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的内涵和建设途径

2014-03-21 08:40刘开源侯冬岩杨艳君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精神

刘开源 侯冬岩 杨艳君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114007)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重要的快速转型期,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模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导致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一部分人受西方不良文化影响,思想混乱,道德失范,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社会上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亟待应对,现实迫切需要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真善美,凝聚正能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重要源泉,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既是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又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在创新和传承文化的进程中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大学,理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有力支撑。大学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最具活力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是一个科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安排,科学谋划,有序推进。

“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1]。关乎大学文化,目前学界对它表述虽略有不同,但大都具备三个主题词:一是“以大学为载体,以知识为基础,以大学人为主体”,这是讲大学文化形成的空间和参与主体,大学文化是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大学人的一切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模式”,这是讲大学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和升华,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品质高尚的文化;三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这是讲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文学气质、有文生情调、有文化底蕴、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大学人共建共认共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制度结构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3]。大学文化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大学文化是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尊重人才且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文化。

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内驱力,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内核,是时代主流价值的体认,也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建设的重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大学精神是中国精神最好的传承,同时,大学作为文化中心,更应该对社会文化起到积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现代大学的功能决定了大学一方面积累了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重要成分,具备传承文明成果,传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天然使命;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优秀人才,积极地参与社会文化的建设。大学文化是最具有中国先进文化导向性的部分,大学应该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有生力量。

大学文化无时不存,无处不在,在大学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高校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对优秀教师、重点学科、重大项目、优质生源、就业市场等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兼备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这需要大学具有与时代相适应的改革发展观、创新实践观、人才质量观、服务育人观、就业择业观,并构建鲜明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价值取向”三位一体的精神文化体系,精神文化既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大学人的行为准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大学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愈来愈成为高校提升自身竞争力、增强自我凝聚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升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大学活动的一切领域和层面,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

大学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代表着一种价值体系,是大学文化的内核,而这种精神文化就是通常人们所论述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核心理念是高度凝练的大学精神,昭示大学的办学宗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价值尺度和理想追求,是大学主体精神的旗帜[4]。大学精神一经形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持久影响着大学人的人格塑造、精神气质、道德情感、行为模式,成为大学的精神财富和不竭源泉。校训、校歌和校史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抓手,是高校凝神聚力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中,高校应充分重视校训、校歌的提炼和校史的编撰工作,加强校史馆建设,培育和激发大学人的爱国、爱校的情感;校风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校风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三方面,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石和保障;大学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传承意义,是各校独有的文化生态,体现了浓郁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崇尚共性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培育个性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要从大学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实追求出发,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的共性因素的导向下,充分挖掘优良的办学传统和自身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最能诠释大学精神及其价值追求的文化核心理念,不断对大学精神进行丰富和完善,并将其发展为具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渗透力的大学文化主旋律和持久传承的精神财富。如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著称。

(二)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

提升教育质量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所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文化就是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文化,就是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不断挑战自我心智、不懈挖掘自我潜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文化。大学的主体文化,就是以大学师生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文化生活为中心的大学生活方式,这是大学文化的根本所在。高校应根据各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域定位和办学实际,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讲授、教学方式变革、科研活动组织、校园文化开展等方面有计划、有措施、有标志性成果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的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文理兼容渗透;注重学生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课外学术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宽广的舞台;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的培养,营造激励钻研、崇尚创新、鼓励学术自由、摒弃学术不端行为的学术氛围。人才质量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主要的在于人格的完善。大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一个重要环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他们学生生涯的结束,教育好这些即将结束学生时代而走向社会的“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适应性和创新性是良好人格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才质量的根本标准,集中体现在人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大学文化不仅可以影响学生的认知体系,而且还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对培养大学生良好适应性和创新性、实现人格的矫正、促进人格的完善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学术队伍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

大学文化是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的,是学术性较强的文化建设,其建设主体是教师队伍,所以,大学文化,就是建设大学之人,关键就是建设大学教授,一所大学中教授的思想、知识与人格的高度,标志着大学文化的高度。大学文化归根结底是通过生活于大学之中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年轻人与有学问的长者之间的亲密交流互动,不断演进、积淀、凝聚而形成的。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如果从文化角度来分析,大学文化的根本在于是否凸显学术中心,有没有知名的教授,以及是否充分体现这些教授在学校重大事务上的话语权。大学应重视教授学者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更应事业留人。同时,教授学者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扶植培养,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今日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首先,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建设,激发青年教师的职业追求、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其次,健全青年教师选聘机制,完善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发展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再次,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团队、创新团队的制度。充分发挥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技能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落实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引进青年学术英才,努力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大学文化,关键在教授,重在教授研究学问、发挥教书育人的职责,在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中培育、感化、浸染、熏陶学生,养成他们博学笃行的人格,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所在[5]。

(四)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6]

大学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全面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管理制度,反映了大学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7]。纵观各国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现代大学制度通过规范和协调大学组织内、外部的关系来保证大学的文化地位,从而使大学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使命与职责。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的建设形影相随,有形的现代大学制度渗透着大学文化,无形的大学文化通过有形的大学制度得到体现。因此,良好的大学文化环境是现代大学制度健康发展的前提,同时,大学文化又赋予现代大学制度以精神和灵魂。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治理制度的内核,是大学得以设立并保证其稳定运转的“根本大法”,大学章程应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历史传统,彰显大学精神和办学特色,要明确高等学校与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学校办学与管理行为等制度,规范和明晰校内各种关系、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和保障。现代大学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学校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等法定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规定学术权力的运行规则与监督机制,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均衡关系,以保障学术民主和教授治学。现代大学制度上的特征决定了不同大学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风格、校园文化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这些差异视为大学文化上的特色。

(五)特色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命

大学是一种社会专门组织,它有自己的专门文化,每所大学又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特色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现实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问题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因此,大学不应该是一种模式,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构建鲜明特色。但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单一化,最终导致了大学发展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表现在:一些地方高校分类不明、定位不清、特色不显,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学科专业设置老化、贪多、贪全、贪高与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高校间攀高、求大、求全、铺摊子的问题;行政化管理和官本位思想,等等,导致办学缺乏特色,千校一面。其实,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其特色的形成源于办学的传统和历史的积淀,外显为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等,其办学特色与办学主体的发展战略选择密切相关,只要致力于特色建设,就能够达到高水平。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必定有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也会成为大学发展的一种永久的动力。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形载体,一所大学办学特色一方面内化为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另一方面也通过有形载体来呈现,物质文化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8]。从大学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创新和构建大学文化的实践载体,优化校园环境,使每处景观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承载起文化的价值;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有效体现大学文化核心价值的主题教育、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寓教于实践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大学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升华学生的道德境界,充实学生精神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承与创新人类优秀文化的双重责任,大学在传承与创新优秀文化的进程中履行其人才培养的根本职能,又通过培养人才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是大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归宿。

[1]雅斯贝尔斯.大学的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王宇明.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和解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8):88.

[3]龙佳解.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引领[J].大学教育科学,2014(1):100-104.

[4]李树林.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以及大学文化概念比较辨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7-79.

[5]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如何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1-15.

[6]舒虹.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4(2):29-31.

[7]张密丹.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教改革的关键[J].教育,2011(26):31.

[8]苑英科,李荣.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设计与实践体系[J].北京教育(高教),2014(4):34-36.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