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思想及对现代健康观的启示

2014-03-21 18:59王金龙
关键词:杨朱道家老子

王金龙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引 言

中国古代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发现有许多关于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文字,以及调理生活和预防疾病等方面的记载。西周时,《周礼》记载“四时皆有疠疾”,提出调理饮食要与四季相适应,强调主动地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顺应四季变化,保养身体。春秋战国时期,人本思潮兴起,养生学萌芽,先秦诸子著作中几乎家家都有关于健康长寿的探讨。杨朱提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论语》的“五不食”讲饮食保健,“三戒”讲情绪卫生(《季氏》)。《墨子》讲去欲养生。《管子》主张存精养生,《内业篇》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荀子》提倡动以养生,言“形具而神生”,“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对养生做较详细论述的还有《老子》《庄子》《吕氏春秋》和《黄帝内经》。[1]

在养生文献典籍中,最为丰富的是道家养生理论,道家养生理论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主流和主体,而且理论全面系统。道家养生功法内容丰富齐全,有着自己独创的特点。道家的养生理念是以“自然”为其核心,这与中国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关注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并以伦理观为基础的教育思想截然不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认为的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基本点。道家的自然主义理念更注重张扬人性的自然和谐,重视个人身体与心理的统一,生物观上的生命与内在精神的契合,将养生目标注入身体锻炼和生命发展之中,追求完美人格,形成道家独特的以内养为核心的自然养生观。老子提出了“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从而将内养的含义推向了极致,使超越的精神人格成为自然养生的最终目标。[2]

二、道家养生思想的不同流派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时期,在学术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景象。“崇效天,卑法地”,“法象莫大乎天地”,“一阴一阳之谓道”,要人效法天地、顺应阴阳以健康长寿。由于上述思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宇宙观,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同时,又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养生思想和主张,形成了养生学的不同流派。在养生的哲理、方法方面颇具影响的主要是道家。

1.杨朱“顺性命之理”、“贵己乐生”和“全性保真”的养生思想

杨朱学说在战国前期曾为显学,独树一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杨朱之学虽自成一家,但由于其思想近乎道家,这一派讲“为我”,讲“轻物重生”。他们提出:“今吾生之为我有,其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卿为天下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得失,一曙失之终身不可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达乎性命之情也,慎之何义。”(《吕氏春秋·重己》)杨朱学派讲养生、讲重生,必须“达乎性命之情”,与《周易》所说的“顺性命之理”思想是完全一致的。[3]

杨朱的养生哲学最早是在与墨子学说的论战中阐明的,他认为墨子伤身害性、谋天下之大利的理想是“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的行为。按今天的理解,杨朱认为墨子过分强调道德主体的构建而忽视个体主体,而道德主体的确立就意味着对个人欲望和身份性的否定,不是“利生”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因此,在《列子·杨朱篇》中,第一,体现在“生死观”上,杨朱提出有生便有死,人人皆如是。生有贤愚、贫贱之异,而死皆归腐骨,尧、舜与桀、纣死后都是一堆腐骨。“且趣当生,奚遑死后?”第二,体现在“贵己乐生”上,杨朱提出了己身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生难遇而死易,对这短短的一生,应当万分珍重。要乐生,一切以存我为贵,不要使它受到任何伤害,去则不复再来。既不以穷损生,也不以富累生。“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智之所贵,存我为贵”,说明每个人任“智”发挥主观能力以保存自己的合理性。第三,体现在“全性保真”上,中国文化中,道家讲究两个东西——“性”与“命”,性就是精神上的生命,命就是肉体上的命。全性,就是顺应心理和生理上的自然之性。生既有之便当全生,物既养生便当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羡寿,聚物而累形(身体),只要“丰屋美服,原味姣色”满足生命的享乐就够了,不要贪得无厌,不要为外物伤生。保真,就是保持自然赋予我身之真性,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贪求死后之荣;不羡寿,不羡名,不羡位,不羡财,便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刑,保持、顺应自然之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全性保真”之士,尊重自己的人性和个性,个体必然能够健康良性发展。社会安定、个体健康,世界必成理想的极乐世界。由此可知,杨朱的出发点是“贵己”,思想的动机和终极目标无疑是“为人”和“济世救人”,为社会底层倡议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和平和自然的生存环境。[4]

