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伟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是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有大致下面几种变化:①越来越注重语文的实用性;②语文知识越来越重视传统性和民族性的回归;③越来越注重与现代世界接轨;④越来越注重知识的跨越性,要求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博古通今,要对现当代所有的知识都有所涉及。于是,大家都达成了一种共识:语文课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迷糊,越学越觉得学习语文非常枯燥以致完全不想学习语文这一科。这与语文科是中国所有学科母语的最初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种思维呢?
我个人认为,这是和高考指挥棒的指向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高考试卷,特别是文史类,基本都在影射着社会中的林林总总。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道德导向都有着指向性,也即是所谓的“传播正能量”,所以,大多数专家、老师、学生家长以及高三的学子们都十分关注一个“新”字,一切以新为主体,认为出卷人出出来的知识点一定是新颖的、别人都没有涉及到的,也是大家都不能意想得到的,所以都本末倒置,高考第一轮系统复习包括第二轮重点复习都只是注重复习资料,学生也认为只要掌握了资料上的知识,认真听取了老师的课内知识就可以万无一失了。但他们却没有从每年的高考题型的根本去解析,也没有去考虑此类题型本源是什么?出题专家依据何种凭据来使这种题型言之成理,让社会上的人毫无异议?老师也只一味追逐新颖的事物,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歧途。在教学过程中,高考考的内容就教,不考的内容就直接省略;必考内容就详细讲解,选修的内容就直接跳过;课下注解和课后练习不讲解,单元导读不重视,不从大局去考虑问题,反而割裂其中的关联,读本内容完全成为课外读物,课本补充关于语言汉字、经典著作、国别作者等一概不予提示。遇到省级的大型考试,却觉得别人试卷出得很贴近生活实际,只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却道不清说不明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只有一个:没有注重知识回归课本。
以下,我将拿我高考语文复习有关文言文这一板块的一次课内习题做浅析,点出其中的某些句式或者词语出自课本某个地方,让学生学会联想,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的最佳效果。
“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宋濂《阅江楼记》)“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两句的句式基本完全相同“一……一……,亦可以……”;《阅江楼记》“遂锡嘉名为“阅江”云”的“锡”字,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屈原的《离骚》中的句子“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那么大部分学生不可能知道这个字是一个通假字“赐”赐予、赐给的意思;《阅江楼记》中“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与苏洵《六国论》“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中由“所”字加上一个动词,构成一个简单的所字结构,句式对于中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阅江楼记》“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中的“所以”二字,都可以翻译成“……的原因或用来……的办法”;《阅江楼记》“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中的“奚”与庄子的《逍遥游》中的:“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都可以译为“哪里”……短短一篇不到560字的《阅江楼记》却涉及到我们高中语文课本里面比较有名的篇目:《兰亭集序》《离骚》《六国论》《廉颇蔺相如列传》《逍遥游》《阿房宫赋》等,所以个人认为,高中语文复习,不管是拼音、汉字还是文言文,以及诗歌鉴赏类的题型,都应该最终回归到课文本源,问题在课外,但答案一定在课内。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好引导指向作用,让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可以明确自己的方向,轻松上阵。无论是进行到第几轮复习,都不可以轻易丢弃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