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慧美
人一生都在体验中度过,生命在孕育中即进入了体验,也在体验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又在体验中回归大自然。所以,“体验式学习”是源于自然,顺乎天性的学习,语文学习活动也要顺应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规律。
体验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面对相同事物,体验不同,领悟迥然不同。一首盛传于世的关于“雪”的打油诗:让四种不同身份的人各说了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同一场雪的态度,四种人地位,贫富相差悬殊。于是就有了:“大雪纷纷落地,(秀才) 都是皇家瑞气,(官吏)再下十年无妨,(富豪)放你妈的狗屁!(乞丐)”个人的主观体验决定着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语文学习活动也是如此。
一、对语文学科“体验式教学”的认识
1.什么是体验?是体会?是感悟?是考察?笔者认为体验即“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自己去做”。
2.什么是语文“体验式教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指的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以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情智状态为基础,通过创设体验学习环境,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其情感和想象,让学生在体味、领悟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体验在新课标中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体验。关于阅读教学,第一学段就明确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两个学段都强调“体验情感”,但程度不同);第三学段则强调“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这一学段,要求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要由内而外地表达出来,实现了由体验到领悟的飞跃。
4.体验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元素。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思想中,无处不体现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的智慧之光。她认为:儿童的学习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在课堂上掌握用符号记载的人类认识的各种各样的成果”的学习;另一种是在“真实世界中间的学习”。这两种学习有着巨大的差异。她认为从真实世界的学习到抽象的符号世界的学习中间有一大段的过渡带。这种过渡带我们可以在课堂中用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这一过渡带就是为孩子架构了由真实世界走向符号世界的桥梁,而引领孩子走过这座桥的就是体验。
在“体验式教学”中,我们强调创设有利于儿童学习的生活情境,提倡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这也正体现了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放松身心的开放式的体验式课堂教学形式顺应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孩子们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中汲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思想和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的异曲同工之处正是体验。
二、语文学科“体验式教学”课堂的体现
1.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
课堂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式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以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情感状态为基础,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体验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体验、感悟,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智慧火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不仅仅只是让学生知道、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研究;不仅是形成简单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技能,提高语文素养。体验式学习过程中是学生个体的自我体验,它强调的是个体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获得的认知。学习《夕阳真美》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加深对夕阳的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夕阳的美,在理解文本后,播放了一段和课文吻合的视频,一边播放视频,教师一边适时解说,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情境中,入情入境地感受美体验美。给学生自主体验的时间、空间,所以才有了学生对夕阳美的丰富体验,有的学生看到了夕阳的颜色之美,有的学生感受到了夕阳西下时的壮观之美,有的学生体会到祖孙三人生活之美。体验是学生个体自主的体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需要唤醒而不能命令。
2.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汲取应当习得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还应当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态度这三者的统一。这样的学习观必然较多地倡导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强调主动的体验性学习。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课后练习的第2题“课文分别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问题通过课堂的自主阅读学生都能解决,但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停留在获得书本知识这个层面,而是如何激发学生完成课后练习3“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所以教师布置了一项实践性作业:大自然文字探寻记。让学生走进自然或是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寻等途径了解、发现大自然的文字,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增进了对大自然的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品质等。语文教师一定要解放语文教学只局限于教室,语文课堂只有大声读书的狭隘思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能轻松体验,快乐生活。体验性学习既注重知识的掌握,也强调个体的情感、体验、领悟等心理功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心灵感悟,经历身历到心历的体验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焕发生命活力的、终生难忘的生命历程。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经历、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兴趣爱好……语文教学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水平。体验式教学实现了由过去只重视班级整体教学转向逐步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增加选择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独特表现,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4.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基于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语文“体验式教学”课堂应以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指导、引领和点拨”“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些思想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对学习内在规律的尊重。体验式语文课堂,学生在体验合作中生生互动、自我互动以及与文本互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课堂中,学生可以质疑解答,淡化教师的传输式、填鸭式角色,强化引导性角色,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型课堂氛围。知识、能力在合作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中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注重外在的行为活动和思维的内化活动二者的结合,重视认知和情意活动的协调,倡导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并鼓励学生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协调,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