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成,郑文范,卢锡超
(1.东北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819;2.辽宁省人民政府 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近年来,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于重大工程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性日益增强,进而为工程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支撑。工程作为人类为自身生存发展所进行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范围极广、历史久远。科学地界定工程概念,明晰工程的历史发展演进脉络,不仅是工程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公众科学、理性认知和参与工程实践的基本诉求,更是当今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新城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反思的现实问题。
工程作为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所进行的改变自然与社会的重大实践活动,其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远。然而,工程(engineering)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却是首次出现在中世纪,原意是指火炮、弹射器及其他战争引擎操作者和建造者,从此“工程”作为一个与军事相关联的词语衍生出来。其中,影响范围较广的工程定义之一,则是来自于1828年英国工程师、作家Thomas Tredgold写给英国民用工程师学会的信件,其将工程定义为:“驾驭自然界的力量之源,以供给人类使用与便利之术”[1]。
“工程”既可以指自然工程,也可以指社会工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使用,而且不同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也赋予其不尽相同的理解和界定。目前国内工程哲学领域内,在对工程概念的理解上基本趋向一致并达成某种共识,即“所谓工程,是指人类创造和构建人工实在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它主要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有形’的人类实践活动,例如建设工厂、修造铁路、开发新产品等”[2]67。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工程就是人们按照特定目的,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集成各种要素(如技术、资源、资金、土地、劳动力、环境等),创造性地构建人工实在的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这种活动过程(集成和构建的过程)及其结果(集成体的存在及其运行)共同组成动态有序的系统。这样界定工程,主要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即指人类依靠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改造并创建人工自然,直接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集成-构建活动及其结果[3]。
简而言之,通过对“工程”的概念界定,本文的研究聚焦指向自然工程,并非涵盖社会工程在内的广义工程。尽管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是不可分割的,但二者依然存在本质区别,自然工程与社会工程相比,其特征为:第一,自然工程指人们造物活动的过程,主要是改造自然世界;第二,自然工程改造、制造的是实体性存在为主;第三,自然工程的评价体系一般以物质、经济效益为核心,或者以效率为核心;第四,自然工程方法一般以自然科学方法论和自然技术为主[4]。相比社会工程,自然工程与自然世界、科学技术、生产创造等更加盘结交错,对自然环境系统施加更为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扰动自然环境并导致系统偏离,从而使得自然工程成为包括工程哲学在内的众多学科的核心范畴和研究热点。
工程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必然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在工程的发展阶段划定上,不同流派的学者确有分歧,具有代表性的划分标准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实质是依据技术发展水平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推动,将工程划分为古代工程(农业经济时代的工程)、近代工程(工业经济时代的工程)、现代工程(知识经济时代的工程)三个阶段。其中,近代工程、现代工程横跨了三次技术革命,近代工程包括了以蒸汽动力和电力为代表的两次技术革命,现代工程则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为开端。在工程实践层面,这种阶段划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尽管现代工程比之近代工程,技术更为先进,工程更为复杂,但二者的目的性一致,作为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其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影响并未产生本质的变化,无论是昨日的近代工程,还是今日的现代工程受到的争议几乎是一致的。
工程理念是指工程决策、设计、建设与验收等环节所依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工程活动的核心范畴,工程理念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并贯穿于全部工程活动过程之中[5]。工程理念受到规律性、价值性的双重建构,进而引导工程成为合规律性、合价值性的实践过程和结果。在规律性上,由于工程活动是建立在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基础之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实践推动工程理念的演化;在价值性上,工程选择涉及到社会诸多因素,如经济、技术、政治、生态等,正是这些价值博弈重构了工程理念。殷瑞钰院士在《工程演化论》中指出,工程活动从征服自然走向“依靠自然、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适度改变自然”[2]25。关于价值内涵,殷瑞钰院士在《认识工程,思考工程》一文中提纲挈领地归纳出了“工程思维不能脱离价值内涵”,明确肯定了“确定工程的价值内涵在工程思维的时间程序上是先行的,而且在整个工程思维活动中,价值内涵一直处于核心位置,处于工程活动的‘顶层设计’位置上”[6]。
从演化论视角分析工程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工程理念演化的根本支撑因素则是人类自然观的演变,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可将工程理念演化划分为三大阶段,即有限技术约束的顺应自然、狂飙技术激发的改造自然、超越技术内化的尊重自然。以工程理念为划定标杆,可将工程划分为三大类别,即古代工程、传统工程和生态工程。
1.古代工程:有限技术约束的顺应自然