2.老子“顺其自然”、“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的养生思想

老子的养生特点和优点是讲究去害,这个“害”或是来自自然,或是来自社会;要避害就要了解“天道”和“人道”,不能盲目行动。老子论天道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受《周易》影响。他讲天道是“损有余而利不足”,“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所以他主张“益生”而反对“厚生”。讲“去甚、去奢、去泰”,不走极端、不奢望、不过分。在动静关系上,他认为致虚、守静是最高境界和原则。在身心关系上,他讲“营魄抱一”。总的来说,老子主张静以养神。

老子强调养生要顺其自然,讲究“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意思是人以气作根,以精作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能深藏气,固守精,无所泄漏,乃长生久视之道。人如果知好生而不知有养生之道,知畏死而不知有不死之法,知饮食过度之蓄疾病而不能节肥甘于其口,知极情恣欲之致枯损而不知割怀于所欲者,虽言长生之可得,安能令其得乎!故此,道家主张:内修形神,可延年愈疾;外攘邪恶,可祸害不干。人人行之,人人能健康长寿。

老子的养生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其一是“养心”,其二是“养气”。

在“养心”上,主张谦下不争、无私和寡欲。“上善若水”以水为喻,论述谦下不争之道,重在修身。水,柔静温和,滋养万物,从不争夺,甘于卑下,这正与天道吻合。[5]20“养心”所达到的崇高道德境界就是“无私”。“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6]与“养心”相对应的就是“寡欲”,一方面要节制对美色、美味的贪图享受,另一方面不要贪图富、贵、名誉。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5]29,论述了物欲横流的危害。老子又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5]22贪图禄位、富贵,私欲满盈,贻害无穷;恃才傲物,锋芒毕露,就会受到挫折。只有俭蔷自保,才是正确养生之道。人如果能够做到在得失面前不动心,那就达到了“养心”的更高境界。如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5]20论述了宠辱、名利乃身外之物,都会带来祸患,所以,抛弃私利,贵身爱身才是为道根本。

老子在“养气”上,重视人体之内“气”之和,反对人们运用自己的心智驱使自己去做本来不能做、不该做的事。这种逞强、逞能的精神状态,老子称之为“心使气”。凡是“心使气”的勉强状态,都很难将事情做好。所以,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好死”。老子认为养生达到的最理想状态便是“复归于婴儿”。这是一种譬喻性的说法,即是指人的精神境界达到高度纯洁的状态,而身体也保持一种非常好的柔韧性。从精神状态看,小孩子“终日号而不嗄”,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这时乃是人“精之至也”状态,即内在精力高度饱满而不受心的过分欲望的驱使。所以,老子讲既要“载营魄抱一”,又要“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使自己身体内的阴阳之气保持一种“冲和”的状态。

总的说来,“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是老子养生思想的总原则,而“致虚极,守静笃”的养心、养气方法,是养生的根本方法。在尊道贵德的根本哲学精神的指导下,净化心灵,颐养精神,做到心气平和,从而达到精神与形体兼养的养生目的。[6]

3.庄子“依乎天理”、“惔而无为”和“心斋”、“坐忘”的养生思想

庄子师承于老子,且发展了老子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主要是讲哲学和政治思想,其中也有一些与哲学、政治相联系的养生思想,但基本上是间接阐述养生的。而“养生主”是专门论述养生的篇章。所谓“养生主”即为“养生的宗旨”,是讲养生之道的。

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7]28,这里的“彼”是指自然,“取”是禀受,就是说,人是禀受自然而生,是自然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现象。而且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7]279,人的生死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自然规律。根据人类生命的自然现象,庄子提出了“依乎天理”的养生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7]51-55意思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技能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技能,岂不危险。如果为了求名好胜,无限地使用其精力和体力去追求高深的知识、技能,一旦超出生理极限,就是不能“当其所能”时,就很危险了。他从解剖、生理的自然结构,生动地用“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这一故事来说明这条原则。落脚到养生上,从解牛的技艺中悟出的,诸如“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等认识,不正是养生之奥义吗?庄子还以马为例,说给马套上缰绳,打上铁掌,这是违反马的自然天性的,所以人的养生必须遵循人体的自然规律。什么是顺其自然呢?庄子有句原则的话——“缘督以为经”。缘,顺也;督,中也;经,长也。就是要永远顺着事物的正常状态。

在生理层面,《达生》中说,“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馀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意思是说人的生与死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一定的衣食居住等物质条件对养生是必需的,但是,物质过多不仅不能养生,反而会伤生而促其死亡。生命靠身体而存在,但是,身体尚在而生命却会终止,过分重视用物质来厚养其身,就会“养过其极,反以伤生”。《刻意》中说,“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7]231,就是说,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度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会劳损身体。

