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再生空间的生态设计方法

2014-03-21 08:27肖振萍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空间环境生态

肖振萍

(大理学院艺术学院,云南 大理671003)

老建筑空间改造从本质上看,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意识觉醒。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人居空间质量需求的提高,城市建设曾一度陷入大拆大改中,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屹立取代着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建筑,造成各城市在更替建设中街貌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于此同时,人们反思盲目的拆建行为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形成资源浪费。重新审视老建筑的价值,通过空间改造、功能置换以及加固修复手段,使老建筑获得新生。

一、当下老建筑改造现存问题

受社会价值观念驱动以及设计史的教育背景影响,当下老建筑改造主要呈现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指导:其一是以“经济发展优先”的经济驱动主义设计观;其二是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设计观。通过十几年设计实践的积累,两种设计观的弊端开始显现: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所提倡的“经济发展优先”原则,注重改造后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利益面前,往往以流行式、大众文化作为设计风格的导向工程缺乏长远的可持续性规划;而在 “以人为本”的设计口号下,设计活动注重 “人”为设计服务的主体,以满足人的要求为目标,不惜对自然采取掠夺、征服的方式,通过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大量排放废弃污染物来构筑舒适的人工环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过于强调征服改造。由此可见,无论是以 “经济发展优先”为原则指导设计活动还是 “以人为本”的口号为设计活动导向,都缺乏对 “人与环境、人与自然、设计改造与可持续性发展”之间关系的考虑。生态设计的概念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往往变得难以触及。在很多以生态为口号的设计案例中,人们更多的是看到非生态的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空间创造,致使工程最终偏离了这一初衷。因此探究老建筑再生空间的生态设计方法显得非常的有必要。

二、生态设计观的内涵及特征

1、共生

再生空间是指通过改造老建筑原生空间来满足新功能需求,从而使老建筑空间得以重生的二次利用空间。它与环境之间的存在一种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改造是对原生环境的进行改建创造,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对原生环境破坏,而生态设计的目的是以一种对原生环境包涵融合的态度,考虑老建筑改造空间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适应,新旧元素、改造环境与保留环境之间的共存互利的关系,从而达到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和谐并举。如从自然因素考虑改建、增建的建筑部分所产生的阴影对周围环境形成的影响;室内景观视野考虑借周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与采光环境,从能源角度实现优化配置、减少资源的消耗,维持可持续发展状态。

2、平衡

依照系统科学理论,任何系统都是有序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生物之间、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稳定状态视为生态平衡。建筑空间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个系统应保持平衡发展的状态[2]。生态设计观念以 “节约、节能、环保”的思想贯穿设计行为,十分关注自然资源以何种方式消耗,在材料选择上提倡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等原则,以此维持再生空间与各系统之间的平衡,从而使小单元空间的改造行为不对大单元环境发展造成破坏。

3、循环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因此在生态设计中,再生空间对环境的何种影响,如何主动或者被动地对资源加以循环再利用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都是再生空间设计环节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循环也是老建筑改造生态设计核心的话题。一些提倡“低碳、环保”概念的工程,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种植绿色盆景,在美化空间的同时将室内空间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又通过一系列作用最终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重返大地或大气层中的,形成一个碳循环的生态系统。杭州南宋御街利用回收的旧材料通再次加工,应用于新建筑空间,形成资源的生态循环。

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或能量流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正如杨经文指出,生态设计必须是建筑自身的材料和内含能量的释放程度、建筑生命周期中能量和材料在流动中的相互作用建筑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的影晌及如何被加以改变和再循环利用。

三、设计方法

1、延长建筑生命周期

国内住宅使用寿命设计一般为五十年,但是未到达设计使用年限就被拆除的现象非常普遍。从生态设计观来看,一幢建筑如果以功能使命完结判定建筑生命结束进行拆除,造成资源极度的浪费,违背了生态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目的。

事实上,一栋老建筑除了其本身的功能使命外,随着建筑经历的时代、事件,承载了当地居民的记忆与情感,使其还具备不可替代的情感使命与文化价值,因此,老建筑有时即便已经残破不堪,但是从生态设计观的角度来看,通过技术手段建筑基体和结构进行必要的修复、改造,有效的使废弃资源进入循环体系,老建筑以情感标签的形式成为城市文化的主题之一而得以再生。此外,建筑生命质量的结束与建筑功能使用寿命的结束很难同步,往往建筑生命更长,因此,在其功能使用寿命结束时,对建筑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空间形态进行合宜的改造,通过功能置换,使建筑得以重生,延长了建筑的生命周期。

2、增强建筑适应性

在老建筑不能被继续使用的众多原因中,其中一条因素是老建筑的功能使命完结,因此,在改造中采用适应变化的设计策略可以有效避免建筑过早废弃,使其能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从而节省建造新建筑所需的重复建设费用。

