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引领渐变的大学教育

2014-03-22 09:47:41张怀强刘玉娟
关键词:微时代微信时代

李 丽, 张怀强, 刘玉娟

(1.东华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东华理工大学 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微时代”引领渐变的大学教育

李 丽1, 张怀强2, 刘玉娟2

(1.东华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东华理工大学 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微电影、微小说、微博、微信、微文化等一系列微元素登上了人们的生活舞台,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微时代”。给大学生活和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使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对大学生在“微时代”下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微时代”下如何服务与引导大学生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微时代”对大学生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情况下,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工作者,要认清这个时代,引领这个时代,完成我们在这个时代里的社会担当,不断改进与完善大学教育模式与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大学教育的发展潮流与方向。

“微时代”;大学生;教育工作

“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大学生信息的获取、传播以及交流方式,同时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资源和沟通交友的风向标,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下的教育工作者若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微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就无法应对可能产生的新挑战,使得大学生教育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因此,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兴交流服务平台,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和发现大学生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是当代大学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大学生“微生活”之下的新问题

伴随着以微博、微信等新兴的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社会诸多领域开始发生了新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大学生具有无拘无束的发言权与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思路,新的挑战,提出了新要求。

1.1 信息发布无约束,内容尺度无把关,传统监管难应对

在“微时代”中,个人可作为一家小媒体,方便快捷地在网上发布信息,自由评论热点话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话题领袖”、“一线记者”。拥有微博、微信,似乎就拥有了一台“新闻直播机”,事情正在发生,网上立马直播,然而仅凭一条信息很难全面、深入地了解事情的真相,这对涉世未深,易冲动,感情用事的大学生来说,其思想极易受到带有主观情绪色彩信息的左右,对事物产生不理性,不客观的认知。如当代大学生评价老师或他人的观点,往往不是就所探讨的问题进行发言,而喜欢根据自己的偏见或喜好进行情绪性的评价或攻击,这实际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伦理缺失的尴尬。

另一方面,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复杂化,每一条信息经过复制、粘贴都可以实现瞬间的海量传播;同时每个人都可以产生大量的信息,而每条信息又可能得到成千上万人的“围观”和评论,无人监管的信息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泛滥,极易迷惑分辨力差的大学生,这给学校的舆情监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不久前学校百度帖吧上爆出校园女生被绑架事件,很快就在网上广泛传播,给学生造成了恐慌,也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然,在使用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发布信息、接受信息、评论信息的过程中,要积极接触新鲜事物,增强辨别真伪的能力和慎重利用话语权,发言时要谨慎,做到约束自己,对他人和自我负责。学生管理者不能仅仅把学生们利用微博、微信暴露出来的问题视作“危机”或“麻烦”,而应当认识到“危机”就是“转机”,就是大学教育实现重新“转型”的机会[1,2]。

1.2 学习不求甚解,缺乏创新精神,素质亟待提高

如今的大学生成长在一个信息唾手可得的年代,会习惯性地使用“度娘”(百度搜索引擎的亲密昵称)寻找他们急需的信息,大部分学生并不会质疑网络内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习惯直接搜索和复制,会把他们看到的信息照单全收,而不去思考、质疑。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失去网络让他们内心焦虑、无所适从,这必将给大学生带来精神生活浅薄化、快餐化、表皮化的危机,有可能培养出一批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感悟、没有自己主见的“知识分子”,进而缺乏创新精神与能力。

1.3 知识的海量获取,挑战高校教学管理

在这个充斥着微博、微信的时代,学生不出门便尽晓天下事;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得比课堂教学更全面、更丰富、更有趣的知识[3]。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找到答案,网络以不可阻挡之势占领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传统的课堂授课很难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所授内容也很难灵活地反应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对教师的知识依赖感大大下降,我们的教学视野是不是可以延伸得更宽,教学思路能不能更活跃,教学手段能不能更丰富?这对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1.4 “宅”在微时代的安全危机

生活在互联网“微时代”,学生很难与网络“绝缘”,许多人以微博、微信的形式,随时随地更新自己学习、生活状态,在“微江湖中”玩得不亦乐乎。然而,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学生在利用微信、微博时,因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不够,极容易被存心不良的人利用。未来如何引导学生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保障人身安全不被侵害,将是各大高校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课题。

2 “微时代”如何服务于大学生教育工作

现今已别无选择地处于“微时代”的“围城”之中。这是一个信息轰炸的时代,在“微时代”的引领下,要调整风帆、应势而行,因需而变。当代大学生作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使用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也正在改变高校的既有教育生态。“微时代”中的学生工作必然面临管理思路的调整变化,以适应“微时代”提供的全新的机遇与挑战[4]。

