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

2014-03-21 19:00□易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革命土地

□易 刚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611756]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之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探究和梳理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破口,破解“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等具有重要价值。

一、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的内容

在旧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怎样看待农民,成为中国革命能不能获得成功之关键。毛泽东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艰难探索,形成了农民革命主体论、农村阶级划分论、农村土地革命论、知识分子动员论为主线的农民革命思想论纲,并以此为基点,生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农民革命主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工作中心一直在城市,因而对农村、农民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921年,中共早期党员沈玄庐在《告中国农民书》中指出:“中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无论在革命的预备时期和革命的行动时期,他们都是占重要位置的,设若他们有了阶级觉悟,可以起来进行阶级斗争,我们的社会革命、共产主义都有了十分的可能了。”[1]1921年7月,中共一大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没收土地归社会公有的主张。1921年9月,沈玄庐在萧山成立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农民协会,提出了“土地应该归农民使用”等主张,从而揭开了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斗争之序幕。1922年7月,党的二大开始认识到中国的农民,是革命运动中之最大因素。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案》,指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满足农民对于土地的渴望。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察觉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因此,他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撰写了许多关于农民革命的文章,生动、全面、精辟地阐述了中国农民革命问题。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讲所”担任所长时,为学员们讲解了《中国农民问题》等课。他在讲课中,回顾总结了历史经验,认为辛亥革命、五卅运动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注意研究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农民的认同和支持。他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2]37中国的“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2]16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10~11月,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从学理上梳理了中国红色政权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生存和发展的理由和前提。在这里,毛泽东慧眼独具,他看到了当时国民党有两个不可克服的缺陷:一是不能建立牢不可破的中央政府。因为在1929年和1930年期间,国民党内部严重分裂,蒋介石无力分身对付中国共产党。因而,红色根据地在湖南、广东、江西、湖北农村中有了较大发展。二是没有兵力控制广大农村地区。所以,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只要眼睛向下,到农村中去,动员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利用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是可以在夹缝之中求得生存。

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毛泽东在《新民民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中国的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抗日战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3]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对农民革命的作用作了更加全面的、生动地阐述。他指出,在中国,人民大众,主要是指农民。若是没有农民,中国革命是不会有希望成功的。他提醒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4]305通过这一系列理论阐释和实践论证,毛泽东的农民革命主体论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

(二)农村阶级划分论

为了动员农民积极参加革命,毛泽东就要丰富无产阶级的内涵。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农民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代表。列宁认为农民具有两面性,他们很易摇摆不定、反复不定。因而农民必须被改造,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毛泽东对于农民革命有着自己独到见解。毛泽东认为,革命之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所以,“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2]3在毛泽东看来,“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4]789因此,1925年12月,毛泽东对中国社会进行了阶级划分,创造性地避开生产方式是不是进步、是不是先进的原则,把是不是出卖劳动力作为区别无产阶级还是非无产阶级的根本尺度。他把中国社会各阶级划分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几类。在这里,毛泽东提出半无产阶级的概念,这是毛泽东的一大创造。它包括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等五种[2]6。在这里,毛泽东还把无产阶级更加细化为工人无产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工人无产阶级比较好理解,农村无产阶级指的是什么呢?在毛泽东看来,“长工、月工、零工等雇农”就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当然,此文毛泽东旨在批驳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机会主义倾向。一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二是张国焘“左”倾机会主义趋向。两种倾向都知道自己力量是不够的,却不清楚到哪儿去寻求支持。毛泽东认为,革命之领导力量是工业无产阶级,我们的仇敌是大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以及部分反动知识界,我们的朋友是所有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而摇摆不定之中产阶级既可能是我们的仇敌,也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可见,毛泽东这些新提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贡献,标志着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1927年3月,毛泽东继续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并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土地调查报告》,开始把农村阶级划分成地主和农民两大部分,抛弃了中产阶级、自耕农和半自耕农等概念,还把地主细分为大地主、中地主、小地主,再把农民再细分为富农、中农、贫农。但总的来讲,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人口阶级划分是有局限性的。

