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林忠,吴雪梅
(盐城工学院a.社会科学部;b.纪委监察处,江苏盐城 224000)
【历史研究】
从政者的一面镜子
——春秋贤才鲍叔牙浅议
仓林忠a,吴雪梅b
(盐城工学院a.社会科学部;b.纪委监察处,江苏盐城 224000)
春秋时代的鲍叔牙志向高远,关心国事,目光敏锐,未雨绸缪,好谋而成。他见识过人,择大才而友,择雄主而事,机智敏捷,极富口才,具有很高的政治、军事与外交斗争谋略。他轻财重义,公忠体国,推位让能,律己正身,直言极谏,嫉恶如仇,有很高的道德水平和优秀政治品质。鲍叔牙作为我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贤才,对今天的从政者,如同一面镜子,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春秋;贤才;鲍叔牙
据《荀子》中的《仲尼》篇云,齐桓公为人“般乐、奢汰,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1]352,其《王霸》篇云:“闺门之内,县乐奢泰游玩之修,于天下不见谓修,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是亦无他故焉,知一政于管仲也。”[1]392在荀子看来,齐桓公奢侈游乐,不修国政,论其资质,实在说不上是一代英主。他能称霸,主要是重用了管仲。正如《吕氏春秋·察传》所说:“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2]212管仲的才能得以施展,多亏了挚友鲍叔牙的全力荐举。世人皆知鲍叔牙荐才,却不知他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一个罕见的品德高尚、见识超群、才能卓越的贤才。
据《吕氏春秋·不广》:“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国,……令鲍叔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2]119-120据《左传·庄公八年》:“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鲁)。”[3]31鲍叔牙与管仲、召忽是相交甚厚、相知很深的布衣之交。齐襄公当政期间,面对昏乱的政局,他们凭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预见,准确预计到齐国将有大的政治动乱。在忧虑齐国前途的同时,积极筹划应对之策。约定分别辅佐齐君的两个公子纠和小白,以顺应时变。一旦齐国发生内乱,他们就拥戴纠或小白即位,辅君复国。在鲍叔牙辅佐下,公子小白同国内对政权具有重大影响的高、国二氏建立了同盟,在国外结交莒、卫两个邻国作为外援,提前准备了后来避乱逃亡的退路和归国即位所必需的国内、国际支持力量。就在内乱萌芽尚未发生之际,鲍叔牙率先果断地奉小白逃到莒国。一方面躲避可能降临的灾难,一方面等待辅佐小白归国即位的机遇。后公孙无知殺君自立被杀,齐国果然发生内乱。高傒联系国氏作为内应迎接小白归国。鲍叔牙闻风而动,立即拥戴小白设法抢在公子纠之前回国即位,赢得政治上的先机。以上史实充分显示了鲍叔牙志向高远,关心国事,未雨绸缪,行事果决,好谋而成,具有极其敏锐的政治预见性和行动力。
(一)识管仲相才于布衣之交,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据《列子·力命》,管仲有言:“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4]44从管仲的自述中可见,早年管仲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有所收入常给自己多分一点,显得很自私;他为鲍叔谋划事情,每常是劳而无功,似乎都不在点子上;他参加作战,多次临阵逃跑,似乎贪生怕死;他数次做官,数次被国君斥逐,似乎不是做官的料;公子纠死,他没随召忽一道殉难,却当了齐国俘囚,似乎缺乏忠诚和羞辱心。在一般人看来,管仲这人既自私,又愚蠢,既怕死,又无耻,不像是一个人才。但就是这样一个多方面表现差强人意的人,鲍叔牙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认为管仲有以上表现,主要是穷困所致,没有好的机遇,需要孝养母亲,要留下有用之身,干一番扬名立万的大事业。多年的相处,使鲍叔牙如同伯乐,慧眼识人,知道管仲是一个经邦治国的相才。他同管仲结为知己,共谋发展,并“相友甚戚”[4]43,始终如一地礼让他,尊重他,信任他。一旦机遇降临,他就相机推荐管仲为相,充分发挥他的才智,并与他同舟共济,为复齐兴霸的宏伟事业作出贡献。
(二)知桓公霸才于其少年落难之时,忠诚辅佐,始终不渝