2.1 占领微网络教育新阵地,实现师生交流微距离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强化了教师自上而下教育的主导权,而忽视了学生的地位和话语权。面对崇尚自由、自我中心、个性张扬的90后大学生,我们要更新观念,继续传统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合适宜的[4]。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必须构建思想教育的网络宣传阵地,不要高高在上地把微博等媒体当成一个信息发布或是新闻线索的来源,更应把它当做一个可以和学生即时交流、平等对话、倾听心声的地方。有些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微博、微信的力量,在各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推进“微文化”的运用。大学校园里的“媒体环境”已大为改变,比如微博社团迎新、微博校园管理、微博招生等就体现了微博在校园中的广泛使用,也是高校作为信息化的前沿的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体现[5]。

同时,“微时代”的来临需要老师打破每天带着“严肃的面具”穿梭于教室和办公室之间的模式,积极走出教室、走入“微文化”,善于用“指尖”赏识学生,以更加平等、亲和的一对一的交流方式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会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2.2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无痕教育

传统教育工作总是“直奔主题”地说教,给学生古板、跟不上时代的印象,不管如何地煞费苦心,都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因此,教师与学生工作者与其花费苦心设置诸多屏障,还不如多考虑在“微时代”如何利用媒体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为提升教师能力服务。

2.3 强化教师队伍,激励教师融入“微文化”

管理学生的方法要跟上“微时代”步伐。陈旧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手段只会让学生望而生厌[6,7]。老师需要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活动保证学生前进的方向和兴趣,用鼓励保证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90后的大学生求新、求变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了解当前的网络热点,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等方面出发,加以创新和整理,使教育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大学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开通微博,与学生互动,零距离倾听学生的心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疏导学生的困惑。

当前,不少高校校长也悄然“进驻”微博、微信这一网络互动新平台,用全新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在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的交流里,老师不再是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双方是平等的关系,这是很多学生最希望的状态。所以,在“微时代”,一名优秀的老师除了要求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还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活动策划者和主持者,更应该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者,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微时代学生的需要[8,9]。

2.4 合理吸收“微”力,形成“双剑合璧”

“微时代”下应运而生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高校教育管理者要以积极和宽容的心态对待新媒体时代的微现象,将传统教学资源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将新媒体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把大学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10]。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传统的讨论式学习、兴趣小组、问题讨论等形式,将网络上的知识和学生的个人经验结合起来,为知识转变为能力搭建通道。高校管理者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快速掌握信息,兼任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思想引领者,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建立一个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互动产生积极主动的传播心理和行为,最终使大学生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3 结语

“微时代”引领着渐变的大学教育,使得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着众多难题和挑战,为了适应“微时代”对大学教育模式与方式的改变,本文对大学生“微生活”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面对“微时代”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行为的影响,指出当前大学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微时代”下信息的力量,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发挥“微文化”的正能量,营造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最后,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工作者,要认清这个时代,守护这个时代,引领这个时代,完成我们在这个时代里的社会担当,共同期待大学教育在“微时代”中完成完美蜕变。

[1] 孙宜山.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85-87.

[2] 王荃.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1(12):91-94.

[3] 陈跃,伍玉松.“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12-02-26(07).

[4] 吴闻莺.微博网舆论聚合效应研究——微博围观、微博极化与微博动员[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3-136.

[5] 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6] 秦冰馥.“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现代交际,2013(1):256-257.

[7] 王艳芳,康遍霞,张昕之,等.微时代"90后”大学生的微生活现状微探[J].高校辅导员,2013(2):72-77.

[8] 沈陪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觉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8):1-5.

[9] 朱琪.“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大学教育,2013(5):92-93.

[10] 张赛,徐恪,王海涛.微博类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测量与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2):124-130.

Micro Era’s Leading of Undergraduates’ Education

LI Li1, ZHANG Huai-qiang2, LIU Yu-juan2

(1.SchoolofSoftware,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2.Schoolof

NuclearEngineeringandGeophysics,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In today’s world, a series of micro elements, such as micro film, micro novel, micro-blog, WeChat and micro culture, come into the stage of life and bring us a new “micro era”. While they add new content to the university life and education,they make college education work meet hitherto unknown challenges.In view of this, some new problems of undergraduates in the micro era are analyzed, and how to serve the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studied. As student workers of the new era, we need to recognize and lead this era, to complete ou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mode and method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so a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direction of current university education.

Micro Era;undergraduates; education work

2014-07-22

江西省教改课题重点项目(JXJG-13-6-1);江西省教改课题项目(JXJG-13-6-3)。

李 丽(1981—),女,江西南昌人,硕士,主要从事政治思想教育研究。

李丽,张怀强,刘玉娟.“微时代”引领渐变的大学教育[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376-379.

Li Li,Zhang Huai-qiang,Liu Yu-juan.Micro Era’s leading of undergraduates’ education[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4,33(4):376-379.

G647

A

1674-3512(2014)04-0376-04

猜你喜欢
微时代微信时代
HANDS OFF THE WHEEL
微信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2:53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1:24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2:5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