古代工程主要以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为主,其中以抗洪、灌溉、运输为主要功能的水利工程则充分体现了顺应自然的工程理念。大禹治水可以说是有史料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大型工程,其承接的是共工、鲧的治水工程实践。《国语·周语》云: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庳”[7],《尚书·洪范》谓:“鲧堙洪水”[8],《国语·鲁语》称:“鲧障洪水”[9]。在共工、鲧的“壅、堙、障”的治水工程失败之后,大禹改变筑堤堵塞治理洪水的方法,开凿沟渠,疏通河道,引导洪水入海,取得成功。其后,“疏导”成为古代水利工程建造的基本理念,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京杭大运河等大型水利工程均秉持了这一理念,“无坝引水”成为重要的工程技术,即使是我国水利史上第一座大坝——灵渠用以截断海洋河的大小天平,依靠的也是周围的峭壁和湖泊;京杭大运河上用以蓄水的水柜和水澳,从大到小利用的均是周围的湖泊。
《孟子·告子下》中云:“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水往低处流”,流动性是水的基本之“道”。疏浚水道,畅水之流,是顺水之性的工程方法之一。顺应自然作为古代工程理念,在工程建设和人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顺应自然是在古代技术水平限制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和无奈选择,满足的是人类以基本生存为主的经济价值,尚不能从根本上影响自然环境质量,其对自然所产生的较小扰动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西汉末年贾让提出“治河三策”的工程理念,认为治河上策是留足洪水需要的空间,有计划地避开洪水区安置生产和生活[10]。从顺应自然的角度来看,这种思想是正确的,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支撑着社会需求的扩张及实现途径的拓展,顺从适应自然的“被迫性”工程理念逐步被人们所摒弃,工程理念演化升级成为必然。
2.传统工程:狂飙技术激发的改造自然
从18世纪开始,人类先后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技术的不断前行持续推动工业文明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技术的支撑之下均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打下了深深的技术进步的烙印。工程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重大实践活动,在不断前行的技术支撑之下产生了重大演进。
在工业文明时代,工程活动的种类和规模都急速“膨胀”,人类进入“指数增长的工程时代”。这一阶段,工程主要是借助技术手段对自然界中以常态形式存在的“一次能源”进行开采、转化,以及依托“二次能源”进行运转的实践过程。由于肩负着“能源转化”的功能,工程的目的性已然从“顺从自然”转向“改造自然”;随着技术的高歌狂飙,工程的价值性日趋复杂,不仅经济价值业已突破生存的范畴,政治价值、技术价值有时甚至优先于经济价值,工程价值性博弈的扭曲结果甚至引导工程目的性由“改造自然”偏向“征服自然”,“人定胜天”“敢叫天地换颜色”“争创世界一流”“技术领先一百年”更多时候体现出这种自负的“豪迈”。在传统工程中,水电工程最具代表性。1878年,法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水力发电站;1894年,尼亚加拉大瀑布水电站的建成结束了直交电之争,其更为重要的影响则是在全世界掀起了水电开发的浪潮,并一直延续至今,而其所引发的争论也喧嚣不息。黄河三门峡大坝作为新中国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其毁誉至今争论不休,然而其“高坝大库容”的工程决策失误却渐成共识。然其根源或可从其规划表述中一窥其里,“在今天的科学的、技术的条件下,我们人民政权如果还沿用这个方针来治理黄河,那就是完全错误的了。我们今天在黄河问题上必须求得彻底解决,通盘解决,不但要根除水害,而且要开发水利。从这个要求出发,我们对于黄河所应当采取的方针就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要对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加以利用”[11]。
3.生态工程:超越技术内化的尊重自然
在工业文明的狂飙突进中,人类实施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支撑下的重大工程,取得了一次次改造自然的“自我标榜”之胜利。然而,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发现引以为傲的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森林破坏、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地层沉降、大气污染等等,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实践纠正中,人们日渐感受到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蓬勃气息,对生态文明的仰望与构建已成共识。
在工程哲学领域内,众多专家学者已经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人类文明转变的新的历史和演化的关节点上”,需要“新的工程革命、产业革命”带来经济形态的“绿色革命”,并汇聚成为强大的推动力,冲破人类文明演化的阈值,实现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在不可阻挡的生态文明进程中,工程领域内的革命必然应运而生,工程理念也必将发生生态转向。在生态文明中,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必然是符合生态需求型的,而不可能依然是工业型或物质至上型,工程活动演化的下一形态就将是工业文明中的“工程”进化为生态文明中的“工程”[12]。在规律性层面,生态工程将超越技术,以“道”驭“术”,从“改造自然”走向“尊重自然”,自觉自律并进而将“尊重自然”内化为工程理念的核心;在价值性层面,生态工程将突破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技术价值、政治价值等价值的随机博弈,达成稳定的价值衡量体系,其首要的衡量指标乃是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伴随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工程不断创新演进,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其创新演进必须在正确的哲学思维引领下前行。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思维下,才能形成正确的工程理念,进而以正确的工程理念来指导工程实践,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目前,工程理念正由“改造自然”向“尊重自然”演化转向,工程也由传统工程向生态工程转进,在这一关键时期,需要界定生态工程理念的内涵,健全法律制度约束,推动公众理解与参与工程,构建生态工程理念的文化涵养,推动生态工程理念的实践转化。
1.人类与自然共生:明晰生态工程的理念原则
传统工程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其根源在于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将自然作为客体,任由人类主体肆意改造。生态工程若想改变这种对立状态,必须立足辩证自然观,消解主客二分,将人类与自然平等对待,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即是生态工程最本质的理念原则[13]。首先,建立起“合价值性”的发展模式,在价值博弈中,赋予“生态价值”合理权重,用“生态价值”建构工程理念,指导工程决策、建设等全过程。其次,更多运用系统论方法,将工程纳入到一定区域的自然系统中统筹核算,特别是选址、方案设计及施工等过程,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更多选取那些具有“正生态效应”的方案,至少要保证工程破坏力一定不能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再次,注重生态系统的再平衡,任何工程都将打破固有生态平衡,但要通过有效的手段保障工程竣工后,重构的生态系统作为要素健全的开放性自组织,可以通过与外界顺畅的物质能量交换,重新达到一种可自我修复的平衡状态。