齐桓公为人贪图享乐,奢侈无度,是一个具有显著缺点的公子哥儿。即便在称霸事业成功以后,随着管、鲍二人相继离世,重新信用佞臣易牙、开方和竖刁,导致朝政日非,最后饿死王宫,酿成动乱。可见,他确实是一个“跟好人学好人,跟着佞人成妄人”的中材之人。但据《淮南子.泰族训》记载:“小白奔莒,……而鲍叔……随而辅之,知其可与至于霸也。”[5]275据《吕氏春秋·当染》记载:“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2]12在公子小白被迫远逃莒国的落难时刻,鲍叔牙矢志不渝地追随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忠诚地辅佐他,在于鲍叔牙知道小白本质不坏,具有一代雄主的潜质,通过“染”即教育和引导,完全能帮他走上正途,共成大事。鲍叔牙从哪里看出小白的潜质呢?据《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小白)有宠于僖。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佐,有莒、卫以为外主,有高、国以为内主。从善如流,下善齐肃,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是以有国,不亦宜乎?”[3]312《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6]471这些记载,表明早年小白至少有如下优点:一是他不贪财物,乐善好施。以小白齐公子身份,自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乐善好施,济危解困,其性质远不止一般意义上的搞慈善,多隐含巨大政治目的。即博取好的声名,站在道义制高点上,为今后顺利从政建立广泛的群众和舆论基础。故小白青少年时代的做派,已表现出相当的政治抱负。二是亲近贤才,善于管理。正是由于他长于知人,亲近贤才,在他身边,先后集中了鲍叔牙、宾须无、隰朋、管仲、宁戚、高傒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贤臣,为他当政兴国建立了优秀的政治班底。也由于他能够“齐肃”,即善于加强对部属的管理,防止和杜绝了因招权纳贿产生的各种弊端。三是具有协调能力,擅长同各方面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在国内,他既能得到身为齐君的父亲宠爱,又得到了辅政重臣高、国二氏的支持;在国外,他更得到了莒、卫两个邻邦的支持。后齐国内乱无君,“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莒国派兵护送他归国即位,“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6]471。小白抢得政治先机,他早年打下的人脉基础,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四是胸襟阔大,从善如流。《吕氏春秋·直谏》说齐桓公“可与言极言”[2]215,另有多种典籍记载了齐桓公纳谏改错的故事。如《管子·小问》载,小白称霸后更欲称王,宾须无径直对他说:“古之王者,其君丰,其臣杀。今君之臣丰。”[7]281说古代君主德望比臣下高,所以能称王。你桓公德望还不如臣下,怎可称王?宾须无一顿抢白使桓公讨了个没趣,不仅没恼怒,反由此打消了称王的念头。小白能一步步摆脱困境,并节制本人私欲,登上权力高峰,引领齐国走上图强兴霸之路,与他虚心纳谏,甚至重用仇人管仲,进行一系统政治、经济、军事变革,并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而自己则言听计从,信用无疑,丝毫不予干涉,是密不可分的。他的阔大胸襟,恢宏气度,高远境界,大开大合的宏大气魄,远非一般君主所及。四是懂得感恩,知情知义。据《吕氏春秋·赞能》记载:“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曰:使齐国得管子者,鲍叔也。”[2]223始终不忘鲍叔的进贤之功。以上事实充分证明,小白既有雄才大略,又感恩知惠,有情有义,能与共终始。鲍叔牙没有看错人,跟错人。他一旦看准小白,就坚定不移地追随他,辅佐他,引导他,感染他,终于同管仲等人一道,辅佐小白励精图治,成就了彪柄史册的功业。
(一)机智敏捷,帮助公子小白化险为夷,抢得政治上的先机
据《吕氏春秋·贵卒》记载,齐国发生内乱,国内无君,“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皆归,俱至,争先入公家。管仲扞弓射公子小白,中钩。鲍叔御,令公子小白僵。管子以为小白死,告公子纠曰:安之,公子小白已死矣。鲍叔因疾驱先入,故公子小白得以为君。鲍叔之智应射而令公子小白僵也,其智若镞矢也”[2]204。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鲁送纠者行益迟,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6]471鲍叔牙与管仲各自抢着护送小白与纠回国即位。因莒距齐都临淄比鲁国曲阜近,富有谋略的管仲担心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就提前赶到半道上设伏。他箭射小白,一下射中小白的带钩。此时小白的举措稍有失当,被管仲赶来追杀,顷刻间就会命丧黄泉,更谈不上归国为君了。恰在这时,鲍叔急中生智,当即叫小白假装被射死,僵卧不动,麻痹了聪明一世、疏忽一时的管仲,让纠放慢了前进速度。而鲍叔却保护着化险为夷的小白,迅速赶回齐国,在高、国二氏的帮助下抢先即位为君。这件事充分显示了鲍叔牙机敏过人,行事果决,具有相当惊人的急智。