后来,毛泽东提出了以劳动与不劳动,剥削与被剥削作为划分农村阶级标准的思想。1933年10月,毛泽东为了纠正在土改中出现的错误倾向,撰写了《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在该文中毛泽东进一步将农村阶级划分为五类,分别是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雇农在内)。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比较,这篇文章中阶级划分的理论与方法更加成熟。接着,毛泽东还参与拟定了《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进而完成了划分农村阶级标准质的规定性问题。据此,毛泽东把农村人口分成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工人等几个阶层,这些说法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农村阶级划分理论,也标志着毛泽东农村阶级划分思想的基本形成。毛泽东的农村阶级划分论,既为他研究农民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土地革命理论奠定了厚实基础。

(三)农村土地革命论

如前所述,毛泽东把农民作为了中国革命之主体力量。然而,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毛泽东深知中国的农民不会自觉地成为革命之力量。要使农民投身革命洪流,调动农民参加和支持革命的热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农民朝思暮想的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对此,毛泽东开展了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把土地分给农民。因为在旧中国,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有了土地,老百姓日子才会有盼头。有了土地,才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运动的积极性。所以,毛泽东认为,土地改革之主要任务,就是满足贫雇农对土地的诉求。这既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对共产党的拥护。党的一大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逐渐兴起,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土地问题的途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总结归纳了各根据地土地革命经验教训,初步探索并解决了土地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生成了合乎中国现实情况的土地革命政策。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拉开了中国开展土地革命之序幕。1928年底,我党拟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土地的法规。但是,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土地国有化”,土地归苏维埃,而不归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于是农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性仍然得不到充分发挥。1929年4月,在整合上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党重新制订了《土地法》,把本来的“没收一切土地”改成了“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1930年2月,“二七”会议召开了,毛泽东在会上强调了平分土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931年,毛泽东根据自己的理论及实践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这个路线,迎合了中国自古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习惯,受到农民的欢迎和拥护。它不仅动员了农民支援革命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大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也是中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土地革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把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政策。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党再次把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之土地分给农民。这一系列措施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政治之热忱和生产的积极性。所以,毛泽东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中国,获得农民的认同和支持,才会赢得中国。而要获得农民的认同和支持,就必须要处理好土地问题。1947年,毛泽东再次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5]可见,毛泽东先在农村建立政权以及土地革命中用传统的均田代替土地国有化,这一系列举措变革了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这既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破口,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四)知识分子动员论

要完成对中国农村的整合,毛泽东就必须要对中国农民进行不断改造,培育出大批农业社会所需干部。但是,中国农民长时间受宗族家庭观念熏陶,他们缺少参加社会活动的激情。中国教育家晏阳初曾用“愚、穷、弱、私”四个字概括农民的“不能团结、不能合作”[6]。所以,用农民作为干部实现社会整合,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农民务必冲破家庭的束缚,具有参与某种社会管理的热情。第二,必须使上、中、下三个组织层次的管理者均能得到政权认同。中国共产党管理社会上层和中层主要依靠从知识分子和工人发展起来的党员,而要建立庞大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就要吸收大量农民入党。要把在农村中建党作为有意识的行动。更重要的是,要让知识分子奔赴农村,遵循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唤起民众”,不断提升农民的素质和觉悟。所以,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应该尊重知识分子,假如“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就不会胜利。”[4]815然而,通过什么途径使知识分子变得名副其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4]816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再次强调,“中国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应该觉悟到将自己和农民结合起来的必要”[4]1079。因为农民正需要他们,等待他们的帮助。所以,知识分子应当深入到农村之中,脱掉学生装,穿上粗布衣,从一点一滴做起,领会农民的诉求,提高农民的觉悟,把农民团结起来、动员起来,为革命培养源源不断之后备力量。