在心理层面,《刻意》中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7]231。大意是,水的本性是不混杂就清澈,不搅动就平静;倘若闭塞而不流动,也不能澄清,这就是自然本性的体现。所以说,纯粹素朴而不混杂邪念,清净专一而不改变心志,恬淡无为,遵循自然运行的规律而行动,这就是养神的道理。“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以及用水性喻人性身心健康的观点,至今仍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在精神层面,提出了“心斋”、“坐忘”精神养生。在《人间事》中,庄子借孔子的口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7]72“心斋”即是将心灵打扫干净,不受种种欲望的干预影响。在《大宗师》中,庄子借颜回的口说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7]141“坐忘”就是清除一些不应当保留的人生经历与思想、意识内容,打扫心灵,使之净洁。忘了仁义,忘了礼乐,忘了自己有肢体,形体和知觉都不存在了,最后连自己都忘了,达到了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精神状态。

《庄子》中的养生学内容很丰富,也很全面,它涉及小周天法、听息法、坐忘法、内外兼修等诸多方面,从总的倾向看,庄子及其后学还是强调“心斋”、“坐忘”、“守神”而自然无为,属于静功养生学的范围。可以这样说,“缘督以为经”是基本功,是常法,而其高级阶段、其极致,则是“心斋”与“守宗”、“坐忘”。[8]

三、道家养生思想对现代健康观的启示

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这样的: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新的健康观认为,健康的价值不单单把追求身体健康看作生活的最终目的,而应是争取使生命更高尚、更丰富所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健康不仅是个人生活、家庭幸福和物质生产的保证,而且是民族、国家的财富和荣耀。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脑力劳动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人际交往减少,以及营养过剩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还直接导致了现代文明病的蔓延。道家养生中的“顺应自然”、“形神兼养”的养生思想,恰好符合了人们的健康需求,一些养生思想对于当今的人来说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杨朱的“全性保真”,“既不以穷损生,也不以富累生”,“不要贪得无厌,不要为外物伤生”,老子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表明不离生命根基的人可以活得长久,而只有其身死,其精神人格犹存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长寿的道理,显然这里“生”的意蕴已达到最高的境界。杨朱、老子和庄子的养生思想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与自然过程,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地伤害生命。养生不仅仅是调养肉体的生命,而是精神与肉体生命兼顾,并且应该通过“养心”以实现更好的“养生”目标。这一点与现代三维健康观高度一致。道家强调自然、致柔的养生思想,它不是重在磨炼人体之有形的强健,而是重在修养人体无形的生命活力。让精神与心灵保持一种自由与愉悦的状态,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与最好方法。

养生绝不只是个人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的事情,致力于一个好的社会环境的建设,也是养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因此,养生并不要求人们太关注私人的利益,相反,过分地关注个人的私利反而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一些奉献社会与他人的事情,反而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6]

四、结 语

考察现代人追求健康的手段可以发现,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外显的运动、锻炼、训练,却严重忽视了内养的另一半,这显然是不完整的。在现代科学指导下,要深刻领会道家“无为”、“自然”的积极意义。道家讲“无为”是不强为,讲“自然”是客观规律,它的积极精神在于认识客观、掌握客观、控制客观,以主动精神驾驭客观自然,使之为我所用。这就叫“自然之治”、“无为而无不为”。这对于追求现代健康人生意义重大。

道家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传统养生的精髓和灵魂。它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滋润、培养和规范中成长,蕴涵了许多极有价值的人体科学思想和体育科学思想。道家养生注重对健康的整体把握,它更接近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养生思想中的哲理与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相契合,为现代社会培养正确的健康观提供了借鉴,人们可以从中汲取精髓来指导自己的健康行为。

[1]郑振坤.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纲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62-72.

[2]王震.道家养生观探源[J].兰台世界,2009(3):68.

[3]景中.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204.

[4]陈利维.论杨朱的生存哲学[J].科技信息,2008(7):137.

[5]饶尚宽.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吴根友.老子与庄子的生命哲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2(7):11-12.

[7]孙通海.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孙以昭.庄子科学与养生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42.

猜你喜欢
杨朱道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杨朱及其思想再考
杨朱之弟曰布
“一毛不拔”未必吝啬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智者老子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