(二)见识超群,口才便捷,采取多种方式说服桓公接受正确意见
一是说服桓公重用仇人管仲为相。据《列子·力命》记载:“小白既立,胁鲁杀子纠,召忽死之,管夷吾被囚。鲍叔牙谓桓公曰:管夷吾能,可以治国。桓公曰:我仇也,愿杀之。鲍叔牙曰:吾闻贤君无私怨,且人能为其主,亦必能为其君。”[4]43据《史纲评要·周庄王》记载:“(鲍叔)荐管仲。桓公曰:夫管仲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8]35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鲍叔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6]471管仲赶到桓公归国的半道上截杀他,还差点要了他的命,这让桓公恨透了管仲,一心要杀他以泄愤。但就在此时,鲍叔牙却迎难而上,果敢地向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让盛怒之中的齐桓公脑筋急转弯,其中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一难题,却被鲍叔牙成功地破解了。鲍叔牙敢于向桓公作出这一建议,因为他有非凡的见识和说服桓公的底气:第一,他掌握桓公的心理,怀有强齐兴霸的强烈愿望;第二,他了解桓公的性格,气度恢宏,胸襟阔大,不会以个人恩怨影响国家大计;第三,他相信管仲的才能,足以吸引、折服桓公;第四,他充分了解桓公对自己的信任和倚仗;第五,他相信自己的口才,足以说服桓公,接受本人的意见。当然,鲍叔牙为说服桓公,作了精心的准备。他采取的方法是,首先,讲自己追随桓公,终于帮桓公即位,君臣都很幸运,既向桓公表示庆贺,也隐含着自己追随桓公跟着地位荣升,表达对桓公的感激之情。进一步拉近感情距离,融洽谈话气氛,预防并减弱劝谏时桓公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其次,让桓公自己定位,是要做守成之主,还是做进取之主,明白人才在兴霸图强中的重要性;第三,表明自己与高傒等人的才能,只能帮桓公守成,不能帮他兴霸;第四,强调管仲是一个能帮他强国图霸的相才,唯有重用他,才能实现桓公的愿望。第五,分析管仲射钩,不是同桓公有什么私怨,而是忠于其主。管仲既能忠于公子纠,同样也能为了国家忠于桓公。桓公宽宥其罪过,重用其才能,同样可以为桓公尽忠效力。鲍叔牙高屋建瓴,站在桓公的立场,从振兴齐国、图强兴霸的角度,以高明的见解,出众的口才,巧妙的说服艺术,紧抓桓公的心路要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层层剖析,说到了桓公心坎里。终于使他幡然醒悟,转变态度,接受建议,决定礼聘管仲。据《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8]57经过深谈,进一步了解了管仲的才能,终于任命他担任相国。
二是以特殊举动,提醒齐桓公建立内外辅制度,相互牵制,以确保齐政权的政治安全。桓公将立管仲为仲父,令群臣“善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东郭牙①据《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姜颖《齐国部分疑异人物考辨》,“东郭牙”即鲍叔牙。中门而立……牙曰:以管仲之智,能谋天下乎?公曰能。以断,为敢行大事乎?公曰敢。牙曰……以管仲能,乘公之势以治齐国,得无危乎?公曰善。乃令隰朋治内,管仲治外以相参”[7]271-272。管仲才智胆识过人,用得好,可以兴齐;但若他揽权过甚,也会给桓公和齐政权带来危害。所以鲍叔牙在推荐管仲为相后,以不左不右中门而立的特殊方式,提醒桓公建立内外辅制度,分解权力,使内辅与外辅之间既相得益彰,又相互牵制,从而避免管仲揽权过甚,对桓公及齐政权带来危险的情况出现。
三是利用群体力量打消桓公称王的念头。齐桓公对管仲说想称王,管仲让他问鲍叔牙。鲍叔牙又让桓公问宾须无。宾须无直截了当地向桓公作出规谏,然后鲍、管随之跟进。[7]281鲍叔牙与管仲不直接劝谏桓公,却通过宾须无的嘴,变相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因他们作为朝廷重臣,桓公的师傅和“仲父”,如直接进谏,一旦同桓公顶起来,没有回旋余地,会损及他们同桓公间的感情和权力核心层的凝聚力。先让宾须无代为进谏,给桓公留足思考自省的空间,又随着他与管仲的跟进,虽还未讲话,却已让桓公明白,朝中重臣都反对他的荒唐想法。避免了同桓公之间可能发生的直接冲突,更促使桓公幡然悔悟,打消了念头。
(三)以军事压力与外交手段相结合,智赚管仲归国