以农民为干部整合广大农村,就是要使一定数量的知识分子入党。广大来自贫农的干部充当基层管理人员是毫无问题的,但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些文化。毛泽东认为,必须把一批知识分子改造为党的中层上层管理者,要培育一大批农村干部并深入农村中去。这样,上中下三层组织系统才能形成。抗日战争正好促进了这一过程。当时的青年是否下农村,成为了是否革命的标准。1939年5月,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第一次提出了区分青年知识分子是否革命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和工农相结合。他认为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起过两个作用,一个是五四时期的先锋作用,一个是当时所起的桥梁作用。可见,毛泽东当时是非常希望青年知识分子进入农村和贫农干部相结合,把农村革命组织起来,以起到桥梁作用,为“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即农村民主革命而奋斗。”[4]1079毛泽东的这种动员和组织方式,比传统一体化组织和国民党有着高明之处,他拥有了取之不尽的干部来源——农民干部,使得拥有近五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可以有效地组织起来、高效地运转起来。1946年6月开始的第三次国内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层序分明的农村政权与国民党组织七零八落的城市政权之抗衡。因此,从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谁将取得最后之胜利早已见分晓。国民党的最终失败,似乎是历史的必然。而这一切,都与毛泽东的知识分子动员论息息相关。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毛泽东对于农民革命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生成了上述思想论纲。这些成果,有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革命思想的继承,有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思想的“扬弃”,有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革命思想的超越。这些事实证明,毛泽东无愧于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愧于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家。

二、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的价值

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既是毛泽东思想的主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也为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是毛泽东思想的主体

众所皆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实践证明,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只有了解农村,懂得如何组织动员农民之领导才得以生存,才能取得了领导权。毛泽东认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之所以犯三次左倾路线错误,就是因为没有重视农民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了惨重失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毛泽东的一大作风。然而,中国革命最大的实际是农民众多,工人较少。所以,只能依靠农民、团结农民,才能取得中国革命之胜利。而要团结农民,首先要取信农民,必须对社会进行阶级划分,分清敌友,满足农民对于土地的愿望,这就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下乡去动员、去组织。这就是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之精华。在此基础之上,毛泽东以强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睿智,阐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生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由此可以断言,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是毛泽东思想的主体。

(二)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是他一生的伟大贡献之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农民革命思想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革命道路,从而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奠基者。尽管在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问题理论有着不同之处。但是,在理论源渊和理论品质上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这就是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了农民革命主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和农村各阶级,提出了农村阶级分析论;为了组织、发动农民群众,提出了农村土地革命论、知识分子动员论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毛泽东这一系列创造性理论硕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丰富和拓展。

(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论纲,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然而,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没有农民的支持,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可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绕不开的大问题。所以,中央历届政府都非常关注“三农”问题。中共中央从2004年到2014年接连十一年颁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在“三农”问题之中,基点是农民问题。因为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农民仍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推进改革的主要力量。实践反复证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将来,我们都得把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要始终代表最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我们才能赢得农民的认同。赢到了农民的认同,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胜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仍需要把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关切农民最直接、最重视的现实问题,并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否则,就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启示

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论纲,对于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具有重要启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国农业大国的地位没有变,农民在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变。因此,面对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我们可以借鉴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之方法,想方设法动员农民参与改革发展大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要动员农民,就要给他们切实的利益,鼓励当代的知识分子——大学生深入基层中,与农民打成一片,担负起提高农民素质和觉悟之重任。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毋庸讳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重点都在农村。2013年末,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生动诠释了“三农”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的强大,离不开农业的强大;中国的美丽,离不开农村的美丽;中国的富裕,离不开农民的富裕。所以,我们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农村政策,维护农村基本管理制度,维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度。通过扶助农民、提升农民、富裕农民,让农业经营有好的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光彩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7]。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的上述讲话,质朴却内涵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是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挥。

总之,以农民革命主体论、农村阶级划分论、农村土地革命论,知识分子动员论为主线的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在当今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民比例仍然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毋庸置疑,农民仍然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主体力量。进而言之,我们仍然需要动员农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而要动员农民,就要给农民以切实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好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另外,还应该鼓励当代的知识分子,到基层去建功立业,不断提高农民之素质和觉悟。要而言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以农民占多数的农业大国而言,农民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农民问题它是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始终要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因此,探讨和分析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意义重大。

[1]沈玄卢.告中国农民书[J].共产党月刊,1921(3).

[2]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2.

[4]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2.

[6]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24.

[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N].2013-12-25(1).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革命土地
我爱这土地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分土地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