄海翔,2009,论文化翻译视角下典籍英译的人本主义价值观——以《孙子兵法》Minford译本中“诡道”的文化误读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57-62+83。

黄琼英,2002,近十年来的翻译批评[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4):69-72。

蓝红军,2011,论翻译批评客观性及其构建[J],《外语研究》(5):76-80。

蓝红军,2012,翻译批评的现状、问题与发展[J],《中国翻译》(4):15。

李静滢,2001,翻译批评——宏观与微观的统一[J],《外语学刊》(2):90-93。

刘嫦、赵友斌,2009,功能翻译理论给文学翻译批评的启示[J],《外语学刊》(2):108-111。

刘云虹,2008,论翻译批评空间的构建[J],《中国翻译》(3):11-15。

刘云虹,2009,论翻译批评精神的树立[J],《外语与外语教学》(9):62-65。

刘云虹,2010,从林纾、鲁迅的翻译看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J],《外语教学》(6):101-104。

吕俊,2007,翻译批评的危机与翻译批评学的孕育[J],《外语学刊》(1):125-130。

吕俊、侯向群,2009,《翻译批评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吕俊、侯向群,2009,翻译研究与文化批评[J],《外国语文》(1):122-126。

宋建飞、刘沁卉,2007,译者、策略、译文:试论翻译批评应观照的对象——以君特·格拉斯《蟹行》汉译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88-93。

王东风,2010,论误译对中国五四新诗运动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6):459-464+481。

王宏印,2006,《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温秀颖,2007,《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文军、任艳,2012,国内《红楼梦》英译研究回眸(1979-2010)[J],《中国外语》(1):84-93。

文军、刘萍,2006,中国翻译批评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甘肃社会科学》(2):38-43。

文军,2006,《科学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肖维青,2010,《翻译批评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肖维青,2005,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J],《外语研究》(4):60-65。

许钧、穆雷,2009,中国翻译学研究30年(1978-2007)[J],《外国语》(1):77-87。

许钧,2005,翻译的危机与批评的缺席[J],《中国图书评论》(9):12-15。

杨晓荣,2010,翻译批评性质再认识[J],《外国语文研究》(1):144-151。

杨晓荣,2005,《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杨自俭,2006,简论翻译批评——《文学翻译批评论稿》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52-54。

张南峰,2004,《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晓梅、吕俊,2009,翻译批评的叙事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53-56+65。

周晓梅、吕俊,2009,译者——与隐含作者心灵契合的隐含读者[J],《外国语》(5):60-67。

祝朝伟、张柏然,2002,翻译与阐释的多元——从《锦瑟》的英译谈起[J],《外国语》(5):55-61。

(滕 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朱 琼: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

猜你喜欢
外语译者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