春秋初期,列国纷争。国势的强弱变化,人才的有无多寡是关键。在《国语·齐语》中,当桓公接受鲍叔牙建议,打算接管仲回国,十分担心地问:“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鲁)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9]56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在鲍叔牙辅佐下,桓公当年“秋,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6]471。为了保证管仲能够安全回国,鲍叔牙早早准备了应对预案,打出了一连串组合拳:一是辅佐桓公率领齐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突击并打败了护送公子纠回国的鲁军。再亲率大军压境,以兵围鲁都曲阜相要挟,威迫鲁君臣就范。二是通过逆向思维、迂回曲折的方式,不说管仲是杰出人才,索之回国担任要职;而是宣称管仲是桓公仇人,要将他作为重犯追回齐国严加惩办。三是首先要求鲁国杀掉桓公政治竞争对手公子纠,而将管仲、召忽作为附带的复仇对象交齐处置,主次分明,合情合理。从而减小管仲、召忽的目标,以防引发鲁国君臣疑心。四是为防鲁国起疑而杀掉管仲,派出使者强硬宣示,桓公一定要亲将管仲剁成肉酱以报仇雪恨,如得不到活人,就是跟桓公作对,即便将尸体送来也决不答应。
正如鲍叔牙所料,施伯识破齐国的计谋,劝鲁庄公说:“此非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9]56管仲身在鲁国,鲁君臣从本国安全利益考虑,将之杀掉,把尸体送归齐国,齐国也无可奈何。这时管仲的性命可说是悬于一线。但在齐强鲁弱、齐军又击败鲁军、大军压境的危迫情势下,齐使者一番话中有话的威胁逼迫,和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姿态,不能不使鲁庄公心生恐惧和倍受压力,即便怀揣疑惑心有不甘,也不得不乖乖将管仲活生生地交齐使者带回。鲍叔牙设计周全,准备充分,采取诈谋诡计、军事压力结合外交手段,终于从鲁人手中追回了他心目中的大才管仲。
(四)建议晚救邢国,弊晋惠邢而使齐坐收实利
在《韩非子·说林上》中,晋人伐邢,齐桓公不假思索就要派兵去救邢,鲍叔曰:“太蚤,邢不亡,晋不敝,齐不重。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大,君不如晚救之以敝晋,齐实利。待邢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桓公乃弗救。”[10]157鲍叔建议桓公,不要急于救邢,让邢与晋相互斗的两败俱伤,齐不需花太大气力,就能帮邢复国。这样所施于邢国的恩惠更大,而帮邢复国的名声更响,更能突现齐在列国中的份量。鲍子的策略,四两拨千斤,让晋、邢鹬蚌相争,而坐收渔人之利。对齐国来说,确为一个代价小而收益大的好方略。
以上一系列谋略及其成功实施,充分展示了鲍叔牙文武兼备,具有政治、军事与外交斗争等多方面的杰出才能。
(一)轻财重义,宽厚待人,善与人交
管仲在战场上当逃兵,多次谋事不利,在常人看来,这个人十分窝囊。据《史记·管晏列传》记载,鲍叔牙早年与他合伙经商,“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6]653。管仲同鲍叔合伙经商,每次获利总给自己多分一点,这当然会损害鲍叔的经济利益。作为常人,必会对他的人品产生怀疑,还谈什么友谊,早跟他割袍断义了。但鲍叔牙能充分理解管仲的困境,另具只眼,知道他是一个大才,丝毫不与他计较,还同他结成了生死之交。在管仲身陷敌国、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千方百计救他回国,并建议桓公用他为相。这些都充分显示了鲍叔牙目光锐利,志向高远,待人宽厚,轻财重义,具有相当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抱负。至今人们赞扬高尚的友谊,还称管、鲍之交或分金之义,多有感于鲍叔牙高尚的人品。
(二)公忠体国,推位让能,荐管仲为相,自居其下
据《国语·齐语》:“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仪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9]56据《吕氏春秋·赞能》,鲍对桓公说:“吾君欲霸王,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能也……桓公不听,强相鲍叔。固辞让而相,桓公果听之。”[2]222-223桓公同鲍叔牙相处日久,了解他的才能及其对自己的忠诚,况鲍有辅佐桓公即位之功,桓公出于信任及报答他的功劳,任他为相,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故而桓公强制性地要他担任相国。若是一个追求权位名利的人,早就求之不得了。但鲍居功不恃,诚恳地列举自己在五个方面能力不如管仲。再三强调管仲是真正的相才,坚决固辞相位。据《列子·力命》载,当鲁人送归管仲后,“齐鲍叔牙郊迎,释其囚。桓公礼之,而位于高国之上,鲍叔牙以身下之,任以国政,号曰仲父。桓公遂霸”[4]43。正因鲍叔牙等人公忠体国,不计个人名位,推贤让能,心甘情愿地在管仲领导下为官做事,所以才能如同《荀子·解薮》所说,“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1]456。
(三)嫉恶如仇,直言敢谏,帮桓公纠偏改错,取得良好政治效果