2.生态补偿与立法:奠定生态工程的制度保障
工程理念的生态转向,必然引发生产方式的改变,如从经济利益考量,某些环节可能会增加建设成本,引发既得利益者的反弹。毫无疑问,这就迫切需要法律制度层面的改革与创新,政府必须通过立法等有效手段建立起制度性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是指以保护和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合理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毫无疑问,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为防止生态环境破坏、维护环境公正、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目前,北京、广东、河北、江西、浙江等省市均在实践推行生态补偿,广东省每年支出1.5亿补偿江西省用于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辽宁省2012年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辽宁省青山保护条例》。然而从实际来看,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主要应用于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和水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并偏重于“事后补偿”而不是“补偿先行”。鉴于工程活动对于生态环境必然造成扰动,在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内生态补偿力度的同时,逐步将工程全面纳入生态补偿范畴之内,并尽快在国家层面通过立法等方式建立起生态补偿保障制度,以环保评估、生态补偿两大措施推动生态工程的实现。
3.公众理解与参与:构建生态工程的文化涵养
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陆续兴建了诸如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然而这些工程在满足并刺激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由于其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质疑与激烈争论。面对此种状况,我国工程哲学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率先将“公众理解工程”上升到理论范畴,试图在理论层面对工程建设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说明。由于工程是受众广泛的人工自然活动,其对社会公众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当代各种大型工程的实施有可能对社会公众和自然环境造成重大后果的情况下,从公民的生存、健康、安全、发展等基本权利的角度来看,社会公众对重大工程拥有了解、知情、参与、决策、评论、监督的权利,而这一权利的前提和保障则是科学的“公众理解工程”。
“公众理解工程”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欧美国家。1995年,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科学技术办公室在《沃芬达尔报告》中明确提出“公众理解科学、工程与技术”。1998年,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职业工程师学会(NSPE)、美国工程学会联合会(AAES)联合制定和启动了“公众理解工程”计划,旨在帮助公众充分理解工程并认识工程师在改变世界和提高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与造福社会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公众理解工程”尚限于学术研究范围,同时,在公众理解工程的概念阐释上,国内学者的正面阐释较少,多倾向于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三元论”的关系,来突出工程的相对独立性,从而赋予“公众理解工程”必要性[14]。
在公众参与工程的权利得到社会认可并在各个层面上逐步实现制度化的背景之下,公众科学、理性地认知和理解工程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反思批判思潮之下,社会公众却形成了一股“崇古”之风,无论什么都认为古代的要比现代的好,而在工程领域内,总是认为古代工程比现代工程更环保、更科学。我们不可否认工业文明以来的工程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恰恰正是这种工程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前行发展。在充分保障公众参与工程的权利基础之上,通过新闻媒体、课堂讲座等公共平台开展“公众理解工程”活动,将工程的发展置于历史发展大背景下进行解读,将工程与技术、经济、社会等紧密相连,使得公众科学地认知工程演化发展,真正理解生态工程的“尊重自然”与古代工程的“顺应自然”之间的本质区别,将“尊重自然”内化为全体公众所具备的工程理念,为传统工程向生态工程演进构建起良好的文化涵养。
[1]Tredgold T.Quoted in Charles Hutton Gregory:Address of the President[J].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Minutes of Proceedings,1868(1):181-182.
[2]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工程演化论[M].北京:高等出版社,2011.
[3]蔡乾和.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2010:24.
[4]陈凡.论经济领域中的工程哲学问题[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学院,2007:6.
[5]熊志军.试比较工程理念及科学理念[J].科技管理研究,2013(2):242.
[6]殷瑞钰.认识工程,思考工程[M]//殷瑞钰.工程与哲学:第1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5.
[7]周语[M]//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03.
[8]尚书:洪范[M]//蔡沈.书经集传.北京:中国书店,1985:74.
[9]鲁语[M]//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66.
[10]王佩琼.浅议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观的几个问题[M]//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4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1.
[11]包和平,曹南燕.“规划”的失误及其对三门峡工程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9):89-90.
[12]吴哲.工程选择的生态价值内涵刍议[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386.
[13]杨卫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当代中国现实观照[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2):113-116.
[14]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