在众多老建筑中,工业建筑的适应性相对较强,这是由于建筑在设计建造时,为了满足机械设备放置和工作的需要,建筑的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尺度较大,建筑承重力强,甚至有些空间的造型特别,这样的空间给设计师预留了许多创意发挥的余地。因此,近年来许多的旧工业遗迹被保留下来,一类被改造成艺术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中心。如原南市发电厂改造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原特殊结构的工业建筑遗迹形成了博物馆特殊的视觉符号,营造了博物馆工业气息的艺术氛围;另一类是改造成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武汉 “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原824厂工业遗址上改造建成,汇集了文化艺术、商业休闲、创意设计等产业在这里发展,使这片工业遗迹焕发新的活力。

由此可见,结构精简、空间宽敞、通透的建筑适应性会增强。因此,当接手老建筑改造工程的时候,重点是“改”还是 “造”需要对建筑的价值进行重估,特别当修复建筑结构的经济价值小于建筑的文化传播价值时,可以考虑保留建筑视觉特征的部分,重建建筑结构,重塑内部空间。对于新建造的部分也应以灵活、可变、可改为原则,让空间对功能的应变性最大化,从长远角度看利于建筑进入下一轮再改造,符合生态设计原则。

3、提高资源利用率

由于室内装饰设计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而在空间更新时建筑装饰材料又往往被当成建筑垃圾不再进行再生循环而丢弃,成为环境的污染源。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二手资源的重新利用可以明显减少自然中原材料的消耗,因此,为了创造生态可持续的再生空间,设计还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考虑原建筑基体废弃资源的处置与再利用。在改建工程中,由于建筑新功能、新风貌的需要,原建筑基体一些部分被剥离或拆除,如果对这部分废弃资源根据性质、形态进行加工、重构,进入重复利用的循环系统,能而降低能耗,达到消耗资源最小化的生态设计目的。如瑞典Lund的Ostratorn学校,在修缮、扩建原校舍时,使用22扇旧窗户和20万块旧砖,使用钢筋混泥土碎渣和砖作为骨料基础垫层,90立方碎砖用来做步行路面材料,避免了浪费并创造了原建筑基体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典范[3]。旧材料在打散后按照新的视觉秩序重新组合,与建筑的新材料、新形式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旧材料的来源不仅局限于被改造建筑本身所产生的,可以将概念延伸到整个再生资源系统中。中国建筑设计师王澍优秀的案例获得了“普利兹克奖”成为利用废弃材料进行设计的典范,同时也以实例证明了废弃材料的再生价值: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在2010年世博会的宁波滕头馆工程建造上,王澍从宁波各地的大小村落收集了50多万块旧砖瓦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以材料作为视觉语言,表达他的生态理念以及对宁波历史的理解。由此可见,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财富,通过对废弃资源合理利用明显可以减少自然中原材料的损耗,降低人工环境对环境的影响,回复自然资源储存,从而减轻生态系统的负荷,还获得了独特的空间氛围。

(2)选择使用有循环价值的材料。约翰尼斯·克莱姆与斯蒂芬·布雷特兰说:“对现存建筑的持续使用和开发从根本上来说是可持续的,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使用年限,以确保最初为建筑所做的努力和投资可以使建筑无论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能长时间的被使用[4]”。由此可见,循环是生态设计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新建造的材料选择上,优先选择无害化生态材料,用生物可分解材料代替生物聚集材料,减少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合物如人工粘合剂,避免采用化学混合物或合成建造技术和不可降解的混合物,如油灰、地板粘合剂等,自调平化合物,如泡沫密封剂、底漆、PVC、CFC等,以防止降低材料重复利用和循环能力,方便将来回收和拆解废弃物的利用。为此,选择生态材料和资源就是要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提高生态效率,达到生态设计目的。

综上所述,设计生态可持续性的再生空间是老建筑改造工程期望的结果,在这个改造中,所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在建造、运营、维护和重新利用的各个环节上,都应当以减少使用、重复利用、循环再生为原则,使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化,从而达到恢复自然资源储存,减轻生态系统的负荷,最终达到人与建筑空间以及自然环境三者直接协调平衡的目标。

[1]Sim Van der Ryn and Stuart Cowan.Ecological Design.Island Press Washington.D.C,1996.

[2]丁瑜,徐斌,冷嘉伟·办公建筑的生态设计观[J].城市建筑,2008(8):15.

[3]PETER GRAHAM,建筑生态学[M].王幼松(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43.

[4]Graeme Brooker,Sally Stone.建筑文脉与环境[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1.

猜你喜欢
空间环境生态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