据《庄子·徐无鬼》,管仲认为,鲍叔牙为人性格耿直,嫉恶如仇,对任何人、事都敢于较真,犯颜直谏。“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9]104,对上,他敢于规谏国君过错;对下,他不怕得罪庶众士民。据汉刘向《说苑·正谏》,桓公在霸业有成后,常有骄矜之色。一天他对鲍叔说:“寡人欲铸大钟,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正色曰:“君直言,臣直对。昔者公子纠在上位而不让,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鲁境,非义也;坛场之上,诎于一剑,非武也;侄娣不离怀衽,非文也。凡为不善遍于物不自知者,无天祸必有人害,天处甚高,其听甚下;除君过言,天且闻之。”鲍叔牙直言不讳、疾言厉色地数落桓公过失,一席话说得桓公无地自容,连连认错。赶忙说:“寡人有过乎?幸记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几有大罪以辱社稷。”[11]247-248据《吕氏春秋·直谏》:“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2]215在桓公与大臣们酒筵正欢时,鲍叔牙不怕破坏宴席上的热烈气氛,扫众人的兴,在祝酒中要求各人身在富贵,莫忘当初遭难时的困境,对他们予以提醒讽谏,使桓公受到教益。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中,也记述了鲍叔牙与隰朋利用夜间发生日食,讽谏齐桓公远离佞臣,刷新政治的史事。鲍叔牙对桓公多所匡正,无疑对桓公和齐国政治过快地走向腐败,起到了一定预防和制止作用。
(四)廉洁自持,洁身自好,不谋私利
据《吕氏春秋·勿躬》记载,管仲说鲍叔牙,“早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重贵富”[2]145。在《庄子·徐无鬼》中管仲说鲍“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12]104。管仲与鲍叔牙相知甚深。在管仲看来,鲍叔牙为人品德高尚,不仅对自身要求极严,始终廉洁自持,克己奉公;且对坏人坏事极为反感,从不与那些品质不良的人交往。考其一生,他临财不苟,居功不恃,怀才不傲,见贤不忌,权位不贪;在个人利益上,一再让财,让能,让权,让位。而在国家大事上,他始终如一,忠诚不贰,尽心尽力,鞠躬尽瘁。高风亮节,古今所罕。据《韩诗外传·荐贤贤于贤》,两百多年后,孔子与学生讨论人臣中的贤者,曾毫不犹豫地说:“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并进一步评价道:“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可见,在孔子眼中,鲍叔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难得的一个具有仁、义、智多方面优秀品质的贤才。
《史记·陈丞相世家》云:“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6]633在我国历史上,宰相是对国君负责、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职官。作为宰相,要把握朝政大局,制订和组织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灵活的策略思想;要善于识人、选人、用人,将官员各尽其才地安排在合适岗位上工作;要在个人品质上具有足以领袖群伦的风范和威信;还必须具备很重要的一点,即调鼎和羹的协调能力。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上须应对君主,下须应对群僚,会面对许多不同素质、不同性格、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人。这就需要宰相能够善与人处,看大放小,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和容人之量,妥善处理好同国君、同僚、下级、地方官员以及国际关系,化解各类矛盾,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正如《世说新语·规谏》中东晋顾和对王导所说:“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不可搞“察察之政”[13]317。凡人皆有所短,不无缺陷。人至察则无徒。作为宰相,苛求属下,政治上缺乏通融和灵活性,处不好各方面关系,就不可能率领整个官僚班子和衷共济,共勤国事。
鲍叔牙很有才能,品质也很高尚,但他过于耿介,对别人要求过于严苛。《庄子》中《徐无鬼》篇说他“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12]104。《盗跖》篇说“鲍子立干……廉之害也”[12]130。他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不愿跟才德不如自己的人相处。听到别人的过错,一旦产生成见,永难忘怀。正因他律己正人都过严,很难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平常在群僚中显得很孤立。让他担任宰相助手,从事某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担任谏官或正纪肃贪的司法、监察工作,相当称职。但让他任宰相,正如他自己所清醒认识到的,并不适宜。管夷吾病危,桓公问可否让鲍叔牙继任相国,管仲就明确指出他的这一缺点,并说让他担任国相,开罪国君,得罪民众,是迟早的事情。[12]104管夷吾作为鲍叔牙的挚友和桓公的臣子,熟谙他俩为人,正如《列子·力命》所载,管仲说鲍叔牙不适宜担任国相,“非薄鲍叔也,不得不薄……厚之于始,或薄之于终;薄之于终,或厚之于始”[4]44,是出于对桓公和鲍叔牙双方负责。管仲的意见,是很说明问题的。
鲍叔牙虽非宰相之才,却是一个很值得后人尊敬和学习的楷模式的贤才。今天的从政者,多在鲍叔牙面前照一照镜子,学习他的德能才智,避免他所具有的缺点,对提高自身的从政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想来当有所帮助吧!
[1]杨任之.白话荀子[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杨坚,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9.
[3][春秋]左丘明.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1988.
[4][战国]列御寇.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94.
[5][汉]刘安.淮南子[M].杨坚,点校.长沙:岳麓书社, 1989.
[6][汉]司马迁.史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春秋]管仲.管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8][明]李贽.史纲评要[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春秋]左丘明.国语[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0][战国]韩非.韩非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11]赵善诒.说苑新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12][战国]庄周.庄子[M].长沙:岳麓书社,1994.
[1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朱正平】
Bao Shuya,the Talented through the Ages
CANG Lin-zhong,WU Xue-mei
(a.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b.Discipline Inspection Department,Yancheng Institute,Yancheng 224000,China)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Bao Shuya was an ambitious man,caring about the affairs,sharp-eyed,predictable and good at planning.He was a learned person,making friends with the talented,and seeking the wise lord.He was quick wit and very eloquent,with the talent to plan political,military and diplomatic strategy.He was generous and charitable,and loyal to the country,which proves him with high moral standards and excellent political quality.Bao Shuya is the rare talented in history, and for today's statesmen he has given the good referenc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the talented;Bao Shuya
K225
A
1009-5128(2014)09-0054-06
2014-01-09
仓林忠(1950—),男,江苏盐都人,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吴雪梅(1975—),女,江苏盐都人,盐城工学院纪委监察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党的建设、中国文化研究。